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制度(下)

而高原所設計的內閣制度。從理論上說。確實是解決君相之爭的最好辦法。一來是明確劃分了君相的權力。各付其責。各司其權。互不干涉;二來取消了國相開府治事的權力。以內閣取代了國相府。但內閣是直接對國君付責。內閣首相僅僅只是內閣的最高官員。並不能決定內閣官員。或六部官員的任免權。從而也就無法控制內閣和六部。失去了掌控朝中大權的機會。但國相仍然有獨立處理軍國大事。並監督官員們實施的權力。可以說行政權力並沒有被削弱。當然那些一心想獨掌大權的野心家是除外的;三來國君用不着過多的干涉國相行政。只要控制好了最後的行政批閱權和人事任免權。就能夠牢牢的控制權力。不必擔心被權臣架空。因此可以說是各得其所。

儘管淳于博和張良都知道。不存在絕對完美的制度。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因爲再好的制度也是有空子可鑽。同時也需要由人來執行。如果執行不到位。再好的制度也沒有用。

但從制度上來說。高原制定的這一套內閣制度。確實是相對最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那怕是一個才智平庸的君主。只要不是完全弱智。依照着這一套制度進行實施下去。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而如果是遇到有爲之君。則可以充份的發揮這一套制度的優勢。充份放權。到是能夠有一番大做爲。

雖然淳于博和張良都是見多識廣的人。但對這樣的一套制度。兩人也找不出一點問題來。因此淳于博點了點頭。道:“武安君。我看這內閣制度完全可行。”

張良也道:“是啊。想不到主公竟然能夠想出這樣一套制度來。實在是令人佩服。”

高原笑了一笑。。。內閣制度可是中國古代經過了一千多年的發展。並且不斷的完善才制定出來的行政管理制度。從明初就開始。到明中期基本完善。然後一直運行到淸末。又不斷的修補完善。前後接近五百年。是中國古代持續最長的政治官職制度。而明淸兩代。都沒有出現過能夠架空皇帝。撐控朝中大權的權臣存在。無論是明朝的嚴嵩、張居政。還是淸朝的和坤。都沒能夠真正的架空皇帝。撐控住實權。實行了內閣制度。自然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而在這個時代。內閣制度雖然是一個極爲先進的政治制度。不過仍然在這個時代的社會發展範圍以內。

不過實行內閣制度。僅僅只是高原制定的新的官職制度的一部份。還有其他的很多內容。

在內閣以外。。。設置御史臺。付責監督、監查文武官員的行爲、施政。御史臺的官員由君主直接任免。並只對君主負責。設御史大夫一名。爲御史臺的最高官員;下設巡察御史。每郡設一名巡察御史。主要付責主管巡察地方政務。官員行爲;另設御史若干。

設立監察機構。是每個國家都會做的。因此高原設立這樣一個機構。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另外高原還設立了一些其他機構。做爲對六部工能不足的補充。分別是太僕。掌管宗廟祭祀;宗正。掌管王室宗族事務;內府。掌管王宮的財政;大鴻臚。掌管外交事務;大理寺。掌管審問官員的刑審;中郎將。付責王宮、王城的警衛;衛尉。付責各部、司官署守衛。錦衣衛。付責情報收集。

這些機構有些是現在各國己有。有些則是新設立。未必都要馬上建立起來。高原只是將機構的名稱和職能先確定下來。等到需要的時候。再逐步建立。六部加上這些機構。基本可以覆蓋一個國家的所有事務。

而另外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將官職分爲職、階、爵三種。

“職”也就是官員俱體付責的事務。掌握的實際權力。向內閣、六部、其他機構。均屬於“職” 的範圍。

“階” 則是表示官員的等級高低。也就是衡量官員大小的標準和俸碌高底。但並無俱實職責。在這裡高原引入了九品官階制度。將官員的等級分爲九品。而毎品又分正從兩級。每級又分上下兩等。因此實際是將官員的等級擴大爲三十六級。而每一級都還有相應的官階名稱。更多更快章節請到。並分爲文階官和武階官。

