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大裁軍

也就在萬衆皆以爲大中朝今後會徹底安生下來,全力恢復各地農經的時候,內閣大臣們也在商議着要裁撤一些兵馬,準備將精力全都投入到恢復各地經濟民生的事情上的時候,海軍方面和海上貿易集團都提出來,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攻勢,要將臺灣島拿下來,將盤踞在臺灣島上的荷蘭人逐出臺灣島的時候,肖天健卻在內閣會議上表示了反對的意見。

對於裁撤過剩的軍隊問題上,肖天健並未反對,經過這麼多年的南征北戰之後,大中軍也膨脹的非常厲害,經過粗略統計下來,各地的大中軍這幾年來,爲了加強對各地的統治力度,不斷的進行徵兵,再加上不斷的收服各地的亂軍和明朝舊部,即便是大中軍一邊打一邊裁撤遣散閒雜人員和老弱殘兵,也使得大中軍到了天元三年夏季的時候,已經達到了空前的近百萬的數量了。

百萬大軍對於後世也許算不上太多,可是在這個時代,卻是一個恐怖的數字,以這個時代的生產力來說,即便是大中朝所轄人口已經過億,但是一百多個人養活一個兵還有十幾萬匹各種騾馬,對於新立的大中朝來說,無疑是一項非常沉重的負擔,何況現在大中朝也是處於百廢俱興的階段,要花錢的地方太多太多,而且肖天健一心一意要儘快打造出來一支強大的海軍,這海軍可是純燒錢的兵種,不裁撤掉大批陸師的話,無論如何也架不住這樣的消耗。

再加上當兵的基本上都是青壯年勞力,現在大中朝百廢俱興,大批撂荒農田需要重新復耕,因爲前期農業因爲天災戰禍遭受破壞嚴重,耕牛大批被殺掉,農耕更需要以人力爲重,可是這麼多青壯被徵做兵卒,這對於大中朝今後的復甦也非常不利,所以裁撤各地陸師便必須要儘快展開。

所以肖天健也同意內閣大臣們提出的裁軍計劃,將現有的百萬大軍裁撤掉三成甚至於一半,令其卸甲歸田。

但是內閣大臣們提出的裁軍計劃,卻遭到了兵部上下的反對,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現如今各地剛剛平定,還有許多大明餘孽在蠢蠢欲動試圖復國,西北方面還有李自成餘孽尚未盡數被討平,而且這些大中軍兵將之中,有許多人爲大中朝出生入死,現在剛剛立國不久,便要將他們趕回家,這麼大批的兵將一旦安置不好的話,便又會成爲不穩定因素,使得剛剛稍稍平定下來的局勢重新糜爛。

而且永曆現在逃入緬甸,北方還有建奴和蒙古人的事情沒有解決,下一步肯定還要在北方動兵,所以眼下大批裁撤陸師並不合適。

對於軍方的態度彰顯出了文武之間的嚴重分歧和矛盾,這是一場博弈,而肖天健無疑便是這場文武之間的博弈的裁決者。

對此肖天健考慮再三,多次和內閣以及兵部方面進行商量,但是最終肖天健還是下旨,對各地軍隊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整編,但是對於裁撤兵馬數量,採取了分批裁撤的方式,在本年度也就是天元三年之內,各路兵馬現行整編裁撤兩成兵馬,將軍中一些老弱兵將先行裁撤,令其卸甲歸田。

當然這次裁軍也並非簡單的將這些兵將遣散回家務農便拉倒了,對於裁撤兵將,肖天健要求給予厚待,特別是對那些有功的將士,更要給予厚撫,根據其軍階不同,給予數量不等的遣散費。

另外這些兵將遣散之後,要返回原籍進行安置,各地官府要妥善對其進行安排,絕不容許出現讓兵將們一回家便立即陷入到餓肚子的境地之中。

好在中國經過這次大變之後,原來各地被大明皇親國戚以及一些勳戚權貴大量兼併的土地,現如今已經基本上都被收歸了國有,這些土地除了可以安排原來大批的失地流民之外,還有不少的剩餘,故此撤編遣散兵將返回原籍之後,可按照朝廷的要求,每人可根據田地的厚薄不同,獲取到數量不等的田地,作爲他們今後養家餬口的基礎,而且朝廷對於這些遣散回鄉的兵將,還給予免徵兩年的特殊優待,儘可能的減少這些兵將們返鄉之後所產生出的不穩定因素。

