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三眼神判

第1018章 三眼神判

“殿下決定去洛陽?”李泌進門就問道。

李鄴點點頭,“朝廷遷都,政局大變,在這個關鍵時刻,我應該去一趟洛陽,拿到我想要的東西,和朝廷的關係穩定下來。”

“殿下的安全怎麼保障?”

李鄴笑道:“我會率一萬騎兵護衛,加上我在汝州樑縣部署了十萬大軍,相信李亨沒有這個勇氣殺我,除非有人渾水摸魚,想趁機刺殺我,比如藩鎮那幫傢伙,他們恨不得攪起腥風血雨,讓河隴軍和朝廷血拼,他們從中得利,但我不會給他們機會。”

李泌默默點頭,“殿下什麼時候出發?”

李鄴沉吟一下道:“最快後天吧!”

兩天後,李鄴告別了家人,踏上了前往洛陽的旅程,一萬精銳騎兵護衛左右,旌旗招展,浩浩蕩蕩向關中方向而去。

朝廷遷徙東都洛陽儼如一聲驚動,震驚了各路藩鎮,距離較遠的李懷仙和李寶臣還稍微好一點,但距離洛陽很近的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淄青節度使李正已和淮西節度使李希烈都十分緊張,尤其是田承嗣和李希烈,他們二人首當其衝。

魏州元城縣,這裡便是魏博節度使田承嗣的藩都,成爲了自己的地盤,田承嗣也開始嚴格約束軍紀,沒有再出現屠城殺戮的慘狀,儘管稅賦很重,但社會經濟還是慢慢開始恢復。

田承嗣節度使府是一座佔地一百二十畝的巨宅,一半是官府,一半是他的後宅,目前正在大規模擴建,準備建成一座佔地五百的宮殿羣。

此時在官房內,田承嗣緊張地察看地圖,他年初聽說了朝廷要遷都的消息,他以爲至少要兩三年後才能遷都,萬萬沒想到才過了幾個月,遷都就實施了,田承嗣懷疑天子遷都的目的是要着手削藩,目標首先就是自己。

田承嗣的擔心其實是有原因的,前年他擅自擴張,強行佔領了德州、貝州和冀州,朝廷派出使者嚴厲要求他退出多佔土地,他卻不理睬。

事情看似不嚴重,和李鄴動輒佔據整個巴蜀完全不能比,但田承嗣心知肚明,他的強佔三州和李鄴佔據三州完全不是一回事,李鄴佔領的是李璘的地盤,他佔的是朝廷的地盤,李鄴是通過和朝廷談判達成了協議,而他根本就理睬朝廷。

所以朝廷不會也不敢收拾李鄴,但一定會收拾自己,這次朝廷如此神速遷都,很可能就是針對自己。

旁邊幕僚魏雲中看出了主公的緊張,笑着安慰道:“君上不必這麼緊張,朝廷遷都和君上一點關係都沒有。”

“爲什麼這麼說?”

“君上,這次遷都和當年武則天遷都不是一回事,武則天要修建宮殿,要定洛陽爲神都,需要很多祭祀,需要長時間準備。

而現在並不是遷都,只是搬家,從一個都城搬去另一個都城,所以一旦遷徙都城決定下來,速度就很快。

但朝廷真正遷都的原因還是和李鄴有關,李鄴割據隴右,對天子的皇位威脅太大,天子爲迴避隴右的威脅,纔不得不遷都到洛陽。”

田承嗣搖搖頭,“你把問題看得還是太淺了,天子遷都固然是逃避李鄴,但真正的目的還是要削藩,李希烈割據淮西,正好截斷了江南的錢糧,這是朝廷的命脈,要不是恰好李光弼病逝,戰爭早就打起來了,雖然首當其衝不一定是我,但滅了李希烈後,必然會輪到我。” 就在這時,有士兵來報,“啓稟王爺,淮西節度使李希烈派使者來見!”

魏雲中笑道:“來得真巧,王爺剛說到他,他就來了!”

“你覺得李希烈來什麼意圖?”

“估計是想和王爺結盟,據說他也在謀求和李正已結盟,一起對抗朝廷。”

田承嗣想了想道:“先見見再說吧!”

不多時,一名中年道士被帶到堂下,身穿王服的田承嗣從堂內走了出來,中年道士笑眯眯行一道禮,“無量天尊,貧道張鸞子,奉淮西節度使李使君委託,前來拜訪王爺。”

田承嗣嚇一跳,這個張鸞子在淮西名氣很大,號稱三眼神判,據說是得道高人,看人極準。”

他倒不敢怠慢,連忙擺手道:“張天師請到堂上坐!”

