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到處都是坑

賊帥韓相國攻陷伊闕,突破京畿防線,嚴重威脅東都的消息傳到了滎陽,傳到了天塹防線東部重鎮浚儀城。

同一時間,越王楊侗急書滎陽太守郇王楊慶、武賁郎將費曜、滎陽都尉崔寶德,在關心了通濟渠安全和河南戡亂形勢之後,就目前東都危局,向三位軍政長官提出了一個建議,在東都已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下,據險而守,消極防禦,應該更有利於東都安全,有利於南北大運河的暢通,有利於東征的勝利。如果堅持消極防禦的策略,以滎陽郡府和滎陽都尉府所轄之軍隊,完全可以守住天塹防線。越王楊侗的言外之意很明確,希望武賁郎將費曜返回東都。

然而,這與之前衛府的命令產生了衝突。右驍衛將軍李渾和右候衛將軍鄭元壽聯名下令,要求武賁郎將費曜在確保通濟渠安全的前提下,出動出擊,沿濟水兩岸戡亂剿賊,一方面積極幫助河南地方官府穩定局勢,一方面有效牽制白髮賊李風雲,以酎合衛府在伊闕方向剿殺叛賊韓相國。

對於東都局勢的驟然惡化,不論是郇王楊慶還是滎陽都尉崔寶德,都高度關注,因爲很明顯,東都局勢惡化對越王楊侗極度不利,對與越王利益捆在一起的博陵崔氏亦不利,對輔佐越王鎮戍東都的改革派同樣很不利,但對於他們的政敵來說,卻是有利可圖,所以不難看到,伊闕失陷的背後,東都局勢惡化的背後,必有一隻無形的“黑手”在暗中操控,尤其崔寶德,因爲知道李風雲對未來局勢的預測,而當前局勢的走向越來越與李風雲的預測所吻合,這讓他非常不安,然而他能力有限,目前唯一能做的也就是配合越王楊侗,盡力說服武賁郎將費曜率軍返回東都。

對此郇王楊慶持支持態度,雖然他小心謹慎,既不敢與越王楊侗過多接觸,以免讓聖主誤會他“站隊”,也不敢過多關注東都局勢以免讓人誣陷他居心叵測,但事關國祚安危,東征勝負,更關係到整個皇族利益,他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更不能不作爲落人口實,所以他在崔寶德極力說服費曜返回東都的時候,保持了沉默,而沉默實際上就代表了支持。

郇王楊慶的態度對武賁郎將費曜的決策至關重要,因爲郇王楊慶特殊的地位決定了他有特殊的訊息獲取渠道,現在他支持費曜返回東都,足以說明他對東都局勢的看法已經很悲觀,所以從大局出發,他寧願捨棄通濟渠,寧願放棄個人的切身利益,也要保障東都安全,保障聖主和國祚的利益。

但武賁郎將費曜依舊猶豫不決,目前東都局勢太複雜了,到處都是“坑”,防不勝防,相比起來,藉着衛戍通濟渠和戡亂剿賊之名,滯留於東都之外,不但可以始終掌握主動,進退無憂,獨善其身,不至於被紛繁複雜的利益糾葛所羈絆,更重要的是,關鍵時刻他可以與身處東都的鮮卑人內外呼應,可以與安昌公元文都聯手影響甚至操控東都局勢的發展,以便維護本集團既得利益或者從亂局中牟取最大利益。

面對費曜的猶豫不決,崔寶德十分着急。他已經接到崔賾的密信,已經知道崔賾向元文都做出了政治妥協,而這一妥協實際上已經影響到了崔氏的未來,因爲崔賾向元文都承諾,只要雙方攜手力保東都不失,力保越王楊侗無憂,崔氏願意承擔由東都危機所引發的一系列嚴重後果,也就是說,事後崔賾或被罪黜,或引咎請辭,崔氏將以⊥度越王府的全部政治利益,來換取自身的安全,以免崔氏再一次覆滅於皇統之爭的驚濤駭浪中。

但元文都沒有做出任何承諾,既沒有答應結盟合作,也沒有拒絕。這可以理解,如此重大決策,元文都必須與在京的八姓勳貴達成一致,不能一個人擅自做主,不過有一點很肯定,目前在京的鮮卑人中唯有武賁郎將費曜握有統兵權,其直接指揮六個鷹揚府四千八百衛士,這股軍事力量一旦能被越王楊侗所用,再加上宿衛皇城和宮城的禁衛軍,即便守不住整個東都,但絕對可以守住皇城和宮城,而守住了皇城和宮城,也就守住了東都的權力中樞,守住了中土最高權力的象徵,守住了代表王國存亡的精神支柱。所以只要費曜決定率軍返回東都,那足以說明元文都及以他爲首的鮮卑八姓勳貴已經接受了崔氏的結盟條件,願意攜手合作。

