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西陲的除夕,沒完的故事

我在第一次見大帥的時候,自以爲已經不是小混混了,其實骨子裡還是個混混,所以我能輕易說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類的漂亮話。經過沙場之後,看着鮮血從身體裡噴涌而出,看着一條條生命隨風而去,我真正知道了軍旅的沉重。

所以,這次再回到軍營,我下了決心。

大帥說師父會因爲我的決定而欣慰,我不敢確定。但是我記得師父說過:“止戈方爲武。”我相信師父在天之靈會保佑我。

我坐在當日的酒樓之上,手裡端着一杯茶。這樣日子會過得很快,往往一杯茶喝完,天色已經暗了。晚上自然更容易打發,只消一卷兵書就能讓我看到火燭滴盡。

日子過得快了,人也會麻木。大帥派人請我去大帳的時候,我還以爲有什麼軍情。

“布明,你我份屬同僚,我卻長你三十歲,若是你看得起我這個晚年喪子的垂死之人,收下吧。”大帥拿出一個紅紙包。

我當然接過紙包,裡面是兩三枚銅錢。

這是過年的喜錢,家長在除夕之夜交給孩子,讓他們在新年中平平安安。

我喉嚨有些哽咽,攏入袖裡,深深鞠躬以代磕頭。

不一會,將軍們都來了,按班坐下。

大帥清了清喉嚨,朗聲道:“諸將軍,我軍先鋒於年內奪回陽關,京師歡慶三日爲我等勇士慶功。聖上龍顏大悅,着戶部加發恩餉百萬兩,犒勞衆將士。”

將軍們一個個笑顏逐開。

“另,論功行賞,鳳尾營統領王寶兒。”

“末將在。”王寶兒站了起來,行了軍禮。

“汝敢爲誘餌,深入敵陣,中伏而不亂,兵退而不散,謹持軍令一絲不苟,當得首功。”大帥一拍手,身旁的親兵捧着一套戰甲向前一步。

我不認識那套盔甲,將軍中卻多有認識的。

“百戰!”有人輕輕叫出戰甲的名字。

“大帥,末將有一言,不得不說。”王寶兒看了一眼戰甲,嚥了咽口水。

“說。”大帥和顏道。

“末將所率之兵皆是史將軍部曲。史將軍屈於酒桶,奮勇殺敵,論功當在末將之上。”王寶兒頓了頓,看了我一眼,道,“此番獲勝,全靠布明先生運籌帷幄,首功非布明先生不可!”

帳中氣氛冷了起來,冷得和帳外的空氣一樣。

“大帥!末將也以爲,首功非布先生莫屬。”史君毅也立了起來。

大帥的臉色開始陰沉。

“呵呵,此番作戰,一靠衆將士效命,二爲李渾輕敵。學生實在不敢貪天之功。同樣的計略,若是金將軍來用,李渾必定不信。所以,學生只是投機而已,實在登不得大雅之堂。”我笑着打破僵局,“不過,大帥,這百戰甲可有什麼來歷?學生孤陋寡聞,不曾得知。”

大帥抿了抿嘴角,道:“本帥十五從軍,此甲乃是太祖武皇帝親賜。本帥着此甲,歷經大戰五十四,小戰無數,故稱百戰甲。”

“恭喜王將軍,得此寶甲,更當英勇無敵,所向披靡。”我拱手朝王寶兒恭賀道。

“謝,謝先生。謝大帥賜甲。”王寶兒見我如此,又實在不敢違抗大帥,低着頭上前領了戰甲。

“正德營史校尉。”

“末將在。”

“汝練兵有方,五百人肅清陽關,勇氣可嘉。賜刀。”大帥一揮手,親兵雙手捧着一把墨綠刀鞘的指揮刀送到史君毅面前。

史君毅雙手接過戰刀,拔刀出鞘,一陣寒氣在大帳內瀰漫開來。

“追命……”帳內武將議論紛紛。

史君毅豎刀胸前,行持刀禮,謝了大帥。

“凡參與此役的戰士,發五兩恩餉。凡受傷者,加發二兩。凡殘肢者,加發十兩。凡捐軀者,家中尚有兄弟的,加發二十兩,獨子加發三十兩。不得有誤。”大帥下令道。

衆將應命。

“今日乃是除夕,我等爲國效力,戍守西陲,責任重大。爲家鄉父老不遭逆賊蹂躪,我等雖死不辭。今夜守衛加兩班,防叛軍偷襲。不當班者,可以飲酒三碗,開賭。今夜當班者,從明日起休息三日,可飲酒。”

