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齊襄王

趙太后見諸臣有的人請戰,有的人主張將魏齊人頭送去秦國講和,還有的人靜默不言。這座大殿有很多人都在等着看這對孤兒寡母的笑話。趙太后也不表明自己的心裡所想,委屈道:“此乃國家大事,我一個婦道人家,怎能做主。”

平陽君道:“魏齊的生死,關係到我國的江山社稷,還請太后做主。”

諸臣也道:“請太后做主。”

趙太后見諸臣之意,表面上是劍指平原君,其實那道劍是指向的自己。趙太后心裡明白,卻不能明說,頭疼道:“魏齊來趙的事情,平原君已經跟我說了。我也沒覺得接納魏齊,有何不妥。 平原君說得不錯,難道秦國要我國任何人的頭,我們也送去不成。誅殺魏齊事小,送他去秦國,這事可不小。我一個婦道人家也知道,這是不可取的。秦國趁先王甍逝,出兵伐我,讓人難以容忍。你們難道想先王走得不安寧,英明被我們所毀?”

諸臣見趙太后這般說,跪拜道:“臣,無能。”

趙太后往大殿看了看,見一人在這場宮廷爭辯,靜默不語,問道:“虞卿,大家都說了這麼多。你來說說,此局應該怎麼解。我和王上應該聽平原君的,還是聽平陽君的。”

虞卿是聰明人,可不想蹚渾水。平陽君、平原君在趙國的地位如何,他豈能不知。他無論支持誰,總會得罪另一個人。但他心裡還是偏向平原君。他認爲平原君主張抗秦,保護魏齊,還有趙氏的風骨。然,平陽君等人之語,令人感到不舒適。

虞卿也想知道趙太后是什麼意思,不答反問道:“太后和王上是什麼意見。”

趙太后想要這位上卿出個主意,卻沒想到他把皮球提給了自己,無奈道:“我在問你話,你怎麼能反問我。”

“臣,聽太后和王上的意見。”虞卿見趙太后雖是女兒身,但面對這種情況,還能鎮定自若,應對自如,也佩服不已。虞卿的回答,巧妙地避免了趙太后的問題,也避免了在平陽君、平原君二人之間左右爲難。

趙太后知道此人有想法,也是有才能之人。否則,他也不可能一拜趙王,得百金。復拜趙王,得上卿的尊崇。想當年,藺相如也是因爲完璧歸趙、澠池之會,纔得到趙王封爲上卿。

此人,言談舉止,處處透露出謹慎,是因爲害怕自己一不小心說錯了話,得罪了人。當下,趙太后不逼他,也不能跟他裝糊塗,表明態度道:“我想打,但害怕打不贏秦國。不打,又辱沒了先王的英明。打,與不打,着實難以決定。諸位,你們怎能把這個問題交給我一個婦道人家。”

趙太后說完這句話,往大殿顯赫的位置看了一下,心想:“若是藺相如在就好了。面對眼前這種局勢,他定能有辦法。”

虞卿已經琢磨出了趙太后心中的真實想法,忙道:“太后,臣有一計。不用交魏齊、也不用和秦國開戰,我們也能退敵”

趙太后問道:“什麼辦法。”

虞卿正色道:“我們結盟齊國,對付秦國。”

趙太后故意拖長語調道:“結盟齊國?”

虞卿點頭,表明自己沒有說錯,趙太后也沒聽錯,又道:“秦國向來是持強凌弱。我們結盟齊國,秦國見了,忌憚齊、趙之盟,便不敢伐我國。不戰,我們就能擊退秦國。”

趙太后想了想,問道:“這個主意是好。我有個問題?”

“太后請說。”

趙太后放緩語氣問道:“我們結盟齊國,齊國會答應嗎?”

