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保加利亞獨立;建立包括:特拉布宗、埃爾祖魯姆、迪亞巴克爾亞在內的美尼亞公國;解除多布羅加地區的防禦;鉅額的軍費賠償。
每一條都讓英國和奧斯曼帝國無法接受,但比這些更厲害的是《溫卡爾-伊斯凱萊西條約》。
根據條約規定,奧斯曼帝國理應承擔俄國要求封閉達達尼爾海峽的義務,即不得以任何藉口允許任何一艘外國軍艦出入該海峽。
歷史上英國人藉助第二次土埃戰爭的契機,成功讓俄國人簽訂了《海峽公約》從而兵不血刃地毀滅了俄國的這一優勢。
不過這一世由於弗蘭茨的介入,俄國並沒有簽訂《海峽公約》。此時英國軍艦在黑海截擊俄國運輸艦隊的行爲顯然是違反了《溫卡爾-伊斯凱萊西條約》。
俄國有權利要求拆除達達尼爾海峽的防禦設施,甚至由俄軍接管。要求解散奧斯曼帝國海軍不過是一種威懾而已。
君士坦丁堡作爲奧斯曼帝國的首都是不可能不設海防的,這一行爲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
問題又來了,如果沒有滿足俄國的條件,那麼這次違約就可能作爲下一次戰爭的藉口。
俄國人可以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然後拉上他的盟友或盟友們再次進攻奧斯曼帝國。
而俄國人挑選的時機一定會讓奧斯曼帝國和英國極爲被動.
“尊敬的俄國大使,您有證據證明奧斯曼帝國違反了《溫卡爾-伊斯凱萊西條約》嗎?”
斯特拉特福子爵起身說道。
烏瓦羅夫公爵有些詫異,因爲在黑海截擊俄國艦隊的就是英國艦隊。他真沒想到世界上還有這麼不要臉的人,好在來之前已經備足了功課。
“當然,尊敬的英國大使。我國海軍在海戰中俘虜了數名敵方水兵,他們都是英國人,並且自稱是受到了軍方的授意。
您覺得這算不算證據?”
烏瓦羅夫顯得信心十足,但他很快就笑不出來了。
“這些人說不定只是僱傭兵而已,他們的話不能作爲證據。”
“那我國海軍還在黑海遭遇了貴國軍艦,您要怎麼解釋?”
“說不定是這些僱傭兵帶過去的。”
“我們還在一艘被擊沉的貴國軍艦上找到了貴國海軍的特殊標識,這您總不能抵賴吧?”
“海員可以假冒,標識自然也能僞造。”
“那貴國生產的新式明輪戰艦呢?就算不是貴國生產,奧斯曼帝國自身也沒有這個能力生產,這肯定不是奧斯曼帝國的軍艦!”
“那不能是奧斯曼帝國購買的嗎?”
“你這是狡辯!”
“我說的是事實!”
“證據確鑿,你休想抵賴!”
“哪有什麼證據?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斯特拉特福子爵一副自己受了冤枉的樣子,用鄙夷的眼神看着氣血上涌的年輕人。
“我要和你決鬥!你這個無恥的騙子!”
幾名俄國使團成員連忙拉住了烏瓦羅夫公爵,斯特拉特福子爵也不忘嘲諷一番。
“多麼粗鄙、野蠻的解決方式,真不文明。您說是吧?親王閣下?”
斯特拉特福子爵看了一眼一直一言不發的施瓦岑貝格親王,後者怎麼可能不知道前者的意思。
俄國控制黑海海峽對於其他列強來說始終是個麻煩,而拆除達達尼爾海峽的防禦設施更是不可能的,那會讓君士坦丁堡直接暴露在俄國人的獠牙之下。
讓熊枕着魚睡覺,那它能睡得着纔怪。
所以聯合起來讓俄國無法得逞似乎纔是正途。
不過聯俄是此時弗蘭茨定下的基本國策之一,施瓦岑貝格親王更是看不上斯特拉特福子爵這種顛倒是非的無恥流氓。
“我覺得決鬥是一種展現勇氣和力量的方式,更是保護自己榮譽的最後手段。
我覺得您應該接受決鬥。”
全場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所有人都沒想到作爲東道主的奧地利帝國代表,施瓦岑貝格親王會這樣說。
接受決鬥?
開什麼玩笑,讓一個62歲的英國文官和一個26歲的俄國武官打。這不是送找死嗎?
俾斯麥雖然只是普魯士使團中的一名書記官,但卻不妨礙他看透這背後的博弈。
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好處,那就是他可以站在一個無人注意的角落中喊道。
“打起來!”
“對!”
“打起來!”
“捍衛你的榮譽,子爵大人可不能輸給野蠻的俄國人啊!”
“打!打!打!”
與會那些小國的官員紛紛開始七嘴八舌地叫喊起來,這些小國本來就唯恐天下不亂,奧地利帝國既然默認雙方應該打一場,那麼爲什麼要錯過這場好戲呢?
和會很快就變成了一場口水戰的現場,並且有着向八角籠進一步轉變的趨勢。
這時候斯特拉特福子爵和烏瓦羅夫公爵反而冷靜了下來。
斯特拉特福子爵並沒有正面迴應施瓦岑貝格親王,只是“呵呵”一笑。
烏瓦羅夫公爵恨恨地看着斯特拉特福子爵,如果可以前者真想把後者按在地上狠狠毆打一頓。
不過他很清楚,所謂拆除防禦,解散艦隊根本是不可能的。
“親王殿下,您看該如何處理呢?”
皮球再一次被拋給了施瓦岑貝格親王,好在他也很清楚俄國人的目的。
“不急,和會纔剛剛開始,你們可以蒐集證據佐證各自的說法,然後由在場的諸國代表來評判。
先來談談多布羅加和保加利亞的問題吧。”
“反對!俄國無權迫使我國拆除多布羅加地區的防禦,更是在保加利亞地區策動了多次政變,導致我國民衆大量死亡。
這樣的顛覆行爲怎麼能說成是解放呢?”
雷希德帕夏第一個站了出來,這些說辭在開會之前已經準備多時了。
很快雙方再次吵成一團,由於有斯特拉特福子爵這個榜樣,再加上無論是多布羅加、保加利亞、還是北色雷斯都不是奧斯曼帝國可以放棄的地區,雷希德帕夏也就沒什麼顧忌的了。
連續吃癟讓烏瓦羅夫公爵的面子上有些掛不住,奧地利帝國方面的按兵不動更是讓他氣憤。
關於對亞美尼亞人的屠殺,奧斯曼帝國的做法和後世差不多。
第一,否認屠殺行爲本身。奧斯曼帝國和英國政府不承認對亞美尼亞人進行過屠殺,而是一種治安行動。
第二,推卸責任。奧斯曼帝國和英國政府認爲亞美尼亞人也使用了暴力,並且應該對暴力事件的升級負有主要責任。
第三,質疑死亡人數。對於俄國和歐洲學者提出的死亡人數(3到30萬)進行質疑,奧斯曼帝國和英國政府認爲死亡人數應該小於一萬。
第四,一些學者認爲死亡人數小於一萬就不能算是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