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秦策(2)

泠向對秦王說:“我打算讓齊國順從秦國,慫恿它去攻打宋國。一旦攻破了宋國,晉國就岌岌可危了,離秦國的最近的安邑也就歸大王所有了。燕、趙兩國唯恐齊、秦的聯手攻打,必定會割讓土地來討好大王。齊國畏懼秦國的強大勢力,必定對大王會加倍尊重,而我主張攻打宋國的策略,必然將使齊國恐懼而更加尊重大王您。大王爲什麼還對我建議攻打宋國不滿意呢?我認爲以大王的聰明才智定會事先知曉這深層道理的,所以沒有明說而已。”

張儀說秦王

[原文]

張儀說秦王曰:“臣聞之,‘弗知而言爲不智,知而不言爲不忠。’爲人臣不忠當死,言不審亦當死。雖然,臣願悉言所聞,大王裁其罪。臣聞,‘天下陰燕陽魏,連荊①固齊,收餘韓,成從,將西南以與秦爲難。’臣竊笑之。世有‘三亡’,而天下得之,其此之謂乎!臣聞之曰:‘以亂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順者亡。’今天下之府庫②不盈,囷倉③空虛,悉其士民,張軍數百萬,白刃在前,斧質在後,而皆去走不能死,其百姓不能死也,其上不能殺也。言賞則不與,言罰則不行,賞、罰不行,故民不死也。

“今秦出號令,而行賞、罰,有功無功相事也。出其父母懷衽之中,生未嘗見寇也。聞戰頓足徒裼④,犯白刃,蹈煨炭,斷死於前者比是也。夫斷死與斷生也不同,而民爲之者是貴奮也。一可以勝十,十可以勝百,百可以勝千,千可以勝萬,萬可以勝天下矣。今秦地形斷長續短,方數千裡,名師數百萬。秦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以此與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是知秦戰未嘗不勝,攻未嘗不取,所當⑤未嘗不破也。開地數千裡,此甚大功也。然而甲兵頓,士民病,蓄積索,田疇荒,囷倉虛,四鄰諸侯不服,伯王⑥之名不成,此無異故,謀臣皆不盡其忠也。

[註釋]

①荊:指楚國。②府庫:古代用於儲備財物者爲府,儲備兵器者爲庫。③囷倉:均是存糧之處,只是形狀不一樣,圓爲困,方爲倉。④頓足徒裼:停止步伐,脫下衣服。頓,停頓;裼,脫掉上衣。⑤當:通“擋”,指抵擋。⑥伯王:霸王。

[譯文]

張儀遊說秦王說:“我時常聽人說:‘不知曉事情的緣由就信口開河那是不明智;明白事理、能夠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卻不開口,那是不忠貞。’作爲人臣,對大王不忠貞那就該死;說話不謹慎也該死。儘管如此,但我仍然願意把我所知道的所見所聞都講給大王聽,請大王裁決定罪。我聽說四海之內,北方的燕國和南方的魏國又在聯合荊楚,鞏固與齊國的聯盟,大肆收羅韓國的殘餘勢力,形成合縱的聯合陣勢,將面向西方,與秦國抗衡。對此我私下不禁啞然失笑。天下有三種亡國的方式,而天下終會有人來收拾殘局,大一統,這說的可能就是今天的世道!我聽人說:‘以治理混亂的國家去攻打治理有序的國家必遭敗亡,以邪惡的國家去攻打正義的國家必遭敗亡,以背逆天道的國家去攻打順應天道的國家必遭敗亡。’現在各諸侯儲存財物兵器的倉庫並不充實,囤積糧食的倉庫也很空虛,他們徵召國內盡數的百姓,調動號稱千百萬計的軍隊,雖然白刃在前,利斧在後的督軍作戰,而兵卒們仍然臨陣退縮,不肯拼死沙場。其實不是他們的人民不肯爲國捐軀,而是因爲他們的統治者不能賞罰分明。承諾獎賞,卻不兌現,頒佈懲罰,卻不執行,所以人民纔不能爲國拼死沙場。