虞卿道:“這就要看太后了。”

趙太后先是一愣,然後又問,“我能做什麼。”

虞卿語調溫和道:“太后和齊王之間的關係,衆人皆知。太后以國書勸齊王,恐怕不能成功。若以家書的形式,齊王也不好駁了太后的面子。”

趙太后想起故國兩個字,眸色之中多了幾分溫柔。又想起了齊王,心裡泛出了層層漣漪。她不想辱沒先王的英明,也不想毀了王兒的名聲。她要守護先王的英明,捍衛王兒的名聲,那就只能和秦國開戰。

聯齊抗秦,趙國就不是孤立的對付秦國。這個計策,也是最好的選擇。趙太后往趙王丹看了一眼,問道:“王兒,你是什麼意思”

趙王丹也不想向秦國低頭,但又不能自己做主,恭順答道:“孩兒,聽母后之言。”

趙太后點了點頭,又將目光落在諸臣身上, “傳令下去,與秦開戰,並聯齊抗秦。”

平原君等人見趙太后和王上站在自己這邊,忙道:“太后、王上,聖明。”

平陽君等人見了,也不能扭轉局勢,只能出聲擁護。趙王丹聽得諸臣的擁護之聲,眼神看向趙太后,問道:“母后,我們應該以何人爲使,前往齊國締結盟約。”

趙太后見王兒那道眼神就已經猜到王兒心中有合適人選。其實,她也有合適人選。既然王兒問了,她就送個人情,不答反問道:“王上認爲應該以何人爲使。”

趙王丹脣角含笑道:“孩兒,推薦虞卿。”

趙太后心中最佳人選是藺相如。然,藺相如年邁,身體也不行,又堅持爲先王守靈。其他人去,她又不能放心。趙王丹相中了虞卿,這個計策是他本人獻的,確實是最佳人選。

平原君見太后有些遲疑,也道:“臣,也推薦虞卿。”

趙太后見王兒和平原君都推薦虞卿,正色道:“虞卿,這個主意是你獻的。入齊締結盟約之事,王上和我就拜託你了。虞卿,你可願意入齊締盟。”

虞卿也覺得這趟差事,沒有人比他自己更合適,也不推遲,領命道:“臣,願入齊,締結兩國盟約。”

“我們結盟齊國,擊退秦國。共同捍衛先王的英明,守衛趙氏的江山。”趙太后眸色欣慰,總算決斷了家國大事。

虞卿奉命出使齊國,來到齊都臨淄。虞卿讓馬車停了下來,目睹眼前這座已有數百年曆史的古都。然,五國伐齊,也讓這座城池毀於一旦。雖經過齊王(齊襄王)田法章二十幾年的修復,斷壁殘垣還是四處可見,臨淄早已經不復當年盛況。誰能想到,齊威王、齊宣王、齊閔王,三代君王在這裡發出政令,征伐諸侯,是如何傲視天下羣雄。如今的齊國,卻是這般模樣。

虞卿進入臨淄,來到齊宮面見齊王田法章。

公元前284年,樂毅統帥燕、秦、韓、趙、魏,五國之兵攻打齊國,齊王田法章的父親齊閔王兵敗逃亡,途中被楚國將領淖齒所殺。齊閔王被殺後,齊國無主。莒城百姓和齊國逃亡的大臣爲了凝聚人心,復興齊國,找到齊閔王的兒子,共同擁立田法章爲新王。

公元前283年,齊國新王繼位,是爲齊襄王。新齊王據守莒城,並佈告齊國各地,擊燕復齊。

亂世之中,必有復國重臣。田單就是在亂世之中復國之人,也是建立功業之人。田單倚靠齊國僅存五都之二的莒城、即墨頑強抵抗,守衛國土。經過幾年的抗爭,燕國也攻不破這兩座城池。

公元前279年,伐齊雪恥,以弱燕之力,攻破強齊,燕國一代雄心勃勃的燕昭王,尚未看到攻滅齊國的那一天,帶着無邊的遺恨,走完了生命最後的旅程。

田單離間燕國君臣,樂毅被換,逃亡趙國。田單見樂毅流亡,燕國人心不齊,以火牛陣,大破燕軍,解了即墨數年之圍。隨後,田單一鼓作氣,收回故土,並派人前往莒城迎接齊王田法章。

