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姍:“小品的誕生?”
“對呀…《今天的幸福》,網上很多人討論,現在是很好的機會,趁熱打鐵,推出一檔室內綜藝,既能增加你們的熱度,也能創收…兩全其美!”
“但觀衆會不會感興趣?”
“可以引入比較嘛,分隊,兩個隊伍,內部PK,然後找專業人士打分。”
“專業人士?”
沈長林琢磨一下,然後道:“現場觀衆打分吧,喜劇、小品是屬於觀衆的,評判標準也應該交給觀衆!”
“…行,我去找李姐說一下。”
“實在不行的話,乾脆玩大點,把德芸社、東北喜劇團隊還有以賈玲爲首的那幫人都叫過來,直接PK!”
這下沈藤也震驚了:“玩這麼大?”
“要玩就玩大點嘛,就叫《歡樂喜劇人》…國內首檔喜劇競演綜藝,打分的,每兩期綜合比分最低的,被直接淘汰!”
“…那就不能在BJ臺播了。”
“爲什麼?”
“因爲BJ臺跟德芸社有矛盾…”
“對對對…我把這茬給忘了!”
BJ衛視當年聯合媒體封殺郭得綱,算是媒體對藝人封殺雪藏的最後一役,從那之後,再也沒有傳統電視臺一言不合就封殺某人。
來了個新臺長,正趕上曲協搞反三俗,新臺長爲了響應號召,拿德芸社開刀,找了一個假記者以採訪老郭家侵佔綠化的名義闖老郭家大門,讓他的徒弟李鶴彪踹了一腳,就倒在地上碰瓷,說胳膊踹骨折了。
然後,BJ臺就聯合媒體要封殺德芸社…
這個事,要是放以前,都不叫事,一個藝人被官差欺負,多大點事,欺負你就欺負你,你還能怎麼着?
但今天社會,有了網絡這個放大鏡,多數網民一邊倒的支持老郭,而且人真有本事!
“那就聯繫一下東方衛視…”
“AH衛視不行嗎?”
“既然做了,肯定要做大一點,必須得是一線衛視!”
趙姍點頭:“行,我去聯繫…”
沈藤、艾倫兩人全程沒說話…
怎麼說呢,震驚!
節目都沒錄呢,就已經挑電視臺了?
這…這就是底氣吧!
……
“哥,咱們沈導演認識多少人?”
“…不知道,我只知道去年他入股咱們麻花,咱們老闆張晨高興壞了!”
麻花最初是由張晨、遇凱、田有良三人創立。
田有良就是鄧朝的恩師,《翠花上酸菜》也是他導演的…
03年創立,當時三人每人出了10萬,創建了麻花,本來想直接拍電視劇的,趕上SARS沒幹成,後來就試着做了場話劇,雖然沒掙到錢,但是口碑還不錯。
再後來,田有良退出,遇凱出錢把他的股份都買了下來,遇凱也就成了開心麻花的最大股東,另外還有個叫張一微的人加入,當時的持股比例是遇凱50%,張晨10%,張一微40%。
不久後公司稍微掙了點錢,規模也比最初大了,但依然還是一個名不見經的小公司。先是遇凱把手上的一部分股份賣給了張一微,而張一微接着又把手上的股份作價300萬全部賣給了張晨,於是張晨就成了最大的股東。
沈長林去年出資5000萬,直接拿下48的股份——沒上春晚呢!
張晨知道沈長林的能量,絕對能讓麻花上一個臺階。
這不是來了嘛!
但他不知道,沈長林之所以入股麻花,是因爲想保持麻花精品的風格,而不是後世那拼命種圈錢…
麻花這幾年推出的一大堆你都沒聽說過的破爛網劇,不像以前麻花“不滿意,寧可不上”的風格。
“…哥,你聽說沈導演要做新電影嗎?”
沈藤看了他一眼:“聽說了…”
“那你怎麼不問他?”
