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活路

ads_wz_txt;

李風雲決定打一仗。

義軍發展速度驚人,不但李風雲始料不及,當日芒碭山聚義的百十餘人也是難以置信,對李風雲敬佩至極,奉若神明。李風雲說要打一仗,大家便言聽計從,絕無異議。

蘄縣歷史悠久,也是有名的古戰場。昔年秦將王翦便在蘄南大敗楚軍,斬殺楚將項燕。陳勝吳廣起義之地,便在蘄縣渙水東岸的大澤鄉。

李風雲帶着徐十三及幾個衛士騎着擄掠而來的力馬(拉車用的馬),沿着渙水東岸遛達了一圈,遊覽了古戰場,又去看了大澤鄉,遂決定在大澤鄉與費淮打一仗。

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韓曜時,韓曜斷然否決。他了解永城鷹揚府,更瞭解鷹揚郎將費淮和鷹擊郎將王揚。雖然李風雲在與他們的交鋒中始終佔據着主動,甚至在睢水河邊半渡而擊之,輕而易舉摧毀了鷹揚府一個團,但那是趁敵不備,打了鷹揚府一個措手不及。實際上永城鷹府自始至終都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強橫武力,如果雙方正面交鋒,義軍肯定不是對手。如今李風雲自信心膨脹,,讓勝利衝昏了頭腦,,非要以己之短攻敵之長,非要與鷹揚府正面作戰,豈不是自尋死路?

韓曜堅決反對,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他堅持渡淮河南下,理由很充分,遠離大京畿,遠離大運河,在江淮尋一塊偏僻之地先解決生存問題。此刻舉國上下都在爲東征作準備,東都和地方官府、鷹揚府的精力都放在東征大計上,若義軍主動躲到一邊,不與地方官府、鷹揚府爲難,他們又何必自尋麻煩?剿滅了也沒啥功勞,但屢剿不平,那就有丟官、丟命之危,所以不難推想,義軍一旦藏匿於江淮,江淮的地方官府、鷹揚府肯定會睜隻眼閉隻眼,對東都戡亂令陽奉陰違。這顯然有利於義軍生存,只待東征勝利結束,國內局勢變了,東都和地方官府、鷹揚府有精力戡亂平叛了,義軍也發展壯大了,也有地盤了,可以與朝廷抗衡一下了。

韓曜的分析和推斷有理有據,很有說服力,無奈李風雲的部下已先一步知道了白髮帥對義軍未來的設想,且這一設想要優於韓曜的渡淮策略,更重要的是,他們相信李風雲,卻不信任韓曜。

李風雲待韓曜說完之後,冷不丁問了一句,“江都在哪?”

江都就是揚州,在淮河以南,長江以北,正處江淮之間。韓曜頓時意識到李風雲這句話背後的意思,神情馬上變得凝重起來。

李風雲表態了,他反對渡淮南下。江都是當今皇帝發跡起家之地,曾悉心經略十幾年,對其有特別的感情,登基之後遂馬上擴建江都大興土木,還屢次南下江都一住便是數月之久,江都在中土的地位因此迅速上升,坊間戲稱其爲“南京”,與西京大興城共爲中土陪都。

李風雲看到韓曜不說話,乃冷笑道,“當今皇帝對江都的重視你應該很清楚,其左右近臣爲討君主歡心,不遺餘力打造江都,如今其陪都地位已不可憾動。既爲陪都,其周邊地區便是京畿。江淮之間不過區區千里,其千里之地皆爲京畿。義軍渡淮進入江都鎮戍區,必面臨巨大危機,生存尚且不保,還何談發展壯大?”

韓曜面紅耳赤,目露羞惱之色,一時竟無言相駁。

“將軍欲往何處?”韓曜忍不住質問道。難道在蘄縣打一仗,便能尋到上天入地之路?