齊王田法章已經在莒城居住五年,回到齊都臨淄,滿含熱淚。他終於等到了光復故土這一偉大時刻。然,齊都臨淄已經是斷垣殘壁,凋敗不堪,早已經沒有先前的氣息。

田法章復國後,一邊祭祀山川大河,祭奠先祖;另一邊休養生息、養精蓄銳。田法章復國後,也沒有了齊威王、齊宣王、齊閔王那般霸氣,也沒有選擇逐鹿中原,以爭天下。相反,田法章選擇了偏安,復興祖業。齊國雖與秦、趙有戰禍,但也沒有發生大規模交鋒。田法章不但復國,也守住了先祖殘破的基業。

這日,齊王田法章聽聞趙國來了使者,並在宮中召見了他。齊王以國禮接待趙使虞卿,並聽了來意,當下表明態度道:“寡人只想治理好齊國,不想加入中原之事。”

虞卿見當今的齊王,早已經沒有父輩、祖輩、曾祖輩的雄心大志,顯然是還沒有從五國伐齊之戰中,恢復過來。虞卿也知道,五國伐齊,對齊國來說是一場災難,對齊王田法章來說是更大的打擊。

齊王田法章歷經家國昌盛、被諸侯聯合伐、險些亡國,社稷傾覆、又復齊國,這其中的滋味,是無法用語言形容,除了親身經歷的人,也沒人能夠體會。

虞卿也知道,當今齊王的個性,注重感情。他見國書,不能打動齊王。於是,拿出趙太后備好的家書,遞給了齊王。齊王見着世上不多的親人,趙太后的家書,淚落不已。

齊王不想捲入中原戰事,又不想和趙太后鬧得不開心。他若選擇救趙,就會捲入中原戰事。對於齊王的人生經歷來說,和平纔是最重要的。他若不救,必會和趙國交惡,也會和趙太后斷絕關係。齊王左右爲難,對着虞卿說了幾句,並安排他在官驛歇息,等待答覆。

虞卿行了一禮,說走就走,也不說話。虞卿從齊王眸色散發的表情之中就看出了齊王內心涌現出複雜的感情。虞卿知道,這件事齊王需要時間考慮。畢竟,現在的齊國,當今的齊王,想要的只是偏安之中的和平。

田法章與大臣商議結盟一事。

諸臣聽聞,與趙國締結聯盟,紛紛反對。

一人怒斥道:“我國能有今日,皆有趙國一份之功。五國伐齊,趙何那小子趁火打劫,攻入我齊國。王上繼位,趙國也多次攻打我國。如今趙何死了,秦國攻伐,纔想起齊國。這,會不會太晚了。”

另一人也道:“王上,齊國好不容易有現在的盛況,我們不能捲入中原戰事。”

一人道:“秦國伐趙,就讓他們兩國相爭。他們兩國打得兩敗俱傷,齊國才能安穩的發展。”

“臣聽說秦國伐趙,燕國也蠢蠢欲動。趙國西有秦,北邊有燕。我們不如聯合魏國、楚國攻伐趙國。我們也讓趙國嚐嚐被五國討伐的滋味。”

“我們不能結盟趙國,迎戰燕、秦,我們應該合縱諸侯,攻滅趙國。”

齊國宮廷上下,罵聲一片。五國伐齊之時,趙國的落井下石。齊國君臣對趙國沒有任何好感。再者對於他們而言,和平纔是齊國首要的任務。趙國和秦國,誰勝誰敗,皆不會影響到齊國。論家國,田法章還是不想與趙國締結盟約,共同擊秦。但,感情這一關,他又過不去。

一人問道:“王上,我們不妨問問安平君。”

又有幾人站出來道:“王上,是否與趙結盟,還請問問安平君的意見。”

田法章早就聽聞,當今的齊國,沒有齊王,只有安平君。安平君的威望早就超越了他這個齊王。安平君想廢掉他,自立爲王,也會得到很多人忠心的愛戴。如今朝堂上大臣的言論,更讓田法章感到不安。

