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三)

合作社的全稱是“合力農作之社”,由共濟會牽頭,公室提供物資支持。凡是地少的人家,都可以提出申請,由專人趕牛架犁免費租借給他。考慮到毀損問題,而且這種租借不需要抵押物,所以更重視村鄰互保,承擔連帶責任。

如果加入了共濟會,那麼就由共濟會爲其擔保。

在這條消息傳出之前,共濟會在城市中的勢力明顯要高於鄉野。面對固若金湯的宗法社會,共濟會這種外來組織很難插足。村民在聽了會規和社義之後,大多會很疑惑:“我們村子不是一直這樣麼?”

宗法制社會就和共濟會一樣,一個家族往往就是一個村落,有一名德高望重的老者爲族長——就如共濟會的會首。他們一樣守望互助,而且更加徹底。爲了爭奪一塊肥田,一處灘塗,一口泉眼……兩個村子就會像是兩個國家一樣兵戈相向,死傷慘烈。

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私鬥。

只有宗法制社會纔會產生如此殘酷的私鬥,也只有宗法制社會能夠有效地遏制私鬥。

商鞅專門把打擊私鬥作爲整治秦風的重頭戲,然而後來又要拆散穩固的宗法社會,強迫分家析產。怎麼看都是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我很驕傲地說,在沒有像商鞅那樣濫殺的情況下,我在嚴密的宗法社會中打入了一根木楔。

有巨大的利益放在眼前,幾乎所有村子都樂意參加合作社,甚至直接成立共濟會。墨家也十分爽快,只要加入就給好處,所有牲口除了免費使用共濟會擔保,還有各種農術指導。一旦農戶表示不信任這種指導,共濟會就會給出保底收成,雙方立券爲證,多收部分任然歸農戶所有,不足之數由共濟會填補。

整個春天,趙國南部處處響徹“合作社”這個新名詞,而其真正的推行者——共濟會,也在不知不覺中將佔領了一座又一座村莊。

一時間,國內的黑布價格上漲,甚至掛起了一股黑色旋風。

王七年,五月。

趙何對於集體辦公這件事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不難想象,每個老闆都希望自己的屬下能夠竭心盡力給自己幹活。

我當年執掌司寇署的時候,仇允賈政都說我們司寇署是大趙最辛苦的地方,每天睜開眼睛就是公事,回到家還要修業,好像沒有一天是休息的。即便那樣,我都覺得簡直對不起自己的俸祿……早九晚三,一共才六個小時,做九休一,居然還好意思喊辛苦?

所以趙何將連瑞的設想推到我面前,希望能夠得到我的意見。我只能說:這些官員太輕鬆,的確應該集中起來,起碼得杜絕“私人公養”。

“不過寡人詢問了其他一些臣僚,”趙何道,“他們都說其實並沒有那麼多事可做。”

шωш тt kán ¢O 其實要是這麼說,也不能算錯。

我剛在司寇署上班的時候,是做好了打“惡仗”的準備!想想就可怖,十萬人的城市,維護治安的力量只有百來人,各種城管加上去也不過兩百人。整個邯鄲的司法從業人員,連帶令史佐府,去除文盲之後連五十人都不到。光是抄錄往來文件都不夠吧?

事實上我錯了,除了開始的時候大家湊熱鬧圖新鮮,後來再也沒有那麼大的訴訟潮。我上任之後,往來文件在相對數量上的確多了數倍,但是絕對數量上依舊不算多——充其量讓大家都覺得辛苦而已。

如果是在兩千五百年後的企業裡,那種文件處理量是會讓人萌生死意的!

所以說,司寇署的事都是我找出來的。

其他部門真的沒事麼?