李風雲面色陰沉,眉頭緊皺,想了片刻,鋪開了地圖,說道,“如今我們在彭城左驍衛府的鎮戍區,不出意外的話,左驍衛府已經獲悉重兵被劫的消息,正緊急調集徐豫諸鷹揚圍剿我們,並急告江都,向江都報警,請江都轄下的沿淮諸鷹揚封鎖淮河全部津口,以防我們渡淮南下。從時間上來推算,我們就算緊急渡淮成功了,隨即便會陷入江淮諸鷹揚的圍殺,而江淮對我們來說是陌生之地,找不到任何援手之人,相反,四面八方都是敵人,我們必死無疑。”

“以將軍所言,難道我們要困守徐豫,坐以待斃?”韓曜再次質問道,“雖然通濟渠兩岸遍佈同道,但值此生死關頭,雪中送炭的少,落井下石的多,將軍切不要盲目相信所謂的兄弟朋友。”

李風雲衝着韓曜搖搖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後手指地圖,在蘄縣所在劃了一個圈,“徐豫諸鷹揚正三面圍來,淮河方向又有阻截之敵,實際上我們已陷入包圍。我們當前的頭等大事是想方設法跳出官軍的包圍,是尋找一處相對安全的生存之地。”

“相對安全?”韓曜按捺不住了,神情激動地大聲說,“何處安全?依將軍所說,渡淮南下是死路,那麼西去穎汝或者南陽,也是死路,因爲這些地方距離河南這個大京畿地區近在咫尺。北上呢?北上就是河南京畿,找死而已。東去呢?東去就是彭城,正是左驍衛府鎮戍中心所在,遍佈鷹揚府,還是找死。請問將軍,我們去哪才相對安全?”

李風雲看到韓曜氣怒攻心,風度全無,不禁哂然而笑。他向怒目而視的韓曜伸出了一根手指頭,晃了兩下,以引起韓曜關注,然後將其按在地圖上的蘄縣所在。

韓曜不明所以,疑惑望去。

李風雲的手指頭沿着地圖上的蘄縣向東北而去,停在了彭城,稍停,待韓曜皺眉望來,李風雲繼續移動手指,繼續向東北而去,然後停在了地圖的邊緣,那裡是齊魯大地,與彭城接壤的是魯郡和琅琊郡,再往東則是齊郡、北海、高密、東萊諸郡。在齊魯大地的西南端,也就是在彭城郡、魯郡和琅琊郡的交匯處,有一片大山,此山向東北延伸,橫跨整個琅琊郡後,最後終止於北海、高密境內,方圓大約兩百餘里,其西南叫蒙山,其東北叫沂山。

李風雲的手指頭移到地圖邊緣後,便停在了蒙山山脈上。

韓曜眼前驟然一亮,仿若醍醐灌頂般霍然醒悟,高明!太高明瞭!好地方!好地方啊!

這一瞬間,李風雲在其心目中的份量陡然加重了幾分。如此奇人,定非池中之物,跟着他走,或許就有風雲化龍之機會。

由徐豫之地轉戰齊魯大地,千里躍進蒙山,義軍便能解決生存危機。齊魯遠離中原,遠離京畿,遠離東都,皇帝和中樞鞭長莫及,而齊魯歷史悠久、文化博大,其本土勢力之強之團結,在歷朝歷代都頗富盛名。本朝亦是如此,齊魯人作爲中土山東人的一部分,因爲其歷史、文化等各方面原因,與關隴人之間的矛盾非常激烈,雙方之間的衝突自中土統一以來就未從停止過。

韓曜曾在鷹揚府獲悉機密,早在今年大河洪水氾濫,淹沒兩岸郡縣,導致數百萬人受災後,齊魯便有人舉旗造反了。只是他級別低,無法探知詳情,但假若齊魯人的造反未曾被當地鷹揚府鎮壓,那義軍轉戰齊魯,不但能尋到盟友,互爲支援,還能利用那裡的混亂形勢迅速站穩腳跟。另外,齊魯平原地區皆富裕之地,相鄰的河南諸郡、徐州諸郡也都是魚米之鄉,非常有利於義軍的發展和壯大。

