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借鑑歷史經驗,“反獨促統”,發展和壯大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二、借鑑歷史經驗,“反獨促統”,發展和壯大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一)抗日戰爭的正義性,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具有國際性的特點啓迪我們:在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進程中,解決臺灣問題,必須得到世界上一切主持正義的國家和人民的支持,形成最廣泛的“反獨促統”的聯合陣線。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民族的正義戰爭,是反法西斯的戰爭。戰爭的性質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贏得廣泛支持和同情奠定了基礎,中國的抗戰得到蘇聯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包括美、英、法在內的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和各種政治力量的聯合。把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與世界人民的正義事業聯繫在一起,統一戰線就有了廣泛的國際基礎,爲打敗日本侵略者創造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

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解決臺灣問題完全是中國的內政,應該由兩岸的中國人解決這個由國內戰爭遺留下來的問題,決不容許外國勢力插手臺灣問題、干涉中國內政,這是我們的原則立場,不能動搖。但是還必須看到:在反對外國勢力干涉中國內政的同時,通過建立最廣泛的國際統一戰線,形成“反獨促統”的國際氛圍是必要的、有益的。要使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特別是第三世界的國家和人民與我們堅定地站在一起,使支持中國人民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朋友遍天下,使全世界都認識到:中國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中國的統一有利於世界的穩定,中國解決臺灣問題不會威脅到任何國家的利益。中國現在是將來永遠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現代國際關係首先是大國的博弈,在國際政治遊戲中,在解決臺灣問題上構建國際統一戰線,首先要使世界各大國與我們合作,同情、理解和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大業,起碼要在道義上承認“一箇中國”的原則。當然,由於每個國家都是從本國的戰略利益出發來處理國際事務,因此對堅持“一箇中國”真情實意者有之,虛心假意有之,口惠而實不至者有之,口蜜腹劍者也有之。對此,我們不僅要有充分的準備,而且要經過戰略和策略的綜合運用,達到他們對“一箇中國”的長期認同。

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美國是從稱霸全球的角度來處理同中國的關係,他們在法律文本和口頭上都承諾“一箇中國”,但從來就不準備施行之或不準備完全施行之,是典型的“兩面派”。雖然口口聲聲“一箇中國”,可又拋出個與《臺灣關係法》,時常向臺獨分子發出錯誤的信息,干擾中國的和平統一事業,用臺灣問題牽涉中國的和平崛起。美國的這種本性是不會改變。但同時由於在當今世界,儘管美國“一超度強”,世界民主潮流卻不可阻擋,一個國家獨霸天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更何況美國的戰略重點在“反恐”,加之在“朝核”、經貿等方面,中美之間有着廣泛的利益,因此,讓美國從根本上認識到:中美在世界上的共同努力利益大於在臺灣問題上的分歧,對臺獨分子發出錯誤的信息,是損人不利己,最終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是必要的。同時,我們對美國任何有利於中國統一的言行都予以鼓勵和支持,當然,對任何損害中國統一的詭計都要堅決鬥爭,使美國不敢輕易脫離“一箇中國”的軌道。至於日本,只不過是攝於中國的崛起,想充當美國的一個“哈巴狗”而已。只要美國的“一箇中國”政策不變,日本就會如影隨形。

(二)抗日戰爭的民族性,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具有空間廣泛性的特點啓迪我們: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解決臺灣問題,必須以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爲重,必須得到包括臺灣人民在內的海內外中華兒女的理解和支持,形成最廣泛的、民族的、愛國統一戰線。

“華北事變”的爆發,

使中日民族矛盾迅速上升且空前激化。中國共產黨在民族危亡的時刻,以博大的胸懷,從國家和民族大義出發,領導人民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在統一戰線旗幟下,不論任何人、任何黨派,只要抗日,我們就歡迎,就團結。因此,不僅實現了國共第二次合作,而且形成了全面抗戰的格局。“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衆之中。”有了全民族的抵抗,日本侵略者必然葬身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推進祖國統一,解決臺灣問題,說到底是因階級問題引發的,是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激烈形式造成的人爲阻隔。隨着歷史的變遷,臺灣的“統獨”問題上升爲主要矛盾,極少數“臺獨”分子試圖把臺灣從中國的版圖上分裂出去,把臺灣同胞同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分裂出去,國家和民族問題成爲鬥爭的焦點。對此,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認爲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是“一國兩制”,通過“一國”解決國家的統一和民族團結,通過“兩制”解決兩岸在歷史和現實中形成並存在的階級和社會問題。這是把民族利益放在高於一切位置的最合理、最可行的政策。