“現在秦國號令分明,實行嚴格的賞罰制度,按照具體的情況論功行賞。每個人在離開父母懷抱的時候,從來沒有見過敵人。一旦聽說作戰就頓足赤膊,勇敢面對着敵人的刀鋒白刃,甘願赴湯蹈火,幾乎用全部決心爲國拼死沙場的人,比比皆是。決定要拼死一戰與臨陣逃生是很不相同的,但秦國百姓仍然願意爲國赴死,這是把爲國奮戰至死看得很重的緣故。一人可以戰勝十人,十人就可以戰勝百人,百人就可以戰勝千人,千人就可以戰勝萬人,萬人就可以戰勝整個天下。現在的秦國,如果把地形截長補短的話,土地方圓數千裡,強大的軍隊就有幾百萬人。秦國號令賞罰分明,地形險峻有利,普天之下沒有那個諸侯國能比得上的,憑藉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來爭霸天下,即使是放眼整個天下,也不夠秦國吞併的。由此可知,秦國定會每戰必勝,每攻必破,所抵抗的敵人無不丟盔卸甲的。開拓疆域數千裡,這將是很大的豐功功業。但是現在秦隊疲憊,百姓困苦,積蓄虧空,田園荒廢,糧倉空虛,周圍的諸侯不肯臣服,霸主的威名也爲之遠揚,出現這種的狀況的原因也不外乎是我們秦國的謀臣未能完全盡忠。

[原文]

“臣敢言往昔。昔者,齊南破荊,中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韓、魏之君①,地廣而兵強,戰勝攻取,詔令天下,濟清河②濁足以爲限,長城鉅坊③足以爲塞。齊五戰之國也,一戰不勝而無齊。故由此觀之,夫戰者萬乘之存亡也。

“且臣聞之曰:‘削株掘根,無與禍鄰,禍乃不存。’秦與荊人戰,大破荊④,襲郢⑤,取洞庭五都⑥江南,荊王⑦亡奔走東伏於陳⑧。當是之時,隨荊以兵,則荊可舉。舉荊則其民足貪也,地足利也。東以弱齊燕,中陵三晉,然則是一舉而伯王之名,可成也,四鄰諸侯,可朝也。而謀臣不爲⑨,引軍而退,與荊人和。今荊人收亡國,聚散民立社主,置宗廟,令帥天下西面以與秦爲難,此固已無伯王之道一矣。

[註釋]

①中使韓、魏之君:指齊涽王役使韓王與魏王作戰討伐楚與秦之事。②河:特指黃河。③長城鉅坊:以長城爲巨大的防守。④大破荊:秦將白起攻陷楚國郢都,楚王逃亡陳地。⑤郢:楚國都,在今湖北江陵縣。⑥五都:即五渚,長江、湘江、沅水、資水、澧水。⑦荊王:楚頃襄王,名橫。⑧陳:在今河南淮陽。⑨不爲;不幹,不實行。

[譯文]

“臣願用歷史史實加以說明:從前齊國往南擊敗了荊楚,往東打垮了宋國,往西征服了秦國,向北更攻破了燕國,在中原地帶又號令韓、魏兩國的君主。疆域廣大,兵強馬壯,攻城略地,戰無不勝,號令天下的諸侯,清澈的濟水和混濁的黃河水都可以作爲它的天然屏障,巨大的長城足可以作它的防護掩體。齊國是一連五次戰勝的強大的國家,可是僅僅戰敗一次,齊國就消亡了。由此可見,用兵作戰可以關係到萬乘大國的生死存亡。