的確,如果不主動找事,的確沒事,所以才能用臨時委任的行政任命制度。有時候即便有事,拖一拖,也就沒事了。

這不光是趙國,列國都是如此。

除了秦國。

秦國的立法者給所有部門都找了一大堆的事。

五月十六,樓緩送來的全套《秦律》終於在長途跋涉之後送到了邯鄲。

當下魏冉復相,樓緩已經不是秦國的丞相了,但他依舊留在秦國拿着上大夫的待遇,沒有回國。這種事並不罕見,但發生在自己國家頭上總是覺得不爽。好在他還沒有完全敢跟趙國絕情斷義,當趙何讓他收集《秦律》之後,他還是乖乖去做了。

這套秦律有三十二種,共兩百十二卷。因爲每卷字數不同,所以我也無法估算這套法律大典到底有多少字。樓緩用了兩輛牛車,專門拉這些竹簡。而且秦國似乎也很高興趙國研究秦法,另外派出了正兒八經的秦國銳擊之士護衛竹簡。

難道宣太后和秦昭王這就知道了意識形態的重要性了?

щщщ◆ тt kǎn◆ co 我只取了三卷,都是目錄。

光看這些名字就讓我對秦律心生畏懼:田律、廄苑律、倉律、金布律、關市律、工律、均工律、徭律、司空律、軍爵律、置吏律、效率、傳食律……

這還都是一卷中規範人民生活的法律。

至於二卷目錄裡,脫胎於李悝《法經六律》——《盜》、《賊》、《網》、《捕》、《雜》、《具》——的真正秦國刑法學,更是讓我瞠目結舌。

我甚至都沒來得及看三卷目錄,就讓人將這兩車秦律送到賈政府上,讓他組織門客進進行抄寫轉錄。雖然有些傷自尊,但是從商鞅開始的秦國立法者們,孜孜不倦地將法律這門技術,擡升到了法學這門科學的高度。

他們的集體智慧,已經遠遠超過了我這個法學碩士單幹所能達到的高度。

所以在趙何說出“他們都覺得沒什麼事做”的時候,我並沒有泛泛而談,而是拿出了準備好的《秦律緯》。

《秦律緯》是我最近的主要作業,業已完成了一卷。所謂“緯”就是織布中的橫線。“經”是縱線,所以被視爲貫穿天人不偏不倚之義。因此“緯”也就是成了橫穿諸子相析而辯之言。《秦律緯》就是我將秦國法律展開,從立法語言、法學思想、法的淵源和部門,最後逐條分析,尋找編撰趙國法律的最佳方案。

在一卷中,主要是分析秦國的行政法。這個說法讓我自己都覺得有些怪異,原本屬於人力資源範疇的部門職能的確是秦國法律調節的對象。諸如田律、廄苑律、倉律、金布律、關市律、工律、均工律……都是法律直接涉入日常經濟生活的內容。

而且程度之細緻讓我寒毛盡豎。比如《田律》之中,對於天氣、地況、澆水多少都有詳細的規定!

“大王,可見秦國之強,不是沒有緣故的。”我道,“世人只看到商鞅攜帶《法經》入秦,日殺八百,秦國大治。誰又看到了商鞅死後,其法非但沒有被廢,反而愈發壯實?這是什麼緣故?因爲每個位置上的秦人,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竭精殆慮,不厭其煩地從自己手下做起,尋找讓秦國強大的法子。兩相比較,那些說無事可幹的人,算什麼呢?”

趙何手裡拿着《秦律緯》,臉上越來越凝重。

“寡人要將這些庸人,統統逐出朝堂!”趙何突然怒氣勃發,將竹卷重重拍在筵几上。

我微微有些心疼,道:“大王,臣以爲不可取。”

現在趙國的官僚有多少人?根據連瑞做出的統計,整個趙國的王命官員加勳爵在五百人左右。對於趙國三郡另十五縣的行政區域而言,平均每地官員不足二十八人。這還不算邯鄲作爲首都,獨佔了將近五分之一的行政人員資源。

如果是個庸官就開除,那君王通過誰去統治國家呢?

