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是戰是退(3)

“百濮解決了,西戎呢?”蔿賈說的胸有成竹,令尹鬥般忍不住追問道。

蔿賈不慌不忙的說道:“不用與西戎正面交鋒。他們的兩路人馬會師尚需時日。我們先派人攻取庸國,只要打敗庸國,他們便會聞風而逃,不敢再來找我們的麻煩。”

“最弱小最分散的一支,用心理戰術令其知難而退。集中兵力攻取最強的一支。最強者被瓦解,中間那支自然迎刃而解。高,實在是高。”大夫蘇從連聲稱讚。

昨夜莊王招呼蘇從坐下之後,兩人再無隻言片語的交流。蘇從在回憶輾轉生死的餘味,莊王不知在想什麼。他不發話,蘇從也不敢走。兩人對坐到半夜。莊王似乎倦了,想要休息,發現蘇從還在一旁,已經困到極致,搖搖晃晃的。於是吩咐侍衛送他出去。蘇從這纔算是正式告別死神,活了下來。

從鬼門關撿了條命回來之後,蘇從仍心有餘悸。楚王端坐在朝堂之上聽政,他卻恍惚未定。那個整日與鶯鶯燕燕爲舞的君主,昨日還口口聲聲說要對他“斬立決”,今日竟然穿着朝服一本正經一臉肅穆的坐在大殿之上,他是既驚訝又歡喜。

大王終於肯過問政事,有他以死相諫的功勞,他爲自己驕傲。就算真的死了,也是死有所得。同時,他深深吁了口氣,慶幸自己死裡逃生,仍然活生生的站在這裡。

直到大王發話,似乎已經決定遷都,他的魂才慢慢回到現場。遷都?文韜武略的文王,力排衆議才選定的風水寶地,如此輕易就要放棄?眼見君主覺醒,國家有望,實是喜事一件。可是生於斯,長於斯,許多人事遺蹟棲息在此。背井離鄉,如何割捨得下?而且,遷都就能改變形勢嗎?他表示嚴重懷疑。

幸好,最後關頭,他身旁的蔿賈站起來持反對意見。幸好幸好,開小差的只得他一人而已。

莊王的視線轉向蘇從。這個昨晚陪他癡癡坐到半夜的蘇將軍,似乎剛剛回過神。

莊王一進門,便收到一衆驚喜的注目禮,早在他的預料之中。可是蘇從不一樣。他的眼中除了驚喜,還有許多內容。他和莊王彼此打量之後,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若有所思,心不在焉。

莊王心想,他一定很後怕。昨夜憑着一腔熱血,說了多少難聽的話?現在冷靜下來,才知昨晚自己有多衝動,有多無禮,估計還有點後悔。

明明在發呆,聽到蔿賈說話,立馬稱讚不已,而且說得頭頭是道,反應實在夠快。莊王暗暗點頭,看向蘇從,“這麼說蘇將軍也贊成蔿大夫的提議?”

“正是。”蘇從語氣堅定,“蔿大夫之策,既可避免分散作戰的不利,又能達到打擊敵人的目的。”

“蔿大夫只說瞭如何讓百濮知難而退,卻不知怎樣討伐庸國?”司馬鬥椒沒有直接反對蔿賈。可是,要戰勝敵人,除了戰略,還要有戰術技巧,排兵佈陣得力才行。他想知道,蔿賈計劃如何打敗庸國。

“要戰勝庸國,必須聯合秦、巴兩國。”蔿賈不緊不慢,徐徐道來,“目前情況特殊,庸國又不可不除,只有藉助外力,與他國聯手。”一直以來,庸國的存在對楚國而言都是重大的威脅。如能趁機剷除,不僅可保眼前無事,對未來北上更是意義深遠。

“秦國一直想往中原擴張,奈何不敵晉國。如今秦國的君主並無其父的雄心壯志,要他出手相助談何容易?”令尹鬥般緊蹙眉頭。

“令尹大人爲何一定要想成是我國有求於秦國,而不是大家合謀瓜分庸國呢?”蔿賈笑着看向鬥般,“當年“崤之戰”,秦國偷襲鄭國不成,反被晉國打敗。因爲擔心兩面受敵,不得不與我國結盟。兩國既是盟友,有利可圖時,叫上朋友同享,依秦國的秉性,怎會放棄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鬥般沒有異議,蔿賈接着往下說道:“巴國,是古代羌族的一支。當年助武王伐紂有功,後被分封爲子國。南有大巴山,西北靠秦嶺,東面與我國相鄰。環境可謂相當艱苦,故此其人極其樂觀,英勇善戰。”

“建國以來,歷任首領一直苦於困守窮山惡水。他們努力開拓,疆域不斷擴展。如今,庸國已然成爲他們拓展的攔路石。巴國視庸國爲心腹之刺,欲拔之而後快,卻苦於單槍匹馬打不過庸國。我們面臨共同的敵人,我想不出他們拒絕聯手的理由。”

秦、楚兩國都想問鼎中原,從這個意義來說,兩國是競爭對手。可是晉國佔據天時地利,中原小國唯晉國馬首是瞻。要過問中原事務,必定會與晉國發生衝突,所以,晉國纔是他們共同的敵人。這樣來看,兩個競爭對手倒沒什麼機會發生摩擦。雖非好友,也無宿怨。

中原霸業,秦國暫時是已沒戲了。楚國四周蠻族林立,現在才發展到淮水一帶,距離成爲中原霸主還有不小距離。眼下又天時不好,自顧不暇。將自己周圍的蠻邦一一收服,纔是當務之急。

秦國圖謀中原既然擱置,往西部發展卻是其能力範圍之事。當年穆公可是“開地十二國,拓土上千裡”。如今的秦國國君,正苦於無豐功偉績交差愧對宗室廟堂。楚國拋出庸國這塊肥肉,並且還負責找齊幫手,秦國豈會放過這個分一杯羹的機會?

