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巴氏車行

陳筮突然要求來訪,讓張輒等措手不及,惟恐其中有陷阱。爲了給雙方安心,曾季請了唐叔爲中證,兩人相互發誓保證對方主公的安全。這種誓言主要是表明雙方誠意,當然,如果有一方違背誓言,也會在江湖中引起一些風波,但比起這些舉足輕重的大人物來,那點風波其實算不了什麼。

就信陵君這一方來說,謀害陳筮沒有任何利益可言,陳筮的安全完全沒有問題。但對陳筮一方而言,謀害信陵君則有可能促進魏秦和議,畢竟有傳言說,魏秦和議的交換條件之一是殺掉,至少也要廢掉信陵君。這讓張輒十分擔憂,惟恐一不小心,鑽到對方的圈套裡。但自己怎麼想,也想不出其中能有什麼圈套,除非陳筮敢在華陽城邊,萬軍之中來硬的。如果這樣他自己幾乎肯定走不脫。這種同歸於盡的行爲,想來也不是陳筮的行事風格;除非他自己不來。

仲嶽先生道:“陳公以己爲餌,誘殺君上,無謀之下策。以其意說君上,上之上者也。先生可無憂,但告君上。吾當暗爲預備,以防不測。”

張輒也覺得不宜猶豫,如果萬一有危險,只能見機行事,就進了府。信陵君難得清閒,坐在院中,正與一幫門客閒話。見張輒進來,衆人起迎,招呼張輒坐下。張輒沒有多說閒話,直接道:“曾兄有言,陳公旦日見君上。”

信陵君聞言,揖道:“請先生上堂一敘。”

衆門客知道這是要談機密之事,自動讓開位置,讓二人上了堂。

坐下後,信陵君激動地問道:“願聞其詳?”

張輒道:“曾兄潛入華陽,與臣相會,言陳公旦日隨運糧車隊潛入城南巴氏車行,願與君上車行相見。”

信陵君道:“安得陳公潛行入華陽,吾當出迎方爲尊賢之道。”

張輒道:“陳公者,天下之所重,安危之所矚,不可輕露行藏。君上,魏公子也,身負家國之重,宗廟所賴,不可居危檐之下。當兩國交陣,兵鋒相向,君與公皆不宜輕露,而當深藏。故陳公潛至,公子潛會,乃得焉。”

信陵君道:“誠若先生所言,孤失計較。一聽先生所教。”

張輒道:“曾兄相約,君與公之會,各以一人相隨,不須多也。故隨從者,臣與曾兄。”

信陵君道:“理當如此!”

張輒道:“曾兄與臣誓言,唐叔爲中,各以性命保彼主平安!”

信陵君道:“此何謂也?吾與陳公會,寧相謀乎?”

張輒道:“陳公此來,虛實不知,恐有陰謀,預爲防備。”

信陵君道:“先生過矣。陳公,國之安危所繫,豈背信失言之輩。其言與會,乃其會也,必無他也。先生勿憂。”

張輒道:“尤可畏者,假託陳公之言,而行小人之實。故不得不防。”

信陵君想了想,道:”曾兄與先生約,諒無他也。“

張輒道:“吾與曾兄固相信也,惟君與公所幹甚巨,恐爲小人所乘。臣約仲嶽先生密妥預備。旦日,君上與臣變服潛入巴氏車行,臣當預伏諸先生變服於其內,既衛於君,復衛於公,一飲一食,莫不經手,定無所害。君居行內,臣待於外。俟公與曾兄至,君乃出相迎。”

信陵君道:“奈何不共相迎於道?”

張輒道:“陳公者,不欲人知也;君上亦不欲人知也。相迎於道,相敬以禮,寧勿爲人所知乎?”

信陵君道:“車行暗伏諸先生,恐非約也,失信於公,不可爲也。”

張輒道:“陳公既入華陽,安危所繫,豈同兒戲。若付之旁人,得保無恙乎?必也能託心腹者,方可託以安危也。況衆先生行以車行之衆,非失信違約也。”

信陵君道:“先生斟酌行之可也。要之,陳公,吾所敬也;得與其會,幸也。恭敬之心不失,禮賢之道不缺,必也信義相待,不可稍有參差也。”

張輒道:“謹喏!”相辭而退。

出來後,他就找到仲嶽先生,道:“預遣人入巴氏車行,可乎?”

仲嶽先生道:“寧勿爲陳公所覺?”

張輒道:“思之再三,陳公入華陽,安危所素,不可忽也。吾與巴氏,不知心腹,難託安危。必也心腹之人乃可。”

仲嶽先生道:“若先生曰可,此易與也。巴氏車行不過數人,另遣十先生入車行,其可也。惟當先入以爲預備。”

張輒道:“惟託於先生。”

兩人不敢託於他人,一則,陳、魏之會事屬機密,知道的越少越好;二則,事關重大,而且最終事情要靠他們來解決,還是親歷親爲比較安心。

仲嶽先生把自己正在做的事交待一番後,就和張輒一起出出南門,直奔巴氏車行而來。

巴氏車行就在華陽城正南行的大道邊,距華陽城約二里開外,位於集市外側。這是它與其他三個車行不同的地方:其他車行都儘量靠近城池,陳氏車行甚至就在城牆下。——可能是因爲巴氏車行開得較晚,近城的好位置都被別人佔了吧。

兩人行到車行前,敲開門,車行的人認得張輒和仲嶽先生,急忙迎入,報知家宰與家主相見。

巴宰最先出來,雖感意外,還是很客氣地相迎,將二人請到堂上就坐,自己於下首相陪。一面吩咐上酒。

少頃,從屏風後面轉出一老一少二人,巴宰介紹道:“此巴氏仲父及少子。此將軍府下張先生與嶽先生。”

當先的老者先行禮敬道:“微庶巴氏泯,族子清。得諸公至,幸何甚!”