“官爵者只有五百人?”趙何被我列出的數字震驚了。

這不能怪他。我們說起國家來,總是人口百萬,甲士數十萬云云。這固然有縱橫之士信口開河的成分,也有我們不重視精確數字的傳統。在百萬、數十萬如此巨大的基數之上,作爲“率土之濱”的王臣只有區區五百人。傻子都知道他們忙不過來。

當然,趙何沒想到他們會有門客、有胥徒、有雜役。

我沒有糾正他,遺憾道:“據臣行走列國的推測,天下官爵者不過三千人,這已經有多無少了。”

從我走過的地方來看,現在全天下大約有三千官員,雖然沒有精確的統計學,不過基本還算可靠的。因爲趙、秦、齊三國的數據比較靠譜,都是有一手資料,而且三個國家都是官僚大國,佔了大頭。

尤其是秦國,我對於秦國的人事變更一向很留心。

“不過反正也沒什麼事需要他們做……”趙何突然萎了,這麼極端的反應讓我十分驚訝。

莫非是因爲秦國這個龐然大物給了他太大的壓力麼?

我只好安慰他道:“不是沒事可做,而是人太少無法做事。”

比如秦國的田律,在我們趙國可能實施麼?誰去監督檢查?誰去管理教育?上面動動嘴一句話,下面跑腿三千里啊!

注:三千官員這個數字是西漢時代的數據,考慮到兩者人口數量、政治制度的類似性,所以拿到小說中使用。敬請關注小說情節,謝勿追究。

第160章 司徒(一)第24章 士師(四)第261章 封君與成婚(二)第183章 隱術(四)第250章 大軍出發(三)第254章 曲阜之會(一)第222章 回國(一)第60章 轉手發財第76章 喋血沙丘(二)第184章 隱術(五)第15章 射桃第16章 楚人公孫起第222章 回國(一)第86章 客居(三)第201章 年尾(一)第165章 朝爭(二)第78章 喋血沙丘(四)第201章 年尾(一)第131章 新城(三)第204章 新年(一)第17章 男人的八卦第278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一)第281章第161章 司徒(二)第214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二)第105章 墨學(三)第133章 信陵(一)第147章 奪城(三)第135章 開戰(一)第1章 相府第202章 年尾(二)第83章 武靈悲歌(三)第198章 定身封(一)第13章 秦王和宣太后第45章 大司寇(三)第130章 新城(二)第196章 九尾(二)第131章 新城(三)第187章 報仇(三)第22章 士師(二)第70章 沙丘大朝(一)第127章 狐穴第191章 處士(三)第267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二)第65章 借刀殺人(一)第201章 年尾(一)第140章 陣中(四)第89章 墨徒(一)第280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三)第44章 大司寇(二)第64章 破局第184章 隱術(五)第50章 出奔(二)第90章 墨徒(二)第207章 新年(一)第212章 又見故人來(三)第79章 喋血沙丘(五)第264章 封君與成婚(五)第108章 齊閔(一)第4章 結義第238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五)第58章 相邦肥義第202章 年尾(二)第18章 歸趙(一)第254章 曲阜之會(一)第134章 信陵(二)第220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二)第140章 陣中(四)第269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二)第165章 朝爭(二)第71章 沙丘大朝(二)第211章 又見故人來(二)第197章 九尾(三)第197章 九尾(三)第163章 司徒(四)第223章 回國(二)第250章 大軍出發(三)第6章 迎納第158章 站隊(四)第180章 隱術(一)第204章 新年(一)第133章 信陵(一)第75章 喋血沙丘(一)第40章 敵友(一)第216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一)第118章 九尾(一)第274章 秦國在行動(三)第240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二)第234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一)第116章 墨社(六)第277章 我們也行動吧(三)第34章 不世名將(二)第1章 相府第65章 借刀殺人(一)第279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二)第157章 站隊(三)第81章 武靈悲歌(一)第89章 墨徒(一)第178章 狐影(二)第93章 共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