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章 誰跟你是“咱們”!

第1337章 誰跟你是“咱們”!

三爺出征漠北僅帶了兩千千牛衛將士,與其同徵漠北的還有建王世子柴方、寧侯次子方子寧,熙寧帝在京城南十里的長亭爲他們餞行。

這日是四月十八,三弟的一雙女兒出生還未滿五天,他就拋家爲國,奔赴沙場。滾滾煙塵散盡後,已不見人馬行蹤,熙寧帝出長亭,望四野。

此時正值小滿節氣,江河水滿,夏熟的小麥灌漿亦開始飽滿。再過一月便是芒種,若天公作美萬物收,源源不斷的糧草將流入糧倉,西北的軍糧之危亦能緩解。

便是不能在一月之內平定西北,三弟只要能帶領烏桓和藤虎等將士平安撐過這一月,也是勝利!

熙寧帝深吸一口氣,“天師廟在何處?”

隨駕來爲兒子送行的寧侯回道,“此去西北五里,臣聽聞天師首徒師無咎道長就在天師廟中。”

熙寧帝點頭,“先去李家莊,衆卿先回京。”

左相李奚然辭官在莊中爲母丁憂,熙寧帝去探望舅舅,羣臣跟去也不像話。盧正岐等人領命回京忙碌,但心中不安想跟熙寧帝套近乎的大臣,諸如賀王、方簡榮之流轉了個彎,奔着天師廟去了。

熙寧帝未派人去報信,所以他到了李家莊時,李奚然來不及換衣裳,只着粗布短褐並布鞋前來迎駕。

熙寧帝何曾見過舅舅這副百姓裝扮,忍不住笑了,“舅舅這是歸田園了?”

李奚然含笑,“前幾日那場雨後,田裡出了一層草眼,若是不趁着這兩日天好鋤掉,過幾日便要將菜苗吞了。”

這話說得似乎大有深意,誰是草眼,誰又是菜苗?跟在建隆帝身邊的德喜望向李奚然身後的田園,以及竹籬之北的第四莊,心中轉了幾轉。

熙寧帝隨着舅舅走到田邊,看他鋤了一半的菜田,輕聲問道,“這是外祖母去年耕作的那片田。”

“種的菜種,也是去年田裡結的籽。微臣慚愧,因不諳耕作,菜苗張地都不及去年好。”李奚然嘴上這麼說,面上卻毫無愧意,“若僥倖能摘得一兩個歪瓜,萬歲又不嫌棄,微臣就送去宮中,給您添菜。”

熙寧帝真誠道,“術業有專攻,舅舅不善除草,卻善治朝政頑疾。易想請您着素服,重歸天章閣。舅舅意下如何?”

李奚然拜辭,“微臣喪母,按大周律當歸家爲母丁憂,此乃盡孝。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請萬歲恕罪。”

熙寧帝扶起舅舅,有意奪情,“外公已去,外祖母再去,論律舅舅丁憂一年即可。”

李奚然不肯,“奚然早年喪父,中年喪妻,若無家母含辛茹苦支撐,奚然難撐到今日。母喪,奚然痛不欲生,請守孝三年。朝中有晟王、楊書毅、盧正岐能臣,萬歲今年也要開恩科選治國良才,微臣老矣,難堪大用。”

熙寧帝見舅舅心意已決,便不再勸,“也好。易有惑時,可否再來請教舅舅?”

李奚然頷首,“若萬歲覺得老臣拙見能有些微用處,老臣自當知無不言。”

兩人到田邊小亭內吃茶時,熙寧帝望着北邊的竹籬和竹籬那邊的大片綠色、東西兩面高高的青磚牆,覺得很是彆扭,“秦安人的莊子,東西皆修磚牆,南面卻用了竹籬,這是爲何?”

左右都是磚,南邊也該用磚,整整齊齊的纔好看。

李奚然笑道,“本來是用磚的,只是後來磚牆倒了,田莊的管事覺得南面若蓋磚牆會擋光擋風,便用了竹籬。”

既然這樣,東西兩邊也該再換成主籬纔是。不過這不是大事兒,熙寧帝不再看第四莊,收神與舅舅商量道,“國以民爲本,民以食爲天。大司農之位關乎國本,舅父覺得何人能當此職?”

在大周,戶部掌漕糧田賦,顧戶部尚書又稱大司農。熙寧帝的意思,就是他對現任戶部尚書方簡榮不瞞,想換個人了。

李奚然想了想,“京中若無人,萬歲不防從京畿之外的十四路安撫使、六十一州知州、知府中擇良才用之。”

熙寧帝心中也是這樣想的,“舅父覺得臨江知府華遠懷如何?”

李奚然追問,“晟王的舅舅華遠懷?”

熙寧帝點頭。

李奚然當然知道此人,也知道他治下的臨江萬民安樂,但是,“華遠懷並無雄心,若不出所料,萬歲很快就會收到他請辭歸鄉的摺子了。再者言之,晟王已入天章閣,若再讓他的舅舅掌六部,怕羣臣會有微詞。”

熙寧帝展露了帝王的霸氣,“放眼大周文武,最令易安心的,便是舅舅與三弟。舉賢不避親,這是朕的江山,朕想用何人,便用何人。”

李奚然看着外甥,直接問道,“向萬歲舉薦華遠懷的,是江埕?”

