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章 陷入愛爾蘭危機的英國

一提到東方的那個中華帝國,羅素又有些失敗的頹然感。

誰能想到十多年前,還被大英帝國任意蹂躪,扁圓任捏的一個東方古老而落後的國度,如今竟然一舉變成一個東方強國了。當初那個能被大英帝國隨意派一兩支聯合艦隊,加上隨意從駐紮在印度的一兩萬士兵便能擊敗,並深入內河腹地的東方國家,竟然在短短十年不到的時間,便從一個工業幾乎爲零的落後農業國,一舉變成了一個在世界上有一定工業地位的強國。

羅素已經從英國情報部門那邊得到統計過來的消息,那個中華帝國如今已經效仿歐洲,特別是英法兩國,建立起了廣泛的基礎工業。別看那個國家如今的工業化程度依然很低,低到那個國家的城市人口不足全國人口的統計數據的最低點百分之五,遠遠不及英國如今的接近百分之六十的城市人口率,總體工業化程度也遠遠不及英國。但那個國家的人口衆多,國土幅員遼闊,就算極低的基數,累積起來的絕對數量,也是十分地驚人了。

4億多的人口,是大不列顛本土人口的十多倍以上,就算是城市化進程只有百分之三百分之四,折算到具體的城市人口數量,或是超十萬人的城市數量,便是接近英國的程度。而工業方面,同樣是如此。

偏偏自己同前任的那些首相一樣,明知道應該立即出兵將那個飛速崛起、日益強大的中華帝國狠狠地打壓下去,最好能徹底擊敗它,將其分裂成幾個勢力或國家,變成大英帝國的殖民地,這樣才最符合大英帝國的長遠利益和第一強國的尊嚴。可就是無法做到!

不是因爲克里米亞戰爭牽制,便是印度的大肆叛亂,甚至,連愛爾蘭和大不列顛本土也開始叛亂起來。而此時,對方已經一年賽過一年地強大起來。好不容易,前任首相巴麥尊爵士發動一場對華遠征,調集數萬海陸軍隊遠征東方,卻沒想到遭遇對方的陰險惡毒的算計,全軍覆滅,甚至連巴麥尊爵士都因此被迫下臺,而女王陛下也因此黯然神傷。

而自己如今,內憂外患之下,就更難以組織足夠多的兵力攻打對方了。想到這裡,羅斯便有一股無名的憤怒,異常地憋屈。要是能迅速平定印度和愛爾蘭的叛亂就好了!抽出兵力來,狠狠第教訓那個東方國家,讓他們知道,這個世界,始終是由大英帝國主宰着。

而一想到愛爾蘭的境況,便讓羅斯一陣頭疼。

想到這裡,羅斯朝陸軍軍務大臣拉姆齊、安全大臣華萊士和德比伯爵三人道:“愛爾蘭那邊形勢越來越惡劣了!

大不列顛已經往愛爾蘭島前後兩批調去了35000多步兵和炮兵部隊,加上原本在愛爾蘭駐紮的20000多名步兵和近萬名軍警,這麼多的兵力竟然還是沒能將愛爾蘭叛軍平定下來,反而越鬧越大,竟然連愛爾蘭最大的城市兼首府都柏林都被叛軍攻佔了。而第一批援軍二萬多人和原來駐守都柏林城的大不列顛士兵,只剩下15000來人,逃往北方,一路被不斷組織起來的愛爾蘭叛游擊隊伍襲擊,跌跌撞撞地逃到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城,已經只剩下13000來人。幸好從英格蘭和蘇格蘭的第二批援軍10000兵力正好趕到那裡,這才擊敗叛軍,否則說不定連貝爾法斯特城也被叛軍攻佔了。

如今愛爾蘭叛軍兵力有沒有還在擴大?前陣子聽人說愛爾蘭叛軍跟那東方華人有關係,就是那中華帝國暗中支持的,陸軍部的地形測量和統計局到底查清楚了沒有?”