另外大中軍之中,還有一大批情況比較特殊的人員,那就是這些年來俘獲的敵軍,因爲擔心這些俘虜一旦遣散馬上變成流匪,所以這些俘虜們也多被編列爲輔兵隨軍看管聽用。

對於這一批俘虜,自然不可能像大中軍兵將那樣得到厚待,但是就地遣散也不是辦法,肖天健便提出了一個建立建設兵團的想法,將這批俘虜調至一些邊境地區,準其將家人也帶上,一起前往這些偏遠之地進行編管屯耕。

北方因爲天災戰禍的原因,原來邊境地區很多地方重新變成了荒蕪之地,對於土地的利用率遠沒有後世那樣的見縫插針般的密集,所以還有大量的荒地可供屯耕,可是既然是偏遠之地,生存條件肯定要相對惡劣一些,普通的民衆是不願意輕易便去這些地方落戶的,唯有通過強力政策,先將一些俘虜送到這些地方安置,帶到這些偏遠之地各種生存條件改善之後,方能推出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內地百姓移民,這個辦法也是對偏遠地區開發的一個不錯的辦法。

肖天健提出這個想法之後,立即便得到了文武兩方的支持,於是在天元三年下半年的時候,大中軍便開始了正式的裁軍。

一批批俘兵開始被拖家帶口的遣送往了各地的偏遠地區,而一些老弱殘兵也開始在領取到遣散費之後,逐步的返回原籍接受安置,雖然這裁撤遣散這麼多兵將,對於大中朝來說,一下便要支出一大筆銀子,但是爲了今後大中朝的長治久安,戶部方面還是想辦法咬着牙將這筆錢撥了出來。

但是作爲遣散人員,諸軍之中的那些在各地講武堂結業的學員兵們,卻被肖天健要求盡數保留了下來,這些人乃是肖天健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職業軍人,不同於一般招募的兵卒,他們每個人都接受過嚴苛的訓練,對於大中朝和肖天健都非常忠誠,戰場上表現的也非常勇敢,一旦將他們裁撤回家,那可就讓肖天健心疼大了。

趁着這次南方平定和裁軍的機會,肖天健又一次對大中軍進行了一次結構性的調整,對大中朝各地軍隊進行了重新編列,按照原來大中軍推行的五五編制,對諸軍進行再一次的整編。

大中軍現在基本獨立作戰單位是師一級的作戰單位,每個陸軍師除了編入五個標準戰兵營之外,還另外編入一個師屬斥候連,一個師屬炮兵營,一個師屬輜兵營,一個師屬工兵連。

而一個營則下轄五個戰兵連,一個斥候小隊,一個營屬炮兵連,如此類推,使得一個整編師齊裝滿員的話,兵力達到一萬人左右。

另外在師一級的作戰單位之外,增設一個團一級的獨立作戰單位,通過裁撤一些部隊的同時,以留下的人員組成獨立騎兵團、獨立工兵團、獨立炮兵團、獨立輜兵團等獨立兵種的部隊,平時不編入作戰師,但是在戰時可隨時按照需要,將這些獨立團編入到作戰集團之中,作爲補充和加強使用。

對於多出的人員進行裁撤,不足的人員進行以其他軍中裁撤之後留下的精兵進行補充,使之都達到齊裝滿員狀態。

原來大中軍共劃分成了四個鎮軍外加一個戰區,另外還有一個直屬近衛軍,這一次趁着整編的機會,肖天健又一次對大中軍進行了重新劃分。

取消鎮軍稱呼,並且效仿後世稱呼,將鎮軍改稱爲軍區,成立西北軍區、中原軍區、北方軍區、西南軍區、東南軍區、遼東軍區以及一個近衛衛戍軍區,共七大軍區。

軍區長官的稱呼也改稱爲軍區司令長官,下設一個參謀長直領一個軍區參謀部,另設兩個副司令長官,來構成軍區指揮系統,根據其作戰任務的強度不同,各轄四個到七個作戰師不等。

