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

高句麗人在遼水一線稍作抵抗便全線後撤,不做無謂犧牲,全部撤進遼東城,據城堅守,揚長避短,以便最大程度利用有限力量打出最好戰果,實現預期目標。

崔弘升渡河之後,命令選鋒各部乘勝前進,直殺遼東城,包圍遼東城。

遼東城距離遼水不過百餘里,是高句麗防禦中土的第一重鎮,防守能力非常強悍,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曾兩次遭到中土大軍的數月圍攻而不失,創造了空前奇蹟,成功牽制和消耗了中土軍隊,爲高句麗的生存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一次,遼東城面對中土大軍的第三次攻擊,還是採用了同樣的計策,只是連續三年的戰爭已讓它飽受重創,難以爲繼,其現有實力已難以抵擋中土大軍的猛烈攻擊,已難以第三次實現預期之目標,所以遼東城上上下下即便鬥志昂揚,但已無必勝之信念,唯有一腔熱血,誓死衛國。

四月十三,上午,崔弘升飛馬趕至遼東城下,實地查探軍情,又認真聽取了諸軍將的稟報,隨即下達命令,四面包圍,但圍而不攻,等待主力大軍的到來。

又命令武賁郎將晉文衍,率本部人馬向千山一線攻擊前進,爲選鋒軍東進攻打烏骨城開闢一條安全通道。

諸軍將紛紛請命,要求攻打遼東城,不惜代價攻陷城池以洗雪前恥。

遼東城已成爲遠征軍的夢魘。第一次東征就受阻於遼東城下,久攻不克,導致攻擊進程嚴重貽誤,而第二次東征如出一轍,還是受阻於遼東城下,聖主甚至親臨城下督戰,最終還是功虧一簣。遼東城就像一塊磐石橫亙在遠征軍前進道路上,又像一根刺紮在遠征將士們的心靈深處,甚至,它的存在,已經嚴重影響到了遠征軍的軍心和士氣,影響到了遠征軍的攻擊策略。

對此崔弘升頗爲感慨。戰爭開始前,誰能想到這座蠻夷小國的邊陲重鎮,竟然在戰爭中發揮出了巨大的決定性作用,不但直接影響了戰爭進程,還改變了戰爭雙方的命運乃至天下大勢。

這場戰爭註定要載入史冊,而遼東城也將因此名垂千古,即便它可能在這場戰爭的最後階段化爲一片廢墟,也無法抹殺它驚鴻一瞥的輝煌。

不過,崔弘升無意攻打遼東城,事實上他對前兩次東征中聖主和統帥部執意攻打遼東城,甚至傾盡全力、不惜代價攻打遼東城的做法,頗有微辭,只不過礙於形勢和身份,不敢宣之於口而已。遠征將領中,與其有同樣看法的亦大有人在。

這場戰爭因爲遠征作戰,受制因素太多,所以從軍事上來說,最佳策略就是以最快速度攻擊平壤,只要攻克了平壤,這場戰爭也就穩操勝券再無懸念了,因此攻擊速度是關鍵,千萬不能爭一城一地之得失,更不能把有限力量投在次要甚至是無足輕重的目標上。遼東城打不下來就不打,四面包圍即可,有什麼必要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還有寶貴的時間,去攻打一座邊鎮,一個非主要目標?

然而,聖主御駕親征,不但干涉軍事指揮,還親臨前線督戰,業餘的指揮專業的,結果可想而知,該乾的事不幹,不該乾的事幹得熱火朝天,主力大軍不是風馳電摯直殺平壤,而是在遼東城下毫無意義地浪費時間和生命,最終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食其果,自取其禍,害人害己害國。

第三次東征,聖主還要御駕親征,可以預見,對於久攻不下並給聖主帶來巨大恥辱甚至帶來政治災難的遼東城,聖主勢必要殺之而後快,勢必要發動第三次攻城大戰,勢必要在錯誤的道路上一去不回頭,勢必會給第三次東征帶來無法估量的風險。

