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張角把議題帶溝裡了

“趙雲小兒,端的不是人子!”張角毫不猶豫站了出來:“一到雒陽,就妖言惑衆。正是有了他,纔有《老子化胡經》!”

其他的道士並沒有看他,而是迅速看了于吉一眼。

儘管兩人年歲相仿,卻有師徒之實,《太平要術》正是他整理出來的。

此刻當師傅的沒有說話,當徒弟的跳了出來,什麼鬼?

于吉有苦自己知,當年也怪自己,想裝作高深,說了個什麼“吾名南華老仙”。

那個年代的張角閱歷不深,信以爲真,後來才發現不過是和自己一樣修煉的道士,只不過家學淵源,家裡面有不少道藏典籍。

說實話,從當年他得到《太平要術》至今,兩人還是第一次見面,不想是他這種場合下。

而如今的張角羽翼豐滿,對《太平要術》的原作者,也沒有多大的恭敬。

叫你一聲師傅,你還要理不理的,真還把自己當盤菜了。

張角也有自己的苦衷,他的黃巾道都已經在雒陽傳播,正是有了史子眇這個地頭蛇,才能在京城紮下根來,京畿之地,萬萬不可丟。

“哦?”恆山秋道人對他和趙家的糾葛一清二楚,真定離着恆山並不遠,他頗爲玩味地說道:“看來張道友早就有應對之策,不妨說來聽聽。”

張角欲哭無淚,自己哪有啥應對,不過是站出來力挺史子眇而已。

看到他那訥訥無語的樣子,于吉心裡有氣,不由自主哼了一聲,算是把自己的臉也給丟了,他也不想接過話頭,免得引火上身。

在座之人,誰都不會是傻子。明眼人都知道,史子眇不管對劉辯有沒有扶持的意思,都由不得他了,因爲趙雲要做劉協師傅的事情早就傳了出去。

涉及到皇家,涉及到改朝換代,都是人精,在座幾個還想打退堂鼓,不欲淌這渾水。

“要不李道友出面,就說根據典籍記載,老君西出函谷,早就到了天上。”張魯硬着頭皮說:“如此一來,《老子化胡經》不攻自破。”

有張道陵的香火情,他支持李家這一系是必然的。不過今日之後,這情分也就還完了。

李喆的眼睛,不知何時又閉合了,端坐在那裡,猶如木雕。

老子的思想核心,就是清靜無爲,每一任上清宮主上任前,都會對着老子的畫像起誓,終其一生,不得下山,不得參與凡俗之事。

不然,歷朝歷代,可曾見過任何一個李家人行走在紅塵中?

“人家趙雲也沒說老君的壞話,”嵩山宋道人不以爲然:“《封神演義》中說得很清楚,老君就是清靜無爲,手下只有一個弟子。”

作爲都是在雒陽這一片的道家,他對史子眇也沒啥好感,天天到皇宮裡去,邀寵獻媚。

我們道家的宗旨,你都丟到九霄雲外,修的何道?

史子眇心裡發苦,想不到從來沒有恩怨的嵩山也對自己發難,他緩緩搖頭:“宋道友差矣,《封神演義》不過是無中生有的。”

“史道友的意思,我們道家的所有典籍都是與生俱來的?”華山公孫道人有些鄙夷。

自從東漢定都雒陽,華山在道家的地位驟然下降,不復有秦朝和西漢時期的昌盛。

遙想當年光武帝劉秀要定都的時候,未嘗沒有上清宮的人出面作梗,不然好端端的長安是都城,爲何會跑到雒陽來?

一時間,場面上的氣氛十分詭異,就連一直不言不動的李喆都把眉頭皺了起來。

他沒有想到,本來準備團結道家的人,再來一次對佛教的打擊,爲何會變成這種局面。

所有的道家典籍,大家都說是這樣神仙那樣神仙所賜,真實情況如何,彼此都心知肚明,拿到大庭廣衆下來講就不太好了。

“其實,我蠻欣賞趙子龍的。”公孫道人見對方默然不語,再次開口道:“既然你們想要針對趙雲,不知該如何去處理?”

恆山秋道人本來只是想諷刺下張角的,發現還有幾人也和自己保持着相似的心思。

要說誰對趙雲最熟悉,自然也只有他了。

從真定到恆山,其實不過是翻過太行山就到。況且那裡還是古恆山呢,哪怕雙方沒有交情,好像也有了些親切感。

“那史道友就要做好準備了,”秋道人嘴角一抽,不無揶揄道:“趙雲擅長的有詩詞、字,沒到雒陽據說就寫了一首詩。”

“要不你寫一本小說也行,《封神演義》你說是假的,那就寫一部真的出來駁斥好了。”宋道人戲謔道:“你認爲《老子化胡經》不正確,那你準備寫何經書駁斥?”