張鸞子也不客氣,跟隨田承嗣來堂上坐下,對田承嗣笑道:“貧道剛從臨淄縣過來,和李正已達成了共識,此時形勢如六國抗秦,李希烈爲楚,李正已爲齊,王爺爲魏,李寶臣爲韓,李懷仙爲燕,田神功爲趙,如果能合縱抵抗朝廷,則六國共存,若各自爲戰,各不信任,必然會被朝廷一一擊破,相信王爺一定贊同貧道的想法。”

田承嗣緩緩道:“一根筷子易折,十根筷子難斷,這個道理我懂,李希烈想和我結爲聯盟,不知具體是什麼章程?”

“實際上就是軍事上的連動,只針對朝廷軍隊,比如李正已和李希烈達成的協議,如果一旦朝廷出兵淮西,或者出兵淄青,那麼雙方的軍隊都要迅速大量集結,以圍魏救趙的方式兵指洛陽,使朝廷軍隊不敢輕舉妄動。”

田承嗣點點頭,意思是說,如果我和李希烈結成軍事連動,一旦朝廷決定攻打魏州,那李希烈就要出兵潁州,而且兵力不能少,是這個意思吧!”

張鸞子笑着點點頭,“一點沒錯,李希烈和李正已約定的兵力不少於五萬,希望王爺是也一樣。”

這時,旁邊魏雲中問道:“只針對朝廷軍隊是什麼意思?”

“這主要是因爲還有一些小股地方軍,比如張伯儀的汴宋軍,李靈曜的滑濮軍,李希言的淮南軍,薛嵩的相衛軍等等,和這些地方軍交戰就不需要動用連動關係,防止被朝廷主力偷襲。”

田承嗣點點頭,說得有道理,事實上,威脅他的薛嵩相衛軍和李靈曜的滑濮軍,他也沒有放在眼裡,他只是擔心朝廷的二十萬主力軍隊。

說到這裡,田承嗣笑道:“天師號稱三眼神判,能不能給我看看相!”

第937章 狼子野心第450章 刺客身份第711章 兩個大案第184章 傳遞信號第842章 幡然醒悟第57章 妙手小廚第530章 尋找同盟第1262章 秘密營救第904章 卑劣告密第474章 冤家路窄(上)第745章 初遇敵情第822章 發現臥底第1235章 最後通牒第31章 再賭一場第349章 捷足先登第1239章 漏網黑魚第433章 再三警告第151章 山谷避難第1114章 接見官員第972章 壽宴趣事第997章 收錄猛將第1254章 回紇入幽第685章 修補漏洞(下)第773章 激戰金城(上)第133章 東市遇熟第425章 兵臨鹹海第1093章 雲州計劃第786章 正月新年第940章 巡視河西(上)第67章 話中有話第1264章 陷入絕境第432章 不速之人第794章 交換俘虜第548章 大禍臨頭第100章 釜底抽薪第1109章 徹底翻身第392章 驀然回首第819章 草原變局第892章 談判變故第146章 血戰縣城第769章 重大失誤第1213章 商人消息第172章 誤人清白第195章 初見高帥第762章 洗兵之計第1256章 橋頭初戰第466章 再度高升第914章 時機成熟第1149章 改弦易撤第929章 調虎離山第554章 搶先下手第695章 千里之眼第1103章 棉花妙用第410章 滅國之財第479章 終成良緣(上)第73章 入籍歸宗第1093章 雲州計劃第45章 規則之外第913章 馮家後路第1144章 太后臨朝第1102章 公共交通第888章 史系覆滅第184章 傳遞信號第577章 關城淪陷第319章 隱患難除第850章 殺入河北第437章 慾壑難填第268章 聯合軍議第204章 出線一戰第1145章 檄文初發第808章 商人泄密第1152章 父子交心第902章 計輸一籌第672章 又遇故人第540章 居心不良第223章 關鍵一票第1056章 顛覆認知第440章 主動反擊第375章 不欺暗室第344章 故技重施第722章 提醒關鍵第848章 意外兇器第783章 羅家突破第510章 失財之恨第859章 巡視難民第1074章 神龍之令第761章 湖畔小敘第65章 出線之戰(下)第357章 惡婦上門第302章 惡有惡報第1057章 再回安西第134章 柳葉飛刀第590章 機密外泄第178章 棋手交割第537章 以勢勝術第1170章 太后交易第781章 由表及深第794章 交換俘虜第1046章 收復四州第1116章 張家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