“藉助外力,一方面可以緩解我方獨自出戰的壓力。另一方面,我國與這兩國,從前就有結盟合作的歷史。相信這個邀請對他們來說,不會太唐突。只要提前約定好事成之後的利益分配,他們應該會出兵。”莊王細細思考蔿賈所說,越想越覺得有道理。

“藉助外力,雖說可行,可是畢竟是我方主動發起。由我方牽頭,戰略戰術應該以我方爲主,用什麼方案去攻打纔好?”蔿賈分析得頭頭是道,老將軍的興趣也被勾了出來,他想聽聽這位掌管百工的“外行”有什麼妙計。

“兵分三路:一路人馬出使秦國;一路人馬出使巴國;另外一路是我們的奇兵。使者去往兩國,一來一回,均需時間,我們不能就這樣空等。我們的奇兵要秘密進入庸國都城上庸,摸清他們的地形和兵力分佈。待情報傳遞出來,便制定作戰方案。定下方案後,再派出大軍和秦巴兩軍會合,發起總攻。”

庸國佔據天時地利,疆域廣大。北抵漢水,西跨巫江,南接長江,東越武當。楚、秦、巴三國任何一國都不具備與他抗衡的能力,蠻族都唯它馬首是瞻。

楚國之所以將庸國視爲眼中釘,除了庸國是它北上的絆腳石之外,還因爲過去吃過庸國的虧。楚國揮師北伐時,欲吞併庸國麾下的小國,庸國出面干涉,楚國被打敗,由此結下樑子。

雙方交戰,庸國到過楚國境內,甚至一度逼近郢都。楚國卻沒有深入庸國,尤其是上庸,邊都沒沾到。所以,攻打庸國,最大的問題是情報太少。

據稱上庸四面環山、地勢險峻、易守難攻。不熟悉地形,進去可能死都出不來,更遑論將他打敗。

“在下以爲,蔿大夫既然已經提出要攻打庸國,必然已經有了周密完整的作戰計劃。現在一聽,一切不過是假設。對敵人一無所知就決定討伐,實在是勇氣可嘉。”司馬鬥椒撇撇嘴,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

令尹鬥般見狀,連忙解圍道:“庸國地形複雜,仗着地利天險,纔有今日的強盛。既然能號令周圍各蠻族,自然非等閒之輩,謹慎一點準沒錯。”

令尹如此說,稍微緩解了蔿賈的尷尬,他趁機解釋道:“打仗雖說要有計劃,可是具體戰術,還得隨機應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對對手瞭解得太少,這就是我們目前面臨的最大的難題。遇到難題就要想辦法解決。我能想到的代價最小的解決之道就是派出奇兵,先去探聽虛實。待了解實情之後,再定計策。”

第9章 尋人二日(1)第138章 趙穿上陣(4)第27章 不堪回首(3)第121章 重置六卿(3)第67章 塵埃落定(1)第146章 議定新策(4)第60章 登堂審案(2)第125章 一念之仁(3)第9章 新君作爲(1)第3章 出其不意第182章 勸諫成功(4)第16章 敗者流落第9章 尋人二日(1)第200章 收禮休戰(2)第31章 兩個最的樂趣第173章 內亂平息(3)第143章 議定新策(1)第203章 楚王問策(1)第50章 過往喜悲第7章 情思漸深第192章 真心話大冒險(2)第6章 離別邂逅第165章 諸侯諸事(3)第2章 美中不足第38章 圍追堵截第2章 希望失望第83章 蓄勢待發(1)第34章 告別昨天(2)第2章 希望失望第32章 撲朔迷離(4)第198章 因賂撤軍(4)第98章 弱者求情(4)第43章 造訪青溪第97章 弱者求情(3)第220章 發兵陳宋(2)第249章 麋鹿晚宴(3)第235章 小人點火(1)第23章 對手亮牌第55章 突破在即第13章 尋人三日(1)第36章 似有轉機第124章 一念之仁(2)第149章 逃亡秦國(3)第189章 伐庸遇挫(3)第5章 並肩作戰第239章 一筆買賣(1)第9章 喜得貴子第168章 新城會盟(2)第244章 有人觸槐(2)第90章 全線落敗(4)第165章 諸侯諸事(3)第73章 終有一別(3)第61章 登堂審案(3)第104章 鮮花早凋(2)第140章 秋後算賬(2)第8章 父子溫情(4)第107章 蠢蠢欲動(1)第5章 並肩作戰第12章 未及明瞭第243章 有人觸槐(1)第1章 終償所願第30章 造訪軍械作坊第21章 重見天日(1)第176章 不問政事(2)第9章 新君作爲(1)第130章 暢聊人生(4)第112章 陰謀敗露(2)第50章 過往喜悲第219章 發兵陳宋(1)第64章 家事國事(2)第65章 家事國事(3)第64章 家事國事(2)第154章 冰釋前嫌(4)第232章 銳氣大減(2)第30章 造訪軍械作坊第148章 逃亡秦國(2)第234章 銳氣大減(4)第31章 撲朔迷離(3)第5章 佳人逗留第165章 諸侯諸事(3)第202章 收禮休戰(4)第10章 尋人二日(2)第36章 告別昨天(4)第3章 出其不意第2章 傾心相談第163章 諸侯諸事(1)第10章 尋人二日(2)第13章 被迫低頭第81章 遊玩結怨(3)第35章 告別昨天(3)第83章 蓄勢待發(1)第5章 佳人逗留第103章 鮮花早凋(1)第164章 諸侯諸事(2)第213章 葬馬風波(3)第229章 臾駢叮囑(3)第25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9章 喜得貴子第45章 集思廣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