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韓恆惠王

秦國出兵十萬,攻伐韓國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韓都新鄭。新鄭是一座建立了數百年的城池。春秋時,鄭國號稱小霸主,就是在這座城池建立的豐功偉業。

及至,韓國滅了鄭國。韓國爲了向東發展,應對楚國,便將國都遷到了這座城池,並更名爲新鄭。新鄭也就成爲了韓國的國都。

公元前273年,韓釐王甍逝,公子然繼位,是爲韓恆惠王。韓恆惠王是韓釐王之子,韓襄王之孫,也是韓國第四代稱王的國君。

韓王然繼位之初,合縱魏、趙、楚,共同伐燕,利用戰功,鞏固了自身的地位。

隨後,他趁着秦、趙兩國相爭,秦國慘敗之際,休養生息,發展國力。韓王然嚮往先祖韓昭侯時代,趁着中原無戰事,推行申不害變法時的‘術’。他希望自己能夠振興韓國,重拾先祖的輝煌。

韓王然繼位至今,韓國對內、對外局勢平穩。他推行的變法,也有起色。他相信用不了多久,便能重拾先祖的輝煌。

這日,韓王然與大司寇公叔段正在下棋。

共叔段恭維道:“王上,棋藝進步神速,臣,輸了。”

韓王然見自己贏了,大笑道:“若非大司寇,處處讓着寡人。寡人的棋藝,怎會贏得了你。”

共叔段知道王上的性子,過於爭強好勝。雖是故意輸棋,但也不能輸得太過明顯。共叔段指着棋盤上說,“昨日,臣還能吃王上幾顆棋子。今日,輸得一敗塗地。王上棋藝精湛,臣不是對手。”

韓王然一邊收拾棋盤上的白子,另一邊說道:“和大司寇下棋,最有意思。寡人也能學到很多東西。大司寇,我們再下一盤如何。”

“臣,正有此意。”公叔段笑着說道。

韓王然伸手道:“大司寇先落子。”

共叔段見韓王發話了,將手伸進翁中取出黑子,直接放了上去。韓王然見對方將黑子放在天元的位置上,脣角含笑,取出黑子放了上去。

共叔段本想給韓王然心裡上產生壓力。隨後,步步緊逼,這樣他就能掌控局勢。然,韓王然下的這一步棋,不僅沒有圍追堵截,反而視而不見開闢了新的領域,打亂了他的節奏。

韓王然見對方遲遲不落子,笑道:“大司寇,該你了。”

共叔段見一計不成,又落一計。韓王然纔不管對方如何落子,按照原有的思路落子。雙方,你來我往,棋牌上黑白相間。整體看上去是共叔段黑子佔據上風。可,若一着不慎,白子便能扭轉局勢。

就在韓王然落子的時候,忽然,一道急促的鼓聲傳來。

韓王然問道:“這是什麼聲音。”

“諸侯攻我。”大司寇自然知道,這道鼓聲是代表敵國寇邊的緊急軍情。

韓王然忽聞‘諸侯攻我’這四個字,語調低沉道:“諸侯攻我?”

共叔段見韓王然眸色散發出怒意,放下手中的棋子,忙道:“王上,諸侯攻我,事態緊急,請召集大臣應對。”

韓王然也將手中的棋子,丟進翁中,“寡人繼位至今,韓國難得有戰事。今,諸侯攻我,寡人舒服的日子,算是到頭了。”

韓王然說完,起身便往大殿走去。

不多時,韓國諸臣也魚貫而入。

一名斥候背上插着鮮明的旗子,飛快走進王宮,高喊道:“王上,秦國攻我。”

諸臣聽聞,秦國出兵伐韓,臉色驟變。

宦者令連忙上前從斥候手中取過戰報,轉呈給韓王然。韓王然取過戰報,看了看,眉宇緊蹙,怒道:“秦國欺我日久,今,出兵十萬伐我,實在是可惡。”

韓宣王、韓襄王、韓釐王,這三代王時,秦國一直都在攻打韓國。韓宣王向來有傲骨,不懼秦國,聯合魏、趙、燕、楚,兵發函谷。然,五國伐秦不克、修魚之戰、岸門之戰遭至慘敗,就連縱橫家犀首也被迫離開韓國。

韓襄王繼位,厲兵秣馬。宜陽之戰,也落得慘敗。好在韓襄王不是昏聵之君,不僅懂得一邊休養生息,積蓄國力;另一邊較好諸侯,伺機而起。韓襄王在位時,聯合魏襄王、齊宣王三伐楚國,又聯合魏、齊兩國兵發函谷,攻破了秦國的函谷關。

可惜,韓襄王尚未破秦,便已甍逝。韓襄王甍逝後,韓釐王繼位。秦國休養生息,便將復仇之劍,指向了韓國。伊闕之戰,韓國大敗。韓襄王累積的國力,也蕩然無存。此戰之後,韓國自保尚且不足,豈能與諸侯爭天下。

今,韓國諸臣聽聞秦國起兵十萬伐韓,個個嚇得不輕,進言道:“王上,秦國勢大,我國弱小。我們不如割地獻秦,以求和。”

韓王然看着這羣聽着秦國二字就被嚇破了膽色的大臣,嗤之以鼻,怒道:“秦國伐我,寡人不戰,何以爲王。”

一人道:“王上的意思是打算與秦國開戰。”

“不錯。”韓王然繼位就聯合諸侯伐燕,有底氣,也有膽量。

朝臣聽聞王上想要與秦國開戰,諫言道:“王上,我們國力孱弱,不是秦國的對手。此戰,不能打啊!”

