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激戰且末(上)

第493章 激戰且末(上)

且末國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但它是個小國,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只有周圍的一畝三分地,遠沒有隔壁于闐國那樣地域廣闊。

但到了北魏時,且末古國就已經滅亡了,且末城內只有百餘戶人家。

到唐初,唐玄奘經過這裡時,且末古城還在,但城內已空無一人。

南疆的城市歷史,基本上就是一個和沙漠做鬥爭的力量,沙進人退,河流改道,一座座古城陸陸續續被放棄,人們遠走他鄉,且末古城如此,樓蘭古國、精絕古國也同樣如此。

並不是所有人同時離開,那是小說裡纔會發生的事情,事實上,就算放棄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時間,幾代人的不斷抗爭,不斷絕望、離去,等最後的堅守者也死亡後,整個城池就徹底沉寂下來。

不過且末城並不是因爲沙漠侵襲才消失,而是因爲且末河改道,河流改道後,土壤沙化,植被消失,人畜飲水都不方便了,生活環境也惡化,自然就會放棄老城,遷徙到新的河邊重建新城。

雖然居民們還自稱是且末國人,但實際上,且末國已經消亡數百年,且末城、若羌城、蒲昌海等等都被唐朝劃爲沙州地界,成爲唐朝的正式領地。

且末新城周長約十里,在中原也能算一座小縣城,城內生活着數百戶居民,大大部分居民都生活在城外。

這座且末城是唐軍參與興建,非常堅固結實,唐軍也曾在這裡駐軍一千人。

但在七月時,一萬餘吐蕃軍突然殺至,鎮守若羌四城和且末城的唐軍幾乎全軍覆滅。

吐蕃軍隨即又撤退,留下兩千餘人控制這五座城池,爲什麼要撤走,實在是這五座城只能養活兩千軍隊,唐軍也是如此。

這就和藏南一樣,爲什麼明明奪下來了,又要放棄撤走?因爲如果不撤,敵軍一旦切斷後勤補給線,軍隊就全軍覆滅了。

現在的且末城也被吐蕃軍佔領,考慮到後勤補給問題,城內的吐蕃軍並不多,只有八百人,加上從典合城撤來的吐蕃軍,一共一千三百餘人。

此時,且末城的吐蕃守軍正在和唐軍作戰,這支唐軍不是李鄴的軍隊,而是從於闐鎮殺來的一支唐軍,只有一千餘人,由於闐鎮副指揮使段秀實統領。

段秀實主張趁冬天吐蕃主力撤軍的機會,出兵奪回且末城和若羌四城,但指揮使王滔卻死活不答應,兩人發生了激烈爭執。

段秀實一怒之下,率領自己的部屬一千餘人殺到且末城,企圖強行奪取且末城,然後以且末城爲根基點,繼續奪取若羌四城。

但吐蕃軍哪裡容易對付?且末城吐蕃軍接收了典合城撤來的五百士兵,立刻留三百人守城,一千軍隊殺出來迎戰。

兩支軍隊在且末城以西的沙地上激戰,吐蕃軍隊伍整齊,所有士兵都悍不畏死,和唐軍拼死一戰,儘管唐軍騎兵也驍勇善戰,訓練有素,可對面堅韌無比的吐蕃士兵,竟然佔不到上風,傷亡人數還超過了吐蕃軍。

激戰近一個時辰,唐軍傷亡近四百人,吐蕃軍也有約三百人的傷亡,但雙方都不肯撤兵,直殺得天昏地暗,黃塵滾滾。

就在這時,且末呈上的收兵鐘聲敲響,‘當!當!當!’鐘聲十分急促。

吐蕃軍開始列隊後撤,段秀實見對方陣腳整齊不亂,城頭明顯有埋伏,便喝住了準備追擊的手下。

吐蕃軍撤退回城,城門轟然關閉,這時,遠處隱隱傳來低沉的號角聲,段秀實一怔,難道真有援軍?

他急派幾名騎兵去打探,片刻,騎兵回來稟報,“段將軍,是唐軍,新節度使的軍隊來了!”

段秀實頓時大喜,他們已經得到消息,新節度使正是河中都督李鄴,段秀實也參加了怛羅斯之戰,和李鄴很熟悉。

李鄴率大軍到來,那麼收復且末城有望了。

他急忙安排傷兵包紮,自己催馬前去迎接新節度使。

在一陣陣低沉的號角聲中,浩浩蕩蕩的唐軍由遠而至,很快且末城下紮下陣型。 在隊伍的後面,拖着上百根筆直的白楊樹樹幹。

這時,一名斥候士兵來報,“啓稟都督,于闐鎮副兵馬使段秀實求見!”

李鄴笑道點點頭,“請他過來!”

片刻,段秀實催馬上前,躬身抱拳道:“卑職段秀實參見節度使!”

“段將軍,好久不見了!”

段秀實笑道:“卑職也聽說使君出任安西節度使,期待萬分,沒想到在最關鍵時刻,使君來了。”

李鄴問道:“段將軍是在攻打且末城?”

段秀實點點頭,“卑職率一千兩百人過來,確實準備奪取且末城!”

