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各憑本事

第172章 各憑本事

《泰晤士報》“這個政策有着驚人的效果”,“讓英國和法國公衆對奧斯曼帝國的看法大爲改觀”。

與英國人的吹捧不同,老辣的梅特涅親王斷定麥吉德的改革,不過是裝點門面的小把戲而已。

因爲這個花廳御詔的時間點太奇怪了,正常來說國家改革都會是平穩期纔會進行。

而現在馬哈茂德二世剛剛過世,前線大敗,與埃及的戰爭前途不明,周圍更是虎狼環伺,處於風暴中心的奧斯曼居然要改革。

這毫無疑問這一招是以退爲進,奧斯曼的崩潰顯然不符合英國的利益。麥吉德清楚他此時只能向英國求援,俄國出兵一定會趁機索取更大的利益,那樣奧斯曼帝國就更加被動。

可英國似乎打算按兵不動,那他就擺爛,讓英國人動手。而且就算麥吉德想要靠奧斯曼自己的力量,扭轉頹勢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首先奧斯曼帝國已經損失了超過半數的海軍,若是再和埃及發生海上衝突肯定必敗無疑。

其次北線的部隊一旦南撤,俄國、奧地利帝國都可能會參與這場瓜分奧斯曼的饕餮盛宴之中,到時候就算英國出手也搬不回局勢了。

索性直接擺爛,如果英國真不出手,那就和埃及單方面媾和,畢竟現在形勢比人強,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奧斯曼的體量依然遠大於埃及,只要給他足夠時間改革,一定可以訓練出一支能打敗埃及人的軍隊。

不過梅特涅也在其中嗅到了一絲機會,也許這位聰明的蘇丹會願意和奧地利做一筆交易,用毫無價值的波斯尼亞換取奧斯曼帝國的和平。

但無論如何,由於花廳御詔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歐洲人來到奧斯曼帝國,尋求機會,他們希望能在這重生的帝國中獲取好處。