韓王然喝道:“秦國有那麼好怕嗎?”

“楚國、魏國、趙國都不是秦國的對手。我國豈能與秦國對戰。”

“與秦國開戰,無異於以卵擊石。王上,不能與秦國開戰啊!”

“我們若打,秦王一怒,必會增兵,亡了韓國。爲了韓國的江山社稷,爲了韓國的宗廟,王上,不能與秦國開戰。”

韓王然見這些大臣,沒有半點傲骨,只知苟延殘喘,怒不可遏,“秦國就真的那麼讓你們害怕?”

諸臣見王上發怒,頓時,安靜了下來。

韓王然又道:“秦國出兵伐我,寡人不抵抗,豈不是說我韓國無大丈夫。此事,傳了出去,中原諸侯會如何看我韓國。”

一人道:“王上,我們不是秦國的對手。此時,我們應該學會忍。”

“忍,忍,忍。”韓王然語調加快道:“你們都叫寡人忍。這口氣,寡人如何能忍?”

又一人道:“王上,爲了祖宗基業,爲了江山社稷。小不忍,則亂大謀。”

“是啊!先王選擇忍,纔有現在的韓國。王上,理應效仿先王。”

“父王忍之,結果如何?秦國輕視我國,想打就打。就連諸侯,也不把韓國當回事。”韓王然又道:“今,寡人是韓國的王。韓國的江山社稷,寡人說了算。秦國伐我,寡人若退一步。秦國就會肆無忌憚,繼續伐我。韓國忍了秦國這麼多年,寡人絕不會再忍。”

一人痛心疾首道:“王上,我國打不贏秦國。”

“打不打得贏,打過了才知道。”韓王然提聲道:“我們不戰,怎知打不贏秦國。”

“秦國國力比我們強盛,明知打不贏,還去打。王上之舉,豈不是將韓國推向深淵?”

韓王然喝道:“打不贏,也要打。不打,就割地獻秦。寡人丟不起這個人。”

共叔段見韓王聽不進去諸臣的意見,執意與秦國開戰。就在衆人勸諫韓王以地獻秦,以熄戰禍之時。他也在靜靜地思考,這個問題。秦國來犯,不戰而獻地,此事,傳了出去,不僅會讓秦國得寸進尺。還會讓諸侯小看韓國。中原諸侯聯合起來,共同伐韓。韓國的江山社稷就會這樣毀了。韓國也將會成爲第二個宋國。

公叔段越想越害怕,見這些大臣,早就沒有了韓氏男兒的風骨,縱聲大笑。

一人問道:“大司寇,你笑什麼。”

諸臣也紛紛問道:“大司寇,你笑什麼。”

“我聽見好笑之語,便忍不住笑之。怎麼,你們不覺得好笑?”共叔段看着諸臣,語調平穩道:“十年前,秦伐趙國之時。臣,正在出使邯鄲。趙惠文王召集諸臣,問他們秦國攻我閼與,理應如何。當時啊!趙國很多大臣都主張放棄閼與。然,趙國馬服君一句話,就改變了趙惠文王的主意。你們可知是什麼話。”

“什麼話。”秦、趙之戰時,韓王然知道少許。他不知,趙惠文王爲何不顧諸臣之意,救援閼與,而且,趙國還打破了秦國不敗的神話。

“馬服君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共叔段又道:“這句話,看上去簡單啊!實則,卻看見了馬服君的膽量和勇氣。山東六國,多幾個馬服君這樣的人,區區秦國,豈能欺我無人乎。”

一人問道:“大司寇,說這句話與秦國伐我,有什麼干係。”

“國家危難之時,無一人挺身而出。我笑,韓國無男兒啊!”共叔段語調悲哀道:“我曾見三人鬥毆。一人見對手強大,不敢揮出拳頭,任由對方毆打。另一人,明知道敵不過,卻毅然揮出拳頭。有人說那人自不量力。我就佩服那位男兒,至少證明了自己是男兒。秦國伐我,我們不戰獻地,可笑,更可恥。”

一人道:“大司寇,我們打不贏秦國?我們...”

共叔段截斷道:“王上說得不錯。打不贏,不可恥。不打,獻地求和,那纔可恥。先祖若知韓氏男兒的傲骨蕩然無存,豈不悲呼?”