說到這裡,羅斯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

安全大臣華萊士有些惶恐,愛爾蘭雖然也算半個殖民地,但因爲距離大不列顛本土很近,整個英國都將其已經看成了與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等英倫三島相同的本土,因此,愛爾蘭島上的叛亂和東方華人的出現沒能及時稟報和制止,都是他這個安全大臣的責任。

因此,他立刻出聲道:“首相先生,愛爾蘭叛軍已經從5萬兵力擴充到12萬人。不過目前有火槍等武器的還只有8-9萬左右,其餘的還都是以弓箭刀劍等冷兵器。至於愛爾蘭叛軍背後,我們已經調查了些蛛絲馬跡,可以肯定是,愛爾蘭叛軍背後肯定有中華帝國的支持!上次從威爾士和蘇格蘭出征的2.5萬名的第一批援軍之所以遭遇慘敗,一來是因爲太過輕敵,中了愛爾蘭人的埋伏,衝入都柏林城內的軍營內,被對方以自殺性襲擊點燃了炸藥和火油,加上軍營大門被堵塞,造成近二萬的士兵折損;二來,那些炸藥和火油是關鍵,我們都知道愛爾蘭並沒有多少炸藥,更沒有那麼多的火油。而且,這個火油讓我聯想到,當初對華的遠征艦隊遭遇滅頂之災,就是因爲這個火油,顯然,這是故技重施,跟那中華帝國脫不了干係!”

陸軍軍務大臣拉姆齊也連忙回答:“首相先生,陸軍部的地形測量和統計局雖然設立5年多,被要求進行情報蒐集和敵人的刺探,但因爲實在缺乏人手和資金,能對基本的地形進行測量就已經非常不錯了,其他的情報,尤其是這些隱蔽消息,陸軍部無能爲力。如今的對敵對勢力的情報蒐集實際上主要還是靠各地駐外公使和領事負責。”

這一句話便又將話題轉回到外交大臣這邊。可偏偏現任外交大臣是資格最老的前首相德比爵士,而前任外交大臣又是羅素他自己,因此,羅素有些尷尬起來:責問德比爵士,他是不敢的,何況德比爵士才接任外交大臣的職務不久,要說他作爲前任更有責任。

因此,羅斯將話題引到中華帝國身上,道:“既然知道那中華帝國狼心狗肺,爲何還不制止他們與愛爾蘭的聯繫?他們要到歐洲來,要運來火油等到愛爾蘭島上,無論怎麼喬裝打扮,都要通過船隻從海上運輸,海軍部,你們從現在開始,下令封鎖整個地中海和大西洋,所有要抵達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商船和人物,都要經過仔細檢查。對於那些東方面孔的華人,一律禁止進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境內!”

海軍軍務大臣赫伯特有些遲疑了,開口問道:“首相先生,這樣會不會引起那個東方國家,甚至其他西歐各國的抵制與憤慨?畢竟如今大不列顛和那中華帝國,已經簽訂了停戰修好的條約,若是禁止他們進入地中海和大西洋,事實上不但是禁止他們進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而且禁止他們從海路進入整個西歐了,其他歐洲各國,尤其是與其交好的法國和普魯士,很可能會強烈反對?畢竟如今不是交戰國,這樣對待的話,很可能激起對方的報復,以那位中華帝國皇帝的脾氣,輕則會與我們打貿易戰,也禁止我們大不列顛人進入東方,不購買英國的商品和貨物,也不出售貨物給我們英國;重則很可能再次開戰,要是他們這個時候出兵印度,可就麻煩了。”

德比伯爵也開口道:“是啊!這個不能胡亂決定,起碼得所有內閣成員同意後一起提交給議會,議會三分之二以上的議員們通過才行。此問題滋體事大,還是要謹慎爲妙。而且,當初是我去簽署的停戰條約,如今又要違反,我是堅決反對的。雖然我討厭東方的中國人,也更加想狠狠第教訓他們一次,但不是在這等事情上面,而是應該召集軍隊,堂堂正正地擊敗他們,徹底將其削弱,而不是如此這般。”

羅斯有些臉色通紅起來,他知道自己這種主意可能有些魯莽了,多年仍強自道:“我會上報給女王陛下,再提交給議會。就算不能全部封鎖,也要對來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東方人嚴加審查,嚴防奸細!要是我真查到愛爾蘭的叛亂背後,是那中華帝國搞鬼,決不能就此罷休!等大不列顛解決了內部叛亂問題,必須要狠狠地給對方慘痛的教訓才行!此事先放之一邊。我們還是先說說愛爾蘭的問題。到底怎麼樣才能徹底解決他們的叛亂?”

