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一心倒貼的外甥

鄭潮兀自懷疑人生時,只聽元祥又補充道:“大都督剛得的賞賜,馬不停蹄地便讓人送來了……”

鄭潮恍然:“剛得的賞賜啊……”

哦,那沒事了。

他方纔有一瞬間,竟然都忍不住懷疑外甥待他的真心了……這般狹隘,實在枉爲人舅啊。

鄭潮這廂正要反思時,元祥再次小聲補充:“不過這些東西都不算什麼……早在去年,大都督便將家底都送來江都了,足足好幾百萬貫呢。”

元祥說罷,不禁目露感慨之色。

鄭潮的神情卻再度僵住:“……”

顯然,在有事和沒事了的情緒反覆橫跳之下,他最終還是有事了。

外甥將鉅額家產送人的敗家舉動,他姑且不做評論……

他真正在意的是,莫非這纔是“璟漸貧”的真相所在?

幾百萬貫……同樣被除族的外甥,竟比他想象中還要富有……

可就是這樣富有的外甥,前腳將家產偷偷送人,後腳便向他寫信說“無力奉養”……

他爲此不止一次反省過自己的大手大腳,有時深夜醒來,甚至會內疚地覺得是自己吃垮了外甥!

誠然,他花錢略顯放肆,又過於樂善好施,養起來的確很費銀子……但外甥可是坐擁數百萬貫身家的人!

別跟他說什麼銀錢都拿去送給心上人了……這般層次的有錢人,但凡是從手指縫裡漏點銀錢出來,還愁不能將他養活得白白胖胖嗎?

有心想養舅父的人,無須人教。

如此行徑,分明就是無心養舅。

可是,餓死唯一的嫡親舅父,對那豎子又能有什麼好處?

所以,餓死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只怕是逼他投來江都!

鄭潮看向那一箱箱財物,忽而狠狠代入——外甥獻給常節使的,又豈止是這些箱子?他鄭觀滄同這些箱子又有什麼分別?

若非要說區別,或許還是有一點的……這些箱子是經人送來的,而他,是自己長了腿跑來的!

忽覺自己就是隻長了腿的箱子的鄭潮,想到自己生生餓瘦的那十多斤肉,一時只覺痛心疾首。

他那外甥,那樣俊的一張臉,何其髒的一顆心!

原以爲外甥帶給自己的只是由奢入儉,而此時,鄭潮只覺自己被氣得下一刻便能原地入殮。

即將入殮的鄭潮以“並無要事,改日再來”爲由,轉身就要離開。

如此說辭,即便是元祥也覺察出了不對勁,連忙快走兩步,跟上去詢問:“……鄭先生,您可是身體不適?”

已在心中單方面自我入殮的鄭潮搖了頭,他的身體無恙,只是屍體的確有點不適。

但見元祥還要糾纏追問,鄭潮實話實說道:“……我回去給令安寫一封信。”

他身上掉下來的每一兩枉死的亡肉,都需要外甥給出一個合理的交代。

鄭潮的想法很是分明,一心只想要同自家外甥討要說法。

至於留下找常歲寧“對質”,則是萬萬不可能的——作爲長輩,被自家沒出息、一心倒貼的外甥算計成這樣,試問他還有什麼臉找人家姑娘對質?

再者說了……那可是他如今的東家,他來都來了,人已登上這艘賊船,且已經安逸地躺下了……還能怎麼着?

自然是隻能找自家外甥算賬了!

看着鄭潮匆匆離去,略顯不善的背影,元祥的五官皺作了一團。

鄭家舅父怎麼突然要給大都督寫信?

該不會和他剛纔的話有關吧?

他說錯什麼了嗎?

元祥在心中緊張地咬起了一整排手指。

這時常歲寧已走了過來,看着鄭潮離開的背影,便向元祥問了一句:“鄭先生怎麼走了?”

元祥有些不安地小聲說:“或許是屬下說錯了什麼,鄭先生突然說,要回去給大都督寫信……”

元祥遂將方纔的多嘴之言一併向常歲寧言明。

常歲寧聽罷,目露恍然。

崔璟事先雖未與她細說是如何“說服”鄭潮來江都的,但見這位鄭先生投來江都時的落魄模樣,她便也能猜得八九不離十了。

現下這顯然是穿幫了呀。

常歲寧一時不知是該擔心鄭潮寫信的手腕,還是崔璟來日看信的眼睛。

元祥也在心裡給自己的手腕派了差事——今晚回去之後,他勢必要將“謹言慎行”四字,狠狠抄上百遍!

