第812章 擊潰

當蔣琬帶領三千郡兵在郭淮身後發起進攻的時候,其實吳懿和柳隱,一時間真沒發現戰場上的變化。

一個,是天色已經開始變暗了,整個戰場被黃昏的光線籠罩,視線已經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另一個,吳懿和柳隱之前一直在被魏軍摁着揍,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指揮士卒抵抗上了,根本沒法分心,再加上郭淮的中軍距離戰場也有一段距離,因此第一時間,兩人都沒有察覺到蔣琬的到來。

雖然在第一時間這倆沒發覺蔣琬已經領兵加入了戰場,但隨着戰場形勢的變化,這倆也察覺到了不對勁怎麼魏軍的進攻節奏變慢了,甚至有隱隱要退出戰場的趨勢?!

難不成是不打算夜戰了?!

而這個時候,第一個察覺到不對勁的人,就是吳懿。

吳懿到底是川中名將,戰場經驗比柳隱要豐富的多而且實話實說,柳隱雖然很有防守天賦,但他的主職到底還是治理地方的太守,戰場經驗真比不上吳懿這樣的武將。

當柳隱還在努力的指揮士卒打退魏軍正面進攻的時候,吳懿就意識到,魏軍的進攻出現了遲滯和後退的現象,這讓吳懿第一時間從局部戰場的指揮中脫身,開始審視整個戰場局勢。

雖然因爲天色越來越暗的原因,吳懿的視線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但還是能看到郭淮的中軍位置已經發生了變化,而東側方向似乎發生了一場戰鬥,雖然烈度不大,但這是唯一能解釋爲什麼郭淮移動中軍位置的原因。

以吳懿的經驗,稍微思考了一下,立刻得出了結論.郭淮的後軍,遭遇了一支軍隊突襲,而這支軍隊,基本可以斷定,是自己人。

雖然吳懿也不清楚爲什麼郭淮身後會出現自己人,但如今的局勢如此,接下來郭淮會做出什麼樣的應對,吳懿就已經猜到了。

因此,吳懿當時就下令,全軍進入反攻,儘量拖住面前的魏軍,不要讓魏軍輕易撤退。

但.這不容易。

吳懿率領的北軍也好,柳隱麾下的槐裡守軍也好,都已經是久戰疲憊的狀態了。

雖然受到援軍到來的影響,勉強提振了一些士氣,拖住了一部分魏軍後撤,但當郭淮親自指揮騎兵進行衝擊斷後時,依然無法拖住敵軍撤出戰鬥。

騎兵終歸是騎兵,哪怕北軍的士卒可以用八陣圖阻擋騎兵的衝擊,但想要徹底擊潰騎兵,繼續追擊魏軍步卒,依然還是做不到的。

所以,當魏軍的步卒徹底撤出戰場,騎兵又在斷後遊弋的情況下,吳懿爲了避免更大的傷亡,不得不下令收攏陣型,暫停追擊,眼睜睜的看着魏軍慢慢的撤離戰場。

而戰場北側,魏軍的四千郡兵在主力撤離戰場後,徹底陷入了孤軍奮戰的境地。

蔣琬在發現自己已經喪失了中軍突擊的機會後,雖然很懊惱,但依然還是強打精神,調轉進攻方向,開始進攻四千魏軍。

而這四千魏軍,本來在郭淮的來回調動下,就已經有些陣型散亂了,這次面對的敵人也不是陳祗率領的烏合之衆,而是正兒八經的雍州郡兵.一時間還真的無法突破蔣琬的阻截,爭取突圍。

