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船隊到達(上)

(?)

隨後的幾天時間裡,雙方又罷兵停戰,而是各自加緊水戰的訓練,爲以後的戰爭準備。

就在秦軍向大梁發動水攻之後的第六天,王剪收到了守衛滎口的士兵的報告,有一支船隊,大約有一百餘艘各種船隻,通出了鴻溝,正在向大梁的方向駛進了過來,但這並不是秦軍的運輸船隊。

自從放水淹灌了大梁之後,秦軍意外的發現了水攻的一個附加成果,就是鴻溝的水面上漲,並且可以通過修建的河道,將相當一部份糧草物資通過水路運送到秦軍的大營,這樣不僅可以大大的減化運輸的成本,而且還可以避開蕃勇軍的襲擊。因此在這一段時間裡,大量的運輸船隻到達秦軍大營,本來是用來臨時引水灌淹大梁的臨時河道,結果反而成爲了秦軍主要的運需航道。

如果這支船隊並不是秦軍的運輸船隊,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這是代軍的船隊,上一次攻魏之戰,楊端和曾想渡過黃河,配合正面的秦軍進攻大梁,但在渡河的時候遭到了代軍船隊的打擊,結果渡河的秦軍幾乎全軍覆沒,因此這也說明代軍確實有一支水軍存在,現在秦軍水灌大梁,於是高原也將這一支水軍調來參戰。

駐守滎口的秦軍發現了代軍的船隊之後,就立到派人騎快馬趕到秦軍大營來報告,現在船隊尚未到達,秦軍還有一段時間來準備應對,因此王剪立刻下令,招集衆將商議應該怎樣應對代軍的船隊。

聽了王剪的講說之後,章邯首先道:“上將軍,現在大梁城本來就己經十分難以攻打了,如果這支船隊到達了大梁,一定會讓守軍如虎添翼,更難應付了,因此我們應該立刻截斷河道,不讓船隊進入大梁城。”

李信皺了皺眉頭,道:“如果截斷了河道,那麼我們的糧草物資也就都不能通過水路運抵大營,走陸路的話又會遭到代軍騎軍的突襲,損失重大,這樣對我軍也十分不利啊。”

辛勝也道:“是啊,現在代軍不過只是百餘艘船隻,而我們現在擁有各種船隻四五百餘艘,大小木筏三千多個,就算是代軍的船隊到達大梁,又有什麼可擔心的,而且現在守軍在大梁城中龜縮不出,我們還拿他們沒有辦法,如果船隊到達大梁之後,守軍主動出戰,反到是一件好事。”

這段時間己來,辛勝奉王剪之命,訓練水戰。雖然時間並不長,但己經取得了一些效果,現在大部份士兵都學會了幾下游水,在船筏上至少也不會心慌了。而且工匠們還集果廣益,又想出了不少在水中穩定船筏的辦法。最主要的辦法有三種,一是將若干船筏連結起來,可以加大船筏在水中的穩定;二是用一塊大石,繫上繩索,扔到水中,然後繫住船筏,實際和下錨的效果相似;三是在水中打上木樁,將船筏綁定在木樁上,也能使船筏在水中穩定。

經過測試之後,這幾種方式都十分有效,第一種方式可以用來攻擊大梁城,而後兩種用於在木筏上使用牀弩、投石機一類的大型器俱,基本就不會在出現距烈搖晃,翻覆的現像。因此辛勝也覺得信心大增,認爲如果現在再向大梁城發動進攻的話,結果也一定會大大不同了。現在代軍的船隊也趕到了大梁,辛勝也頗有一些躍躍欲試,想和代軍再打一場水仗,看一看秦軍訓練的效果。

羌瘣道:“高原用兵一向都是謀定而動,難以預料,而且他又善於製造一些看似不起眼,卻能將軍隊的戰鬥力極大提升的工俱,如他設計的新式馬俱,就可以使騎軍的戰鬥力大增,因此他既然敢將船隊調到大梁,就一定是有所持仗,說不定他又會在船隻做出什麼新的設計,能夠使代軍的水戰實力大增,我們將代軍的船隊放入,說不定會犯了一個大錯誤。”