文階官

正一品上 太師 下 太博

從一品上 司徒 下 司空

正二品上 金紫光祿大夫 下 銀青榮祿大夫

從二品上 光祿大夫 下 榮祿大夫

正三品上 資德大夫 下 資善大夫

從三品上 正奉大夫 下 通奉大夫

正四品上 正議大夫 下 通議大夫

從四品上 大中大夫 下 少中大夫

正五品上 中議大夫 下 中順大夫

從五品上 朝請大夫 下 朝散大夫

正六品上 奉政大夫 下 奉議大夫

從六品上 奉直大夫 下 奉訓大夫

正七品上 承德仕 下 承直仕

從七品上 承務仕 下 承務仕

正八品上 文林仕 下 翰林仕

從八品上 從事仕 下 承事仕

正九品上 授職仕 下 修職仕

從九品上 登佐仕 下 議佐仕

武散官

正一品上 龍虎衛上將軍 下 金吾衛上將軍

從一品上 奉國上將軍 下 輔國上將軍

正二品上 驃騎大將軍 下 車騎大將軍

從二品上 驍騎大將軍 下 飛騎大將軍

正三品上 徵東將軍 下 徵西將軍

從三品上 徵南將軍 下 徵北將軍

正四品上 衛國將軍 下 安國將軍

從四品上 鎮國將軍 下 定國將軍

正五品上 廣威將軍 下 明威將軍

從五品上 宣威將軍 下 信威將軍

正六品上 前將軍 下 後將軍

從六品上 左將軍 下 右將軍

正七品上 承信校尉 下 昭信校尉

從七品上 忠武校尉 下 忠顯校尉

正八品上 忠勇校尉 下 忠翊校尉

從八品上 修武尉 下 敦武尉

正九品上 保義尉 下 進義尉

從九品上 進勇尉 下 進威尉

因此以後一般的官員通常都會有兩個官名。。。更多更快章節請到。。。一個職官。爲官員的俱體職責;一個階官。爲官員的級別高低。官職和官階都是不能世襲的

“爵” 則是一種榮謄稱號。並無實權。但可以和官階相對應。而爵位既可以授與官員。做爲對官員額外的加封。當然也加一份俸碌。或者是在官員離休之後的恩賜封號;也可以授與普通百姓。商人。世族。以獎勵他們對國家做出的貢獻。相當於提高了他們的政治地位。並享有一定的特權;而且爵位還分爲兩種。一種是可以世襲。另一種是不能世襲的。

“爵” 分爲五級。即:公候伯子男。而每級又毎爲三等。其中候伯子男四爵。分爲亭、鄉、縣三等。以候爵爲例。即爲分亭候、鄉候、縣候;而公爵則分爲縣、郡、國三等。共計是十五級爵位。最高的國公爲正一品。最低的亭男爲從五品下。

雖然爵位沒有實權。也不算階官。但由於公候伯子男這五爵的稱號深入人心。因此還是有相當大的吸引力的。而這也是高原稱王的好處。如果高原還是武安君。肯定不能使用“公候伯子男” 做爲爵位的稱號。

將官員的職、階、爵分開。是中國古代職官制度的一項重大進步。使官員的職權利更爲完善和分明。要比以前的職、階、爵一體要好的多。雖然在另一時空裡。這一制度是到漢朝中期才完成。不過高原現在也毫不客氣的先使用出來。

在地方上。仍然是主要釆用郡縣制度。不過在一些重要的地區。還設立州一級。比郡小。比縣大。更多更快章節請到。但不直接管轄縣。因此實際是分爲郡、州、縣三級。郡的最高官員爲郡守。正三品;州的最高官員爲太守。正四品;縣的最高官員爲縣令。正五品。

各郡、州、縣的官員付責各地區的軍政財事務。本來高原也考慮過。把地方的軍政財事務分開。削弱地方的權力。但現在並不是天下統一的太平時節。而是四足鼎立。因此爲了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高原決定還是釆用軍政財一體化的地方制度。

而相對於官職制度。軍事方面的制度改變就要小得多。因爲高原入主代郡以後。就建立了一套新的軍事體系。這套體系到現在還基本能夠使用。用不着做太大的改變。只要進行一些局部調整就可以了。主要的改變在兩點。一是軍隊的編制進行重新代分;二是軍隊的官職級別要和新設立的官職級別相適應。

不過首先設置的還是中央的軍事管理機構。以前實際是由高原直接付責軍務。而現在要設立一個正式的機構了。因此高原在朝中設置大將軍府。級別與六部並列。平時歸爲內閣管理。和兵部一起管理軍政軍務。但在戰爭時期。大將軍府則直接對高原付責。由經驗豐富的老將出任大將軍。平時付責選拔將領。考覈訓練軍隊。軍隊換防等事務;戰時付責制定戰術、調派兵力。徵集編制軍隊等事務。

軍隊的編制仍然是以軍團爲主。但軍團的名稱不在使用地名。而是使用數字。而且每個軍團下設軍級編制。每個軍團下轄五到七個軍。每個軍的人數在五千到八千人。以下再分爲千長、五佰長、佰長、五什長。什長、伍長等。軍團的最高官員稱爲主將。爲正三品;軍的最高官員爲正將。爲正四品;以下次依次類推。

