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一、鄧小平的民主監督思想

一、鄧小平的民主監督思想

鄧小平一貫主張和重視對共產黨進行監督,僅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中,“監督”一詞便出現99次。早在革命戰爭年代,鄧小平就把“民主”與“監督”看成是共產黨團結人民奪取政權的重要保證。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鄧小平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道路中,更加強調社會主義監督,強調中共領導多黨合作中黨外人士對執政黨的民主監督。這些思想主要表現爲:

1、 黨要領導得好,就要接受監督

鄧小平特別強調中國共產黨成爲執政黨後接受監督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他十分堅決地指出,“共產黨要接受監督”。因爲“在中國來說,誰有資格犯大錯誤?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成爲執政黨後“面臨着新的考驗”,一是“執政黨的地位,很容易使我們同志沾染上官僚主義的習氣”,二是“執政黨的地位,還很容易在共產黨員身上滋長着一種驕傲自滿的情緒”。由於“我們大量的幹部居於領導地位”,因此,“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我們黨應該特別警惕。憲法上規定了黨的領導,黨要領導得好,就要接受監督,就要擴大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如果我們不受監督,不注意擴大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脫離羣衆,犯大錯誤。”

在談到“堅持黨的領導”時,鄧小平總是與“加強民主監督”聯繫起來,他指出,“我們要堅持共產黨的領導,當然也要有監督,有制約,”二者都是頭等重要的,不可只強調前者而偏廢后者,而應該

相提並論。在加強民主監督時,我們也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監督”的目的,不是爲了削弱、否定和最終取消黨的領導,而是爲了改善黨的領導進而加強黨的領導。

2、 要擴大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監督

鄧小平非常重視中共領導多黨合作中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監督,並把人民政協作爲實行多黨合作民主監督的一個重要渠道、機構和形式。他指出:“所謂監督來自三個方面。第一,是黨的監督。……第二,是羣衆的監督。第三,是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土的監督。要擴大他們對共產黨的監督,對共產黨員的監督。”他強調,“黨外的民主人土,能夠對於我們黨提供一種單靠黨員所不容易提供的監督,能夠發現我們工作中的一些我們所沒有發現的錯誤和缺點,能夠對於我們的工作作出有益的幫助”。因爲“一部分人出主意不如大家出主意”,“共產黨總是從一個角度看問題,民主黨派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出主意”。他提出中共與各民主黨派的合作就是要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他特別注重政協民主監督的特殊作用,強調政協對政府實施“監督”權,有其固定的含義,政協可以討論,提出批評和建議,但無權對政府進行質詢和監督。不要把政協搞成一個權力機構。政協不應擁有這種權限。

3、 民主監督的關鍵在於發展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

鄧小平把民主監督問題看作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揚民主的問題,強調我們需要實行黨的內部的監督,也需

要來自人民羣衆和黨外人士對於我們黨的組織和黨員的監督。無論黨內的監督和黨外的監督,其關鍵都在於發展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發揚我們黨的傳統作風。

4、 從國家制度和黨的制度上作出適當的規定

鄧小平把制度化作爲實現民主監督的突破口,強調“從國家制度和黨的制度上作出適當的規定,以便對於黨的組織和黨員實行嚴格的監督”。並提出了一整套切中時弊的規範民主監督的思路。

第一,必須高度重視過去忽視民主制度建設留下的經驗教訓,重視“肅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殘餘影響這個任務。”更新思路,轉換視角,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制度建設上來。第二,肅清封建殘餘影響“重點是切實改革並完善黨和國家的制度,從制度上保證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經濟管理的民主化、整個社會生活的民主化,促進現代化各項事業的順利發展。”“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條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第三,對權力“要有羣衆監督制度,……要制定各種條例,最重要的是要有專門的機構進行鐵面無私的監督檢查。”第四“可以成立一個專門小組(成員要有民主黨派的),專門擬定民主黨派成員參加和履行監督職責的方案,並在一年內完成,明年開始實行。”

鄧小平提出的民主監督思想,豐富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理論,併爲社會主義監督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石和基本實踐模式。

(本章完)