西北軍區還是主要負責陝西、山西一帶的防務,司令長官繼續由閻重喜擔綱。

北方軍區主要負責河北、宣大、山東一帶的防務,司令長官由刁正擔綱。

中原軍區主要負責河南、湖廣、南直隸一帶的防務,司令長官繼續由劉寶擔綱。

西南軍區則主要負責四川雲貴三省的防務,司令長官由李栓柱繼續擔綱。

東南軍區則主要負責浙江、福建、兩廣一帶的防務,司令長官由石冉擔綱。

遼東軍區則主要負責遼東一帶的軍務,司令長官由羅立擔綱,但是暫時遼東還被建奴控制,遼東軍區暫時駐於已經改稱爲北平府的順天府和永平府,一部分暫時駐于山東登萊一帶,下一步大中軍勢必發動第二次北伐,光復遼東之地,遼東軍區方能移駐到遼東。

還有一個近衛衛戍軍區現在情況比較特殊,暫時駐在南直隸,負責拱衛現在的臨都南京,和中原軍區防地有所交叉,但是大中朝已經決定,今後會定都北京,所以今後衛戍軍區會隨着都城的遷都,也會移至北平府駐防,第一任司令長官由劉耀本擔綱。

至於其他跟着肖天健出身的陸師大將們,則基本上都出任了各軍區的副司令長官,但是因爲趙二驢因爲和李栓柱素有間隙,肖天健將其調至了東南軍區做了石冉的副手。

本來肖天健是想要讓羅汝纔出任東南軍區司令長官的,這作爲他對羅汝才這麼多年來,對他一直俯首帖耳鼎力支持的一種嘉獎,但是在年初攻打雲南之戰中,羅汝才卻在軍前得病,險一些丟了性命,雖然後來在一些名醫的努力下,保住了性命,但是身體卻大不如從前了,羅汝才自己也知道沒法繼續在軍中幹下去了,平定雲南之戰結束之後,羅汝才便主動請辭,要求回鄉榮養。

於是肖天健只好授羅汝才爲定南伯,準其退出軍中,並在南京城授其一座大宅,作爲他退役之後榮養之所,並且由大中朝終身供養,作爲對羅汝才這些年來功勞的回報,羅汝才欣然同意,就此退出了軍中,回到了南京城榮養。

但是就在這次的大整編定下來之後不久,閻重喜也因爲舊傷復發一病不起,無法繼續擔任西北軍區司令長官之職,於是也請辭退役,肖天健感念於閻重喜勞苦功高,準其退役,授其爲三等平西公,在洛陽授其府邸,供其頤養,西北軍區司令長官則改由李凌風繼任。

除了陸師之外,海軍方面也進行了整編,原本統一的海軍,以松江府長江口爲界,劃分成了北方海師和南方海師兩個部分。

劉江出任海軍總司令長官,原海軍大將蕭如風出任北方海師司令長官,劉巖明出任南方海師司令長官。

原來海軍船隻和人員重新劃分,將一批兵將和船隻劃撥到了原本實力很弱的北方艦隊,大大擴充了北方艦隊的實力。

而北方艦隊的總部則沒有選在原本設施比較好的登州,而是被肖天健指定選在了浮山所,也就是後世的青島,另外船隊的駐地也選擇在了浮山所和威海衛以及登州三地,作爲北方海師的主要靠泊補給基地。

至於南方海師的總部則設在了寧波府,船隊駐泊地則主要以舟山、溫州、泉州、廣州四地爲主要停泊之地。

整個對軍隊整頓持續到天元三年年底才徹底結束,所有軍隊完成了整編和裁員以及換防等事務。

至於海軍方面在平定海南島之後,提出的要出兵征討臺灣,逐走霸佔臺灣的荷蘭人之事,肖天健暫時給壓了下去,原因無他,只因爲隨着南方諸省的平定之後,大中朝下一步用兵的重心要迅速朝北方傾斜,儘快解決盤踞在遼東的建奴,暫時肖天健不想兩線用兵,只等解決了建奴這個大麻煩之後,他纔會下手解決臺灣甚至於琉球國乃至是呂宋的問題。