軍令傳出帳外,帳外歡聲雷動。

帳內將帥只共飲一碗,算是同樂,便紛紛退了出去,找尋各自的部曲去了。

“布明,你來。”

大帥帶着我來到副帳,遣退了推車的親兵,小心地打開一個檀木箱。

裡面該是我的獎賞。

“這套衣冠是國老當年最喜歡穿的。每逢大戰,國老必穿此衣,手持羽扇立於高處。風姿翩翩,宛若天人。”大帥嘆了口氣,“我早就想歸還於你,還是等了這麼久。”

我捧起衣服,輕輕抖開,看得出,師父當年的身材的確修長挺拔。

“謝大帥。”我頓了頓,“不過學生到現在都還不明白,爲何當日大帥能認出學生,且知道學生乃是國老的徒弟。”

“李哲存仗着自己是皇叔,橫行朝野,囚禁國老,朝中有耳聞者不少,敢於直面的卻沒有。”大帥一頓,“我也如此。”

我嘆了口氣。

“我知道國老病危之後就打算找你,你走得倒快。”大帥苦笑。

“師父騙李哲存中了毒,使李哲存不敢用強。他仙逝之後就嚇不住李哲存了,所以讓我早走。”

“聽說李哲存在找一部天書,能修成大羅金仙,可是真的?”

“恐怕也是師父誆騙李哲存的故事吧,師父並未跟我提過。”我捧着衣服答道。

“原來如此,我就不信鬼神之說。李哲存也是養尊處優只欠長生,纔會被誑了進去。”大帥笑道。

我也陪着笑了笑,道:“師父當年想必名聲太甚,故以說他是神人都有人信。學生幼年時,曾聽市井故事,都說師父是天降戰神,助我大越得了天下,歸天覆職了。”

“想國老當年,唉,千言萬語都不足繪其神采萬一啊。”大帥深吸一口氣,“你今年也剛好二十六歲,可知道國老的成名之戰?”

我輕輕搖了搖頭:“師父給我講過許多名戰,卻不肯講自己的往事。”

“或許國老另有深意,不過那戰天下皆知,我說給你聽也算不得泄密。”大帥閉目沉思片刻,“前朝末年,吳哀宗窮兵黷武,民不聊生,天下義軍數起,盜賊橫行。太祖武皇帝本是前朝淮南路經略使,統轄淮南軍政。”

“太祖皇帝不拘於愚忠,起兵討伐獨夫,解民倒懸。國老虛先生順天應命,輔佐龍駕,時年二十六歲。天下皆笑太祖手下無人,啓用少年,太祖皇帝不爲所動。前朝通緒十八年,老吳將死,義軍之中卻起了紛爭。”

“當時兵勢最勁者並非太祖皇帝,而是從隴西起兵的武炳坤。通緒十八年,武炳坤率五十萬大軍伐我淮南根本之地,太祖皇帝領十萬甲士,駐守瞿陽迎戰。當時武炳坤手下大將如雲,謀士如雨。勇將如先鋒將軍楊子慶,韋康、韋壽,軍師如文濟、田沛,皆是一時俊傑。且瞿陽只是中城,五倍之衆攻之必克,天下人都道武軍必勝。”

“通緒十八年末,也是年關,國老臨陣遣將,用大將軍王綸,五千騎兵破武炳坤先鋒將軍楊子慶,一擊而還,我軍士氣大振。武炳坤揮中軍急進,國老伏在櫟陽的三千奇兵又一把火燒了三萬擔糧草。”

