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是福是禍?

第467章 是福是禍?

李鄴快步走上前,攔住了馬車,李岱掀開車窗問道:“鄴兒,發生什麼事了?”

“那些都是各地進奏院的官員,給父親送一些各地土特產,都很不錯,還有一筐蘇州的大閘蟹,還有岐州的清水翠梨,我很喜歡。”

李岱一臉茫然,“好好地給我送禮做什麼?”

“父親今天不在官房?”李鄴詫異。

“我今天到咸陽去了,剛回來。”

李鄴笑道:“難怪了,父親已改任戶部侍郎,回家收拾一下吧!估計宣旨官很快就來了。”

李岱瞪大了眼睛,戶部侍郎,那不是楊國忠兼任的嗎?讓自己當戶部侍郎,簡直就像做夢一樣。

“鄴兒,你說的可是當真?”

“父親,那些進奏院的官員是消息最靈通的,他們不會搞錯!”

李岱點點頭,他忽然眉頭一皺,“鄴兒,他們這樣送禮,這不是公然行賄嗎?”

李鄴笑了笑道:“給楊國忠送的禮都擺到大街上了,你看他在乎過嗎?我給天子送了三百萬金幣,他也欣然收下,所以父親不用擔心,都是各地的土特產,朝廷允許的,你吃不了這麼多,可以送給同僚,送給手下。”

李岱嘆息道:“一點特產倒無所謂,就害怕他們把金銀塞在裡面,在潤州時,我遇到太多這種事情了。”

“那父親是怎麼處理的?”

“送錢嘛!當然是求我辦事,送禮者找到我時,我會把錢還給他,然後公事公辦,實在找不到送禮者,我就捐給那些賑濟災民的寺院,讓他們用來幫助窮人。”

李鄴點點頭,“還是繼續照這樣處理,我覺得挺好,他們錢多,就替他們捐給窮人!”

李岱走到府門前,立刻被官員們圍着了,爭着給李侍郎見禮,李鄴倒被擠到外面了,自己可是堂堂的安西節度使,高昌郡王,居然被這羣進奏院的官員無視了。

李鄴苦笑了一聲,給劉武通使個眼色,劉武通立刻帶着兩名手下衝上前,將人羣強行分開,保護着李岱向府內走去。

進了府門,官員們被幾名武士攔截在外面,李鄴這才長長鬆了口氣,這個戶部侍郎,不好當啊!

入夜,李岱的旨意來了,升他爲正四品上階正議大夫、出任戶部侍郎兼度支郎中,即日起楊國忠不再兼任這兩個職務,楊國忠身兼四十餘職,天子李隆基卻把他所有兼職中,最重要的兩個職務拿掉了,這也表達了李隆基對他不滿,財政惡化,朝廷官員欠俸,官員怨聲載道,連李隆基也感受到了。

李隆基任命李岱爲戶部侍郎,一方面是看重他的清廉和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李岱能從兒子那裡再搞一些錢財補貼朝廷。

李隆基心裡有數,李鄴手中還有錢,遠遠不止百萬枚金幣。

而李鄴的任命卻晚了一個多時辰,正式任命李鄴爲安西節度使兼河中都督,封冠軍大將軍、御史大夫,從原來的從三品官階升爲正三品官階。

次日上午,李鄴來到了獨孤府,他必須來表態,由於他出任安西節度使,間接導致獨孤峻出任北庭節度使的希望破滅,這讓李鄴心中十分歉疚。

獨孤烈將李鄴請到書房坐下,笑眯眯道:“先祝賀賢侄升任安西節度使,還帶御史大夫頭銜,天子給了伱最大的權力。”

李鄴也知道御史大夫頭銜很重要,安西那幫官員個個都有官職,如果是戰時,他可以直接以軍法來收拾手下。

但如果是平時的話,他便可以行使御史大夫的權力,將官員停職調查,找到一點毛病就直接罷免彈劾了。

“伯父,我雖然升職了,但封常清調任北庭節度使,搶佔了原本屬於獨孤三叔的機會。”

孤獨烈笑了笑道:“賢侄千萬不要有歉疚之情,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簡單,不是因爲你的緣故才調走封常清,封常清也不會平調,他會被架空。” 李鄴一頭霧水,“高翁沒給我說這些!”

“有些事情比較隱秘,還是你獨孤二叔告訴我,我才知道。”

“伯父能給我說說嗎?”

獨孤烈點點頭,“去年秋天,你是不是給了安西和北庭各一筆錢?”

“是!”