崔寶德堅信,元文都及一些八姓勳貴肯定知道黎陽正在醞釀的風暴,否則年初不可能拱手讓出越王府,讓出他們苦心經營了很多年的政治利益,這是明明白白的挖坑,把崔氏坑苦了,而崔賾這次近乎“投降”式的妥協,等於告訴元文都,崔氏也知道這場風暴即將爆發,知道鮮卑人給自己挖了坑,但現在的問題是,雙方合作則各得其利,反之,東都失陷,越王被毀,崔氏固然慘遭重創,鮮卑人多年來的經營也會化作烏有,大家都損失慘重,兩敗俱傷毫無意義,根本不符合兩大政治集團的利益訴求,因此合作纔是正選。

崔寶德以含蓄隱晦的方式把合則兩利的想法說了出來,希望費曜能正視現實,做出正確的選擇,並勸說東都的元氏和八姓勳貴馬上做出決策,不要耽擱誤了大事。

費曜考慮良久,百般權衡後,問了一句話,“安陽公,你確信白髮賊不會斷絕通濟渠?”

“通濟渠不會斷絕。”崔寶德的回答斬釘截鐵。

費曜疑惑了,追問道,“何解?”

“因爲齊王。”崔寶德說道。

費曜略略皺眉,旋即醒悟。白髮賊一直是齊王追剿的目標,如果白髮賊斷絕了通濟渠,齊王就要承擔罪責,而從過去一段時間河南、齊魯和徐州三地戡亂局勢來看,雖然齊王高奏凱歌,所向披靡,甚至把白髮賊趕出了蒙山,可謂戰果累累,但白髮賊在齊王的追剿下,不但沒有覆滅,反而迅速壯大,這說明什麼?說明兩者之間有非同一般的“默契”,齊王“養寇爲重”,利用剿賊不斷攫取政治利益,而白髮賊則利用齊王的“庇護”壯大自己,結果兩者的實力都在增長,一旦“合二爲一”,則必能掀起驚天狂瀾。

“齊王?”費曜心念電轉,越想越是害怕,佈局的都是高手,弈棋的都是大師,當各方力量彙集到東都城下形成一股無堅不摧的風暴時,東都能否堅持下去?

崔寶德擔心費曜因爲齊王的出現而對局勢做出錯誤的判斷,當即暗示道,“東都一旦淹沒在風暴之中,齊王不能坐視不理,必然極速馳援,但誰會讓他進入京畿?誰敢讓他兵臨東都城下?還有,齊王應該有自知之明,以他今日之實力,他是否敢於進入京畿?是否敢於兵臨東都城下?是否敢於拿全部的身家性命豪賭未來?”

費曜心領神會,“齊王需要通濟渠的暢通。”

崔寶德微笑點頭,“通濟渠危機,河南危機,歸根結底都是白髮賊蓄意製造出來的迷霧,以此來掩飾即將爆發的風暴,掩飾齊王利用這場風暴來攫利的陰謀。”

費曜再不猶豫,當即擬寫密件,十萬火急傳送東都,同時命令關外諸鷹揚火速返回浚儀城集結。

韓世諤反攻伊闕受阻。

李風雲指揮聯盟驃騎軍、風雲軍攻陷伊闕口後,隨即命令甄寶車的虎賁軍,郭明所率的聯盟第一軍和第三軍火速渡河,進入鹿蹄山一線佈防,同時夏侯哲率聯盟第二、四、五軍進入伊水東岸的前亭,與伊水西岸的伊闕口、鹿蹄山形成了一個攻守兼備的鋒矢戰陣。蕭逸和牛進達所率的聯盟第二十三軍則屯兵於高都城、垂亭一線,與正在汝水南北兩岸燒殺擄掠的韓相國保持聯繫,並接收由韓相國送來的糧草輜重以保證前線軍需供給。

聯盟有五個主力軍近兩萬人馬部署在伊水西岸,佔據了有利地形,士氣如虹,而韓世諤麾下不足兩千人馬,士氣低迷,以這樣的實力去攻堅作戰,無異於自尋死路,所以韓世諤返回伊闕後,僅僅指揮本部人馬向伊闕口和鹿蹄山的結合部打了一下,以打探對手的虛實,哪料到他的攻擊開始不久就摧毀了聯盟的防線,勢如破竹,轉眼就殺到了伊水河邊,然後就看到對岸甲士如林,旌旗如雲,河面上更有不計其數的聯盟將士划着渾脫排筏呼嘯而來。衛士們大驚失色,尚未做出反應,就聽到戰鼓沖天而起,驚天動地,接着一支支聯盟軍隊從四面八方圍殺而來,轉眼就把官軍團團包圍了。

韓世諤臨危不亂,命令各旅團就地列陣,準備廝殺。

就在這時,聯盟射書韓世諤,邀其陣前相談。韓世諤夷然不懼,欣然前往。一衆部下擔心他的安全,都要扈從身邊。韓世諤斷然拒絕,而且連貼身衛士都不帶,單槍匹馬,在衛士們尊崇的目光中,大搖大擺飛馳而去。

李風雲、李密、李珉、袁安打馬迎上。四人相見,下馬面談。

李密開門見山,急切問道,“東都現狀如何?”