李鄴眉頭一皺,“難道于闐鎮只有一千多軍隊了嗎?”

“也不是,于闐鎮有三千收集,但卑職只能帶本部軍隊,兵馬使王滔死活不肯出兵,說沒有畢思琛的軍令,他堅決不會出兵,卑職一怒之下,只好帶本部出征,王滔還威脅要告我一狀,以擅自出兵之罪將我斬首!”

說到這,段秀實長長嘆口氣道:“奸閹誤國,邊令誠唯利是圖,重用畢思琛而架空了封節度使,使得安西軍士氣低迷,人心惶惶,被吐蕃軍抓住機會,奪取了若羌四城和且末城,兩千守軍全軍覆滅,據說吐蕃軍以包圍城堡,各個擊破的策略,全殲唐軍,自己居然還不傷一兵一卒,簡直是奇恥大辱啊!”

李鄴何嘗不是用同樣的策略幹掉吐蕃軍,也同樣不傷一兵一卒,這種多城堡,分兵駐防的策略是兵家大忌。

但此時,李鄴更關心安西軍的內部問題。

“李嗣業、白孝德、席元慶他們呢?就這樣眼睜睜望着安西軍沉淪?”李鄴不滿道。

段秀實苦笑道:“封使君走的時候,再三囑咐大家,要以大局爲重,不要發生內訌,不要挑戰監軍的決定,否則很容易被視爲反叛,沒有辦法,大家只能忍耐,現在畢思琛任人爲親,四個軍鎮的兵馬使都是他的心腹,龜茲軍中的高官也是他的人,原來李嗣業在龜茲中排名第二,現在已經排名第五了,席元慶已經排名第七,他的心腹把軍權都包攬了。”

李鄴點點頭,這在他的意料之中,畢思琛不是傻子,肯定會抓住時機把軍權牢牢把握住,安排自己心腹控制軍隊是最有效的辦法。

“多謝段將軍告知!”

李鄴目光又重新投向且末城,他當即下令道:“立刻製作簡易攻城梯,準備攻城!”

數十名隨軍工匠開始忙碌起來,用皮帶和牛筋將一根根又長又粗的樹幹綁紮在一起,又用長釘子釘上了一根根橫檔。

工匠又在前端裝上三根鐵鉤,僅僅用了一個時辰,兩架寬一丈,長達三丈,重約三千斤的排筏攻城梯便打造完成。

李鄴大喝一聲道:“準備攻城!”

“咚!咚!咚!”驚天動地的攻城戰鼓聲敲響了。

=====

【老高有點感冒,身體很難受,向大家請一更假,今天兩更,中午沒有,讓老高稍稍休息一下!】

(本章完)

第1213章 商人消息第1012章 韋公建議第585章 金口一諾第948章 突發情況第579章 短兵相接第1052章 兩方爭取第897章 烽火夜起第2章 遊俠本色第632章 特使李白第1037章 河北消息第545章 密潛長安第565章 全軍覆滅第1138章 效率猛增第287章 別館事件第708章 三娘相媳第567章 強奪武關第1092章 視察流求(下第503章 再見阿靈第703章 南城決戰(七)第270章 黑夜偷襲第516章 秘製胡藥第333章 朝會之爭(一)第290章 祖孫夜話第940章 巡視河西(上)第361章 新任幕僚第458章 動機漸明第594章 新兵選將第153章 血戰峽谷(中)第568章 路遇山匪第789章 父子血脈第320章 意外來客第1071章 夜過函谷第148章 黑夜化魔第1244章 雲中報警第666章 嚴莊之子第949章 唯一機會第497章 借君之首第313章 遇見詩仙第756章 降唐反唐第1113章 求賢若渴第351章 人質脅迫第442章 夜間行動第329章 黃粱一夢第982章 必須妥協第17章 王府揚威(三)第1127章 兵臨飛狐第491章 破城之策第750章 洮州激戰(下)第54章 龍爭虎鬥(中)第729章 三娘之憂第855章 驚聞變故第860章 意外之喜第1102章 公共交通第882章 墜入陷阱第385章 家主之憂第221章 狹路相逢第39章 冷月先生第70章 約法三章第437章 慾壑難填第61章 爾虞我詐第857章 喜得麟兒第1156章 皇宮鏟閹第429章 準備東行第466章 再度高升第709章 凱旋歸來第180章 再次上場第616章 不期而遇第157章 奇兵行動(上)第592章 喬彬要官第709章 凱旋歸來第440章 主動反擊第676章 狡兔三窟第610章 無奈接受第638章 榮升縣令第139章 緊急出發第486章 上兵伐謀第518章 夫妻夜話第331章 一針見血第194章 半夜截殺第455章 窩棚之地第710章 合適人選第477章 新仇舊恨第731章 騰籠換鳥第183章 冤家路窄第1072章 權宦小鞋第394章 人約黃昏(二)第879章 反擊痛處第45章 規則之外第222章 收拾殘局第29章 初試意外第970章 妥善安排第275章 驚悉叛變第1162章 河東異變第395章 人約黃昏(三)第849章 東敗西成第907章 石堡之城(上)第571章 無恥小人第1232章 引蛇出洞第533章 隱翅之秘第294章 知情泄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