更要命的是,在這四千魏軍身後,還有着爲數不少的“烏合之衆”。

在早前的戰鬥中,四千魏軍壓着八千烏合之衆狂揍,短短半個時辰就打的八千烏合之衆傷亡了近千人,如果不是陳祗勉力約束,這羣烏合之衆差點就崩潰逃命了。

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哈。

四千魏軍被主帥遺留在戰場上,本身士氣大跌,再加上蔣琬的阻擊,堵住了他們的突圍方向,整個軍隊的士氣和陣型,在肉眼可見的消散中。

這時候吧,都不需要陳祗下令兩面夾擊,這幫烏合之衆自己就竄上去了。

打順風仗搶人頭這種事兒,沒人比這幫烏合之衆更擅長,眼看着眼前的敵人要崩潰了,還不趕緊的抓住機會拿人頭賺戰功,那纔是傻子。

就這樣,在兩面夾擊之下,四千魏軍很快就陷入了被動,再加上天色已經變黑了,面對視線受阻的情況,這羣魏軍很快就陷入了毫無陣型的各自爲戰。

打到這個地步,這四千魏軍敗局已定可蔣琬卻氣的火冒三丈。

第一,是因爲在這種局勢下,蔣琬收攏了陣型,想要藉機勸降這些魏軍都是合格的壯丁和郡兵來源啊,又不是耗材,能勸降肯定是勸降的好。

但陳祗帶領的那幫烏合之衆,這會兒殺的興起,根本不管戰場局勢如何,在他們眼裡,這些魏軍的人頭,一個個都是屬於自己的錢財和田地。

蔣琬是攔都攔不住。

第二,那羣烏合之衆,要是光攻擊魏軍也就算了,雖然讓蔣琬上火,但對付的至少是敵人.可這幫混蛋殺的興起,居然衝着自己的軍卒防線殺過來了,一點收勢的意圖都沒有。

特麼連自己人你們都敢砍?!

蔣琬真的火上來了,差點就直接下令放箭,射殺這羣戰場上烏糟糟,根本不聽指揮的烏合之衆。

好在一方面陳祗終於是從後面趕了上來,及時下令勒止了烏合之衆的行爲,另一方面,吳懿和柳隱最終放棄了追擊郭淮,也領兵過來匯合了。

面對這麼多正規軍,這幫烏合之衆纔算是有所收斂,不敢再順着自己的性子胡來,勉強算是平定了下局面,然後蔣琬纔有機會,出面收編勸降剩下的魏軍。

但收穫不大,大概只有千餘人的魏軍降卒。

倒不是被那羣不要臉的烏合之衆都給殺了,主要是一場亂戰之下,蔣琬無力彈壓住烏合之衆的進攻,而最後的收兵,烏合之衆也沒有收繳俘虜的概念,讓不少的魏軍趁着天黑四處逃散了。

這下又給蔣琬氣的不輕,就是吳懿和柳隱在瞭解到情況後,也對陳祗率領的這羣烏合之衆有着不小的意見。

真就幹啥啥不行,添亂第一名!!!

可陳祗也冤枉啊.特麼就這麼一羣混蛋玩意兒,你們誰來帶能帶好了?!

你們覺得是給你們添亂,特麼老子難道就不覺得了?!

再次強調一遍,要是老子以後上戰場再帶這樣的兵,老子直接解甲歸田算了,實在操不起這個心,也丟不起這個人!!!

真要說起鬱悶和怨氣,陳祗比在場的任何人都要多。

而陳祗也不是那種擅長變廢爲寶的正牌將領,他能把這羣烏合之衆忽悠的來到槐裡城外,已經算是盡了最大的努力了。

在瞭解了陳祗這一路上的鬱悶和心酸後,連吳懿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攤上這羣玩意兒,別說陳祗一個從沒有上過戰場的文官,就是他這個經驗豐富的武將來帶,也不可能比陳祗帶的好多少。

這事兒.就此揭過吧,有這個算賬的時間,還不如討論一下,接下來該怎麼辦。

郭淮已經領兵撤退了,這個天色環境下,要想在騎兵的斷後下追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說,郭淮至少帶了六千步兵和三千騎兵,撤往了右扶風東側。