阻止聖主御駕親征,這是東征統帥部的共識,但這顯然不實際,統帥部沒有這個能力,最多也就是想方設法設置一些阻礙,於是統帥部的大將軍們非常默契地聯手合作,上至宇文述、郭榮,下至李景、薛世雄和崔弘升,都做出了各自的努力,比如拒絕安東大軍南下懷遠會合,調整攻擊計劃,提前渡河攻擊,等等,當然,他們並不抱什麼希望。

然而,或許上蒼眷顧,聖主竟然做出了行宮暫時滯留臨渝的決定,暫時不去遼東戰場御駕親征了,這對統帥部來說是個意外之喜。東征進入第三年,統帥部纔算真正拿到了戰場指揮權,專業的事情總算由專業人士幹了。

但聖主和中樞並沒有做出不去遼東戰場的決策,聖主亦沒有明確表示不再第三次御駕親征,所以行宮隨時都有可能繼續北上趕赴遼東,聖主也隨時都有可能渡過遼水親臨戰場,統帥部在沒有任何干涉的情況下全面掌控戰場指揮權、如臂指使地指揮第三次東征的時間十分有限,爲此,統帥部的大將軍們達成共識,在有限時間內竭盡所能爭取最好戰果。

具體來說,就是吸取前兩次東征失利的慘痛教訓,不再與敵人爭一城一地之得失,不再主次顛倒、本末倒置,不再犯下低級錯誤,堅決執行既定決策,以主要力量攻打平壤,以輔助力量包圍東進途中的遼東城、烏骨城等數座重鎮,且圍而不攻,只以最小代價保障主力大軍的糧道安全即可。

如此一來,崔弘升的任務就艱鉅了,風險就很大了,但只要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到平壤城下,給主力大軍跟進包圍平壤打開通道,那麼即便聖主和中樞到了遼東戰場,聖主親臨遼東城下,粗暴干涉統帥部的指揮,要再一次揮師攻打遼東城洗雪恥辱,統帥部也有充足理由勸諫和懇求聖主了,畢竟崔弘升已孤軍深入,若主力大軍不迅速跟進支援,等於置崔弘升和選鋒軍於死地,等於置第三次東征於敗北之絕境,而這是聖主所不能接受的,所以聖主必然會做出正確選擇,絕無可能再集中力量攻打遼東城,再在同樣的地方犯下同樣的錯誤。

崔弘升要兵貴神速直殺平壤,但這一決策他不能也不敢公開告訴自己的部下。

事實上統帥部並沒有公開做出這一決策。統帥部高層出於政治考慮,幾位大將軍明明都有這個想法,卻都不敢公開做出這個決策,只是在彼此間形成一種默契,而這個默契就是,只要崔弘升的選鋒軍推動戰局向統帥部預設的方向高速發展,統帥部就密切配合,宇文述、郭榮、李景和薛世雄四位大將軍就會傾盡全力尾隨跟進,就會把主要力量投到攻打平壤的這個最高目標上。

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原因就在於中央集權,就在於聖主和中樞對衛府軍權的削弱和蠶食,就在於衛府已失去在戰爭決策中所應該擁有的地位和話語權。

此次東征,聖主和中樞尚未親臨戰場,統帥部真正掌控了全部的戰場指揮權,但這並不代表統帥部就可以爲所欲爲,就可以把聖主和中樞丟到一邊,就可以單純從軍事上去爭取東征的勝利,而完全不考慮這種行爲將在政治上給衛府和他們自己所帶來的危害。

前兩次東征,遠征大軍渡過遼水就開始猛攻遼東城,久攻不下就憤怒、急躁,就像一頭失去理智的野公牛,瞪大一雙通紅的眼珠子,不管不顧瘋狂攻擊,完全忘記了東征的目標是平壤,而不是遼東城這座邊陲小鎮,但這是中樞決策,是聖主詔令,甚至聖主親臨戰場、親冒矢石、身先士卒、奮勇當先,你軍方除了捨身赴死外還能說什麼?你不打就是抗旨,就是怯戰,甚至圖謀不軌別有居心,在政治上就是自取死路,難道你還能牛逼哄哄地指責聖主和中樞是錯誤的?