花廳御詔在奧斯曼國內非天方教的臣民中間掀起了一股參軍熱,無數異教徒和地位低下的少數民族宣佈爲奧斯曼帝國而戰。

同時大量的游擊隊在埃及軍隊的後方出現,嚴重地阻礙了埃及軍隊前進的步伐。

阿里的長子易卜拉欣感到了一絲擔憂,在他眼中游擊隊要比奧斯曼的軍隊更難對付。西奈半島本就補給困難,如果戰爭持續太久,恐怕埃及的國力會吃不消。

而且英國人、俄國人就像他頭頂上的兩把利劍,讓他始終寢食難安。

而另一方,默罕默德·阿里也準備好了舞臺,他爲這場大戲準備十年,現在就等英國人入場了。

法國的代表基佐是英國人的舔狗,他一貫認爲法國想要崛起必須和英國人搞好關係,所以也極力吹捧起麥吉德的改革來。

梯也爾則是再次催促默罕默德·阿里,儘早和奧斯曼帝國達成協議,以免列強幹涉,但他也重申了法國的態度,法國不懼怕英國。

可花廳御詔的影響,依然無法徹底抵消馬哈茂德二世之死帶來的影響。

英國國內對於奧斯曼帝國的前景,表示擔憂,畢竟現在戰局不利於奧斯曼,而君主的死亡究竟會給這個古老帝國帶來多大的影響,一切尚未可知。

不過這也堅定帕麥斯頓和坎寧的決心,在他們的一再要求下。

一支以三艘74戰列艦和五艘護衛艦組成的英國海軍艦隊,將途經地中海,到埃及控制的貝魯特示威,此時已經在來的路上。

另一支由一級戰列艦“君王號”率領的強大艦隊正在趕來的路上。這支艦隊中除了君王號以外還有11艘三級戰列艦,以及十餘艘輔助艦船。

此時埃及海軍明面上,擁有兩艘二級戰列艦,十五艘三級戰列艦,各種輕型炮艦上百艘。

再加上奧斯曼海軍投降過來的,3艘一級戰列艦,4艘二級戰列艦,4艘三級戰列艦。

埃及的海上主力艦已經達到了驚人的28艘,更是擁有像馬哈茂德號這樣的龐然大物。

英國人派來的海上力量似乎有些不夠看,但實際上埃及人和奧斯曼人的造船技術遠遠比不上英國人,海軍素質也是天差地別,埃及人的一級艦都不見得有英國人三級艦的水準。

從歷史上看,這一次英國人已經算是給足了埃及人面子,上一次英國人只用了兩艘74艦(三級戰列艦)就把土埃聯軍打得落花流水。

阿里準備讓埃及海軍先伏擊英國人的地中海艦隊,熱熱身。

俄國想要出兵西奈半島,但是卻遭到了奧斯曼帝國的拒絕,這當然是英國人在背後搞的鬼,否則借麥吉德是個膽子,也不敢拒絕沙皇的提議。

同一時間,涅謝爾洛夫的恐英症又犯了,他極力勸阻沙皇不要衝動。沙皇對他還是十分信任的,但英國人又讓他不爽,索性沒有派艦隊和英國先遣艦隊會合。

奧地利出於自身考慮也沒有和英國艦隊會合,畢竟此時奧地利並沒有和英國人達成一致,更沒有像歷史上一樣甘做英國小弟。

弗里德里希更是從卡拉曼利家族的情報中,得知埃及人集結了一支強大的艦隊準備襲擊英國的先遣艦隊。

這種吃瓜看戲的好機會,弗里德里希又怎麼會錯過呢。他當即命令奧地利海軍所有艦隻,全部龜縮在亞德里亞灣之內,不許出擊。

弗里德里希不出擊,一方面是因爲奧地利和英國沒有達成協議,另一方面也是因爲奧地利和奧斯曼的談判還沒有結果。

同時,他也不覺得現在是出擊的時候,此時埃及人的神經緊繃,兵力充足。選擇這個時候偷襲,無異於以卵擊石。

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對於梯也爾的提議並不感興趣。他覺得戰爭應該極力避免,因爲這會破壞此時法國的大好局面。

法國內部對於經濟殖民的興趣不大,他們更喜歡在阿爾及利亞做的那樣,直接佔領。再加上法國在德克薩斯的巨大成功,讓他們更加堅信了這一點。

另外西班牙和中美洲聯邦的內戰,也極大地牽扯了法國的精力。

就算是波拿巴派內部,支持梯也爾的人也寥寥無幾,他現在只能寄希望於埃及海軍能大勝英國海軍了。

五國會議並沒有達成一致,現在列強準備各憑本事爭奪近東的利益。梅特涅也來到了伊斯坦布爾,他準備親自見一見這位聰明人。

(本章完)

第238章 一個月太久,只爭朝夕。第247章 奧地利之行(下)第83章 底線(下)第489章 環聖斯蒂芬王冠線第531章 會議開始第525章 埃斯孔迪多村之戰(下)第635章 “石牆”傑克遜第785章 新官上任點火難第516章 一場災難第588章 愛爾蘭島上的盟友第392章 波爾多液第678章 新學生第440章 這是早飯還是晚飯第761章 真正的審判第904章 羅馬王第718章 歐洲呂布第770章 英國人的以工代賑第83章 重建羅馬(前篇,免費。)第89章 不吵不相識第881章 科蘇特先生第72章 波蘭特色白給制度第763章 廢除《穀物法》第496章 躁動的歐洲第864章 喬瓦尼第338章 中央銀行第870章 十二條(上)第1046章 權力的味道第200章 洗腦第809章 亂入的尚博爾伯爵第448章 英國人未曾設想的道路第552章 忠君愛國請假,自己電腦壞了,下暴雨,網吧爆滿。第98章 餅乾 麪條 通心粉第515章 歡迎來到加利福尼亞第68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00章 50比1第877章 英國地中海艦隊的覆沒第476章 龐大艦隊第245章 無望的人們第253章 風波暫息第1096章 誰是侵略者第226章 和解第14章 內憂 (中)第996章 “參見”第443章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第216章 五國會議第1039章 不信第849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上)第205章 貝魯特之戰(下)第22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上)第587章 解釋一下第690章 落井下石第1006章 “驚喜”第844章 野火第392章 波爾多液第969章 開胃菜第827章 威廉二世的野望第931章 又見援軍第688章 照單全收第605章 乘風破浪第334章 巴加莫約宣言第1072章 熟視無睹第603章 不忿第68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002章 洗不清第335章 求援信第453章 進退兩難第1103章 最好的防禦便是進攻第245章 無望的人們第216章 五國會議第985章 飛龍在天(恭賀各位書友龍年大吉)第230章 殺雞儆猴第1095章 Dies ist Deutschland第868章 不刮骨焉能療毒?第306章 美國人千瘡百孔的後花園第695章 達利特人的計劃第664章 聖誕節第269章 不省心的墨西哥第467章 家庭宴會第83章 重建羅馬(前篇,免費。)第528章 血腥的裁判(上)第395章 英國人後花園裡的蟲子第1045章 再添一把火第190章 東西分治請假一天,改文重寫第201章 壞消息第105章 紫羅蘭的煩惱(爲第四位執事加更)第732章 起義界的“泥石流”(上)第797章 歐洲經濟增長第二快的國家第767章 麻煩第73章 毫無波蘭第550章 造次第558章 始料未及第195章 消息第99章 卡洛斯的反擊第895章 滾第542章第610章 拍賣(下)第218章 第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