李鄴只得承認,“是大食贖戰俘的錢,一百萬金幣,我給安西和北庭各二十萬枚。”

“問題就出在這二十萬枚金幣上,邊令誠向封常清索要十萬金幣,但封常清沒給,他把二十萬金幣全部分給了將士,封常清的麻煩就來了。

邊令誠兩次向天子彈劾封常清,指責他平庸無能,剛愎自用,無法抵禦吐蕃對安西的危險,又抨擊他出身卑賤,身體有殘疾,就是字寫得好一點,被高仙芝看重,連續違規提拔,令安西將士不服。“

說得這,獨孤烈嘆一聲,“這個邊令誠太瞭解天子,天子極爲看重出身和相貌,封常清祖父是配軍,自身又有殘疾,加上邊令誠抨擊他平庸無能,剛愎自用,天子肯定不會再允許他出任安西節度使,罷免封常清不是因爲你,而是天子早就決定好之事。”

李鄴心中暗歎,封常清太正直了,不喜歡搞歪門邪道,搞不定監軍邊令誠,要知道,高仙芝私下在碎葉開金銀礦,給了邊令誠多少好處。

去年怛羅斯戰後,從粟特九國搞到大量賠款,聽說高仙芝就給了邊令誠十萬金幣,高仙芝最後才能如願以償調爲河西節度使。

而封常清上位後太正直,碎葉的礦關閉了,他也不願意賄賂邊令誠,唯一的一次二十萬金幣機會,也沒有給邊令誠,邊令誠怎麼可能不惱火,怎麼可能不彈劾他?

“我聽高力士說封常清封北庭節度使,不是真的?”

獨孤烈搖搖頭,“高力士這個時候不敢說實話,怕封常清得到消息會造反,據我所知,封常清改任北庭都護,同時兼任右監門外大將軍,封爵伊西郡公,在長安任職,獨孤峻出任北庭節度使,同時兼任長史。”

“已經決定了嗎?”

獨孤烈點點頭,“我已經接到了天子密旨,會在蘭州向他宣佈!”

李鄴也不知道對封常清是福還是禍,雖然被剝奪軍權,但很可能天子不會讓他再去攻打洛陽的安祿山叛軍了,他就能保住一條性命。

這時,獨孤烈猶豫一下問道:“上次駙馬的案子,賢侄查清了嗎?”

駙馬張垍被刺案,最後還是不了了之,儘管大家猜測不斷,但朝廷也沒有給出說法,最後被時間淡化。

其實這纔是常態,古今中外太多的懸案,最後都是不了了之。

李鄴雖然也不再提及此事,但獨孤烈畢竟很快就成爲自己的岳父。

“幕後兇手是慶王李琮!”李鄴平靜道。

“啊!果然是他們。”

獨孤烈嘆息道:“你獨孤二叔就判定是皇子所爲,是奪嫡之爭,只是他無法確定是哪一個?”

李鄴點點頭,這個獨孤明還真是厲害,他足不出戶,卻能洞悉天下,背後到底依賴的是什麼?

(本章完)

第953章 時機到來第566章 兩個消息第859章 巡視難民第284章 初步善後第1075章 國丈張立第272章 圍城打援第929章 調虎離山第450章 刺客身份第647章 驚天騙局第49章 林家藥鋪第1118章 七份密旨第606章 司竹之變(下)第1202章 李家規矩第440章 主動反擊第268章 聯合軍議第216章 出兵態度第334章 朝會之爭(二)第1210章 老將坐鎮第1193章 錢塘夜戰第236章 峽谷遇劫第633章 談判背後第589章 驗明正身第111章 雪中送炭第756章 降唐反唐第213章 戍堡鏖戰第1041章 偷襲黎陽第977章 等級制度第783章 羅家突破第1210章 老將坐鎮第526章 稍加籠絡第289章 王者歸來第58章 誰是棒槌第412章 收保護費第1092章 視察流求(下第301章 說服王家第864章 貪者必潰第289章 王者歸來第776章 精英來投第869章 一念之間第702章 南城決戰(六)第449章 捷足先登第565章 全軍覆滅第557章 風聲鶴唳第1103章 棉花妙用第768章 被迫出兵第770章 金城備戰第349章 捷足先登第1180章 投名之狀第52章 臨陣換帥第480章 終成良緣(下)第1081章 以孫代子第964章 盜賊事件第1153章 李岱失蹤第1123章 料敵如神第1248章 陷入困境第1115章 佈置任務第1055章 西海春色第684章 修補漏洞(上)第204章 出線一戰第1176章 枕戈以待第842章 幡然醒悟第1110章 新年沐浴第506章 百密一疏第464章 節度述職(上)第744章 出祁山道第452章 原來是他第666章 嚴莊之子第923章 心悅誠服第200章 首戰河西第123章 飛龍遺物(下)第764章 奇怪騷擾第821章 調船之困第87章 妖孽之孫第993章 被錢逼瘋第1272章 渭河瑞兆第1188章 江南沈氏第1016章 李泌原則第824章 酒樓定策第832章 再見故人第327章 羣體事件第304章 被迫接受第1099章 報復到來月底求月票和打賞第1137章 鐵腕手段第439章 危險提醒第329章 黃粱一夢第1116章 張家報道第1224章 找到線索第922章 崇高威望第473章 裴家提醒第499章 清除畢黨第222章 收拾殘局第617章 先下一城第683章 緊急備戰第359章 酒館小敘第302章 惡有惡報第152章 血戰峽谷(上)第769章 重大失誤第945章 偷襲慘敗第238章 戰爭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