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其實就是名利場,名和利,算是因果關係,畢竟如果沒有利,誰會選擇出名呢?
有利潤就有資本,有資本的地方,如果制度、規則不夠明朗,那黑幫就來了——因爲有模糊的邊界嘛!
其實,在古代,演藝娛樂圈就屬於江湖的一部分,和黑社會脫不清關係的。
比如黑道控制的青樓,除了從事都知道的那種行當,也會有演藝表演的——雖然水平高低不同。
真正上得了檯面的演藝娛樂真正背後都是官方。
不止中國,好萊塢也一樣,瑪麗蓮夢露不就是約翰·羅塞利捧起來的嘛…
當年,香港電影是整個亞洲地區的龍頭,隨隨便便找幾個明星幾天搞一部電影,就算本埠賣的不行,東南亞賣賣片花,也能有幾千萬港幣…
所以黑社會有動力去搞明星,搶人搶檔期是常規操作,一線港臺明星沒點涉黑背景根本混不下去。
93年之後,時代就變了…
首先是香港電影在東南亞雖然有些依然流行,但已經輸給好萊塢了。
那個年代的好萊塢,不是隻有錢的好萊塢,而是要技術有技術,要創意有創意,要理想有理想,要演技有演技,要奇蹟有奇蹟的好萊塢!
尤其是《侏羅紀公園》,真的是通殺全球!
香港電影,靠幾個天才演員撐着的模式,在好萊塢的超級製作工廠面前,其實是不成熟的…
當時能阻擋好萊塢的只有兩招:1、不給它到本地市場播出的機會,保護自己基本盤;2、好萊塢自己看不起東方市場,別來,自己選擇不全球化;
然後,蘇聯解體了…
全球化,去前蘇聯、去東方、去非洲、去所有能撈金的地方撈金,是當時美國的共識…
好萊塢從93年開始推行不留市場死角的全球化政策,吃掉了香港電影海外的市場基本盤!
好萊塢的全球化戰略,基本是不留市場縫隙的全球化。
插一句,當時香港電影最大的市場是寶島省,寶島片商是從1993年開始撤資的,之前港片在寶島享本埠待遇,發行不受限制,稅率低,撤資的原因主要還是港片要價太高,投資港片不賺錢了。
但是港片徹底失去寶島市場是在1996年,因爲這一年寶島徹底放開了對西片的限制。
當然啦,讓香港電影人徹底向好萊塢俯首稱臣的大片,是1997年上映的卡梅隆鴻篇鉅製《泰坦尼克號》,當年在香港狂攬1.28億港幣,比比“港片本土票房王”周星馳《功夫》6127萬港幣,多了近一倍,而97年港片票房第一的《一個好人》票房只有4550萬…
自此,香港電影人意識到席捲全球的好萊塢大片是他們無法戰勝的!
打不過怎麼辦?
加入唄,還能怎麼樣?
好萊塢在其強勢期,對幾乎全球的電影人才都有虹吸效應!
成龍、周閏發包括李連結等紛紛試圖在好萊塢證明自己,然後又成爲好萊塢進軍東方的重要力量…
此外,碟市則被各種盜版商壟斷,連叄級片都拍不起了…
是真的拍不起了,你花150萬拍個片子,人家直接高清盜版,你能怎麼辦?
……
國內市場,《國際市場》一直霸佔票房榜前兩名——《移動迷宮2》上映後,搶走了單日票房冠軍寶座。
11月13號,《國際市場》上映20天,累計票房5.7億…
然後《007:幽靈黨》和《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上映…
後者是周迅監製+楊小蜜主演,導演是秦小珍。
首週末票房6300萬…
沒有達到預期!
這電影咋一看名字,還以爲講述的是03年nba黃金一代的探花秀卡梅隆·安東尼蹉跎歲月,別離總冠軍,紅塵作伴,策馬奔騰與勒布朗共享人世繁華的感人故事。
卡梅隆·安東尼是真慘,兄弟籃球也沒帶上他!
其實,他也不錯的,最廣爲人知的是技術全面,所謂的進攻端萬花筒,可惜交易到尼克斯之後,甜瓜變成了肥瓜,變成了投籃機器,突破技能基本隱藏了…
好吧,《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裡的安東尼並不是打籃球的,這電影無聊的一批!
毫無節奏可言,又臭又長的qq空間日誌!
要不是楊小蜜的號召力,以及賣力宣傳,估摸着票房會更爛…
確實,原時空,《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總票房才6200萬…
挺好的,成全了《國際市場》過6億…
至於《007:幽靈黨》,作爲全球知名動作片項目,在內地的表現,算是不溫不火,首週末2.8億…
其實,內地觀衆喜歡的好萊塢大片還是那種特效大片,對沒有很多大場面的007無感在預想範圍之內!
而且…007這個ip,真尼瑪絕了!
我想看他秀起來,結果人家踏實得比冷鋒還低調…
我要看特效他就給我秀劇情,我要看打鬥他就原諒,我要看機器人他給我看兩小時真人…
神經病啊?
唯一的看頭大概是莫妮卡·貝魯奇影片裡那身黑素衣寡婦打扮,就兩個字,性感。
被男主角一步步逼到牆角然後強吻、啪啪…
但也就這一點看頭了,難怪豆瓣評分6.2分——後來漲到6.5了…
然後11月20號,《重返20歲》上映,又是一部主打肉巴的電影,這次給她配了胡哥+白淨亭,導演則是姚亭亭,監製蘇侖…
首日票房0.9億,次日1.2億,上映第三天,票房則是1.1億…
沒錯,首週末三天,票房破三億!
簡直了,這個戲的成本是5500萬,其中廣告植入6000萬——典型的沒上映已經盈利的項目。
現在,首週末過三億…
《重返20歲》可沒有原著ip支撐啊,純粹靠的是肉巴的號召力。
而且同檔期有《飢餓遊戲3》、《玩命速遞:重啓之戰》…
吊打他倆。
票房出爐後,網上包括業內都在談論肉巴…
這部戲主打的也是她,宣傳、海報,她都是c位。
胡哥、白淨亭都算邊緣角色…
2015年,三部戲,《我的少女時代》(4500萬成本,票房9.46億)、《墊底辣妹》(3800萬成本,票房6.7億),加上《重返20歲》,首週末爆砍3億票房…
殺瘋了!
肉巴…已經不止紅到發紫的程度了。
這…就是行走的印鈔機啊!
《重返20歲》劇組路演,基本上每到一站,都有好幾千人團團包圍…
“我覺得是這樣,首先是劇本比較好,然後才能談演員的合適程度,否則,都是空中樓閣!”
“…不是我會挑戲,主要還是公司安排得好,我接的戲基本都是公司幫我挑的…”
面對採訪,儘管肉巴一再謙虛表示只是運氣,但…
連續三部爆款,而且還是同一年,對了,下個月還有《精絕古城》…
再怎麼謙虛,聽得多了,也會有點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