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騰籠換鳥

房琯緩緩道:“微臣一向主張用最小的代價來獲得最大的利益,如果能讓李鄴進京,立刻將他扣押,那他就完了。”

“恐怕他不會進京吧!”韋見素冷冷道。

韋見素不喜歡房琯,嫌他太平庸,沒有能力,連出的主意都比較愚蠢。

房琯連忙道:“直接讓他進京,他當然不會進京,這個方案的關鍵是要利用他父親,卑職建議,將他父親軟禁,然後給他發去父親病重的消息,他無論如何都要進京一躺了。”

這時,李輔國道:“陛下,房相國的建議還是有點道理,其實還可以用刺客的辦法”

“刺殺不可!”

韋見素當即反對道:“刺殺這種手段絕不可濫用,我們用刺殺對付他,他也會用刺殺來對付我們,卑職可逃不掉,一支弩箭就可以要了卑職的小命。”

李亨也點點頭,“不考慮刺殺!”

這時,魚朝恩道:“陛下,卑職倒有一個想法,可以試一試!”

“魚卿請說!”

“陛下,我們要削除的,主要是李鄴的兵權,那麼可以任命李鄴爲山南東道、江南西道以及黔中道三道觀察使,讓他交出兵權。”

李輔國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想得太簡單了,他怎麼可能交出兵權?”

房琯眼珠一轉道:“那就用調虎離山之計,命令他率軍去攻打安慶緒,等他大軍在河北,我們直接端了他的老巢,斷了他的根基,有他家人在我們手中,不怕他不投降?”

李亨負手走了幾步,搖搖頭道:“朕當初讓他奪取長安的時候,他的軍隊在長安和安祿山大軍對峙,朕就曾想過派軍隊去接管襄陽,但太子勸朕,如果那樣做,李鄴就直接和安祿山聯手了。

同樣的道理,他率大軍去安陽,朕奪了襄陽,那他會不會一怒之下投降了安慶緒,反過來攻打我們?他盛怒之下,我們軍隊支持得住嗎?”

房琯一時啞口無言,連李輔國都不支持他這個方案,完全就是逼反李鄴,太愚蠢了。

這時,魚朝恩繼續道:“陛下,剛纔卑職的方案沒有說完,如果沒法剝奪他的軍權,那不如用騰籠換鳥之策,任命他爲江南西道、黔中道和嶺南道三道節度使。

一旦我們控制了荊襄,再釜底抽薪,利用荊襄的世家暗中把李鄴手中的荊襄籍貫將士策反回來,等待他巡視嶺南道的時候,朝廷大軍南下,勢如破竹,一舉奪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李鄴在嶺南道,鞭長莫及,只能眼睜睜看着我們吞掉他的所有地盤。”

魚朝恩的這個方案,房琯和李輔國都十分贊成,韋見素卻沉思不語,李亨問道:“韋相國覺得這個方案不妥嗎?”

韋見素嘆息一聲道:“如果真的實施這個方案,陛下就是和李鄴劃江而治了。”

李亨一驚,“怎麼會呢?”

韋見素苦笑道:“現在江南西道就在他手中,那麼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戰船優勢吞併江南東道,這樣一來,江南西道、江南東道、福建道、嶺南道、黔中道都落入他手中,不是劃江而治是什麼?”

李亨聽得目瞪口呆,急問道:“那依韋相國之間呢?”

“陛下,微臣心中倒是有個方案,但還不成熟,待微臣想好後,上書給陛下吧!”

李亨忽然反應過來了,韋見素恐怕是想單獨和自己談,他便點點頭,“今天就商議到,大家先回去吧!韋相國留下來。”

李輔國心中着實惱火,很不滿地瞪了韋見素一眼,轉身走了,房琯和魚朝恩也告退下去,御書房內只剩下韋見素一人。

李亨這才道:“韋相國說說,有什麼好的方案?”韋見素很不願和宦官一起議政,他這時才緩緩勸道:“陛下,房琯是書生,不懂軍事,李輔國和魚朝恩雖然精明能幹,但畢竟他們一直在皇宮裡生活,視野不開闊,對天下大勢把握不準。

現在安慶緒還有十萬大軍,史思明手中還有近二十萬大軍,這個時候,我們要集中兵力和精力對付他們,而李鄴是宗室,是內部矛盾,絕不能用戰爭手段解決,一旦我們陷於內戰,安慶緒就會得到喘息之機,重新席捲而來,那時朝廷危矣!”

李亨倒也不糊塗透頂,他也知道李鄴手中軍隊不弱,能頂住安祿山二十萬大軍進攻,這樣的軍隊確實不能和他發生內戰。

他點點頭道:“韋卿說得有道理,那依你之見,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

韋見素淡淡笑道:“微臣想的辦法也是騰空換鳥,但不是往南換,而是往西換,改封李鄴爲隴右節度使和河西節度使,讓他去對付吐蕃。”

李亨如夢方醒,這纔是良策啊!吐蕃近二十萬大軍侵佔了隴右、河西和朔方,從三個方向包圍了關中,嚴重威脅到關中的安全,自己正發愁沒有軍隊去和吐蕃抗衡,李鄴不就最好的人選嗎?

