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酪漿煮牛乳,玉碗擬羊脂。”蔡大夫人帶着淡淡的笑意吟頌出聲,不無感慨的說道:“這樣的故事,是應該讀上一讀.......”
“那就煩勞賢侄女兒了。”
崔婉清連稱不敢,到底隔日就使人將那本傳記送到了鎮西侯府。
蔡大夫人想着,怕是當時的老祖母,便是想告訴自己這樣的故事吧?那麼就算是爲了祖母,此書也應該讀的。
她在心裡暗歎造化弄人,若是當初老祖母能告訴自己,她又怎會將此物贈人?
只不過已經是送出去的東西,斷斷沒有拿回來的道理,蔡大夫人在京城的貴夫人圈子裡,也是數得上的,她可丟不起這個人。
好在她這脾氣不是個小氣的,暗自糾結了一會,也就罷了。
只是含笑言道:“我只曉得,這對玉碗的價值不菲,那裡還知道有這樣的故事在裡面?可見今日這禮物是選對了。”接着便問崔婉清,“好孩子,可還喜歡?”
這樣的好東西,實乃是可遇而不可求,崔婉清哪裡能不知足,笑着直說喜歡。
她心裡明白的很,自己這是運道好,撿了個漏,但凡蔡大夫人知道前因後果,這對玉碗就不會給了她們姐妹倆,只會是蔡可黛嫁妝中的一樣。
她們這裡主客正是相談甚得,氣氛一片大好之時,就聽一旁有人拔高聲調,拖着長腔說了句,“呦,嫂嫂還有這等的寶物,怎麼我們姐妹都不知道?”
“這樣好的東西。可不得讓咱們這些土包子仔細瞧瞧,也好開開眼不是?”
崔婉清循聲望去,卻是蔡大夫人的小姑子,貌似行七,婆家是京城毛家,公公也是三品的工部侍郎,丈夫是五品的中書舍人。也算是勳貴人家。
剛纔她們姐妹倆也是跟人行過禮。還得了對玉鐲做回禮,當時也是笑嘻嘻的和善人一個,怎麼這會卻是刺起人來?
崔婉清看着她眉頭微蹙。笑容勉強,手裡將芙蓉紗帕捏的死緊,情知怕是那句話沒入了這位的耳,惹得她不快。這是故意找事呢。
崔婉清是真心喜歡這隻玉碗,可不捨得就折在當場。這些已婚夫人的伎倆,那可是花樣百出,層出不窮。
千防萬防也不一定就能防得住,一個錯眼。這玉碗怕是就要遭殃。
“你們姑嫂間愛鬥,不氣忿,那是你們家的事情。現如今這碗兒歸了我,可別想着摔我的物件。平你的酸勁。”一念及此,崔婉清不好意思的笑了。
喏喏的言道,“好姑姑,不是侄女兒我小氣,實在是這類的古董歷經數朝,真真脆的很,又最是嬌貴不過的,一個不小心,就怕是要有閃失。”崔婉清面上陪着笑,小心翼翼的商量道:“您看這樣可好?等侄女兒回家做個琉璃罩子,罩好了,再專門設宴,請姑姑您過府細細的賞鑑。”
“噗。”蔡大奶奶聽了這話,立時就沒忍住,當衆就笑了場。
諸人的眼神,登時便投向她的身上。
蔡大奶奶知道剛纔是失態了,連忙清了清嗓子,彌補自己的失誤,“對,對,對,古董嘛,就是要供起來,罩起來纔對嘛。”
“清兒妹妹,我孃家弟弟就專愛此道,爲這,還特意開了間古董鋪子,他那裡有位師父,專門爲客人定做各式的匣子,滿京城都有些名氣,趕明個我親自帶着你去做,咱們選個最好看的樣式!”
剛纔說話的蔡七姑太太,被她們倆這一唱一喝的弄得越發上火。霎時就紅了臉,突地站了起來,冷哼了一句,“哼,嫂嫂果真好家教。”
“倒是將我這侄兒媳婦,直要將她寵到天邊去了,半點規矩皆無,也不怕客人笑話麼?”
“還有這位崔九姑娘,小小年紀,就這般聰慧,我家大侄女將來要是嫁去你家,可見是難在你手裡討了好去的。”
“嫂嫂,我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我們蔡家好歹還有我兄長做主,我倒是要去問問他,咱們蔡傢什麼時候,就變得這麼目無尊長,毫無規矩了?!”
蔡大夫人不怕她去告狀,自家的男人自家心裡有數,就算小姑子去告狀了,也不會有什麼效果的。
但這會賓客滿堂,她也不想因爲這事情,弄得大家臉上難堪,丟的還不都是蔡家的人?
她幾步走到蔡二姑太太的身邊,拉着小姑子避到一邊,小聲在其耳邊嘀咕了幾句,蔡二姑太太詫異的扭臉瞧了眼崔婉清,小聲問了句,“真的?嫂嫂沒誑我?”
菜大夫人無奈的言道:“怎麼可能會哄你?禮單子都在我哪裡,一會客人走了,你自己去看,人家孩子備的禮重,我也不能太不像話不是。”
“你們姐妹三個也都沒落下,給你備的禮物最是上心,是你最喜歡的香馥春的妝品盒,十三樣的那種!”
崔婉清這是先讓文桂,在她哥哥崔亮那裡打聽了蔡家,各人的喜好,按着這個準備,準沒差。
這不,蔡二姑太太不就是被這禮物,打了個正着?
蔡二姑太太這會纔想起來,她最愛用的香馥春,可不就是侄女婿的產業麼?
這親家小姐帶來一份,可還真是不出奇,想到這裡,饒是她臉皮再厚,面上也不禁有點訕訕。
要知道,香馥春裡賣的十三樣妝品盒,是有定數的,每月只有十件,多一件都不出,滿京城的貴婦數都數不清,都是想法設法淘制。
她們家這種上不上,下不下的人家,從來就沒能搶得到手過。
有這樣好東西壓底,她心裡因挑事不成的窩火感,也降了好些。
有道是有禮不打上門客,她給侄兒媳婦幾句難聽話,侄兒媳婦也只能聽着,可是剛帶上人家崔家的小姐,就真的有點失禮了。
“都是嫂嫂您,這樣的好物件,爲什麼不給咱家大侄兒做了傳家之物,偏送了別人,這讓妹妹怎能捨得?”蔡二姑太太忍不住的說了實話。
合着這位是心有不甘啊,其實她還是向着孃家,知道這東西好,只有留給侄兒,纔算是真正的歸了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