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泄露機密

第121章 泄露機密

李林甫負手在自己的大帳內來回踱步,今天發生的事情讓他心中頗亂。

他的一個孫子居然被天子直接封官加爵,這是他從來沒用遇到過的,且不說天子的做法有點違規,天子可以賜爵,但封八品小官不是天子的事情。

這個小小的違規可以不提,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天子的做法讓李林甫看不懂。

他太瞭解天子李隆基,李隆基絕不會當場封官加爵,就算立下再大的功勞,他也一定會把對方瞭解透徹後,才下旨封官加爵。

天子完全可以過兩天再下旨加封,但今天,天子張口就封李鄴爲宣節校尉,加武功縣子爵,難道他已經瞭解過李鄴?

李林甫感覺很不安,事出反常必有妖,自己這個孫子背後必然還有很多秘密是自己不瞭解的。

這時,家丁在門口稟報,“啓稟相爺,四十八郎來了!”

“請他進來!”

片刻,李鄴快步走進大帳,跪下向祖父行一禮,“孫兒參見祖父!”

李林甫見孫子拿着一隻很大鹿茸,呵呵笑道:“這鹿茸是.”

李鄴把數十斤重的鹿茸拎過來笑道:“這是孫兒獵到的,獻給祖父吧!”

李林甫饒有興致上下打量鹿茸,又掂了掂重量,“這有三十多斤了吧?”

“有三十五斤!”

“我這輩子見過最大的鹿茸是二十斤,還是天寶二年天子賞賜我的,我一直珍藏在府庫裡,沒想到還有三十五斤的鹿茸,你有這個心,祖父很高興,回頭我也送一些滋補品給你母親和大娘。”

李林甫又讓李鄴坐下,祖孫二人像朋友一樣,面對面坐在小茶桌前。

李林甫給他倒一杯熱茶,笑問道:“程家那邊今天很熱鬧吧!”

李鄴點點頭,“他們都在慶祝程昌胤爲駙馬!”

“是啊!一旦程家出了駙馬,首先得益的就是程若冰,估計他要升爲太子賓客了。”

沉默片刻,李林甫又問道:“你之前和天子見過嗎?”

李鄴想了想道:“有一個秘密,我承諾過不告訴任何人,但我可以告訴祖父!”

“伱對誰承諾的?”李林甫試探問道。

“烈鳳!”

“你說吧!我不會再告訴任何人。”

李鄴蘸了一點茶水,在桌上寫了一行字,‘飛龍就是太上皇!’

李林甫騰地站起身,盯住桌上的一行字,像見到鬼一樣。

怎麼可能?太上皇在開元四年駕崩,但一轉念,他忽然又想起很久以來的一個傳聞,太上皇並沒有死,而是出家了,橋陵只是一座衣冠墓。

難道傳聞是真的嗎?

李林甫又慢慢坐下,目瞪口呆地看着桌上的字,好一會兒才盯着李鄴道:“你怎麼知道?”

“飛龍去世了,前天晚上,烈鳳把我叫去,我第一次見到飛龍,也是最後一次,半個時辰後,他就是去世了,火化後把他的骨灰撒進了武亭川水。”

李林甫輕輕地捏着額頭,孫子告訴他的事情太讓他震撼了,先是飛龍就是太上皇,緊接着太上皇又駕崩了,這意味着什麼?

李林甫心亂如麻,他也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李鄴又安撫祖父道:“雖然事情讓人很震驚,但其實也沒有什麼?飛龍真人只是一個不問政事的老道士,他的天命到了,臨終遺言就是火化後,骨灰撒入武亭川,所以纔有這次春狩。”

李林甫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又問道:“最後參加葬禮有多少人?”

“一共五人,天子和貴妃,高力士,烈鳳和孫兒。”

“太子也沒有參加?”

李鄴搖搖頭。 這就對了,李林甫早就看出來,天子遲早還會換太子,那麼飛龍去世,天子竟然沒有讓太子出席喪禮,也就說明太子也不知道飛龍就是太上皇。

這就是一個旁證,證明天子心中還是要換太子,否則這麼重要的事情,他不會不告訴太子。

想通了這一點,李林甫又問道:“飛龍找你做什麼?”

李鄴搖搖頭,“我不知道,或許和我練的心法有關。”

李林甫眉頭一皺,“應該不是那麼簡單!”

雖然不知道飛龍爲什麼看重自己的孫子,但有一點李林甫確認了,天子對李鄴封官加爵,很大程度上是因爲飛龍,而不完全是救出奉節郡王那麼簡單。

“祖父覺得我這次封賞不妥嗎?”李鄴又問道。

“那倒不至於!”

李林甫笑道:“一個小小的宣節校尉和子爵不會有什麼問題,我只是覺得天子和以往表現不同,天子從來不會當場封賞,我在想是不是和我有關?現在看來,應該是飛龍的緣故。”

李鄴想了想道:“孫兒再給祖父提一個建議!”

“你說!”

“就是關於同羅部,這是一個機會,祖父態度要強硬、積極,一定要徹底拔出這個隱患,如果有必要,祖父甚至可以親自趕赴朔方,孫兒的意思,一定要讓通過這件事讓天子看到祖父的價值!”

