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二,燕北長城,野狐嶺隘口。給力520小說>聯?大軍陳兵關下,蓄勢待發,而隘口上的戍軍十分緊張,烽火熊熊燃燒,只是望眼欲穿卻盼不來一個救兵,尤其關外的懷荒鎮,近在咫尺,就是一兵不發,始終“冷眼旁觀”。懷荒鎮自有它的理由,塞外北虜野蠻彪悍,窮兇極惡,長城內的叛軍根本就不敢出塞,出塞就是自尋死路,所以長城一線的局面似緊張,實則有驚無險,叛軍不過虛張聲勢而已,只是爲了牽制長城鎮戍軍,以幫助他們的主力在燕北腹地攻城拔寨燒殺擄掠,所以不足爲慮。
懷荒鎮的說法很快就得到了驗證,叛軍陳兵關下,做出了攻擊態勢,卻遲遲沒有發動攻擊,這顯然就是虛張聲勢了。正好武賁郎將趙十住十萬火急命令,隘口戍軍務必堅守要塞,若難以阻御叛軍的攻擊,就擇機打開關門,任由叛軍出塞。如此隘口戍軍就進退無憂了,既然上峰命令可以打開關門驅賊,爲何還要與叛軍打個你死我活?只要叛軍攻擊,我就打開關門。
然而李風雲卻遲遲沒有發動攻擊,原因是聯盟絕大部分將士都不知道大軍即將出塞,即將穿過荒無人煙的松漠遠征安州,他們對此行的任務和目標一無所知。北虜擅長騎射,又有無數戰馬,實力強悍,而聯盟大軍清一色步兵,沒有成建制的馬軍,且無任何塞外作戰經驗,雙方戰力對比有一定差距,這種情況下如果倉促出塞,聯盟將士必然惶恐不安、人人自危,而軍心也必然因此而動搖。
爲最大程度穩定軍心,凝聚士氣,李風雲要求各軍總管、副總管召集府、團、旅、隊等中下級軍官,把大軍出塞作戰的任務和目標做一番詳鋸釋
。此次出塞作戰的任務就是在塞外燒殺擄掠,混亂塞外形勢,尋找機會給北虜以重創,而目標則是爲了聯盟的生存。
原因很簡單,如果聯盟困守飛狐,很快就會遭到各路衛府軍的四面圍剿,即使今年冬天堅持下來了,但明年春天怎麼辦?聯盟大約二十萬軍民要吃要喝要活下去,糧食危機始終存在,肚子問題如何解決?
解決問題的契機就在南北戰爭。
不到北疆邊陲,根本就無從感受到南北戰爭隨時都會爆發的緊張氣氛,根本就無法切身體會到聯盟未來出路就在南北戰爭的真實可靠性,所以很長時間以來只有聯盟高層能夠真正理解李風雲的北上大計,而聯盟中下層則對北上大計的背後秘密一無所知,直到此刻,聯盟中下層纔有所瞭解,才隱約到了自己的未來。之前他們充滿了疑問,今年春天聯盟還在齊魯鏖戰,但夏天就到了中原劫掠通濟渠,盛夏之際更是殺進了東都,緊接着千里大轉戰,秋天在冀北攻城拔寨,甚至翻越太行山進入了燕北邊陲,而如今已是深秋,大軍卻北上長城,要出塞作戰,繞了這麼個大圈,奔行數千裡,都說是爲了生存,那麼到底如何生存?哪裡才能生存?何時才能熬過黑夜到明天的太陽?
現在終於有了答案。
南北戰爭是現實可見的巨大危機,而這場戰爭如果爆發,目前狀況下的中土處於劣勢,並沒有贏得這場戰爭的把握,爲此,中土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必須迅速鞏固和加強北疆鎮戍力量,於是剛剛進入燕北的聯盟大軍就成了朝廷招撫的目標。但是,如果聯盟現在就接受朝廷的招撫,必定無利可圖,聯盟豪帥們甚至有被朝廷斬盡殺絕之危險,所以爲了給聯盟每一個人都爭取到最好的未來,聯盟現在只能拒絕朝廷的招撫,竭盡所能發展壯大,以便在南北戰爭爆發後保家衛國,建立功勳,以功勳來換取最好的未來。而朝廷因爲擔心圍剿聯盟導致北疆局勢惡化,給北虜以可乘之機,也只好暫時妥協,以默契合作來換取北疆局勢的穩定,以聯手打擊北虜來鞏固和加強北疆鎮戍,等到戰爭來臨之後,朝廷爲贏得這場戰爭,必定會以最優厚的條件招撫聯盟,如此聯盟就有利可圖了,一旦戰爭打贏,聯盟建立功勳,聯盟上上下下必定能贏得一個美好未來。
所以今日聯盟出塞作戰,正是爲了努力爭取明天的美好未來。
大餅”畫出來了,但能不能充飢,能不能激勵士氣,還要現實狀況,還要聯盟是否擁有發展壯大之條件。
現實狀況是,聯盟出塞作戰,背後有燕北鎮戍軍的支持,有齊王的支持,還有涿郡留守府所提供的源源不斷的糧草武器,另外留守飛狐的聯盟軍隊也不會遭到衛府軍的四面圍剿,總之聯盟的命運掌握在聯盟將士們自己手上,只要聯盟大軍在塞外堅持下來了,影響甚至改變了塞外局勢,鞏固和加強了北疆鎮戍,增加了中土在南北對峙中的優勢,有助於中土打贏這場戰爭,則聯盟必能給自己爭取到一個美好未來。