田法章身體不好,對於齊國來說,也不是什麼秘密。田法章也害怕,閉上眼睛之後,再也不能醒來。他更害怕自己死後,安平君專權,太子田建坐不穩王位,導致江山易主。

齊國好不容易復國,若又亡國。他豈能對得起先祖的在天之靈。這些年,他選擇忍辱負重,戰戰兢兢地活着。他不管臣子和百姓是怎樣看他的。他忍受一切,都是爲了保存宗廟社稷。

然,安平君也是他心中一根刺。他想拔出,又不敢輕易拔出。若時機選擇不對,就會事與願違。他若誅殺安平君,不僅會留下誅殺功臣的罵名,也會令國人寒心,更會威脅到齊國的江山社稷。

田法章臨走前,他想的是如何爲自己的兒子鋪平道路。如何讓自己的兒子,能夠坐穩王位,守住齊國的江山。

諸臣反對與趙國結盟,也讓田法章看到了另外一面。那就是,眼下,是與趙國改善關係最好時機。日後,他可以藉助趙國,穩定自己兒子的王位。但,有些話,他又不能說出來。

田法章深深嘆了一口,深感無奈,沉重道:“秦國攻伐趙國,趙國向寡人求助。寡人想要的是齊國和平。寡人不想捲入秦、趙兩國之爭。也想秦、趙相爭,坐收漁利。”

田法章換了一口氣,又道:“趙太后以家書的形式向寡人求助,寡人又不能不救。寡人若救,就會捲入中原戰事。寡人若不救,也會傷了齊、趙之間的和氣,更會傷了寡人和趙太后之間的感情。諸位,寡人應該怎麼辦。”

田法章言語真切,也打動了諸臣的心。齊王復國後,的確對中原戰事漠不關心。此刻,齊王田法章也表現出不想插手秦、趙之爭,也不想捲入中原戰事。但,田法章說得於情在理。趙太后是齊王的姐姐,他若不救,人情太過冷漠。齊王和趙太后,從小關係最好,齊國君臣皆知。救與不救,這個問題擺在齊王面前,着實難以抉擇。

第二十五章 破武垣第七十八章 田忌賽馬第二十一章 燕武成王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十六章 趙國以地換將第十章 趙太后怒斥羣臣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一百四十二章 魏齊喪命第二十二章 許歷第九十二章 都長君?安平君第一百零十章 破長平 亡邯鄲第二十五章 破武垣第八十六章 與君一戰第四十四章 據上黨,爭天下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第一百四十一章 趙武靈王之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起登場第五十三章 三晉男兒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一百一十五章 王齕?白起?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第八十三章 全力以赴第八十七章 一戰定天下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十七章 身在趙國,心在齊國第一百三十四章 爲邯鄲而戰第四十二章 英雄落寞第五章 平原君第二十一章 燕武成王第三十三章 齊襄王託孤第二十二章 許歷第五十七章 美名與罵名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四十八章 韓王割地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四章 魏齊亡趙第五十八章 秦昭襄王怒伐上黨第七十四章 廉頗與王齕第一百零六章 廉頗與藺相如第九十四章 廉頗抗命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七十七章 提兵親征第一百二十七章 長平悲歌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七十九章 戰與和(上)第三十九章 韓恆惠王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休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三十九章 韓恆惠王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立誓第十一章 左師觸龍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七十四章 廉頗與王齕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割地 不求和第一百二十二章 埋骨之地第六十八章 老馬嶺失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起登場第七章 趙太后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七十六章 百里石長城第一百零六章 廉頗與藺相如第六十五章 長平第十章 趙太后怒斥羣臣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六十一章 廉頗出征第二十六章 克中陽、圍燕下都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三章 秦太后第二十五章 破武垣第三十章 封君拜相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一百零一章 趙武靈王伐秦之策第七十五章 棄丹河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三十三章 齊襄王託孤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於藍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九十七章 馬服子趙括論戰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休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二章 秦昭襄王廢太后、四貴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六十三章 馮亭陣亡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三十一章 趙太后託孤第一百二十八章 馬服子戰死第一百零五章 我不如廉頗第八十七章 一戰定天下第六十六章 秦昭襄王和趙孝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