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眼前的一切,對於元一來說沒有半點吸引力,因此,面前的一切,如同破碎的鏡子一般,轉眼之間消散一空。
不過很快,又有新的場面出現在元一的面前。
最先出現的一個場面,是天道宗追殺他妹妹小蓮的場景,只不過這一場景當中,並沒有元一的插手,因此,小蓮就在兩大強者的聯手絞殺之下,血染衣襟,香消玉殞。
看到這一幕後,元一也有些後怕,當初要不是他在場,小蓮可就喪命了,天道宗因爲一己之私,追殺無辜之人,而這個人還是他的妹妹,曾幾何時,他對這個憤怒不已,只是現如今,他不敢有任何的憤怒,因爲一旦他生氣,動了嗔念,他可就輸了。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嗔的產生與作用與貪正好相反,貪是由對事物的喜好而產生無厭足地追求、佔有的心理**,嗔卻是由對衆生或事物的厭惡而產生憤恨、惱怒的心理和情緒。
佛教認爲對違背自己心願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會使衆生身心產生熱惱、不安等精神作用,對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敵,一本叫做《大智度論》的佛經認爲,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種心病中最難治的。
此刻,元一就陷入的沉默,思考着一個問題,要不要繼續記恨天道宗,如果不記恨,他又不甘心,記恨,他就無法過眼前這關。而且這還僅僅只是天道宗,後面還有亡靈巫宗和浩然宗,等他們出場的時候。自己到底該不該放下仇恨。
“如果我放下仇恨,不去追求。那他們會放過我嗎?不,恐怕不可能,這個修士的世界就是這樣殘酷,我就算有心想要寬恕他人,他人也不會願意放過我”。
就這般,元一陷入了嗔念當中,他沒有發現,在他還在痛苦思索到底要不要放下這仇恨時。他的身體竟然從腳開始,一點點消失,他現如今這個身體,並不是他真正的身體,而可以當做是他的神魂,他若是神魂消失,就等於是徹底消失,而之所以會如此,是對他沉迷於嗔念當中不得自拔。
元一沒有注意到這點,他壓根就沒有感覺到有任何的疼痛。甚至不覺得有任何的異樣。
而眼前一幕,果不其然,出現了亡靈巫宗的場面。他好端端去賭個石,沒有想到卻因爲切出寶物,受到這個宗門修士的出手攻擊,反擊之下,這才引發了滔天的瘟疫,可以說,當初他名聲那麼臭,都是來源於這個宗門。
而這下,元一更無法釋懷了。他可是自認爲,到現在都還沒有能夠成功報復到亡靈巫宗。心中怎麼能夠甘心。
他沒有發現,他身體消失的速度又在加快。已經到了腰部,可是他卻對此絲毫沒有察覺。
而最後,跟浩然宗的一幕幕出現,裡面甚至有浩然宗追殺他弟子滿月、造成他慘死的一幕,這下,元一更加沉迷於嗔念當中不得自拔了。
很快,他的胸部也消失了,只剩下一個頭部,若是連頭部都無法倖免,那他的下場可以預料。
就在這危機關頭,一陣梵音,從不知何處傳來,“離婆離婆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尼訶囉帝,毗黎你帝,摩訶伽帝,真陵乾帝,莎婆訶”。
本來還在嗔念當中不得自拔的元一,在聽到這梵音後,忽然一愣,不明白哪裡傳來的梵音,不過這一愣,救了他的性命,他回過神來,眼睛就看到頭部之下全部消失,只剩下了一個腦袋,要不是此時根本不是實體的話,肯定要一陣大聲尖叫。
“好險,差點中了天魔的招,剛剛那是,對了,七佛滅罪真言”。
七佛指釋迦牟尼佛及在其以前出現的六位佛陀,即過去莊嚴劫末的毗婆屍、屍棄、毗舍浮三佛,與現在賢劫初的拘留孫、俱那含牟尼、迦葉、釋迦牟尼四佛,因爲不包括未來星宿劫的佛陀,因此被稱之爲遠古七佛。
遠古七佛,幾乎可以算得上是佛門最古老的佛陀了,上到過去莊嚴劫,一直到現在賢劫萬佛之祖釋迦摩尼統領佛門,佛祖一次講經之時,向諸多佛子提到了前面六佛,因爲前面六佛都已入滅,並且傳下了這七佛滅罪真言,誦唸此真言,便可以消除貪嗔癡三毒,集齊奇怪佛子力,滅除諸多罪惡。
想到這後,元一也就不在追究到底是哪裡傳來的梵音,當下就默默唸誦此真言。
“離婆離婆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尼訶囉帝,毗黎你帝,摩訶伽帝,真陵乾帝,莎婆訶”。
伴隨着元一無聲的誦經,背後出現了一尊佛陀的法相,此法相一出現,如千百億日照紫金山,光明豔起化佛無數,這是第一尊佛陀,毗婆尸佛,是屬於佛教教義還沒有完善,最先出來披荊斬棘的一位佛陀,佛經頌曰:忍辱爲第一,佛說無爲最,不以剃鬚發,害他爲沙門。
緊接着,第二位佛陀法相出現,頂上有髻(就是腦袋上一坨),這是佛門第一位頂上結髻的人,自他之後,佛門的僧人才有了結髻的習慣,他頭上結髻,象徵火焰與光明,佛經頌曰“若眼見非邪,慧者護不着,棄捐於衆惡,在世爲黠慧”。
第三位佛陀,是毗舍浮,他是作爲過去莊嚴劫的最後一位佛陀,有着無上智慧,爲了後來現在賢劫的佛陀承前啓後,擁有無量光明,佛經頌曰:“不害亦不非,奉行於大戒,於食知止足,牀座亦復然,執志爲專一,是則諸佛教”。
第四佛陀,是拘留孫佛,可以說是開闢了一個新時代的佛陀,是現在賢劫第一位佛陀,在賢劫中人壽四萬歲時,拘留孫佛出現於世,爲婆羅門種姓,姓爲迦葉,父名爲記得,母名爲善枝,他在尸利沙樹下成道,度化弟子四萬,佛經誦曰:“譬如蜂採華,其色甚香潔,以味惠施他,道士遊聚落,不誹謗於人,亦不觀是非,但自觀身行,諦觀正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