“我還聽說:‘砍樹一定要除根,做事不惹禍,災禍就會避免了。’先前,秦國與楚國開戰,擊敗了楚國,搶佔了它的都城郢都,又佔領了洞庭湖、五渚、江南等地,楚王被迫向東逃亡,躲藏在陳地。在那個時候,只要派兵繼續討伐楚國,那麼就可以把楚國全部吞併。只要佔領楚國,那裡的人民可以盡數使用,那裡土地上的物產可以滿足物質需要。向東邊可以削弱齊國和燕國,中部可以凌駕於韓、趙、魏三國之上。如果能夠實現這一策略,那麼霸主的威名就可以樹立起來,四鄰諸侯也必定前來俯首稱臣了。但當時的謀臣沒有這麼做,反而建議引兵退卻,與楚人講和。現在楚國已經收拾殘破的江山,重新聚集四散的人民,再度建立起宗廟,又立起社稷之主,使他們得以率領天下諸侯從西面來與秦國爲敵,這秦國第一次失去稱霸天下的機會。

[原文]

“天下有比志①而軍華下,大王以詐破之,兵至樑郭②,圍樑數旬,則樑可拔。拔樑則魏可舉,舉魏則荊趙之志絕。荊趙之志絕,則趙危。趙危而荊孤。東以弱齊燕,中陵三晉,然則是一舉而伯王之名,可成也,四鄰諸侯可朝也。而謀臣不爲,引軍而退,與魏氏和。令魏氏收亡國聚散民,立社主,置宗廟,此固已無伯王之遭二矣。前者穰侯③之治秦也,用一國之兵,而欲以成兩國之功。是故兵終身暴靈於外,士民潞④病於內,伯王之名不成,此固已無伯王之道三矣。

“趙氏,中央之國也,雜民之所居也,其民輕而難用,號令不治,賞罰不信,地形不便,上非能盡其民力,彼固亡國之形也,而不憂民氓,悉其士民,軍於長平⑤之下,以爭韓之上黨。大王以詐破之,拔武安。當是時,趙氏上下不相親也,貴賤不相信。然則是邯鄲不守,拔邯鄲,完河問,引軍而去,西攻修武⑥,逾羊腸,降代、上黨。代三十六縣,上黨十七縣,不用一領⑦甲,不苦一民,皆秦之有也。代、上黨不戰而已爲秦矣,東陽、河外⑧不戰而已反爲齊矣,中呼池以北不戰而已爲燕矣。然則是舉趙則韓必亡,韓亡則荊、魏不能獨立,荊、魏不能獨立,則是一舉而壞韓、蠹⑨魏、挾荊,以東弱齊、燕,決白馬之口以流魏氏。一舉而三晉亡,從者敗。大王拱手以須,天下遍隨而伏,伯王之名可成也。而謀臣不爲,引軍而退,與趙氏爲和。

[註釋]

①比志:聯合的想法。②樑郭:樑,大梁。郭,外城。③穰侯:姓魏名冉,秦昭王的母親宣太后的弟弟。④潞:疲憊。⑤長平:地名,位於今山西高平以西。⑥修武:地名,位於今河南修武境內。⑦領:古時量詞,件。⑧東陽、河外:東陽,趙國地名;河外,處於齊與趙交界之地。⑨蠹:原指蟲子,這裡是毀壞之意。

[譯文]

“後來天下諸侯齊心協力駐軍在華陽城下,幸而大王用詐計攻破了他們的大軍,一直進逼到大梁城外,當時如果圍困大梁幾十天,那麼大梁就可被佔取。如果一旦攻破了大梁,那麼魏國就可以全部唾手可得了。魏國一旦被攻佔之後,楚、趙樑國的聯盟就被破滅了。楚、趙的聯合一旦被截斷,趙國的處境就岌岌可危了。只要趙國面臨危境,楚國就孤立無援了。這樣,秦國向東就可以削弱齊、燕,中間可以抑制韓、趙、魏三國,如果這樣做了,霸主之名一舉就可以遠揚,使四方諸侯都來都來俯首稱臣。然而謀臣們還是沒有這樣獻策,反而率領兵士又退卻了,與魏國講了和。這樣一來,使魏國得從重新收拾舊山河,重新聚集四散的人民,再度建立起宗廟,又立起社稷之主,這本來是秦國第二次取得霸主地位的機會。前不久穰侯擔任相國,治理秦國,他用一國的軍隊,卻想建立兩國之力才能完成的功業。爲此軍隊在邊境外終身經受日曬雨淋,人民在國內困苦不堪,霸主的名聲始終未能成就,這是秦國第三次失掉稱霸天下的機會了。