“他都說了咱倆不合適…”
艾倫這纔想起來:“是說個人風格不適合?”
“對…”
……
《魔盜團》的演員選擇,沈長林有考慮過沈藤…
但不合適,沈藤是專業喜劇人,身上帶着喜劇色彩,就是風格明顯的喜劇演員。
《魔盜團》畢竟不是喜劇類型,按照類型分類,明顯屬於冒險、動作類,還是不要用他了!
關於演員選擇,魔盜團四位,最初想法是:鄧朝、郭景飛、陳瀟加上肉巴…
但又覺得不合適,不是說演技不行…
他覺得這幾個人形象方面有點問題…
尤其是郭景飛…郭景飛咋一看就不像那種催眠術高手…
反倒是徐爭有那個味道!
陳瀟…身上亦正亦邪的氣質太濃郁了,少年感也有點缺失…
楊陽或者白淨亭吧…
還有肉吧…
她太年輕了,跟鄧朝的CP感有點尷尬。
可能要換人,換成誰呢?
至於第五位,高深莫測,年齡四十歲左右,氣質偏冷…
腦海裡想了一圈,決定邀請樑佳輝…
其它配角,比方說大反派已經確定金士傑出演,警察那條線則有王愷領銜——這是趙姍強烈要求的。
畢竟愷愷是《失戀33天》出道,又有《步步驚心》的八阿哥,資源怎麼也應該上一層臺階了!
沈長林也覺得挺對不起他…
對了,《BJ遇上西雅圖》的男主角找了愷愷…
不過,眼下更重要的是資金問題,不是說找不到資金——沈長林的電影,又是商業片,想投資的人海了去了。
問題就在這,想投資的人太多了!
……
其實一部電影籌備,正常流程是募集到資金,然後再選角…
畢竟你連錢都沒有,拿什麼招募演員呢?
國內相反,大部分都是先拿到演員合約,然後靠着合約去找投資方…
因爲你沒法跟他們解釋這個劇本有多精妙,市場前景有多棒,你只有拿演員卡司才能忽悠到投資人給你錢。
很多圈外的投資人壓根不信所謂的類型,他只信大牌,你能找來周星星,我給你八千萬,你能找來劉得華,我給你六千萬。
當然也有看到導演就投錢的,沈長林就是這種。
《繡春刀》、《大人物》,連純劇情片的《搜索》票房也過了四億!
而且《搜索》的海外版權買的相當不錯。
沒有人懷疑沈長林在商業片上的能力!
聽說第四部電影迴歸娛樂類型片,一羣人當然搶着投資…
如果連沈長林這樣的導演都不追逐拉攏,那華娛圈真是白癡集中地了!
旺達、華宜、博納包括小馬奔騰都找人探尋過沈長林的意見…
他能怎麼辦?很乾脆把一切推脫給了跟光線的合約上面…
《魔盜團》初步成本1.5億,其中演員成本1000萬上下,大部分都是製作還有後期特效…
光線投資30%——這是他們能拿到的最大份額;
中影投資20%;
長林影視30%…
還剩下20%,要分給院線、媒體…
零零散散加起來,差不多十幾家投資方。
其實,如果是以前,沈長林根本不擔心資金來源問題。
光線、長林影視的錢都挺乾淨的,合法經營嘛!
但現在不行了,一堆莫名其妙的人都開始介入電影製作了!
雖然還沒有像2015年似的那麼瘋狂——2015年共發生了88起影視業的重組併購,涉及金額高達435億!
但沈長林還是擔心有人會藉着投資《魔盜團》炒作…
別的不說,《葉問3》是不是好電影?
至少不差吧!
咱們實話實說,《葉問》系列都不差的。
雖然不像《精武英雄》那樣人們記住的是“教科書般打鬥”,但《葉問》系列以功夫片的方式拍劇情片,套着功夫講故事,這就使得功夫片的受衆突破了一小衆功夫片迷,比如“一個打十個”就出現在了許多表情包上面。
而且,《葉問》系列的打鬥設計很有誠意的!