元祥這廂欲哭無淚,王長史卻心情甚佳地哼起了小曲兒。

王長史的小曲兒傳到王嶽耳中,王嶽又偷偷與駱觀臨說:“……又有人給咱們大人送錢來了,聽說還是上回那位。”

駱觀臨思索着擰眉,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好心有錢人,究竟是哪個?

“雖說靠人不如靠己,但有個這樣既能雪中送炭,又可錦上添花的知己好友,何嘗不是一件美事呢……”王嶽感慨間,也看向自己的知己好友:“老錢,三日後祭海大典,你可要同去?”

“你們且去,我便不湊這熱鬧了。”

王嶽口中的祭海大典,是流傳於沿海一帶漁民之間的風俗。起初是每年開海之際,漁民們自發的祈福之舉,直到江都有了市舶司,便由市舶司出面主持此事。

但之後,市舶司逐漸廢止,此事的籌辦便又輾轉回到了漁民手中。江都因此已有許多年未曾由官府出面,辦過一場像樣的祭海大典了。

此次的祭海大典,常歲寧從半月前便讓人着手籌備了,並且提早放出了消息。

祭海大典舉行的當日,海碧天藍,萬里無雲。

百姓早已聽聞常歲寧會親自出面主持此次祭海,因此大典現場尤爲熱鬧,甚至有人天不亮便來了,只爲能搶先佔上一個好位置。

衆聲喧囂間,身穿節度使官袍的常歲寧,在禮官的指引下,走上了高高的祭臺。

四下頓時更加喧騰。

“常刺史!”顧二郎隨着百姓一同歡呼,情不自禁間,剛要靠近祭臺,一名護衛按劍擋在他身前,擰眉冷聲道:“別逼我拔劍。”

顧二郎猛地回神,後退一步,看向面前生着異域面孔的女護衛,一眼便認出了她,忙一笑安撫:“拔什麼劍,都是自家人……且今日是爲祈福,豈好見血光呢!”

康芷面色依舊冷漠:“顧二郎既知曉輕重,那便自重。”

這顧家二郎每每出現,便一臉不知死活的癡樣,總想湊到她家大人跟前來,實在是生了一張十分欠揍的面孔。

顧二郎退遠了些,轉身之際,小聲嘟囔一句:“好凶的脾氣,真是白瞎了一張異域美人兒的臉……”

祭臺邊,除了負責維護秩序的護衛之外,同時肅立着百餘名漁民。

很快,有鼓點聲響起,祭海大典正式開始。

由漁姑們縫繡而成的祈福旗幟在日光下迎風招展,鼓點聲陣陣,似震得海面之上都蕩起了一圈圈波紋。 按照流程,需先向天問卦,卜測兇吉。

此次大典負責問卦的人是無絕,他昨夜便曾觀過星象,今日又測了海上風向,心中早有判斷,但在得出大吉卦象時,依舊露出莫大喜色。

【得吉卦,面露喜色,以報之】——乃是他拿到的流程冊子裡,必須遵守的一環來着。

身穿道袍的無絕,向祭臺周圍的漁民百姓示出吉卦,又與常歲寧滿臉喜色地稟道:“大人,此乃大吉之兆!今歲開海,必然是個太平豐年!”

看着爲遵守流程,臉都要笑爛了的無絕,常歲寧遂也加入他,露出粲然笑意。

聞聽此卦,漁民間歡呼聲洶涌不絕。

常歲寧立於祭臺上方,面向前方海面,執禮拜下:“茫茫黃水,長存萬年。天賜之恩,日月可鑑。”

四下的漁民也紛紛跟隨,向着大海的方向,行跪拜大禮,姿態神情無不虔誠。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們大多世代以捕漁爲生,對他們而言,這片大海的存在就是天賜之恩。祭海大典的意義,既是爲了祈求豐收平安,也是表達對大海的敬畏和感激。