“趙國處在各諸侯國的中央位置,四面八方的人民來到趙國,並雜居在一起。趙國的人民輕浮而不好管理,以致使國家號令無法得以貫徹實施,賞罰制度也無信用可言。趙國的地理位置不利於防守,統治者又不能使人民的潛力更好地發揮出來,這一切跡象表明,趙國已是一種亡國的頹廢之態了。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趙國不體恤人民疾苦,幾乎用盡舉國的百姓之力去長平戰場作戰,去跟韓國爭上黨。大王用計謀擊敗趙國,然後攻克武安。當時趙國君臣上下不一心,官民也互不信賴,這樣邯鄲就根本無法固守,如果秦軍拿下邯鄲,佔領河間,然後再率領軍隊往西攻打修武,穿過羊腸險塞,降服代和上黨。代有三十六縣,上黨有二十七縣,不用一盔一甲,不費一兵一卒,它們就都成了秦國的土地。代和上黨不用驚動武力就成爲秦國的囊中之物,趙國的東陽和河外等地也不經過戰爭歸齊國所有,中呼池以北之地也不費一兵一卒屬於燕國。既然如此,攻下趙國之後,韓國就必然名存實亡了,一旦韓國滅亡,楚、魏就孤立無援了;楚、魏既然沒了靠山就可一舉攻破韓國;韓國一破,就勢必危及到魏國,然後再迫使楚國往東去打擊齊、燕,掘開白馬津的河口來水淹魏國。如此一舉就可以滅三晉,而六國的合縱聯盟也勢必瓦解了,大王只要拱手以待,天下諸侯就接踵而至的來臣服秦國,霸王的威名從此建立。只可惜這一切都是假設,因爲謀臣不但沒有這樣幹,反而自動退兵跟趙國講和了。

[原文]

“以大王之明,秦兵之強,伯王之業也,曾不可得,乃取欺於亡國,是謀臣之拙也。且夫趙當亡不亡,秦當伯不伯,天下固量秦之謀臣一矣。乃復悉卒以攻邯鄲,不能拔也,棄甲兵怒,戰慄而卻,天下固量秦力二矣。軍乃引退,並於李下①,大王又並軍而致②,與戰,非能厚勝之也③,又交罷④卻,天下固量秦力三矣。內者量吾謀臣,外者極吾兵力⑤。由是觀之,臣以天下之從,豈其難矣?內者吾甲兵頓,士民病,蓄積索,田疇荒,囷倉虛;外者天下比志甚固。願大王有以慮之也。

“且臣聞之:‘戰戰慄慄,日慎一日,苟慎其道,天下可有也。’何以知其然也?昔者,紂爲天子,帥天下將甲百萬,左飲於淇谷,右飲於洹水,淇水竭,而洹水不流,以與周武爲難。武王將素甲三千,領戰一日,破紂之國,禽其身,據其地,而有其民,天下莫不傷。智伯帥三國之衆,以攻趙襄主於晉陽,決水灌之,三年,城且拔矣。襄主錯龜、數策⑥佔兆,以視利害:何國可降?而使張孟談⑦。於是潛行而出,反智伯之約,得兩國之衆,以攻智伯之國,禽其身,以成襄子之功。今秦地斷長續短,方數千裡,名師數百萬。秦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以此與天下,天下可兼而有也。

“臣昧⑧死望見大王,言所以舉破天下之從,舉趙,亡韓,臣荊、魏親齊、燕,以成伯王之名,朝四鄰諸侯之道。大王試聽其說,一舉而天下之從不破,趙不舉,韓不亡,荊、魏不臣,齊、燕不親,伯王之名不成,四鄰諸侯不朝,大王斬臣以徇於國,以主爲謀不忠者。”

[註釋]