第二、實踐“三個代表”需要發揮統一戰線的獨特優勢和巨大威力二、北京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_一、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和統一戰線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二、世界各國政黨綱領發展變化的突出特點二、54年憲法正式確立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歷史上的地位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一從綱領的兼容性看民主黨派的政黨獨立性_二、世界各國政黨綱領發展變化的突出特點二、54年憲法正式確立了黨的統一戰線在新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一二、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大有作爲三、發揮統一戰線優勢,再造歷史的輝煌,早日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一、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北京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工作在首都政治文明建設中不斷進步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開闢人類文明文明的新途徑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一、鄧小平的民主監督思想實施中華民族凝聚力工程的方式與載體_二、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發展趨勢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論社會轉型期的統一戰線_二、社會整合是轉型期統一戰線發展的現實依據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三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開闢人類文明文明的新途徑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一四、82年憲法及其修正案昭示着黨的統一戰線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三、鞏固和發展新時期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爲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而奮鬥第二、實踐“三個代表”需要發揮統一戰線的獨特優勢和巨大威力新中國憲法變遷與統一戰線_一、《共同綱領》首次使黨的統一戰線呈現在憲法性文件之中一、中華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四、在以教學科研爲中心中定位,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學院的整體功能新中國憲法變遷與統一戰線_一、《共同綱領》首次使黨的統一戰線呈現在憲法性文件之中二、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鄧小平民主監督思想的運用和發展二、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鄧小平民主監督思想的運用和發展三、發揮統一戰線優勢,再造歷史的輝煌,早日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二、民間組織是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三、積極創新培訓形式,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鄧小平民主監督思想的運用和發展三、積極創新培訓形式,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統一戰線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優勢與作用_一、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優勢四、進一步加強民主黨派參政議政運行機制建設的具體建議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文明與黨在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一、什麼是“五型”幹部四、“一國兩制”的實施,爲大陸、港、澳、臺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鑑法律文明成果的歷史三、全面、辯證地看待當今世界政黨綱領的兼容性特點三、全面、辯證地看待當今世界政黨綱領的兼容性特點第二、實踐“三個代表”需要發揮統一戰線的獨特優勢和巨大威力三、全面、辯證地看待當今世界政黨綱領的兼容性特點北京社會主義學院發展歷程二、創立人民民主理論,深化了馬克思主義政治民主的內涵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一、《意見》體現了鄧小平統一戰線思想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三、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進一步加強民主監督的三化建設一、在中共北京市委領導下,北京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工作在首都政治文明建設中不斷進步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一、中華民族凝聚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實施中華民族凝聚力工程的方式與載體_二、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發展趨勢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二、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一、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學院教育體系_一對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一些思考_一、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大有作爲民主監督思想及其規範與發展_一、鄧小平的民主監督思想一、深刻認識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素質能力建設的現實必要性和極端重要性二、在以學員爲主體中定位,進一步突出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特點五、在開放互動中定位,進一步優化社會主義學院發展的外部環境發揮私營企業主階層的政治參與功能_三、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文明與黨在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三、積極創新培訓形式,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二、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鄧小平民主監督思想的運用和發展三、在提升教學科研能力中定位,進一步落實社會主義學院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試論憲政與黨內民主_二從北京民革的發展看參政黨建設_三、不斷創新,提高履行職能的水平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三、在提升教學科研能力中定位,進一步落實社會主義學院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民間組織——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_二、民間組織是統一戰線工作的新領域新時期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重大發展_二、《意見》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三、全面、辯證地看待當今世界政黨綱領的兼容性特點三、發揮統一戰線優勢,再造歷史的輝煌,早日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統一戰線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優勢與作用_一、統一戰線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優勢健全和完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機制調研報告_三、對民主黨派參政議政運行機制的幾點意見二、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鄧小平民主監督思想的運用和發展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一二、北京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工作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新世紀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趨勢_二、多黨合作制度將在迎接新的挑戰中發展完善四、“一國兩制”的實施,爲大陸、港、澳、臺提供了相互吸收和借鑑法律文明成果的歷史第一、統一戰線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三個代表”的正確指導三、堅持完善新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學院教育體系_一四、在以教學科研爲中心中定位,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學院的整體功能社會公正及其實現途徑_一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文明與黨在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一、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概念和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二、在以學員爲主體中定位,進一步突出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特點一、在圍繞大局、服務中心中定位,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學院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