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 底線

韋福嗣稍作沉吟,考慮到保全齊王就是保全自身利益,齊王無論如何不能敗在東征戰場上,所以不得不耐心解釋了一番。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十幾萬中土大軍殺過遼水,滅亡不了高句麗。從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先帝東征高句麗開始,到現在中土事實上已經三次攻打高句麗了。第一次由漢王楊諒爲統帥,高熲、王世積和周羅喉輔佐,三十萬大軍水陸並進,結果戰船傾覆於海上,死傷慘重,無功而返。第二次由聖主爲統帥,宇文述、於仲文、來護兒等一大幫衛府統帥輔佐,號稱百萬大軍東征,水陸並進,結果薩水大敗,將近二十萬將士死傷殆盡,大敗而回。第三次還是由聖主爲統帥,宇文述、楊義臣等輔佐,二十多萬大軍水陸並進,結果受阻於遼東城下,打了兩個多月死傷數萬將士,眼看就要攻克了,結果楊玄感在國內發動了東都兵變,遠征軍不得不撤,功虧一簣。

由此證明,此次聖主的第三次東征,也就是中土第四次攻打高句麗,如果只有十幾萬軍隊,再加上前所未有的惡劣的國內外大環境的掣肘,根本就不可能滅亡高句麗,哪怕高句麗已經傷痕累累,奄奄一息,但它全民皆兵,還有源源不斷的將士,還有堅忍不屈的意志,而更重要的是,它還有靺鞨族這個遠東盟友,還有新羅和百濟這兩個小兄弟。脣亡齒寒,高句麗滅亡了,遠東霸主灰飛煙滅了,遠東諸族是否還有未來?還有希望?面對中土這等龐然大物的入侵,遠東諸族固然無還手之力,但在高句麗拼死抵抗之際,兔死狐悲,這些蠻夷小族或許就會暗中出手相助,行險一搏。

“中樞之所以遲遲不能做出第三次東征之決策,原因雖然非常複雜,但其中最關鍵的還是軍隊數量嚴重不足,如果從各地鷹揚府抽調,關隴、山東和江左等地的鎮戍力量必然會進一步削弱,必然會影響到地方戡亂,一旦國內叛亂掀起大潮,國內形勢急驟惡化,南北大運河因此斷絕,後果就嚴重了,到那時不要說東征無法繼續,西疆和北疆的鎮戍安全亦會受到影響,甚至南北大戰我們都有可能輸掉。”韋福嗣嘆道,“聖主和中樞之所以向安東妥協,李平原之所以東山再起,白髮賊的陰謀詭計之所以得逞,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安東有十萬大軍,而這十萬大軍不但可以影響乃至決定第三次東征的成敗,也直接關乎到了南北大戰的勝負。”

齊王驚訝了,“安東有十萬大軍?你當真相信安東有十萬大軍?”

“當然。”韋福嗣毫不猶豫地說道,“某的確不相信白髮賊,但某不能不相信裴世矩。”

齊王啞口無言,稍遲,他疑惑不解地問道,“安東哪來的十萬大軍?”

“之前安東的確沒有十萬大軍。”李善衡看了他一眼,無奈嘆道,“只是當飛狐叛軍出關之後,安東就有十萬大軍了。”

齊王再次失語。他明白李善衡的意思,本來他有個非常好的機會,可以以戡亂剿賊之名,把飛狐叛軍收爲己有,甚至李風雲出塞之際,就已經把這個機會拱手相送了,其後飛狐那邊也翹首以待,但若想抓住這個機會,他就要付出與聖主公開對抗乃至決裂之代價,而他不想激怒聖主,更不想與聖主正面對抗以致父子反目、血脈相殘。

但他並不後悔,每個人都有底線,他的底線就是不能背叛父皇。之前楊玄感兵變的時候他雖然也有些蠢蠢欲動,但最終還是成功扼殺了心中的“惡魔”,而對於李風雲所獻的北上發展大計,他也始終抱着戒備和懷疑,畢竟漢王楊諒就是個血淋淋的例子,或許漢王楊諒本身並不想爭奪皇統,不想與哥哥手足相殘,無奈身邊的陰謀家太多,陷阱詭計不計其數,最後身不由己走上了不歸路。