“一國兩制”的核心是“一國”,沒有“一國”就無所謂“兩制”。堅持“一箇中國”就是堅持國家和民族的最大和最根本的利益。只要承認“一箇中國”原則,不論臺灣的任何人,任何黨派,也不論他們過去說過什麼,做過什麼,我們都可以坐下來談。現在的要害是臺灣當局不接受“一國”或企圖分裂“一國”,更不可容忍的是他們以“兩制”中臺灣所謂“民主”的“一制”取代大陸社會主義的另“一制”爲籌碼,做着螞蟻吞象的大頭夢。說穿了是以“民主”做幌子拒絕統一,繼續搞分裂圖謀。要粉碎他們的政治陰謀的最有力的武器是高舉民族的旗幟,弘揚民族的精神,用民族的精神去凝聚人心,用民族的大義去凝聚力量,使“反獨促統”成爲民族的共識。

在發展與臺灣的經貿交流、實施“經貿促統”的同時,必須把中華文化的交流放在重要的戰略地位,實施“文化促統”,使二者有機結合。因爲從長遠看“經貿促統”是重要的,但 “文化促統”更重要,更帶有根本性。如果一手硬、一手軟就可能出現“貌合神離”。用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的精神爭取人心,把“民族、統一、正義、進步“作爲解決臺灣問題、發展和壯大統一戰線的基本內容,最廣泛地團結大陸同胞、海外僑胞,團結並寄希望於臺灣同胞。要通過正確政策和策略,把所有能團結的人都團結起來,最大限度地孤立一小撮“臺獨”分子,這就是民族精神的認同,民族感情的迴歸。而感情的迴歸是人心迴歸的基礎,人心的迴歸是根本的迴歸。

(三)抗日戰爭的複雜性,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具有政策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的特點啓迪我們: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解決臺灣問題,必須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戰略和科學的鬥爭策略,把推進祖國統一的主動權始終掌握在我們手中。

抗日戰爭面對的的人不僅有日本侵略者,還有形形色色的漢奸、賣國賊。在統一戰線內部,國共合作是雙方均有軍隊和政權但無組織形式、無共同綱領的合作,因政治力量的不均衡而引發的統一戰線內部矛盾衝突是必然的。在錯綜複雜的戰爭中,爲了打敗日本侵略者,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政策。爲了維護統一戰線的大局,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武裝鬥爭,用革命的戰爭反對反革命的戰爭,用人民的武裝支撐正義的戰爭。擁有自己的革命武裝力量,不僅對抗日是必須的,而且對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也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面對國民黨頑固派的一次次反共**,我們採取堅決果

斷的措施,教訓了頑固派。

我黨在鬥爭中運用革命的策略,提出“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方針,對於頑固派,綜合聯合和鬥爭兩方面的政策,“利用矛盾、爭取多數、反對少數、各個擊破”。爲了團結抗日,反對妥協投降,以打對打,以拉對拉,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這些理論原則和策略思想與抗戰實際相結合,爲發展和壯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保證中國人民團結抗日的政治局面,爲最終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爭取中國光明的前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今天,我們正在推進的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形勢複雜性並不亞於當年的抗戰,甚至比當年更難於掌控。一方面,有西方反華勢力鼓譟的“中國破產論”、“中國威脅論”,對中國“西化“、“分化”的圖謀從未間斷。美國各種政治集團基於政治和經濟利益的考量,也在角逐中從臺灣問題、從售臺武器中撈取好處。另一方面,臺灣島內的政治生態良莠不齊,甚至是荊棘叢生。特別是民進黨當政以來,藍、綠撕扯,族羣分裂,去“中國化”漸行漸遠,“臺獨”之心路人皆知。

在推進祖國統一的道路上,儘管有種種艱難險阻,但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維護祖國統一、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義無反顧,解決臺灣問題的立場、方針和原則一如既往。我們要按照“堅持一箇中國的原則決不動搖、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貫徹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反對臺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的原則,發展新形勢下的兩岸關係,按照《反分裂國家法》的法治精神處理兩岸問題。

解決臺灣問題,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都會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和平統一,但是對於“臺獨”,我們不放棄採取非和平方式和其他必要措施。對此,不論是什麼人,對我們施加什麼壓力,我們決不動搖。因爲“一箇中國”是底線,非和平方式就是“底牌”。從一定的意義上講,保持對“臺統”強大的軍事力壓力,有利於維護臺海的穩定,有利於“屈人之兵”,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即和平統一的目的。