然而,出塞與北虜作戰,風險是巨大的,有命纔有未來,如果命都沒了,未來還有什麼意義?這就歸結到出塞作戰的具體部署,聯盟大軍出塞後如何與北虜作戰。對此李風雲做了一個簡明扼要的解釋,塞外有大量的馬賊盜寇,三五成羣,燒殺擄掠,無惡不作,而聯盟出塞後,就是塞外最大的一羣賊寇,數萬規模的賊寇,其實力相當於塞外上百個諸種部落的聯合大軍,如此強橫實力,到那都能稱王稱霸。而北虜若想擊敗聯盟,必須集結相當規模的諸種部落大軍,但這需要時間,而有這個時間做爲緩衝,聯盟早就撤到長城一線了,如此便是敵進我退,敵退我進,遊擊作戰,持續消耗和疲憊北虜,持續混亂塞外局勢,長久以往,則形勢必然對聯盟有利。
如此一分析,出塞作戰對聯盟來說不但是必要的,緊迫的,也是可以從容應對的,雖然心甘情願做了朝廷的“刀”,與北虜鷸蚌相爭,但因爲有朝廷暗中支持,聯盟則爲自己贏得了發展壯大的機會,可以在塞外征戰的艱苦環境中迅速成長起來,爲爭取美好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然,前進的路上荊棘層生,成功的過程亦是千難萬苦,爲此聯盟將士必須樹立必勝信念,必須團結一致、衆志成城,必須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勇氣。
李風雲爲穩定軍心,“臨時抱佛腳”,就在長城腳下向聯盟將士傳達出塞作戰的緣由和目標,同時派出大量斥候尋找胡賈以打探塞外最新消息。另外,此舉也是爲了牽制一下長城鎮戍軍,以確保後續大軍北上的安全。後續大軍不到長城一線,不與選鋒軍形成前後呼應之勢,李風雲決不會孤軍出塞,以免遭人暗算功虧一簣。
九月初二,聯盟總管夏侯哲帶着聯盟第一、第二和第五軍兵臨大寧城,抵達長城一線。爲接應李子雄和後續北上軍隊,夏侯哲依照約定,放慢了行軍速度,一邊對大寧和小寧一線的長城諸隘擺出攻擊態勢,一邊急報李風雲,徵詢出塞時間。
與此同時,右路軍總管周仲帶着來淵的羽騎軍和嶽高的聯盟第三軍,正沿着於延水急速北上,飛奔長城。
同日下午,聯盟總管海東青率聯盟第四軍撤出廣寧後,在豹騎軍總管韓世諤的接應下,與李子雄會合於雞鳴津,開始渡河北進。
同日下午,齊王於下落城外下令,諸鷹揚馬不停蹄,尾隨叛軍之後,急速追殺。
燕北局勢隨着齊王的一聲令下,咆哮的“風暴”隨即向長城方向呼嘯而去。
九月初二下午武賁郎將趙十紫到了小寧城,並接到了野狐嶺要隘守軍傳來的消息,叛軍陳兵關下,做出了攻擊態勢,但遲遲不見動靜。
趙十住對當前局勢一清二楚,知道白髮賊不會輕易出塞,除非接到齊王的命令,並且有無法拒絕的利益**,否則白髮賊絕對不會行險一搏。只是如今齊王尚在北上長城途中,到了廣寧後還要與陰世師鬥智鬥勇,以非常手段迫使涿郡留守府給他持續供應糧草武器,這顯然需要一定時間,但長城烽火已經點燃數日,消息很快就會傳進突厥人的耳中,磧東南牙旗統帥叱吉設阿史那咄捺必定高度戒備,並召集諸種部落大軍嚴陣以待,而尤爲嚴重的是,突厥人在燕北暗中部署有大量細作,在幽州那邊也有衆多耳目,留守府機密乃至行宮機密都有可能泄露,突厥人極有可能根據這些?探到的有限機密推測出中土的“借刀殺人計”,於是提前做出防備,甚至先下手爲強,先借助塞外馬賊盜匪的力量向懷荒及其周邊地區發動攻擊,以便對長城防線形成威脅,如此則中土先機盡失,就算白髮賊和李子雄願意聯手出塞作戰,也未必能實現預期目標了。
出敵不意攻敵不備,若想搶佔先機,就必須以最快速度驅趕叛軍出塞,迫使白髮賊和李子雄不得不爲了生存而抓住一切機會攻擊北虜。趙十琢不猶豫,當即十萬火急傳令野狐嶺隘口,不論叛軍是否向隘口發動攻擊,隘口戍軍在接到自己的這道命令後,都必須立即打開關門,任由叛軍越過長城,北上出塞。
接着趙十住又考慮到隘口戍軍有可能錯誤理解自己的命令,於是權衡利弊後,毅然做出了一個大膽決策,如果叛軍進入隘口後,有奪韌控制隘口之跡象,則戍軍立即棄守隘口,撤到野狐嶺西側的桃山要隘,把野狐嶺隘口拱手相讓。
九月初二日暮時分,野狐嶺隘口,聯盟將士到了匪夷所思的一幕,隘口戍軍竟然主動打開了關門,這是不戰而降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