李亨走了幾步又道:“如果他不肯放棄荊襄呢?”

“陛下,他之前是安西節度使,據微臣所知,他手下主要將領基本都是河西和隴右人,加上荊襄的世家又不支持他,微臣相信,他一定會動心,關鍵是談判。”

李亨想了想道:“朕同意談判,韋卿推薦誰去和李鄴談判?”

“其實高適最合適,可惜他在淮南,微臣建議派太常卿李瑀去和李鄴談判。”

李亨眉頭一皺,“李瑀好像和李鄴私交不錯,他合適嗎?”

韋見素微微笑道:“做主的不是他,而是陛下。”

李亨點點頭,“既然如此,就讓李瑀去吧!愛卿先和李瑀談一談,朕再接見他。”

雖然只是天子李亨和韋見素兩人敲定了這個騰籠換鳥方案,但這個秘密是瞞不住的,首先是韋見素和李瑀談,李瑀肯定會告訴兄長李琳。

但關鍵是皇宮這邊,李亨肯定要和李輔國溝通,李輔國又會告訴魚朝恩,所以僅僅兩個時辰後,這個騰籠換鳥的方案就在一個小圈子裡傳開了。

獨孤府,獨孤明匆匆找到了兄長獨孤烈,獨孤烈現在還是出任兵部尚書,但換了一個皇帝,他這個兵部尚書的含金量就沒有了。

之前李隆基的兵部尚書就相當於宋朝的樞密使,擁有很大的軍事決策權,而現在的天下大元帥府纔是樞密院,樞密院的權力被李輔國和魚朝恩兩個宦官拿到了。

現在的兵部尚書就是虛職,不過獨孤烈也想開了,他現在是郡王、司徒,有沒有實權對他意義不大,長子獨孤晉陽取代陳玄禮,出任龍武軍大將軍。

但唯一讓獨孤烈有點惱火的就是女婿李鄴,居然把荊襄當做他的根基了,他們關隴世家從來都是以關隴爲根基,最多染指中原和河東,對南方几乎不碰,百年來都是如此。

女婿臨時在荊襄呆一呆可以,但居然想經略荊襄,這就讓獨孤烈很不滿,他索性就不和李鄴聯繫,以表達自己的不滿態度。

獨孤烈見兄弟匆匆趕來,便笑道:“晚飯時間跑來,有點動機不純啊!”

“大哥,緊急消息!”

獨孤烈見獨孤明神情嚴肅,便收起了調笑之意,點點頭,“你說吧!什麼緊急之事?”

第339章 窮途末路第520章 再爆內幕第115章 天命老人第778章 附骨之疽第1225章 順藤摸瓜第1099章 報復到來第1162章 河東異變第27章 被迫相親第847章 抵達太原第504章 再徵勃律第1209章 妥協達成第976章 春情暗涌第246章 臨危受命第596章 將相生惡第769章 重大失誤第406章 大食使者第820章 家有小女第304章 被迫接受第401章 重返碎葉第920章 單獨召見第1222章 功敗垂成第41章 搬家計劃第98章 花明柳暗第1208章 固若金湯第1097章 不歡而散第493章 激戰且末(上)第87章 妖孽之孫第488章 釜底抽薪第545章 密潛長安第2章 遊俠本色第47章 家有難經第298章 家經難念第116章 魚死網破第1100章 錯失良機第789章 父子血脈第201章 不速之客第23章 討要說法第180章 再次上場第608章 夜宿子午第932章 荊襄快信第4章 心服口服第904章 卑劣告密第1018章 三眼神判第400章 戰略目標第1091章 視察流求(上)第816章 迎頭痛擊第279章 峽谷血戰(下)第880章 連夜出逃第79章 毒婦之心第447章 獻金訴求第527章 石破天驚第57章 妙手小廚第1026章 魯王遇刺第249章 再出奇兵第655章 人才難得第207章 救贖之道(中)第751章 四路出擊第1007章 宋州逃兵第258章 石國寶冊第428章 裴家之諾第105章 道家玄學?第521章 初探橋陵第344章 故技重施第332章 天子態度第601章 強迫交易第582章 機會來臨第1057章 再回安西第897章 烽火夜起第114章 比武較箭(下)第572章 火燒蛇谷第785章 一網打盡第383章 相親首關第1175章 居心叵測第112章 初顯身手第625章 集思廣益第930章 異常客人第594章 新兵選將第580章 前軍之戰第686章 機會乍現第940章 巡視河西(上)第1232章 引蛇出洞第482章 臨危授命第868章 心中不甘第604章 如約而至第1158章 韋公之策第334章 朝會之爭(二)第402章 艱鉅任務第908章 石堡之城(下)第1091章 視察流求(上)第179章 無能之輩第217章 居延之海第276章 怛水初戰第746章 辛氏名將第924章 爲利而來第677章 再戰漢水第99章 改變策略第723章 鶴頂之紅第1132章 科舉取士(下)第845章 蛇蠍女人第787章 軟硬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