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來信

第204章 來信

蜀地上庸。

馬氏正倚着柴門往來路上引頸而望。

不多時,見拐角處有腳步聲,一臉欣喜。

等看清楚,見是三孫子正帶着兩個妹妹背柴回來,有些泄氣,又小跑了過去:“怎麼背這麼多,你們還小,把身子壓挎了可如何是好。”

“沒事的祖母,我們背的動。”李驥衝自家祖母笑了笑。

“祖母我們能背的動,路上有停下來歇腳。”大孫女明瑾和九歲的小孫女明玥也紛紛開口。

“好好,都是好孩子。”馬氏接過明玥背上的柴禾,和幾個孩子進了屋。

幾個孩子把柴禾放下,接過各自母親手裡的水,捧着瓜瓢仰頭咕咚咚就喝了起來。

李驥喝完,直呼痛快,用手背在嘴上抹去水跡,看向馬氏:“祖母,祖父和父親、哥哥們還沒回來嗎?”

“沒呢,都這麼晚了,壩上怎的還不放工?”馬氏一臉擔憂,急得又要挪步往門口去。

苗氏和崔氏也跟着着急。

崔氏擔心自個男人,苗氏則不僅擔心自家男人,還擔心兩個兒子。大兒子李幟今年才十四歲,二兒子李熹才十二歲,就被拉去壩上挖渠。

苗氏抓起袖管在眼角上按了按,朝馬氏哀求:“母親,咱們能使點銀子,把幟兒和熹兒換下來不?他們倆個還那麼小,壩上那麼重的活哪裡是他們能幹的。”

李明瑾拉了自個母親一把:“娘,別說了。”

倆個哥哥母親擔心,難道祖母不擔心嗎?而且祖父那麼大的年紀也去壩上挖渠,家裡但凡有點銀錢,難道祖母不會拿出來嗎?

“母親,是我不好,我只是擔心兩個孩子。”

馬氏嘆了口氣,愁眉不展:“家裡但凡有些銀錢,我能不拿出來嗎?你父親這幾年身子也不怎麼好,我都擔心他倒在渠裡……”再也起不來。

崔氏忙上來安慰。

自她流放那年流了孩子,身子一直沒養好,連家裡的重活都做不了,都要靠婆母和大嫂。

她給孃家也去過信,想支借些銀子,可是那信都如泥牛入海,無一絲迴音,她心裡清楚,孃家那邊是靠不上了。

直到天擦黑,李典收、李典藏兄弟倆才一左一右扶着老父親回了家,李幟、李熹兄弟倆蔫頭耷腦地跟在父祖身後,如霜打的茄子一般,腳步如鉛般沉重。

五個人勉強吃完飯,就倒在牀上。

幾個女人抹着淚幫他們揉着手腳,看着兩個兒子手上背上都是勒傷,苗氏哭出了聲。

這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

夫家沒了指望,孃家也把她除了名,男人和兒子也不知還能堅持到哪天,這日子過得越發沒了盼頭。

“別哭了。”李典收氣弱地安慰。他心裡也不好受,見兩個兒子如同缺水的魚一般沒了生氣,他心裡如刀剜一般。

苗氏小聲壓抑地哭着:“這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你和父親有那麼多同僚,父親還有那麼多學生,爲什麼沒人肯施以援手?還有你妹妹,這麼多年,半點音信也無,兄嫂子侄,她不認也就罷了,生身父母也不要了,何等的狠心!”

“你住口!”李典收低聲喝斥她,往屋子外看了一眼,生怕老父母聽到。

“柔兒不是那樣的人,定是京中出了什麼變故了。”

苗氏聽不進去:“人是會變的。父親那些學生,年年爭着往咱家送禮,左一句‘恩師’右一句‘恩師’,現在咱家落難了,書信都沒一封。”

“柔兒和他們不一樣。”

“哪裡不一樣?”但凡小姑子顧念着一家人,打發點銀子,也能以銀錢抵了老的小的勞役,可如今連個回信都沒有。

當初她嫁到高門,家裡怕她在婆家受委屈,幾乎貼了全部的家當,給她當嫁妝,可如今,見死不救,她的兩個侄兒都要死了!

苗氏抱怨了幾句,哭得傷心。

竹牀上,李石勉眼睛睜着,沒有半點精神氣。馬氏坐在一旁一邊給他揉着腳,一邊掉眼淚。

屋裡就這麼大,大兒和大兒媳說的話,他們哪裡沒聽到。

“我的柔兒不是那樣忘恩負義的孩子。”

“恩,她不是。”好半晌,李石勉纔開口。

“老爺。”馬氏捂着嘴,眼淚撲簌簌往下掉。

夫妻倆幾年未得到女兒的迴音,又無法辯駁兒媳的話,知道兒子兒媳心裡抱怨,又無法爲女兒張口,心憂着女兒的處境,一顆心猶如在火油裡煎一般。

“有人在嗎?”夜裡柴門外傳來的聲音異常清晰。

夫妻二人並不以爲意,直到門外又喚了一聲:“有人在嗎?”