目前,史子眇一方,只有他自己纔有別樣心思,當然張角也想報仇,張魯只是適逢其會,爲支持而支持。

道家的人,本來始終都主張清靜無爲,自從明帝時期一千三百多道士想要把光頭們趕出去,他們不想所謂的野狐禪跑到中原傳教。

後來,皇室的人袒護,雒陽的高官們也不出手,自然就是默許佛教的存在。

打那以後,原本還有些團結的道家,逐漸就成了一盤散沙。

要不然,爲何衆人連李家的人面子都不給,他們認爲李家是李家,史子眇是史子眇,不能混爲一談。

李喆一封書信相招,大家沒有任何一個人遲到,按時赴約,算是給了你們李家面子。

史子眇那些小伎倆,誰看不出來?道家的人是清靜無爲,卻也不會是傻子,被人當槍使,攻擊趙雲,他又不是佛教的人。

設若剛開始就定下基調,大家直奔主題,或利用關係,或直接辯論,趕跑佛教就行。

儘管佛教在中原傳了一百多年,由於道家的抵制,始終都在雒陽周圍打轉。

現在的皇帝並沒有當年明帝那樣的決斷,驅趕佛教不要太簡單了。

既然你們把目標給定偏了,對不起,我們不上當。

你史子眇一個道人,難道還想去當帝師啊,做夢吧你。

張魯最清醒,他和趙雲沒有仇怨,馬上就明白癥結在哪裡。

他還是想盡最後的努力:“諸位道友,寫書和經書的人是趙雲,現在佛教的人越發猖狂,就不能找一個兩全之策,既可以打擊趙雲,又可以趕走佛教?”

李喆算是把李家人的傳統發揮到極致,他沒有再開口,等最後纔會出來說話。

當然,一旦他說話,就必須做到公平公正,否則別的道家買不買賬就是兩說了。(。)

第121章 跨南海進軍日南第94章 趙雲論寫毛筆字第151章 造紙廠現狀第155章 戈壁灘元直放火第75章 行蹤暴露第94章 殺雞儆猴第86章 一封家書第117章 學生秦彩虹第80章 烏赫部的新任首領第177章 踢隱門出局第92章 秘密武器的威力第146章 真定侯要來雒陽第86章 一封家書第158章 袁家對趙雲的態度第133章 牛B堂姐夫第16章 憋屈盧植陷囹圄第51章 招親前夕第109章 二女相見第169章 黃巾大佬們震怒第164章 徵林邑曹操受困第8章 趙雲之名第120章 鞠義的困惑第54章 檀石槐安排身後事第157章 進貢路上第120章 何時圓房第27章 北征戲志才領命第197章 呂布之勇第44章 荀採第113章 太平洋彼岸的作物種子第51章 作詩《遊子吟》,收徒楊德祖第151章 殺傷兵紈絝猖狂第141章 中溜縣趙恕奪之第98章 畜生第88章 袁紹零陵初受挫第161章 聯合隱門第100章 家族自糾佞邪滅第147章 特種兵朱盧如奔第74章 一波三折的夜襲第21章 露馬腳王越殞命第95章 有種你來,老子虐不死你!第174章 張讓也得講原則第166章 道是無情卻有情第13章 趙雲練兵第104章 他是我弟子!第138章 賈詡新年開門紅第72章 勇趙龍連俘六將第57章 大遼河邊第一勇士第49章 拼音第128章 征服東瀛踏出第一步第69章 接觸江夏蠻第21章 露馬腳王越殞命第199章 州事郡事縣裡事第22章 預定一個皇子老師第68章 那延部參戰第101章 衝冠一怒《愛蓮說》第79章 幷州軍始動第121章 趙子龍的短板在哪兒?第121章 趙子龍的短板在哪兒?第188章 槍對槍第245章 癡軍漢無事打架第64章 四面楚歌第23章 涿縣令公孫第15章 呂奉先京城喊冤第161章 聯合隱門第177章 踢隱門出局第84章 甲字乙號,又是下馬威第94章 殺雞儆猴第22章 洭浦關之戰:漢軍之策第14章 蔡穆侯墓第53章 抽籤比武第43章 管教第127章 孫堅孫文臺第20章 榜眼琅琊諸葛亮第3章 拜訪荀爽第42章 調教第64章 四面楚歌第147章 情況有變第160章 趙袁換親第33章 誰在對付第100章 家族自糾佞邪滅第110章 尷尬關雲長第172章 黃巾來拜第6章 牛人歸心第129章 垂釣袁紹心不寧第38章 義子黃旭第252章 私兵蠻兵子弟兵第216章 不鬥漢軍不釋懷第173章 又見霹靂炮第163章 阮天王率部歸順第37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131章 番禺城二代惹事第12章 經天緯地之才?!第81章 趙袁結親第176章 根兀部落命運第104章 攻防戰開始第42章 暗殺?第221章 十萬大軍進三苗第17章 話別黃忠第193章 交趾歸漢交州平第112章 張氏三兄弟親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