在處理兩岸關係,爭取和平統一的道路上,我們要把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體現爲最大限度地團結臺灣各族各界同胞上。要通過經濟、文化和民間的頻繁往來與交流,使臺灣人民瞭解我們的政策立場,通過感情的互動達到理解和心靈的溝通。對於“臺獨”勢力和“臺獨”分子,我們必須把他們與廣大的臺灣同胞區別開來,把臺灣鄉土觀念與“臺獨”意識區別開來,把臺灣同胞因遭受歷史創傷而產生的心理情結與主張“臺獨”的狂躁情緒區別開來。我們應該因勢利導,有意識地把臺灣各黨派的政治紛爭與“統獨”紛爭有機結合起來,鼓勵那些支持、贊成起碼不反對統一的政治力量。對各黨派和各種政治勢力,也應該區別對待,對藍、綠陣營也要具體分析,其中在藍營中有深藍也有淺藍,在綠營中有深綠也有淺綠,即使是“臺獨”死硬派,也並非鐵板一塊。因此,我們需要壯大祖國統一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和打擊一小撮頑固的“臺獨”勢力,也有一個利用矛盾、各個擊破的問題。以統一的兩手對待“臺獨”的兩手,採取又拉又打、以拉代打、以打促拉的策略,最終置極少數“臺獨”勢力和“臺獨”分子於死地。

2005年,《反分裂國家法》的頒佈以及臺灣中國國民黨和親民黨領導人相繼訪問大陸,兩黨與中國共產黨達成的共識是兩岸邁向和解的重要一步,也是我們對臺統戰的重大成果。這使我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了對臺海事務的主導權,使美國不得不支持。民進黨當局除了一籌莫展,就是左右爲難,而我們則神寧氣順,以逸待勞。這種鬥爭的策略、方式應該繼續下去。

(本章完)

二、北京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_一、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和統一戰線二、借鑑歷史經驗,“反獨促統”,發展和壯大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開闢人類文明文明的新途徑二、在以學員爲主體中定位,進一步突出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特點五、在開放互動中定位,進一步優化社會主義學院發展的外部環境二、借鑑歷史經驗,“反獨促統”,發展和壯大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一、《意見》體現了鄧小平統一戰線思想一、“一國兩制”的實施,豐富了我國的憲法理論與實踐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二、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難得機遇二、“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形成了兩種法律制度並存的局面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一、民間組織概念及其基本特徵三、75年、78年憲法記錄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建設史上的曲折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一、民主黨派綱領發展變化的主要特點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二、世界各國政黨綱領發展變化的突出特點三、發揮統一戰線優勢,再造歷史的輝煌,早日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北京社會主義學院發展歷程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二、努力維繫民革的黨派特色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一、多黨合作制度在新的世紀中將長期存在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二、民間組織是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一、轉型期的社會分化爲統一戰線的存在和發展奠定了社會基礎四、“一國兩制”的實施,爲大陸、港、澳、臺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鑑法律文明成果的歷史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一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二、民間組織是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三、在提升教學科研能力中定位,進一步落實社會主義學院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二、社區統戰工作的特點和難點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五、在開放互動中定位,進一步優化社會主義學院發展的外部環境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學院教育體系_一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一三、積極創新培訓形式,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三、“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呈現出多法域並存與發展的格局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一、民間組織概念及其基本特徵二、創立人民民主理論,深化了馬克思主義政治民主的內涵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二、社會整合是轉型期統一戰線發展的現實依據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學院教育體系_一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三、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文明與黨在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二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二、努力維繫民革的黨派特色四、82年憲法及其修正案昭示着黨的統一戰線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二、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二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_一、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和統一戰線三、堅持完善新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_一、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和統一戰線實施中華民族凝聚力工程的方式與載體_二、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發展趨勢一、中華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二三、“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呈現出多法域並存與發展的格局一、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北京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工作在首都政治文明建設中不斷進步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一四、82年憲法及其修正案昭示着黨的統一戰線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一、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可行性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一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_一、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和統一戰線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一、多黨合作制度在新的世紀中將長期存在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二、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四、進一步加強民主黨派參政議政運行機制建設的具體建議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二、54年憲法正式確立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二、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鄧小平民主監督思想的運用和發展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二、社會整合是轉型期統一戰線發展的現實依據一、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面臨的難得機遇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積極創新培訓形式,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三、社會轉型期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一、在圍繞大局、服務中心中定位,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學院的發展方向三、“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呈現出多法域並存與發展的格局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一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四、團結共事,努力保持黨內的和諧一、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北京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工作在首都政治文明建設中不斷進步三、全面、辯證地看待當今世界政黨綱領的兼容性特點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_一、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和統一戰線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一、民間組織概念及其基本特徵三、75年、78年憲法記錄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建設史上的曲折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一政治文明建設與利益表達機制的建全與完善_二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開闢人類文明文明的新途徑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三、社會轉型期統一戰線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一、中華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一、轉型期的社會分化爲統一戰線的存在和發展奠定了社會基礎三、“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呈現出多法域並存與發展的格局四、在以教學科研爲中心中定位,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學院的整體功能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三、“一國兩制”的實施,使我國呈現出多法域並存與發展的格局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二、努力維繫民革的黨派特色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