以前編制的幾個軍團中。代郡軍團將分拆爲第一、二軍團。駐守靈壽地區。保衛都城的安全。上谷軍團改爲第三軍團。駐守東陽郡;雁門軍團改爲第四軍團。駐守雁門、雲中;雲中軍團改爲第五軍團。駐守漁陽、鉅鹿。另外再擴編第六軍團。駐守代郡。

平時各軍團分別駐守各地。在戰爭時期則由幾個軍團聯合組成軍隊。由大將軍府派遣主帥統領。或是由一個軍團爲主。從其他軍團中抽調部份軍隊。

另外在新都靈壽還設立禁衛軍、護衛軍、威寧軍三軍。禁衛軍付責保衛王宮、王城的安全;護衛軍付責保衛各部、司官署安全;威寧軍付責靈壽城內的其他地區。以及周邊的村鎮安全。

整個官職制度。高原足足寫了三大冊。可以說基本包含了所有的方面。僅僅只是沒有包括王宮裡的制度。其實高原對王宮制度也有一些考慮。只是王宮制度不可能和外臣商議。因此高原才沒有拿出來。等着回到後宅之後。再和妻妾們商議。

但就是這樣。淳于博和張良還是足花了近半個時辰。才把所有的制度完全看完。而在看完之後。兩人除了對高原設計的內閣制度十分佩服以後。而對其他的制度也都沒有異議。也可以看得出來。高原確實是花了相當的心血。才制定了這樣一套相對十分完善的官職制度。兩人基本沒有什麼異議。認爲完全可以施行。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第395章 撤軍之議第784章 齊國政變第344章 縱論天下第484章 衆將匯聚第544章 佈置(上)第40章 公子扶蘇第958章 最後一戰(二)第457章 穎川叛亂第548章 自立更生(下)第73章 趙王不朝第617章 驅獸作戰(四)第112章 襲擊戰術(一)第490章 閱軍(五)第217章 講和的條件(下)第311章 秦國使臣(下)第559章 會戰(一)第275章 擴軍(上)第56章 醒來第608章 撤軍與追擊(二)第40章 公子扶蘇第333章 襲擊(上)第149章 捕馬(上)第592章 攻與防第740章 內鬨(上)第122章 趙秦決戰(一)第426章 疊陣之威第298章 問難上第897章 長街之戰(六)第381章 聯軍作戰(上)第三章 滎口攻防戰四第339章 營救(三)第870章 重整旗鼓(一)第602章 突襲薊京(五)第599章 突襲薊京(二)第255章 突襲陰山(七)第838章 合縱出擊第801章 秦國聚議(下)第353章 探視第526章 刺秦(上)第690章 舉族遷移第188章 打壓豪強(上)第182章 行政制度第702章 合作尋書*吧第886章 進軍咸陽第938章 改朝換代第513章 夜探王宮(下)第519章 扶蘇探見(上)第818章 行動計劃(下)第83章 撤離邯鄲(一)第558章 列陣第77章 搶糧(上)第544章 佈置(上)第170章 大局初定(上)第938章 改朝換代第879章 邯鄲攻防(二)第207章 表白心跡第746章 追逐第485章 齊國來使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189章 打壓豪強(下)第394章 渡河之戰(四)第362章 局勢突變第140章 山道劫殺第792章 齊國使團(三)第121章 奇兵突現(下)第220章 迴歸後的施政(上)第798章 稱王典禮(上)第562章 會戰(四)第88章 遊說(上)第947章 崑崙弟子(二)第272章 齊國來使(六)第301章 商鋪第240章 突擊匈奴營地上第303章 齊國異士下第178章 秦軍回師第436章 大梁攻防(七)第467章 撤離大梁(一)第261章 恩威並施(三)第167章 攻取代郡(五)第99章 受挫第960章 結局第314章 趙國行館(下)第82章 正式決裂(下)第431章 大梁攻防(二)第33章 慶功宴會(上)第855章 中途攔截(一)第521章 燕國使臣第471章 撤離大梁(五)第664章 入城風波(六)第26章 天命(上)第404章 果斷放手(下)第786章 合縱連橫(二)第191章 秦國春祭(上)第33章 慶功宴會(上)第25章 詔回邯鄲第314章 趙國行館(下)第433章 大梁攻防(四)第543章 迴歸代郡第583章 攻與防(二)第530章 刺秦(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