熙寧帝點頭,“不錯。”

李奚然勸道,“萬歲想要何人就用何人確實不假,但江埕卻不能任要職。”

江埕乃易王府第一幕僚,陪在熙寧帝身邊多年,爲其出謀劃策、忠心耿耿。可以這樣說,江埕在熙寧帝心中的分量,與李奚然在建隆帝心中的分量相仿。建隆帝登基,李奚然出任宰相。熙寧帝登基,當然也是想重用江埕的。

但舅舅卻說,江埕不堪用。熙寧帝追問道,“江埕還是您送給我的,爲何現在您又說他不能用了?”

李奚然坦誠道,“微臣將他送入易王府,是因爲萬歲心善胸懷寬廣卻不善詭計,而江埕心思縝密善詭謀,正可彌補您之瑕疵。如今您已爲帝,這點瑕疵已成嘉德,您已不需跪謀,所以江埕可爲皇子謀士卻不可爲帝王之相,否則朝堂必亂。”

又給外甥出了許多主意後,李奚然纔將他送出李家莊。

熙寧帝登玉攆後,卻道,“去玄妙觀。”

守在天師廟前的賀王、方簡榮等人得知萬歲舍天師廟去了玄妙觀,連忙匆匆趕去。誰知他們趕到玄妙觀時,熙寧帝的玉攆已出玄妙觀,去了永福寺!

熙寧帝從永福寺出來,又去太傅府祭拜已故的太傅寧良雍後,便回了易王府,親自迎姚皇后入皇宮。

按說,帝王入寺廟祭拜,怎麼也該淨水潑街、黃土墊道,準備個十幾日才能成行。熙寧帝這半天做了建隆帝幾個月才能做完的事,他這是要幹什麼?

賀王不安,“方大人,咱們該如何是好?”

方簡榮可不想跟賀王論“咱們”,因爲晟王帶了方子寧去西北,就說明他沒有棄方家於不顧。這時候方簡榮再跟賀王之流捆在一處,那就是傻子!

於是,方簡榮的臉比賀王更不安、更迷茫,“下官也不知如何是好。”

晟王府的小暖聽了熙寧帝的行程後,雙目明亮,“李奚然還是李奚然,非常人可比。”

(本章完)

第1345章 我好傷心第348章 第三個秦日爰第609章 我親自過去第907章 氣息第704章 人丟了第724章 沒財運更沒賭運第829章 青冥山三田觀無牙道長第171章 喜事連連啊第1079章 同病相憐第1154章 靈堂驚險第1187章 修煉成精第568章 不對勁的青信和建隆帝第823章 你知不知道我是誰第1287章 小暖暈倒第1040章 識破第912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1234章 圓通稱帝第1327章 建隆帝的奇葩遺旨第1045章 您記得考慮考慮我第711章 罰銀千兩第56章 這是一根神奇的木頭第1158章 重情的三爺第1417章 押誰贏第255章 我打死你個畜生第717章 龍袍玉衣第358章 本王可證第837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244章 得見真神第405章 請上座第880章 就問你堵不堵心第224章 病急亂投醫(爲舵主吳語513的加更)第295章 壓力山山山大第145章 白衣書生第809章 報仇!第1162章 寒心第1368章 小暖的主意第1294章 小暖的推測第1321章 鄭篤初,死第7章 合離第1335章 大理寺的青信和德喜第502章 那該死的門檻!第133章 不幹活還想吃肉!第432章 三爺是個好男人第939章 沒人理的陳祖謨第688章 不想你太累第769章 討錢的老翁和福相的大和尚第1434章 你爲何躲着他?第174章 還不如天天照鏡子第850章 給你個操刀的機會第474章 暴徒第1138章 肉包子打狗第1320章 老大和老二第561章 傷寒第599章 雪中送炭第1244章 沒意思第59章 山上逮兔子第559章 王妃是個花錢的差事第1363章 他該自盡了第1361章 玄一出洞第181章 三舅舅第1119章 聽話第1298章 兇殘第235章 兔崽子與王八羔子第1104章 小暖的生財之路第243章 別給爲師丟人第1020章 禍害第241章 對,你說什麼都對第962章 種棉花的大內侍衛第807章 這是誰第437章 坦情觀月樓第331章 不能讓她活着!第875章 青牛與白馬第82章 房產第907章 氣息第98章 夜不歸宿,去哪了?!第1235章 變天第744章 偷東西第697章 方挽離的怒火第1110章 圓通回來該怎麼辦呢?第610章 原來他好男風!第1083章 兩匹布第974章 小草的花環第1101章 餃子和狗糧第1210章 執鞭之人第1361章 玄一出洞第191章 日爰怎麼可能是個女兒家第693章 你的柴家二舅第756章 大周靈魂畫手陳小草第115章 嘯月第455章 跟兔子培養感情第272章 陳家之險第1293章 賀藍第1353章 小草去陳家弔孝第1071章 烏家兄弟第1100章 大年夜失火第1095章 給你兩條路第644章 揹着炸藥包的鄭篤初第894章 小草打人第183章 堂前認親第848章 臨江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