諸臣想起韓氏男兒風骨,默然不語。

“如諸位所說,秦國伐我。我們割地求和,韓國地有限。秦國貪得無厭,又該如何呢?”共叔段見沒人搭話,又問道:“你們難道忘了。秦國要了楚國黔中郡,還要巫郡。結果呢?秦國並沒有止戈,而是攻破了楚都,掘楚王陵。你們是想韓國也步楚國的後塵乎?”

共叔段長嘆一聲,又道:“我們不戰,秦國就會認爲韓國軟弱可欺。一步步蠶食我國的疆土。諸侯見之,也會分一杯羹,聯合起來,兼併韓國。我們若戰,即能表明捍衛疆土的決心,同時也是向諸侯表明一個態度,韓國雖小,卻不可欺。”

“說得好。”韓王然心中的烈火,瞬間被點燃,高聲道:“韓國雖小,卻不可欺。再有人言,獻地求和者,殺,無赦。”

一人道:“王上,我國之力,是不能迎戰秦國。秦國伐趙,趙聯合齊國抗齊。臣認爲,我們也應該聯合諸侯,共同對付秦國。”

韓王然問道:“那位諸侯會助我擊秦。”

大司空道:“韓、趙、魏同出三晉。我們不如向魏、趙兩國救助。”

又一人道:“是啊!趙惠文王甍逝,秦國出兵伐趙,取三城。我們聯合趙國擊秦,定能成功。”

共叔段道:“趙惠文王、趙威後先後甍逝,趙國正在舉行國喪。我們向趙國求助,趙國也不會助我。”

一人道:“魏國與我國脣齒相依,總不會見死不救吧!”

韓王然輕蔑道:“魏王忌憚秦國,連魏相都保不住。他會爲了我國,與秦國交惡。”

大司空道:“王上,不如我們向齊國求助。”

沉默良久,不發一語的韓相,答道:“齊國曆經國難,齊襄王復國,不曾染指中原。今,齊襄王甍,齊國主幼,無主政之人,豈會出兵助我。”

共叔段見諸侯之中魏、趙、齊都不會派兵相助,能與秦國抗衡的唯有楚國,忙道:“王上,能救韓者,唯有楚國。”

韓相感嘆道:“楚懷王之後,楚國日落西山。當今楚王,丟了黔中郡、巫郡,又丟了郢都。楚王陵又被秦人踐踏。今,秦、楚好不容易和睦。楚王豈會助我,與秦交惡。”

一人問道:“若無諸侯助我,就憑我國之力,豈能與秦國抗衡。”

韓王也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然,他卻不認輸,眸色異常堅定,擲地有聲道:“縱使沒有諸侯助我,寡人也要捍衛疆土,與秦國血戰到底。”

韓相見王上表露了抗秦的決心,獻策道:“王上,臣認爲,我們一邊備戰,與秦國抗衡。另一邊派出使者向諸侯救助。韓國之地,關係到諸侯安危。諸侯見我國有難,也不會坐視不管。”

“好。如韓相所言。發詔書,求援諸侯。”韓王高聲道:“傳令一下,與秦國開戰。”

第四十五章 懷沙第一百一十五章 王齕?白起?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五十七章 美名與罵名第五十章 秦禍移趙第三章 秦太后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一百零一章 趙武靈王伐秦之策第七十二章 許氏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七十九章 戰與和(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生當人傑第五十四章 趙孝成王納上黨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五十五章 攜手共進第三十一章 趙太后託孤第一百二十七章 長平悲歌第四十八章 韓王割地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一百三十五章 蘇厲入秦第一百一十五章 王齕?白起?第六十二章 上黨失守第一百二十六章 生當人傑第二十五章 破武垣第五章 平原君第四十五章 懷沙第五十一章 馮亭獻上黨第一百四十二章 魏齊喪命第五十五章 攜手共進第三十八章 第二個屈原第七十二章 許氏第七十六章 百里石長城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立誓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第三章 秦太后第九十四章 廉頗抗命第一百一十八章 豎子不弱與我第一百一十八章 豎子不弱與我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四十四章 據上黨,爭天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生當人傑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四十三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三十章 封君拜相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起登場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九十六章 馬服子第十章 趙太后怒斥羣臣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起和趙括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五十二章 趙王一夢第一百三十五章 蘇厲入秦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圍待攻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九章 魯仲連第六十二章 上黨失守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相不和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七十二章 許氏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一百三十七章 防微杜漸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二十四章 樂氏風骨第一百零二章 廉頗叛國?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一章 趙惠文王託孤第五十五章 攜手共進第四十六章 楚頃襄王託孤第一百零八章 秦王稷秘密換將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休第五十一章 馮亭獻上黨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五十四章 趙孝成王納上黨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十章 趙太后怒斥羣臣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王稷舉國親征第一百三十九章 秦國欺人太甚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七十三章 魂兮歸來,以瞻山河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二十五章 破武垣第九十六章 馬服子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三章 秦太后第一百二十六章 生當人傑第一百一十五章 王齕?白起?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於藍第八十七章 一戰定天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於藍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與降第九章 魯仲連第一百零八章 秦王稷秘密換將第一百章 離間計第八十三章 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