當然,南下江淮之策也並非如李風雲所說的那樣不堪。東進齊魯與南下江淮相比,其真正的優勢在於齊魯屬於山東地域。

義軍起自芒碭山,而芒碭山這一塊也屬於山東地域。大河南北的山東人在面對共同對手關隴人的時候,會主動擱置矛盾,聯手合作,這是由歷史原因造成的。自北魏分裂以來,黃河流域便形成東西對抗之局勢。東部的山東人和西部的關隴人爲重新統一黃河流域,互相廝殺了幾十年,大河兩岸、太行山下、中原河洛、荊襄大地上,屍橫遍野,雙方之間仇怨甚深。但最終的勝利者卻不是以中土正朔自居、疆域遼闊、國力強大的山東人,而是偏居西北疆域、國力文化軍力皆弱、鄙陋野蠻的關隴人。

野蠻戰勝了文明,弱者擊敗了強者,這種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加上關隴統治階層在勝利後對山東人的打擊、遏止、欺凌,造成雙方之間的仇恨不但沒有消減,反而愈發強烈了,尤其貴族階層之間的衝突更爲嚴重。關隴這個新興的主要以軍功崛起的貴族集團,與山東這個傳統的以經學傳世、有些甚至傳承千餘年的貴族集團之間的矛盾,因爲權力和財富分配上的不平等,雙方之間的衝突已是愈演愈烈。

在這種大背景下,義軍堅持在山東區域活動,必能得到部分山東貴族和山東平民的支持,而貴族和平民的支持正是義軍發展壯大的基礎條件。反之,渡淮南下,進入江淮地區,義軍不但得不到山東人的支持,反而墜入了江準人的包圍。

江淮地區自五胡亂華、衣冠南渡,中土陷入分裂和混戰之後,始終是中土南北雙方交戰的主戰場,故此地區的地方勢力異常複雜,有本土勢力,有南遷客姓勢力,各勢力所屬的宗團鄉團等武裝力量非常強大,即便中士統一後,新王朝也不敢強行取締這些宗團鄉團等地方武裝,以免與江淮地方勢力產生激烈衝突。因爲這一歷史原因,江淮貴族既不屬於山東貴族集團,也不屬於江左貴族集團,它獨立成系,勢力強悍。

義軍渡淮南下,必然會侵害到江淮地方勢力的利益,其後果可想而知。對這一情況,韓曜是知道的,心裡也是惶恐的,只是他沒有看到千里外的齊魯,沒有看到琅琊蒙山,所以他別無選擇。如今李風雲給他指點了一條明路,讓韓曜仿若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一股巨大的喜悅霎時包圍了他,讓他渾身舒泰,激動得難以自制。某總算找到了一條活路。

第七百八十一章 你可以走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三百三十九章 猛虎惡狼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八百六十七章 要價第九百六十一章 李平原已死第六百五十九章 簡單粗暴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你造反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733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七十五章 此事可爲第六百四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九百十一章 意圖何在?第九百八十七章 有便宜就佔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九百六十八章 螳臂當車第五百一十二章 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九百五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七百七十一章 奚族之困第五百五十章 屈突通的勸諫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渾的選擇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寸進尺第三十八章 自以爲是第一百零一章 誰利用誰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知死活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一百一十七章 成立瓦崗軍第三百六十三章 去歷城第六百一十四章 恨入骨髓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早?太遲?第五百一十二章 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一百一十三章 難做決斷第一千三十三章 激戰正酣第五百四十七章 無奈選擇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四百零六章 誰打誰的臉?第735章 四大寇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兩百一十章 不樂觀第兩百五十八章 唱白臉的宇文述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767章 計是好計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八百二十四章 戰鼓擂動第八百三十九章 天大的坑第三百四十二章 如你所想第兩百三十六章 蕭逸的靈光一閃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福相依第四百四十五章 背道而馳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九百六十一章 李平原已死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三十一章 某去造反第一千零十章 一唱一和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史很生氣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九百九十三章 粟末靺鞨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兩百七十七章 段文操的條件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九百五十三章 變通第七百六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三十章 誰要造反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九百十三章 一劍封喉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囑第一百二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你造反第八十五章 歷城秦叔寶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京恩怨第三百八十章 與你何干?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險不大?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四十五章 撐死膽大的第八百四十四章 保守第兩百九十九章 侯城聚義第六百七十四章 你失控了第九百零六章 好運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一千零十一章 東進,東進!第四百二十五章 觀公楊恭仁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八百五十八章 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