“有,有人。”夫妻二人便聽到小兒媳應聲。

“是什麼人?”馬氏擦了眼淚也出了屋。

“見過老夫人,少夫人,我是上庸吉祥藥鋪的掌櫃,我姓柏,我們京城總鋪正好送藥材來,有人給你們稍來東西,我便給你們送了來。”

京城送來的?馬氏心裡撲通撲通跳,對着那柏掌櫃行禮。

“老夫人別客氣。受人之託忠人之事。過幾天我們商隊還會往京城去,若有回信,可以上我們鋪子找我。”

“好。多謝您了。還勞您跑一趟。”

“老夫人客氣了,應該的。”那人拱了拱手,轉身走了。

戚氏那邊,等人走了,正想把門口的大箱子搬進屋,哪想卻沉得她半絲都抱不動。馬氏又喊了兩個兒子出來搬了進去。

聽到動靜,李石勉等人都出了屋子。

“有說是誰送來的?”

馬氏不說話,嘴脣哆嗦着,望着那個大箱子,想看又不敢。

戚氏衝李石勉搖頭:“只說京裡送來的。”

“打開看看吧。”李石勉心裡也隱隱帶着期盼。

箱子被打開,裡面的東西被包袱皮裹着,看不清是什麼東西,面上一封信。

馬氏拾了起來,遞給李石勉。

李典收等人都湊過來看。

呃……

“大哥的奶孃?”李典藏看向他哥。

“我的奶孃?”李典收一臉的納悶。他有奶孃?他怎麼不知道?

馬氏也一頭霧水:“你們三兄妹都是我奶大的,以前家裡窮,你爹的俸支應不了一大家子,哪有錢給你們請奶孃。”

前一頁寫的都是在李家做奶孃,想念哥兒,諸如此類的話,李石勉很快掃了一眼,把第一頁遞給大家,接着看第二頁。

纔看了幾行,手就哆嗦起來。

“老爺?”

那信越抖越厲害,竟是握不住了。

馬氏見他一副站不穩的樣子,把信一把搶過來,纔看了幾行,嗷的一聲癱軟在地。

“母親!”“祖母!”

“我的兒……”馬氏哭得撕心裂肺,眼淚如絕了的大堤。

李石勉站在一旁老淚縱橫。

李典收兩兄弟接過信,一看,信上一句:“令嬡於建文四年六月二十,難產而亡,一屍兩命,獨女悲傷過度,隨母同去……”

“妹妹!”兩兄弟淚下如雨。

晚點還有一更

(本章完)

第794章 切漲第74章 攬活第433章 夜訪第189章 萬幸第617章 摔馬第525章 打聽第399章 尋回第254章 憑什麼第150章 趕趟第803章 爲何第199章 都不一樣了第317章 意外的消息第775章 離開第646章 府裡變天了第554章 如何打算第75章 他什麼都不是第791章 出門第540章 撥雲第856章 目標客戶第917章 捨身成仁第357章 門戶不對第865章 如何解困第144章 新的用途第906章 中毒第683章 總要做點什麼第126章 眼裡沒有主子第729章 請罪第587章 不生氣第366章 逐風踏月第176章 偶遇第657章 人人欺負我第118章 交差第302章 流行開來第767章 誰動了我的心肝第254章 憑什麼第548章 知內情第411章 回到京城第328章 怎麼跑來了第520章 如何下手第409章 我送送你第284章 賺錢的手藝第717章 少不知愁第769章 你是漢人嗎第522章 熟識之人第361章 談妥第564章 威脅第515章 想把他收了第213章 我七你三第572章 有本啓奏第410章 一頭青絲第893章 出大事了第10章 中間商第833章 自有對策第483章 成長的陣痛第489章 機會給有準備的人第190章 爲何漲了第733章 入府第144章 新的用途第323章 這小童是什麼身份第170章 是否有意第606章 母親的嫁妝第649章 身逝第675章 一船鹽第736章 錢財不足第160章 有法子沒有第409章 我送送你第351章 有喜歡的人第3章 二十六文第913章 去襲第267章 用錢砸出來第633章 誰害的第621章 小子心急了第249章 放在眼皮底下第447章 誰的爹孃第384章 來找活幹第53章 竟然有銀票第272章 不學也罷第361章 談妥第233章 吃得飽飽的第861章 有打算但不說第599章 出言相護第344章 多虧了賢弟第744章 準備就緒第45章 生意不錯第87章 想去第501章 得寶物第232章 胳膊擰不過大腿第526章 人去屋空第122章 漁獲喜人第761章 叫價第140章 買不起官服第755章 什麼時候倒第666章 不一樣的族學第614章 她的心意第185章 要買船嗎第746章 一文一斤第319章 看不起誰呢第747章 想兒子了第400章 找人手第523章 他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