聽他這麼一說,秦軍的諸將也都沉思起來,雖然羌瘣所說只是一種推測,但誰都不敢小視,只看高原設計的新式馬鞍和馬蹬,就能使騎軍的戰鬥力大増,也讓秦軍頭疼不已,還有用投石機投射的火球,誰都不懷疑,高原不會在船隻上會做出一些什麼類似於新式馬俱的改造來。

王剪這時也覺得有些左右爲難,萬一代軍的水軍真的有什麼類似於新式馬俱的新式器俱,秦軍豈不是自找苦吃嗎?但這僅僅只是一種猜測,並沒有事實支撐,在這個時代,水戰不僅原始,而且也不普及,列國之中只有楚國建立有一支專業的水軍,秦軍對水軍水戰的常極度缺乏,因此王剪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來。

如果將河道堵死,不放代軍的船隊進來,就會同時也切斷秦軍的水路運輸線,只能依靠陸路的運輸,而陸路就會面臨着代軍蕃勇軍的突襲,損耗巨大。雖然現在秦軍的水軍訓練有了一些成效,但能否立刻攻破大梁城還不得而知,因此這一戰估計還會是曠日持久,而現在秦國雲集在魏國的軍隊民役多達六七十萬,毎天僅糧草消耗就接近萬石,秦國的國力雖然強大,但如果這樣消耗下去,也不是良策,說不定最終會耗到秦國支持不住,被迫退軍。

王剪當然知道,戰爭並不僅僅是軍隊的比拼,同時也是囯力的比拼,就爲了一個虛無的猜測,讓秦國承受巨大的損失,就算最終滅亡了魏國,對秦國的統一大業也未必有利。因此怎樣選擇,王剪一時也確實做不出任何的決定。

如果是楊端和在這裡,到是能夠能夠幫王剪做出決定來,因爲在上一戰中,楊端和在渡過黃河的時候,遭到了代軍水軍的突襲,到是見識過代軍戰船的威力。不過一來是秦國從來沒有建立過真正的水軍,也不需要水軍,對水戰也並不重視,因此秦軍的諸將,包括王剪在內,對這一戰的細節過程都並沒有深入研究,只是認爲是代軍的一次突擊得手;二來這畢竟是一場敗仗,王剪既然不多問,楊端和自然也就不想多提。

當然在代軍的船隊逼近時候,楊端和也不會再有所隱瞞,一定會將自己所見所知的情況向王剪全盤托出,如果王剪了解了那一次水戰的詳細經過之後,說不定會傾向於寧可承受巨大的物資損失,也要封鎖河道的計劃,但現在楊端和並不在秦軍的大營裡,因此王剪也失去了一次瞭解代軍的水戰能力的大好機會,也影響了王剪的判斷力。

這時辛勝又道:“上將軍,依末將之見,完全封鎖河道,對我軍不利,因此並不可取,不如在代軍的船隊到達之時,出動水軍封堵在河道的入口處,並且在河道兩側,多設投石機,就此消滅代軍的船隊,這樣一來,就算是代軍的船隊最終突破了河道,駛進大梁城去,也必然損失慘重,不足爲慮了。”

王剪聽了,也不禁連連點頭,笑道:“此議甚好,如此一來,既不用封鎖河道,又可以封堵住代軍的船隊,實在是一舉二得之計,各位以爲如何呢?”

其他的秦軍諸將聽了,也都紛紛稱是,包括建議截斷河道的章邯、羌瘣,也都沒有異議,因爲截斷河道確實是一把雙刃劍,對秦軍自身的損傷也是同樣巨大,而辛勝的建議正好是一個拆中的方法,將投石機佈置在河道的兩側,對代軍的戰船進行打擊,無論代軍的船隊有什麼厲害的武器,也不可能抵擋得住投石機的攻擊。

然後再用秦軍的戰船在河道口攔截,這樣層層設防,實在想不出代軍還有什麼方法來應對除非代軍的船隊是用銅注鐵的。

王剪點了點頭,道:“好,就依辛將軍之言,馬上調動一百架牀弩、一百架投石機,在河道兩側佈置,只等代郡的船隊一到,辛將軍就馬上率領船隊出擊。”