韓世諤也不隱瞞,詳述東都之行。

四個人在伊闕口失陷之前就秘密見過一次,當時李風雲還有些忐忑,擔心說服不了韓世諤,哪料見面後韓世諤看到他滿頭白髮,一眼就認出他這個惡名昭彰的白髮賊,然後一切都很順利。原因無他,韓世諤與楊玄感一直保持着聯繫,對李風雲的行蹤有所瞭解,另外韓世諤是個堅定的以暴力推翻聖主和改革的激進保守派,他不但支持楊玄感的兵變,而且自元弘嗣“出事”後,他就預感到形勢不對了,三番兩次催促楊玄感提前舉兵,但楊玄感遲疑不決,這讓韓世諤憂心如焚,正好此刻李風雲、李密、李珉殺到了伊闕口,而且這三人的想法正好與韓世諤不謀而合,於是伊闕口匪夷所思地失陷了,接着更可怕的事情出現了,韓世諤和他的軍隊深陷重圍,要全軍覆沒了。

韓世諤說完之後,李風雲、李密等人的臉色都很凝重,因爲所有人都從東都軍政最高層的“博弈”中看到了玄機

右驍衛將軍李渾到了伊闕,並揚言要南下豫州剿賊,右候衛將軍鄭元壽堅持認爲要對西京提高戒備,不願意承擔京畿東部防務,於是越王楊侗不得不把衛戍京畿東部的重任交給了剛剛組建的京畿地方軍,這等於給楊玄感攻打東都打開了一條暢通無阻的通道。

世上還有如此巧合的好事?事出反常即爲妖,這裡面肯定有玄機,可以肯定東都各大政治勢力都在“齊心協力”引爆東都危機,都想踩在別人的屍體上牟取利益,都在把個人和集團利益置於王國利益之上,根本就不管二次東征失敗後中外局勢迅速惡化將給中土所造成的不可挽救不可彌補的致命打擊。

但這一切對兵變者來說都無足輕重,兵變發動後便是成王敗寇,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敗了也就化作齏粉了,所以李風雲、李密等人關心的都是如何推動東都局勢向有利於兵變成功的方向發展。

李密稍加沉思後,突然問道,“西京可有消息?”

“聽說西京局勢緊張,代王(楊侑)已經下令關中諸鷹揚向西京集結,並加強了關中以北尤其是涇水一線的防禦。”韓世諤說到這裡冷笑道,“漁陽公(元弘嗣)應該清楚,他已四面楚歌,唯有殺進西京纔有一線生機,如果繼續猶豫不決,瞻前顧後,錯失良機,必死無疑。”

李密搖搖手,嘆道,“事已至此,聽天由命吧。你在東都可接到黎陽方面的最新消息?”

“治書侍御史游元突然返回黎陽,越公(楊玄感)措手不及,只好將其拘捕羈押。”韓世諤說道,“遊元與東都、行宮保持着密切聯繫,一旦音訊斷絕,東都和行宮必然懷疑黎陽出事,所以可以肯定,黎陽舉兵之期,已指日可待

李密的臉色愈發凝重,而李風雲更是驚呼出聲,“遊元休矣”

李密立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急切問道,“何出此言?”

“想方設法報警黎陽,務必保證遊元的安全。”李風雲苦笑不迭,“一旦遊元死了,山東人必然怨恨越公,如此一來,越公即便攻陷了東都也難以贏得山東人的支持,後果如何可想而知。”

韓世諤、李珉、袁安頓時恍然,不禁面面相覷,茫然無措。

第十三章 挾持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靈感第三百六十三章 去歷城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四百二十四章 如你所願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三百零一章 誰敢謀反?第九百十五章 甘之如飴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五百一十二章 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九百九十章 兩個老帥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761章 驚天巨箭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兩百九十一章 西風颳來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六百七十章 暗示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三十九章 謀劃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寸進尺第兩百三十二章 有心無力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四百三十八章 終釀大禍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早?太遲?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風雲要去哪?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齒第九百七十五章 上天的恩賜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五百零七章 包圍東都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給自己退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764章 局面對我有利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給自己退路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四百三十九章 坑慘了第八百八十一章 混亂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密第八百三十三章 分裂第六百八十四章 以死明志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讓第四百五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兩百三十章 段文振遺策第七百五十章 必有一失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不管第五百一十三章 水師來了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敵蹤現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四百一十章 到處都是坑第六百八十四章 以死明志第四十四章 半渡擊殺第九百五十九章 看透迷霧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章 但是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流氓對一羣流氓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翟讓來訪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八十三章 琅琊竇太守第三十四章 陳三先生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802章 各謀其利第八百四十四章 保守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要決戰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蜂擁而至第八百二十二章 傲慢的韓世諤第三百八十一章 土豪的短板第二十五章 終於進了崔氏的門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第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四百四十五章 背道而馳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早?太遲?第三百八十二章 樊子蓋的以退爲進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京恩怨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九百二十六章 父子密談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