①並於李下:在李城之下集合軍隊。②致:向敵人挑戰。③厚:大。④交,一齊;罷,同“疲”。⑤極吾兵力:盡知我軍虛實。⑥錯龜、數策:均爲占卜之術。⑦張孟談:襄主的臣子。⑧昧:冒死,冒,犯死罪。

[譯文]

“憑大王的賢明以及秦兵的強盛,竟然建立不起霸王的基業,卻屢次被弱小的各個諸侯國欺凌,這都是因爲大王的謀臣拙劣無能啊!何況趙國瀕臨滅亡而始終存活,秦國擁有稱霸的實力卻始終未能實現,天下諸侯已經知道了秦國謀臣的本事高低,這是第一點。秦國曾經出兵攻打邯鄲,不但沒有攻克,反而丟盔棄甲,一敗塗地,這讓天下諸侯輕視了秦軍的實力,這是第二點。軍隊撤離邯鄲之後,曾聚集在李下整頓,督促將士再次奮力一搏,可是仍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最後無奈只能撤兵回國,這使得天下諸侯再次看輕了秦軍實力,這是第三點。讓別人對內看透了我們的謀臣的實力,在外摸清了我軍的虛實。從這點看來,各諸侯國之間結成合縱聯盟又有什麼難的?秦國現在的現狀是在內將士疲憊,人民極度困苦,府庫積蓄所剩無多,田地荒蕪,糧倉空虛;而在外,各國對秦,則是同仇敵愾,但願大王能夠慎重思考一下這些情況。

第86章 燕策一(3)第33章 齊策六(1)第63章 魏策一(1)第84章 燕策一(1)第18章 秦策三(2)第29章 齊策四(2)第72章 魏策四(1)第27章 齊策三(2)第85章 燕策一(2)第13章 秦策二(2)第28章 齊策四(1)第27章 齊策三(2)第2章 東周策(2)第87章 燕策一(4)第74章 魏策四(3)第90章 燕策二(3)第16章 秦策二(5)第16章 秦策二(5)第55章 趙策三(1)第40章 楚策二(1)第47章 趙策一(1)第60章 趙策三(6)第90章 燕策二(3)第64章 魏策一(2)第39章 楚策一(4)第76章 韓策一(2)第61章 趙策三(7)第54章 趙策二(4)第67章 魏策二(2)第59章 趙策三(5)第72章 魏策四(1)第42章 楚策三(1)第21章 秦策四(3)第25章 齊策二第54章 趙策二(4)第51章 趙策二(1)第95章 宋、衛策(2)第53章 趙策二(3)第34章 齊策六(2)第93章 燕策三(3)第26章 齊策三(1)第88章 燕策二(1)第67章 魏策二(2)第15章 秦策二(4)第10章 秦策(5)第41章 楚策二(2)第20章 秦策四(2)第58章 趙策三(4)第11章 秦策(6)第76章 韓策一(2)第95章 宋、衛策(2)第54章 趙策二(4)第29章 齊策四(2)第63章 魏策一(1)第19章 秦策四(1)第44章 楚策四(1)第50章 趙策一(4)第74章 魏策四(3)第13章 秦策二(2)第6章 秦策(1)第46章 楚策四(3)第69章 魏策三(1)第81章 韓策三(1)第86章 燕策一(3)第54章 趙策二(4)第16章 秦策二(5)第25章 齊策二第13章 秦策二(2)第25章 齊策二第16章 秦策二(5)第72章 魏策四(1)第56章 趙策三(2)第73章 魏策四(2)第10章 秦策(5)第24章 齊策一(3)第43章 楚策三(2)第6章 秦策(1)第62章 趙策三(8)第93章 燕策三(3)第50章 趙策一(4)第89章 燕策二(2)第17章 秦策三(1)第34章 齊策六(2)第11章 秦策(6)第27章 齊策三(2)第82章 韓策三(2)第51章 趙策二(1)第5章 西周策(2)第75章 韓策一(1)第40章 楚策二(1)第59章 趙策三(5)第71章 魏策三(3)第36章 楚策一(1)第13章 秦策二(2)第71章 魏策三(3)第58章 趙策三(4)第81章 韓策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