衆將齊聲稱是,王剪正要下令散帳的時候,只見一個士兵進帳來報告道:“稟報上將軍,代軍的戰船巳經駛入了河道。”

王剪怔了一怔,也不由得大吃一驚,代軍的戰船竟然有這麼快嗎?因爲按照王剪的觀念,船隻行駛迅度都是慢得像牛車一樣,秦軍的運輸船隻從鴻溝駛入,少需要大半天的時間,才能駛進大梁水域,而這才過了不到兩個時辰,代軍的船隊就從鴻溝中駛進了河道,而整個河道的全長也不過就是十多裡,如果以這樣的迅度,恐怕連半個時辰都不用,就可以駛過河道,進入大梁的水域裡了。就算是現在王剪決定,截斷河道,恐怕也是來不及了。

不說是王剪,在場所有的將領也都吃驚不小,沒想到代軍的戰船會來得這麼快,而且所有人的頭腦裡生出了這樣一個念頭:一定是高原對船隻做了一些什麼改進,因此才使船隻的行駛迅度大幅提高。

但王剪很快就反應過來,立刻道:“辛勝,你馬上去調集船隻,準備堵截代軍的船隊,李信,你立刻去安排投石機和牀弩,在河道邊佈置,能夠佈置下多少是多少。”

辛勝和李信也趕忙齊聲道:“末將尊令。”

第92章 密謀第7章 ,羣英會第840章 合縱出擊(三)第628章 迴歸代郡(上)第61章 邀請(上)第805章 臨別獻舞(一)第496章 潛入咸陽(一)第161章 土遁術第361章 陶邑合兵第33章 慶功宴會(上)第727章 匈奴的計劃第724章 墨家(五)第531章 辭行第759章 天下大勢第661章 入城風波(三)第274章 告辭第891章 邯鄲戰局(三)第479章 白靈族的幫助第815章 誤打誤撞第712章 再次出擊(四)第157章 架臨邯鄲(下)第797章 舞者(下)第543章 迴歸代郡第91章 秦國廷議(下)第606章 秦軍回援(三)第176章 吉兆(上)第794章 楚國使團第193章 使命第229章 謀劃下第217章 講和的條件(下)第920章 趁勝進擊(三)第556章 薊京之亂(下)第959章 最後一戰(三)第577章 大營失守(下)第51章 一個機會第861章 漢秦結盟(一)第707章 夜襲匈奴(上)第789章 鬼谷門人(下)第95章 突襲第199章 燕軍進擊(上)第215章 燕國求和第596章 傷亡(下)第213章 燕軍慘敗(上)第888章 進軍咸陽(三)第921章 趁勝進擊(四)第554章 燕國的希望(三)第910章 對策(上)第125章 趙秦決戰(四)第516章 見面第271章 齊國來使(五)第863章 漢秦結盟(三)第263章 匈奴的反撲(二)第248章 準備遠襲第732章 突破戰壕第482章 燕國請臣(上)第344章 縱論天下第842章 雷擊車發威(下)第184章 開通商路第947章 崑崙弟子(二)第144章 鬼谷子第579章 機關術(下)第526章 刺秦(上)第215章 燕國求和第579章 機關術(下)第189章 打壓豪強(下)第525章 謀劃第236章 迎戰匈奴軍二第798章 稱王典禮(上)第596章 傷亡(下)第260章 恩威並施(二)第585章 攻與防(四)第222章 紙第694章 遭遇匈奴第587章 攻與防(六)第190章 造紙術第756章 迴歸(四)第773章 合縱(下)第689章 黑火,白水第96章 秦軍追擊(上)第366章 滎口之戰(一)第91章 秦國廷議(下)第270章 齊國來使(四)第956章 對陣蚩尤(下)第297章 進見齊王第40章 公子扶蘇第955章 對陣蚩尤(上)第89章 遊說(下)第441章 蕃勇軍突圍(上)第328章 稷下學宮(二)第113章 襲擊戰術(二)第95章 突襲第282章 出使齊國(二)第70章 議和第410章 秦國新年第639章 郊遊(下)第702章 合作尋書*吧第272章 齊國來使(六)第39章 攻趙方略第90章 秦國廷議(上)第四章 閱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