現在回頭看看,齊王覺得自己的選擇很正確,底線就是不能逾越,必須忠誠於中土,忠誠於聖主,而自己因此得到了豐厚回報,父皇“獎賞”自己一個內史令,成爲中樞最核心成員之一,由此可見父皇即便還沒有原諒自己在政治理念上與其背道而馳,但最起碼已經開始認可自己的才能和承認自己的成績,這是個好的開始,接下來只要自己不辜負父皇的期待,未來還是大有可爲。

齊王端正了心態,平靜說道,“在孤看來,安東這十萬大軍,終究還是聖主的囊中之物。”

韋福嗣面無表情,眼裡卻掠過一絲鄙夷。

李善衡接着嘆了口氣,“白髮賊以十萬大軍遠征高句麗,其目標不言而喻,就是以滅亡高句麗來壯大自己,所以即便東征戰場是個陷阱,他也會義無反顧地跳進去,只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誰纔是東征戰場上的黃雀,那就不得而知了。”

齊王輕蔑笑道,“難道在你看來,白髮賊纔是那隻黃雀?”

李善衡猶豫了一下,終究沒有忍住,毫不客氣地答道,“怕就怕白髮賊不是一隻黃雀,而是一頭衝進戰場的洪荒猛獸。”

齊王嗤之以鼻,“洪荒猛獸又如何?難道他還能一口吞下高句麗?”

李善衡看了齊王一眼,神情凝重,十分嚴肅地說道,“如果他一口吞下了高句麗呢?”

齊王本想駁斥,卻看到韋福嗣同樣是鄭重表情,立即意識到自己可能把事情想簡單了,於是問道,“你爲何有這種推斷?”

李善衡站起來,走到案几邊,攤開一卷東北疆的軍事地圖,然後在齊王的注視下,在地圖上緩緩畫了一個圈。

齊王霍然醒悟,“割據稱霸?“

“白髮賊的北上發展大計,實質就是割據稱霸。”李善衡指着地圖說道,“白髮賊已經拿下安東,如果再橫掃高句麗,把安東、遼西和遼東連成一片,他就贏得了一塊廣袤的立足之地。”

齊王將信將疑,但這時韋福嗣開口說了一句話,讓齊王啞然無語。

“去年在黎陽,李風雲曾預測,聖主將發動第三次東征,結果應驗了。今年李風雲又告訴我們,明年夏秋之際南北大戰將轟然爆發,如果也應驗了,衛府大軍雲集於長城一線,與突厥人激烈廝殺,那麼安東、遼西和遼東這一塊還能剩下多少鎮戍軍?”

這個意思很直白,李風雲既然藉助第三次東征橫掃高句麗,那麼也就必然會藉助南北大戰割據東北疆,因爲人家遠見卓識,又擅長抓住戰機,並且野心勃勃,可想而知未來結果是什麼。

也正因爲如此,李風雲根本就不怕東征戰場這個陷阱,因爲他打得起,打輸了大不了逃回安東做馬賊,但聖主打不起,即便打贏了,遠征軍也是損兵折將、傷痕累累,那麼明年如果南北大戰爆發了,怎麼辦?聖主和中樞是否承擔得起輸掉南北大戰的嚴重後果?

齊王越聽越不是滋味。自己的左膀右臂,卻對白髮賊推崇備至,這就不對了,這明顯就有玄機啊。

“你們有話想說。”齊王嘆道,“既然想說,那就說吧,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孤洗耳恭聽。”

韋福嗣和李善衡互相看看,不約而同地點點頭。齊王溫室裡長大,生性懦弱,對血腥殘酷的政治鬥爭有一種發自本能的畏懼,但這並不代表他願意束手就縛、任人宰割。

“大王,這是一個陷阱。”韋福嗣手指案几上的詔令,字斟句酌地慢慢說道。

齊王略略皺眉,問道,“內史令?還是遼東撫慰大使?”

“兩者俱是。”

齊王神情漸漸陰鬱,良久,又問道,“計將何出?”