圍在後面的百姓們,也被那些漁民們身上的莊嚴虔誠之氣感染,一時都寂靜下來,未有出聲喧鬧冒犯。

常歲寧雙手執起裝滿了黃酒的海碗,向海面方向敬拜三次,每拜一次,邊緩聲道——

“一敬護海神明,願海不揚波,浪平風靜。”

“二敬天地日月,願祈得豐年,人海共榮。”

“三敬海上先魂,願佑我同族,去歸平安。”

三次拜畢,常歲寧改爲一手持碗,一手執袖,緩緩將濃烈的酒水灑倒在祭臺之上。

祭臺下,不遠處,跟着敬拜的王嶽看着自家大人的身影,感受着四下虔誠而蓬勃的民氣,無端又有些眼眶溼潤,直起身時,不禁擡袖按了按眼角。

一旁的駱觀臨見得王嶽的動作,此次卻未有笑話王嶽感性。

他知道王嶽的觸動由何而來,因爲他也有着同樣的觸動。

駱觀臨很少會離開刺史府出來走動,更是第一次參與到如此隆重熱鬧的場合當中。

聽與看,總歸是不同的。此刻他置身在這祭海大典中,所親身感受到的民氣,是在那一封封哪怕縝密細緻的公文中也無法被具象傳達的。

民氣昭蘇,共同期盼着太平豐年。

除此外,駱觀臨亦能清晰地察覺到這昭蘇蓬勃的民氣中,所包含着的不止是對豐年的渴望——

駱觀臨微擡首,仰望着祭臺上方的人影。

陽光刺目,一面面祭海旗在蒼穹下迎着海風招展,便在那道身影上投下了跳動着的光影。

光影明暗斑駁,模糊了她的形容,海風拂亂她的衣袍,只依舊可見身影挺拔如青竹。

她站在那裡,代百姓祭海,一舉一動間,可見對天地之虔誠,待生民之憐憫。

她立於這浩大天地間,面對茫茫汪洋,竟也全然未給人微渺之感,周身神形氣態渾然天成,雖無形,卻不可摧折——

駱觀臨看在眼中,竟覺窺見了幾分……難言的氣態。

此一瞬,他幾乎萬分斷定,她“撒謊”了。

她說,她願扶持李姓……

可是此時所見,卻給他一種無比清晰之感——她絕無可能屈居於任何人之下。

駱觀臨眼神幾變,緩緩收攏着袖中手指,卻又離奇地意識到,自己竟生不出絲毫被“哄騙”的憤怒之感。

大約是他此時也想象不出……究竟何人才能讓她甘心居於其下。

祭臺之上,她在代民敬拜神明,而在江都百姓眼中,她又何嘗不是值得敬拜的神明?

這便是駱觀臨察覺到的另一重民氣。

民氣是不會撒謊的,駱觀臨置身其中,心神被一陣陣衝擊着。

鼓點聲逐漸歡快,有赤膊的漁民跳起了祭海舞,四下氣氛高漲。

今日前來觀看祭海大典的不止有尋常百姓,也有以蔣海爲首的商賈,以及來自各處的文人,放眼望去,人山人海,衆聲鼎沸如雷。

有關重開市舶司的消息已有人聽聞,今日常歲寧之所以設下如此隆重的祭海儀式,一是爲了鼓舞民心,二來便是爲了宣告她重開市舶司的決心,再有便是爲了造就盛況。

盛況二字,本身就有着諸多意義和作用。

宣揚盛況,少不了文人手中的筆。

前來“站臺”的鄭潮將此景象盡收眼底,詩興大發,遂作詩讚頌。

鄭潮負手吟誦,由王嶽之子王翼在旁代筆書下,至於爲何不自己親自寫,自是因爲由口唸出,更顯豪邁,二來……他的手腕真的很痛。

因有鄭潮起頭造勢,諸多文人雅士俱也紛紛跟從,一時間吟詩作對聲此起彼伏,絢爛詞藻隨海風飛舞。

王嶽不甘落於人後,也叫人尋來了紙筆。

王嶽將紙就近鋪在面前的一架鼓面上,然而措辭之際,猶豫不決之症卻是大犯,兀自思忖斟酌間,只見一隻手伸到了自己面前:“望山,借筆一用。”