“趁武軍軍心晃盪之際,我朝大帥楊可徵奉命領兵三萬,以班爲數,布金戈魚鱗陣破武炳坤中軍二十萬!武炳坤北上青吉城,國老卻早已料敵佔先,於雲林道布五萬伏兵,由名將趙誠、徐輝統領,盡吞武軍敗卒。當夜火箭如飛,火油如雨,十萬武軍死傷無算。十年後,我從雲林道投軍,山石之上盡是焦黑。”

我聽得熱血彭湃。相傳楊子慶乃是手提銅錘的勇漢,王綸更是手持丈八長矛的名將,這些赫赫有名的將軍居然都在師父手下性命相搏。另有大帥楊可徵,年過五十還能揮六十二斤的大刀斬敵於馬上,至於趙誠、徐輝二將更是從小聽熟的大將軍。

“此戰歷時四月,我方十萬迎敵,停戰之後反激增至六十萬,天下大勢由此而變。武軍一蹶不振,終於通緒二十三年投降王統。大越天下,國老真是功不可沒啊!”大帥嘆道。

“亂世出英雄,若非亂世,師父也未必會名垂千古。”我撫着膝上的舊衣。

“唉,大越之悲,只知戰神虛公,卻不知虛先生於內政也具非凡識略,釐定金制、稅制,國庫豐滿,亦都是國老的不世之功啊。”大帥嘆道。

我有些無奈,李哲存的勢力已然大到連大帥都不敢動他的地步。

“太祖皇帝或許爲人矇蔽,那太宗皇帝呢?”我問。

“李哲存乃是太宗皇帝的親弟。我估計,他正是以囚禁國老作爲不爭皇位的條件,是故太宗皇帝不欲插手。現在聖上對李哲存更是寵幸有加,朝中百官大半都是其黨羽,越發難動他分毫。”

大帥嘆息聲聲,我只是撫着師父的舊衣。這些傳奇人物,永遠都是可望而不可及,或許這套舊衣是唯一我所能及的傳說。

第三十三章 翰林待詔郎第三章 燕雲經營相公第二十六章 城外的敵軍第二十一章 禍不單行第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五章 內亂第十章 元宵第十三章 漢平城第十三章 漢平城第九章 受令第二十六章 城外的敵軍第十五章 西陲的除夕,沒完的故事第四章 舊識第十章 黃泉路第五章 測字第十三章 李渾第一章 入閣第二十八章 玉龍將軍第三十八章 彈劾第三章 天災第二十八章 玉龍將軍第十章 美女第九章 雙雄第十章 元宵第二十三章 民心第九章 雙雄第三十六章 師說第二章 忍辱負重第八章 對攻第五章 內亂第二章 老丈第五章 家人第二十三章 民心第二十一章 輜重第一章 入閣第五章 家人第四章 亂起第二十七章 名將難成第十三章 或躍在淵第五章 內亂第十二章 初到高濟第十章 陰差陽錯第二十八章 玉龍將軍第二十八章 十萬火急詔第十一章 將隕第三十五章 面聖第一章 死牢裡的老人第三章 戰棋戰第三十六章 師說第二十四章 拔釘春川口第五章 內亂第二十一章 禍不單行第十章 元宵第四章 亂起第十二章 進退第十八章 出關西征第二十三章 琺樓城之歌第二十五章 琺樓城之喪鐘第二章 忍辱負重第十五章 失敗的空城計第九章 受令第二十八章 玉龍將軍第一章 破落第六章 北疆策第四章 報復第十三章 漢平城第十五章 西陲的除夕,沒完的故事第十章 陰差陽錯第十一章 將隕第三十三章 翰林待詔郎第二十章 聖上來了陽關第二章 閒相第二十一章 禍不單行第二十七章 名將難成第二章 忍辱負重第十八章 死村第二章 拜師第十五章 西陲的除夕,沒完的故事第三十五章 面聖第三十四章 聖駕回師第十章 陰差陽錯第八章 從戎第九章 受令第十一章 牽掛第二十七章 騎兵!重騎兵!第九章 點將第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八章 陽關第六章 異人第四章 回京慢第十九章 禍福不測第二十一章 輜重第三章 師父第十章 美女第十五章 西陲的除夕,沒完的故事第十二章 七月流火第十五章 失敗的空城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