李林甫捋須點頭,孫子的建議和他想到一起去了。

次日一早,春狩提前結束,大隊人馬開始拔營啓程,但由於很多人家的馬車還沒有過來,返程就顯得狼狽了很多。

各種物品暫時不帶走,留一個人看守,其他女眷則擠坐一輛馬車,侍女僕婦等下人只能步行。

隊伍走得很慢,大家都跟得上,走了幾十裡後,馬車陸陸續續從長安趕來,大家又重新上了馬車,浩浩蕩蕩前往長安。

李隆基的臨時御書房是一輛極爲寬大的馬車,裡面陳設儼如房間,奢華而舒適。

馬車內,天子李隆基、右相李林甫,左相陳希烈,還有太子李亨,以及內侍監令高力士等五人坐在一張大桌前。

“朕剛剛得到消息,阿布思昨天中午從武功縣向西逃走,應該是想逃回朔方,他是否逃走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該怎麼處置朔方同羅部,之前朕想把同羅部遷到幽州,就是擔心他們會坐大,成爲中原的禍患,現在看來,這個擔心並不多餘,大家都說說吧!我們怎麼善後?”

李隆基看了一眼李林甫道:“李相國先說一說!”

李林甫欠身道:“回稟陛下,微臣的態度很明確,一定要殺一儆百,徹底剿滅同羅部,如果不滅同羅部,會有更多的阿布思出現。”

陳希烈一向是李林甫的跟班,李林甫說什麼,他就說什麼,他也連忙道:“微臣完全贊同李相國的意見,在剿滅叛逆當頭,切不可有婦人之仁。”

兩名相國的表態讓李隆基很滿意,阿布思居然借春狩刺殺自己,首先就讓他無法容忍了,他緩緩道:“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大唐也是一樣,不管阿布思逃到哪裡,也一定要將其誅滅!”

李隆基說出這句話,就算定性了。

這時,太子李亨在一旁道:“父皇,兒臣也想說兩句!”

李隆基點點頭,“皇兒請說!”

“啓稟父皇,兒臣現在很擔心朔方,年初張齊丘率兩萬四千朔方軍南下和吐蕃作戰,現在朔方一帶兵力僅一萬餘人,而同羅軍有騎兵三萬餘人,一旦阿布思大舉南下朔方,恐怕朔方難保,如果他再勾結吐蕃,雙方南北呼應,朝廷想收復朔方也不容易了。”

“那你依你的意見如何?”

“孩兒有兩個方案,首先朔方軍要返回靈州,但恐怕兵力不足,可以命令安思順率領河西軍支援朔方,或者朝廷出兵,派一支軍隊從長安出發,直接支援朔方!”

李隆基緩緩道:“兩個方案都不錯,讓朕考慮考慮吧!”

(本章完)

第386章 惱羞成怒第600章 未雨綢繆第160章 朔方大戰第772章 大戰開啓第586章 緊鑼部署第230章 勇奪險堡(下)第1071章 夜過函谷第305章 李岱新官第284章 初步善後第559章 過關斬將第1090章 三名官員第167章 千里追殺(二)第938章 識人不明第1099章 報復到來第358章 改變策略第369章 酒樓聽曲第1132章 科舉取士(下)第787章 軟硬兼施第1009章 關鍵突破第547章 王儲遇刺第731章 騰籠換鳥第978章 明年計劃第968章 談判僵持第1103章 棉花妙用第172章 誤人清白第1066章 覓藥吊命第250章 掌控新軍第727章 交易盛會(下)第59章 錦囊妙計第292章 黃雀在後第696章 決戰風起第214章 除匪安良第471章 真相暴露第566章 兩個消息第1093章 雲州計劃第139章 緊急出發第269章 秘藏之銀第1000章 遷都消息第90章 淘汰複賽(上)第179章 無能之輩第1142章 出師未捷第890章 漫天開價第126章 坊門遇襲第539章 行動倉促第1148章 各懷心思第520章 再爆內幕第1248章 陷入困境第900章 辭去相位第876章 遭遇之戰第1031章 官宅問題第358章 改變策略第145章 叛軍來襲第840章 忽聞真相第18章 王府揚威(四)第867章 以牙還牙第606章 司竹之變(下)第462章 聞危知險第66章 初見烈鳳第51章 賽前佈局第1252章 梟雄謝幕第46章 人心險惡第240章 哈里發石第378章 心有不甘第1130章 科舉取士(上)第1034章 疫情爆發第642章 江夏戰備第1021章 上皇詔書第237章 上師之憂第1246章 毒煙箭筒第267章 前輩教誨第979章 藩鎮子弟第623章 烈火焚江第765章 將計就計第1082章 殺人滅口第585章 金口一諾第1120章 狡兔三窟第1273章 渭南夜談第139章 緊急出發第1079章 線索初現第47章 家有難經第639章 巡視漢陽(上)第294章 知情泄秘第465章 節度述職(下)第1195章 矛盾化解第1093章 雲州計劃第499章 清除畢黨第14章 臨陣磨槍第950章 智取劍門(上)第382章 新年朝會第33章 考試前夜第941章 巡視河西(下)第844章 皇宮宴請第1131章 科舉取士(中)第1105章 一網打盡第234章 石屋聞警第581章 秘密會見第1099章 報復到來第32章 前因後果第860章 意外之喜第460章 最後遺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