張輒和仲嶽先生二人也都客氣地行禮道:“幸得與仲父會,幸得與季子會。”

巴泯從席間的甕內,給二人敬上清酒,垂手低眉道:“先生過府,必有軍務,不敢有違,願聽之。”

張輒道:“貴府上下貴賤,人幾何?”

巴泯道:“閤府上下,皆巴氏一族,老幼男婦,共二十一口。”

張輒道:“旦日貴人相訪,欲籍貴府福地,以爲相會,其爲便否?”

巴泯道:“是有何難。敝家暫居別院,或暫移他居,皆從命。”

張輒道:“巴氏以客禮待之足矣。吾請以十人爲助。”

巴泯道:“貴人若有需,但言不妨,敝行必掃庭以備之。”

張輒道:“願聞其處。”

巴泯道:“是大堂也,最爲敞亮,可以會客。其有清幽者,亦有別院。”

張輒道:“願往觀之。”

巴泯道:“微庶謹奉。”一行五人出來,一座座院落巡查。車行很大,東西各兩處院落,中院後面還有後院。後院兩邊是牛圈和馬廄,養着四匹馬和五頭牛;旁邊有車。孤懸的後院顯得十分突兀,但由於有女眷,幾人只匆匆從門前經過,沒有進去。看完這幾處院子,張輒和仲嶽先生心裡都有些毛:地方太大,院落過多,放進一百人都不在話下,十人肯定控制不住。最後決定,正中院落還較好控制,萬一有事,可以隨時撤出。

計議已定,兩人商量了進駐的人員,秘密告知了他們明天信陵君將與貴客會面,諸先生扮成車行庸人,散於府內,務必要保證賓主雙方的安全等項。當晚這十人即進入車行,裝扮已定,各自確定了自己的位置和角色。看諸先生各就各位,張輒和仲嶽先生才稍稍放心。

次日早餐後,信陵君在衣外罩上那件樑不穀送的皮裘,掩蓋掉自己的身份。因爲這種皮裘,上至王公,下至鉅商、豪奴,只要有錢都能置辦,並無品級規定。張輒沒有換裝,依舊是士子裝束,只把領來的鐵劍佩上。到了車行,叫開門,巴氏叔侄已經迎在門口,巴宰跟在後面。一起上了堂,巴氏不敢自居東道,只坐在下首,把東道之位讓給信陵君二人。酒餘閒敘,信陵君問起巴氏祖源,巴泯答:”巴氏起於巴,以地氏焉。其地有丹砂,取之不盡,遂以爲業。泯以通鄭衛之聲,乃居華陽。清,巴氏嫡孫,性聰穎,以爲助焉。“

張輒悄悄看了巴清幾眼,見他只是低眉順目,幾乎不開口,也少有表情,似乎有些木訥,看不出”性聰穎“體現在哪方面。

信陵君又問了些丹砂的情況,知道楚地朱漆木器,價值多金,全賴丹砂以爲色。絲布有褐、赤、朱、紫等色,全由丹砂層層染就。巴泯好像對丹砂業務十分在行,也頗爲上心,說起丹砂來滔滔滔不絕。信陵君也就含笑聽着,只當增廣見識。

遠處傳來隆隆的車馬聲,張輒道:”此必鄭地車也。“

巴泯道:”日日運糧,正其時也。“

張輒道:”吾且出觀之。“

巴清突然道:”願隨父往觀。“

張輒心中一顫,道:”季子何出?“

巴清道:”父獨居門外,豈待客之禮。仲父於府侍貴人,清於府外侍先生,禮也。“

信陵君道:”何賢父子盛情至此耶!“

張輒不好再說什麼,也不答言,起身而起。巴清也隨之起身,恭敬地跟在後面,爲張輒打開門,侍立於張輒身後。

第229章 初戰第77章 聚兵第104章 夜訪第16章 巡哨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96章 隻言片語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262章 傷營第1章 鄭安平第81章 換防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199章 歸華陽第104章 夜訪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293章 韓援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98章 敵乎友乎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72章 節鉞第135章 打探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90章 整頓軍務第369章 賜婚第146章 黃人張氏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297章 會魏齊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35章 計議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168章 夜襲第20章 行刺第209章 乘其隙第182章 爭武卒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105章 夜談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122章 豕三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94章 再入小城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275章 和議第17章 奸細第17章 奸細第215 歃血爲誓第31章 陷城(二)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295章 示警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124章 華陽城第247章 魏使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260章 議連衡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175章 車氏之奇125章 洛陽白氏第6章 囿中第49章 庭議第67章 交酒第289章 堅持一月第53章 私授第51章 棄民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237章 圖秦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66章 濮陽呂氏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31章 陷城(二)125章 洛陽白氏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366章 寧治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143章 夜行第122章 豕三第11章 離城第174章 華陽四行第84章 侯嬴第190章 須賈訪計第87章 武將第72章 節鉞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79章 掌兵第25章 仲嶽第52章 私議第97章 月下清談第135章 打探第104章 夜訪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260章 議連衡第3章 祭旗出征第270章 賞罰第141章 根基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