但是雖然南方諸省永曆之亂雖已平定,但是永曆帝朱由榔卻並未被大中軍擒獲,在大中軍攻佔雲南的時候,朱由榔見勢不好便在一些死忠的隨扈之下,落荒逃入了緬甸,被緬甸王收留。

這件事令肖天健很是不喜,歷史上朱由榔也是逃到了緬甸,可是沒想到這一次他早於歷史十幾年的時間,卻還是沒有抓住朱由榔,於是肖天健着令李栓柱在平定雲南之後,派兵出征緬甸,對緬甸王施壓,迫使緬甸王交出朱由榔。

在天元三年底的時候,李栓柱派出了一支由兩個西南軍區的輕裝山地師從雲南出發,進入了緬甸,開始對緬甸王朝用兵,但是緬甸北方山林密佈,氣候條件和道路條件相當惡劣,雖然大中軍入緬,但是這一場仗註定不會打的很順利,短時間之內估計不會取得太大的成效,但是肖天健認爲,這是一場不對稱的作戰,並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戰力,消耗太多的資源,遲早還是可以解決緬甸的問題的。

最起碼這一次西南軍區入緬作戰,也要將整個緬北給納入到大中朝的國土之中,逼迫緬甸王對大中朝俯首稱臣不可,但是這樣的小規模作戰,他就全權交給了李栓柱負責,至於他的精力,則開始再一次放在了北方。

(今天特別鳴謝毛毛將軍盆友的打賞!呵呵!)

第123章 北方戰區第16章 同仇敵愾第17章 共同的敵人第59章 勾心鬥角第30章 大明最後的精銳第133章 掌控陽城第67章 不得不戰第79章 依舊不休第2章 兵至韓城第47章 兩強之戰2第182章 風波平息第112章 毒計第8章 都是尿惹的禍第16章 糾結第160章 河西村前哨戰2第62章 總結第132章 屋檐之下唯有低頭第85章 巡視鄉里第21章 佈置第1章 困頓督臣第141章 刺第169章 惱羞成怒第132章 時不我待冒雨強攻第144章 震驚鳳翔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53章 急促射第144章 首尾兩端第85章 初會牛金星第2章 重編1第82章 騎兵PK騎兵第199章 樑家莊阻擊戰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202章 奇怪聖旨第77章 再有收穫第119章 世事難料第70章 大舉報復第158章 窮追敗寇第28章 永寧第126章 劍鋒再露第11章 託大第84章 喪家之犬第14章 臥虎在側第114章 旖旎風光第194章 令人意外的戰況第5章 闖王第30章 挖坑第55章 石橋攻防戰5第135章 英烈祠第2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47章 爾虞我詐第101章 山海關之役7第215章 非議第134章 熊文燦的困局第217章 龍幣發行第92章 炮襲第47章 蛇鼠一窩第131章 區別對待第38章 真相大白第7章 潛入第31章 好大綠帽第180章 督師被俘第131章 守備之死第98章 夜襲1第189章 殺福王第82章 定裝顆粒火藥第231章 拍賣第151章 巧匠第240章 奴酋的鬼胎第184章 杞縣會戰2第191章 出關第137章 司法第129章 擴張行動第83章 夫人外交第154章 納妾第162章 不幸言中第162章 橫空出世千里眼第194章 令人意外的戰況第5章 重拾舊業第141章 刺第123章 李家主將第74章 胸甲第101章 不了了之第14章 損失慘重第61章 退縮第91章 背水一戰第47章 蛇鼠一窩第158章 窮追敗寇第19章 厲兵秣馬第189章 輕取鳳陽第24章 迷情夜2第94章 望風而逃第139章 殺雞儆猴第26章 倒貼女奴第97章 山海關之役3第54章 肉盾第127章 攻澠池徵汝州第86章 激辯1第78章 兵圍開封第25章 脅迫入夥第13章 鉅鹿之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