齊王是被動的,就像這次聖主詔令其率軍東征,他不能不去,不去就是抗旨,抗旨等同謀反,除非他孤注一擲破釜沉舟,豁出去了,否則他就只能低頭。同樣,到了東征戰場上,如果聖主要召見他,要把他留在行宮,他也是無力反抗,畢竟他的軍隊忠誠於聖主,聽聖主的指揮,就算他躲在軍隊裡不出來都不行,無處藏身。

“將計就計。”韋福嗣說道。

齊王略感驚愣,目露惶恐之色。他畏懼聖主,更害怕返回東都,但若將計就計,他就必須回到聖主身邊,必須返回東都,如此一來他隨時都會再遭囚禁,再入樊籠。

“大王有戡亂剿賊之功,有平定楊玄感叛亂之功,有開疆安東之功,如果再在東征戰場上立下戰功,則於情於理於法,聖主在短期內,尤其在南北大戰結束前,都不會打擊大王了,相反,聖主會委大王以重任,向兩京傳遞出大王已東山再起之訊息,從而有效緩解兩京之間的激烈鬥爭,以便兩京一致對外,集中力量打贏南北大戰。”

“然後呢?”齊王問道,“接下來怎麼辦?”

韋福嗣欲言又止,而李善衡猶豫了一下,開口說道,“據某所知,白髮賊對南北大戰的結果十分悲觀。”

齊王惱怒了,“白髮賊的胡言亂語,你們也相信?”

“我們的確不相信白髮賊。”韋福嗣嘆了口氣,“但我們相信裴世矩。”

齊王還想怒叱,李善衡又及時補了一句,“大王,聖主和中樞爲何向安東妥協?裴世矩西行歸來後,爲何又急匆匆趕赴安東,甚至連除夕之夜都馬不停蹄?”

“你想說什麼?”齊王一時想不明白,直接挑明問道。

“裴世矩西行成果,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糟糕,甚至,根本就沒有成果,他得到的可能是一堆空頭承諾。”李善衡說道,“否則,聖主和中樞絕無可能在安東軍權上做出讓步,裴世矩更不會日夜兼程急赴安東,而白髮賊更不會率十萬大軍遠征高句麗。這些極度不合理之事先後出現,最合理的解釋只有一個,那就是爲了打贏南北大戰不惜代價了。”

齊王有些難以置信,“你是說,東、西兩部突厥可能會聯手入侵中土?”

“大王,不是可能,而是肯定,東、西兩部突厥肯定會聯手入侵中土。”

齊王恍然大悟,總算明白韋福嗣和李善衡所謂的“將計就計”是什麼“計”了,毫無疑問是陰謀詭計,爲了他們個人和集團利益,不惜犧牲中土和國祚之大利,而這是齊王所不能容忍的,是他的底線所在。相比起來,他寧願被聖主囚禁,寧願政治生命斷絕,也不願中土輸掉南北戰爭,不願中土生靈慘遭塗炭,畢竟這是他楊氏的國,是他楊氏的家,是楊氏的根本利益所在。

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五十五章 結束了第兩百四十一章 在推演中迷失了第757章 給我武器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三十五章 芒碭山聚義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太自大了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一百一十三章 難做決斷第八百二十九章 志得意滿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八十章 拿下蒙山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三百八十六章 “寶貝”的作用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誰是敵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伎倆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一百零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九百三十三章 攪局第三十六章 殺人立威第兩百三十九章 李密的智慧第733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四十二章 孟海公第九百三十章 一隻黃雀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七百三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一千零五章 多說無益第兩百零一章 你認識蒲山公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給自己退路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達目的第六百八十九章 野望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序幕拉開第四百三十章 奪權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聲痛哭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六百一十三章 封德彝手書一封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六百五十二章 運籌第六百四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零四章 崔弘升的擔憂第七百七十八章 快馬加鞭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九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二十四章 自救第三百章 轉嫁第九百八十五章 詔令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四章 東郡翟氏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九百二十七章 兒要北上第二十二章 你爲何畏懼第兩百一十章 不樂觀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八百三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八百八十三章 松漠牙旗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起去發財第六百二十九章 見好不收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算用陽謀?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三百零八章 打土豪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緊逼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黑闥的憤怒第兩百九十四章 低調第九百三十三章 攪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一百九十八章 懸念第五百九十一章 衛府主戰派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大一個坑第七百八十一章 你可以走了第九百二十六章 父子密談第三百六十九章 聯盟重組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兩百七十二章 如此嚴重?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762章 上當了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搖第九百零九章 突變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韓相國的怨憤第七百五十章 必有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