王嶽剛擡頭,手中羊毫已被奪去。

駱觀臨微彎身,執筆書寫,筆跡清絕,落筆如瘦梅之姿,卻是力透紙背。

王嶽愕然,將頭伸過去,定睛細看,低聲誦唸其上新詩,面色逐漸驚豔。

須知自好友成了“錢先生”以來,便再未作過詩了。

果然還是那個以詩詞檄文名動天下的駱觀臨啊。

如此好詩,必會傳遍四方。

看着這篇詩文,王嶽甚至生出了一種想要據爲己有的衝動……

但他到底沒有開口“借用”,一則這想法實在太過厚顏無恥,有失文人風骨,二來,好友已經落筆署名——其上所署,乃【錢甚】二字。

第39章 美得不講道理(一更)第46章 先太子“遺物”504.第500章 請陛下止損第181章 失蹤第300章 爲何要救她?(求月票)第194章 殺機(求月票)第300章 爲何要救她?(求月票)第455章 將我送給常刺史吧(求月票)505.第501章 籌備大婚第377章 一局謀劃數十年的救世之棋524.第519章 哭也將城門哭開568.第562章 冬月大雪第186章 另一個壞消息(求月票)第100章 爭一個公正第158章 不如指望峨眉山的猴子(求月票)第117章 外室爹535.第530章 師父定會救我第262章 但求一敗第186章 另一個壞消息(求月票)第98章 驃騎大將軍府常歲寧(月底求月票)第59章 迷死人又累煞人第479章 造反的好苗子(月底求月票)第392章 你少在那邊嘰嘰哇哇(求月票)第408章 此生不事二主第182章 相認(補更)第397章 從此刻起,此處由我接管561.第555章 是否對喬大夫有意第444章 當執利劍伐道第485章 煉獄鍛劍第15章 老常血賺第436章 讓阿妮做您的刀吧572.第566章 大者(月底求月票)第274章 是要報復她嗎?(打滾求月票)507.第503章 絕不坐以待斃第180章 變廢爲寶新思路第46章 先太子“遺物”572.第566章 大者(月底求月票)527.第522章 原來您還活着582.第576章 您知阿效本名否?第370章 看來那個人很特別(月初求月票)第400章 這是在交代後事嗎?546.第540章 太子大婚530.第525章 希望她不要回來第335章 克主 旺主(求月票)519.第515章 無我常歲寧之名第236章 這麼囂張這麼莽嗎?第168章 帝心起第227章 它的主人回來了第268章 “早日歸家”第342章 我喜歡讀書(求月票)第232章 我還挺有名的第421章 磨人的老來俏(常闊和大長公主羣像第219章 別演了,表舅(求月票)第340章 庸俗膚淺的快樂(求雙倍月票)595.第589章 迎天子,入太原554.第548章 崔六郎他罪不至死502.第498章 我有一個條件第343章 此乃喜喪!(求月票)第305章 她會成爲傳說的化身(求月票)第20章 她回家了第66章 喝的是人情世故第483章 先人所留565.第559章 與阿尚何其相似第79章 那是她的父皇第397章 從此刻起,此處由我接管第74章 爭氣又短命第653章 請立新帝,崔令安回京第87章 她就是倒黴蛋李尚第185章 謀害(求雙倍月票)第54章 入寺633.第626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31章 豪門夢碎第227章 它的主人回來了第315章 別演了(六千字大章補更)第430章 就是你最最景仰的常刺史第291章 象園舊夢第409章 給他們一些像樣的震撼第117章 外室爹611.第605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195章 起猛了(等待也是行動 萬賞加更)第428章 我喜我生,獨丁斯時(新年快樂)第344章 祝你們幸福第660章 諸人諸事第172章 她只信自己656.第649章 可緩緩歸矣第478章 以身入局,續以白晝612.第606章 三年之約已至第107章 和他們一起散佈621.第614章 就送到這裡吧第139章 先探一探路521.今日無更勿等第427章 我又非吐蕃鼠(miya2022打賞加更)第20章 她回家了第368章 殿下,是您,對嗎?(求月票)第108章 以文會友,以詩爲柬第429章 他可以,但她不行(求月票)第33章 阿爹取之不竭第256章 替自家大都督賣慘(求月票)第73章 收穫了新的膽子第37章 去當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