中央集權導致威權至上,威權至上導致一言堂,對的是對的,錯的也是對的,若有人指責聖主和中樞錯了,當然就是挑釁威權,就是*****就是威權的敵人,於是灰飛煙滅。

這種政治大環境下,即便是聖主的絕對心腹宇文述,也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戰戰兢兢,畏首畏腳,唯恐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他在第三次東征中,即便表露出了阻止聖主御駕親征的意圖,並小心翼翼地給聖主設置一些障礙,但打的都是“維護聖主和中央威權”的旗號,政治正確,就算激怒聖主也不會付出不可承受之代價。

由此不難推及郭榮、李景、薛世雄和崔弘升等四位大將軍的心理了,他們絕無可能在政治上犯錯誤,而若想政治正確,首先在軍事決策上就不能與聖主和中樞對着幹,渡過遼水後就不能不打遼東城,否則你如何解釋?你敢說聖主和中樞在前兩次東征中傾盡全力攻打遼東城是錯誤的?如果攻打遼東城是錯誤的,那前兩次東征的失利豈不都是由聖主和中樞瞎指揮造成的?你這不是公開質疑聖主和中樞的威權嗎?你這不是****嗎?

所以宇文述等人雖然都不想攻打遼東城,都想一門心思快馬加鞭直殺平壤,但誰都不敢公開做出這一決策,於是只能形成默契,嘴上說打遼東城,實際上直殺平壤,如此一來既迎合了聖主和中樞的心意,維護了他們的威權,保持了政治正確,又能在聖主和中樞親臨戰場後,不留痕跡地把攻擊策略重新調整回來,以維護自身之安全。

崔弘升因此很矛盾,面對諸軍將的請命,他不好嚴詞拒絕,以免打擊大家的積極性,挫傷了士氣,但又不能答應,不能讓遼東城拖住大軍前進的腳步,延誤大軍攻打平壤的時間,所以崔弘升只能一推了之,什麼時候攻打遼東城,統帥部說了算,諸公稍安勿躁,等宇文述和郭榮兩位正副統帥來了再說。

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七百八十六章 蟠龍堡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搖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四百零九章 崔氏的困局第八百二十二章 傲慢的韓世諤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不管第三百三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五十七章 把無恥進行到底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雙刃刀第九百五十八章 反制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兩百六十九章 尋找兵源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兩百三十二章 有心無力第九百三十七章 某的底線第五百四十四章 自作孽第六百九十六章 偷襲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735章 四大寇第一百三十五章 搶糧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奈的樊子蓋第四百一十四章 保護秦王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伎倆第一千零六章 豈能兒戲?第一百四十二章 孟海公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使君的算計第兩百四十三章 心緒亂了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兩百六十七章 我一人承當第八百二十四章 戰鼓擂動第三百零六章 秦瓊要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八百三十三章 分裂第兩百七十三章 計將何出?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三十章 誰要造反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六百零八章 危機重重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膽下令?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個理由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搖第兩百二十一章 攻擊部署第兩百七十三章 計將何出?第兩百九十六章 段達的困境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七十九章 澹臺少府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馳援寧陽第兩百九十六章 段達的困境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美人第九百三十五章 開價第兩百七十七章 段文操的條件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六百六十九章 無法拒絕的誘惑第八百五十九章 壞消息第三百七十章 要不得的固執第六百零七章 自己挖坑自己埋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五百一十三章 水師來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第九百八十六章 底線第九百八十七章 有便宜就佔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九百十一章 意圖何在?第十三章 挾持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九百五十五章 威脅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七百二十七章 替罪羊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六百三十章 神秘現身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六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八百四十七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764章 局面對我有利第兩百六十九章 尋找兵源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世勣的原則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黑闥的憤怒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一百八十一章 烏雲壓頂第八百六十一章 雙刃刀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有奇蹟第一百零一章 誰利用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