《葉問3》將詠春招式、套路、動作規範、章法展現的淋漓盡致。
劇情雖然有點散亂,但確實完成了葉問這個角色‘見自己’的轉變——見天地、見衆生、見自己!
不再延續前兩部的名族大義,而是迴歸家庭、迴歸個人的本身。
挺好的作品,可惜讓製作方和發行方給毀了!
《葉問3》這部電影的發行鏈條上,除了A股和港股2家上市公司還“潛伏”着1家擔保公司、多家P2P公司…
在上映前先後以保底發行的名義對外公告投入了總計1.6億的資金,保底目標爲10億。
算盤打得太明顯了,簡單說:高票房刺激股價。
電影項目成爲資產被證券化!
шωш¤ TTKΛN¤ ¢o
真會玩啊!
所以,電影這種東西最好不要跟金融扯上關係…
不出問題還好,一旦出問題,捱罵的肯定是電影方和導演。
所以,每一個投資方,他都記錄了一下,包括投資1%的電影頻道…
然後郭鬆姜滿臉興奮的趕了過來,說起了他剛剛跟人見面的收穫:“互聯網+電影+金融!他們跟我說,我們做電影的應該把格局打開一點…”
沈長林有點無語,他直接問郭鬆姜:“要是虧了怎麼辦?”
“做電影本來就有虧有賺嘛!”
“問題是買了產品的用戶不知道啊,他們是帶着賺錢的目的買你的衆籌產品!而且人家會認爲這就是電影出品方搞的鬼…我跟你說,我們做電影,一定要老實本分,不要想着走捷徑,捷徑走多了,你就看不到正途了!”
讓他拒絕這個提議…
……
格局打開一點?
老郭有這樣的想法可以理解,影視製作最怕的是什麼?
當然是虧本導致資金收不回來!
所以嗎,纔會被鑽了漏洞嘛!
所謂的互聯網+電影+金融,就是用衆籌的方式募集電影製作資金——就算虧損了,虧得又不是出品方的錢!
很多擔保方在你電影項目開拍之前就已經把錢給你了…
互聯網?
這個真不是互聯網先玩的,是保險公司——國華人壽投連險產品——信託計劃四個項目(《小時代3》、《小時代4》、《狼圖騰》還有《非法操作》)。
只不過後兩個項週期超支…
那怎麼辦?
互聯網接盤唄——阿狸巴巴的娛樂寶接盤的就是《狼圖騰》和《非法操作》,吸引了一堆人投錢!
以信託的名義募集了大批資金…
其實這是違規的!
在金融體系裡,一般公開募集的產品需要是簡單的,標準化,產權清晰的。同時,要求向投資者披露完整的投資信息。
原因在於普通大衆不具備複雜的判斷能力。
所以,它纔會用信託的名義募集嘛!
後來百度眼饞,也做了一個百發有戲…
再後來《葉問3》事件爆發,這幫APP都不見了…
這麼說吧,原時空,沈長林也覺得互聯網+電影是未來大趨勢,覺得互聯網可以打通觀衆、用戶之間的關卡…
畢竟互聯網+是那幾年的大勢…
連於胖子都說‘傳統電影公司都將給“BAT”打工’。
但之後阿狸影業、企鵝影業各種折戟沉沙,阿狸有《擺渡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機器之血》;企鵝影業有《少年》、《爵跡》、《愛情公寓(電影版)》、《上海堡壘》…
真那麼牛逼,爲毛做出來的都是shi呢?
就覺得電影這種東西之所以一百多年都是那批人在玩,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內容產業還是得靠人!
無論觀衆通過什麼樣的渠道觀看,對優質內容的需求仍然是最本質的訴求。
不可能你控評、鎖評,大家就發自內心覺得你拍的是個好東西。
因爲大家見過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