這個兵力,說多不多,說少可不少了,如果據城而守,繼續跟大漢僵持的話,短時間內也無法快速結束右扶風之戰。

甚至如果讓郭淮撤回右扶風堡壘羣,利用堡壘羣防守.在有足夠步兵和騎兵的條件下,哪怕吳懿的三萬北軍精銳齊至,也無法撼動堡壘羣的防禦。

這就讓曹魏在右扶風佔據了一塊不小的區域,隨時可以以堡壘羣爲跳板,侵入右扶風。

這不是大漢願意看到的。

因此,蔣琬的建議,就是連夜追擊。

雖然夜間行軍的難度很大,但如果原地休整一夜後再追擊,以郭淮的領軍能力,完全可以擺脫漢軍的追蹤,再想跟郭淮拼速度和時間,可就處在下風了。

而且,蔣琬也擔心藍田縣。

自己可是帶着三千郡兵傾巢而出了,藍田縣就只有原本的五百兵卒守衛,而藍田縣縣令王閣蔣琬可不相信這人會選擇死守藍田縣。

因此,蔣琬希望吳懿能親自領兵追擊,至少要先回到藍田縣,利用藍田縣爲前進基地,儘快逼降右扶風堡壘羣裡的曹魏守軍,不給郭淮逃回武關的機會。

吳懿對蔣琬的建議,還是很認可的。

雖然北軍經歷了一場惡戰,損失不小,軍士也很疲憊.但以北軍的訓練程度,在這種情況下連夜追擊,也不是什麼難事。

作爲精銳,這點作戰能力要是都沒有,那北軍跟普通郡兵也就沒啥區別了。

因此,吳懿下令,柳隱領兵繼續留守槐裡城,加固城防,修繕城牆,以防萬一。同時接應好後續馮習和張南率領的北軍主力,告知他們自己的去向,讓他們儘快領軍跟上,抵達右扶風堡壘羣。

至於吳懿,他和蔣琬率領總計不到七千的北軍和郡兵混合隊伍,連夜趕路,至少要搶在郭淮前面趕到右扶風堡壘羣,製造壓力,逼降堡壘羣魏軍。

這個決定,本身沒什麼問題,就是一點——陳祗提問,他手下這羣烏合之衆怎麼辦?!

丞相可是有命令的,在右扶風戰事徹底結束前,這羣烏合之衆,絕對不能撤回長安去.長安守軍人數太少了,實在禁不起任何變數。

吳懿一想也對,那要不,就讓這羣烏合之衆留在槐裡城吧。

反正如今槐裡城城防破敗,守軍也嚴重不足,留下這些人幫着協防,防止郭淮殺個回馬槍也是好的。

可這麼一說,柳隱不答應了。

就這幫玩意兒,放他們進了槐裡城,天知道會鬧出什麼事兒來。

這要是再來一場譁變.柳隱總得爲一直支持他堅守槐裡的百姓們考慮一下吧?!

引狼入室這種事兒,柳隱堅決不答應。

這理由.特麼連陳祗都不好反駁。

手底下都是些什麼玩意兒,陳祗現在已經是很瞭解了,這種缺德事兒,他們不是幹不出來。

可也不能因爲這點小事兒,就把大軍留在原地,眼睜睜的放郭淮退回堡壘羣去吧?!

最後,還是吳懿做主,協調了一下,做出了決定。

陳祗帶領烏合之衆在槐裡城外紮營,所有的後勤補給由柳隱負責提供,而柳隱領兵重新回城休整,隨時做好防備。

反正也不需要太長的時間,等個一兩天,等馮習和張南率領北軍抵達槐裡後,就會跟柳隱換防,張南率領五千北軍留守槐裡,柳隱隨軍東進。

有五千北軍鎮守槐裡,就算那羣烏合之衆真的譁變了,也可以輕易鎮壓。

做好這些安排,大家都無異議了,吳懿立刻開始整軍,打着火把連夜行軍,和蔣琬一起趕回藍田縣。

之後休整一下,恢復體力和士氣,再往右扶風堡壘羣進發。

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626章 敗退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942章 守關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53章 蹴鞠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582章 各方變化第1035章 攪混水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596章 正面較量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戰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881章 關羽的異常第324章 激將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928章 授徒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975章 巴丘水戰(一)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145章 文聘歸心第485章 搞事兒的孫權第51章 亂世人心第1130章 變策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1099章 失守第663章 潼關的差異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1072章 丁口第57章 三顧茅廬第910章 水戰第638章 身後事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226章 馳援荊南第430章 任免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1071章 重整第1130章 變策第173章 人才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549章 毌丘儉的計策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904章 劉禪的應對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1102章 追擊第957章 天意第563章 圍堵第752章 收留第705章 女兒事第251章 調人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908章 請帖第1071章 重整第449章 吳王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995章 真正的戰略第1087章 應對第643章 名將隕落第391章 調人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46章 家內瑣事第168章 解釋第732章 戰事漸息第685章 考題第82章 蒙衝第991章 東吳的想法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704章 挑明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391章 調人第616章 王雙的絕技第645章 議事(二)第1012章 誘敵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1109章 棄守的代價第1204章 猶豫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574章 懲罰第988章 巧合第584章 失敗第381章 對外第8章 年底酒宴第666章 敗退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1026章 張飛衝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