不得不說,羅斯的確沒有德比那麼穩重,而且不大懂軍事,因此直接問起陸軍軍務大臣拉姆齊和安全國防大臣華萊士來。

拉姆齊只能哭喪着臉訴苦道:“首相先生,我們軍隊嚴重不足啊!您得跟議會提提,大幅增加軍費開資。去年自從女王陛下發布了戰爭動員令後,三個月內雖然召集了10萬軍隊,但軍費一直欠缺。今年以來又徵召了20萬軍隊,但如今因爲士兵津貼嚴重不足,甚至連武器和後勤裝備都不能完全供應,只能讓10萬士兵到位,其餘10萬士兵暫緩集結入伍。

而這到位的20萬軍隊,也因爲有一半是新兵,還在蘇格蘭的兵營中訓練。其餘10萬倒是退役的士兵,直接經過短時間的集訓便能投入戰場,但因印度的戰事更爲緊急,先投了5萬趕往印度救援,留下2萬鎮守大不列顛本土的那幫暴民,只有3萬去了愛爾蘭,已經平定了愛爾蘭北部地區,但都柏林和科克等愛爾蘭中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區還是落入了叛軍的手中。形勢非常不利。要是議會再不批准財政部撥付戰爭經費,已經出兵的這些部隊很可能都沒了作戰平叛的士氣了。”

安全國防大臣華萊士更是滿腹牢騷:“首相先生,我這已經沒法幹了。無數士兵和家眷追問我討要薪水,他們也要生存。總不能讓將士們赤手空拳餓着肚子去作戰吧?”

羅斯臉色更加難看,雖然今天沒將財政大臣叫來,他也知道叫來也沒任何作用,因爲但他自己就兼任第一財政大臣,最終不能平定愛爾蘭的叛亂,歸根到底的原因變成了軍費不足,責任成了自己的責任了。而且那個財政大臣兼殖民地事務大臣的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不知道哪根神經錯亂了,竟然似乎有些同情那些愛爾蘭人,說不定遲遲不能撥付軍費,除了議會沒有批准這條理由外,還有他的暗中慫恿在裡面。

“議會那邊,我已經說過多次了,可遲遲沒能批准增加的戰爭預算!我等下便去找女王陛下,請她出面到議會一起勸那幫一毛都不肯拔的糊塗蛋們。要是他們再不批准戰爭預算,就等着愛爾蘭人獨立、等着印度脫離大英帝國吧!這次無論如何都要撥付預算,再不行,我大不了辭了這首相一職,也要強行從國庫將士兵們的薪俸發下去!”羅斯發狠道:“我想問的是,拉姆齊,有了軍費,你們陸軍部那10萬士兵就不用再在蘇格蘭山溝裡躲着搞什麼訓練了吧?加上另外募集的10萬士兵也可以排上用場。不必管那麼多,也不必先管印度,先都派往愛爾蘭島上,將那幫該死叛亂的愛爾蘭混蛋們都剷除了再說。要訓練,也給我到愛爾蘭的戰場上去訓練!”

拉姆齊和華萊士一臉喜色,相視一笑。將那10萬士兵調往蘇格蘭搞什麼訓練,自然是假的,目的當然還是逼內閣和議會批准預算撥付軍費下來。畢竟,沒有資金如何打仗?要不是大英帝國的軍隊一直良好的傳統,搞不好兵變都有可能。

因此,拉姆齊一臉喜色地道:“首相先生,若是能讓軍費盡快撥付下來,20萬陸軍不說,15萬士兵我保證給拉到愛爾蘭戰場上去!相信憑藉大不列顛將士們的軍事作戰素質,愛爾蘭要不了多久便能平定叛亂!”

郵政大臣羅蘭*希爾卻有些擔憂地道:“諸位先生們,我倒是覺得是不是太過樂觀了些。如今愛爾蘭的叛亂,已經到了極爲嚴重的地步了。我這邊有些消息,愛爾蘭的叛軍只怕不會那麼容易被擊敗,他們可能不僅僅是華萊士先生說的12萬兵力,有火槍等武器的也不是僅僅只有8到9萬人。我看過幾封上個月從都柏林那邊寄往北美的信件,裡面提到光是都柏林,就有近5萬的愛爾蘭士兵,不單單有步槍,還有大量火炮。

而愛爾蘭南部的城市科克,甚至還分批送走過數千愛爾蘭士兵前往北美,也不知道意欲何爲。根據都柏林城內的叛軍軍官自己估計,每個月愛爾蘭叛軍士兵數量都在增加,幾乎每月都有數千甚至兩三萬人加入叛軍的隊伍。只是他們的武器不足,限制了他們的士兵數量,否則,以愛爾蘭的人口數量和年輕人佔多數的構成,活不下去的他們完全不愁兵員問題。畢竟,對我們來說,愛爾蘭島只是一個巨大的農場而已,而對他們來說,是祖祖輩輩生活、賴以活命的根基。

我聽說,那些愛爾蘭叛軍將都柏林的所有大不列顛國王和女王的雕像全部砸碎,就連前不久剛剛鑄就的都柏林市政廳前的維多利亞女王銅像也熔化變成了青銅火炮。可見他們對我們的仇恨,必定是將來自英國的諾曼人、亨利八世、威廉一世、克倫威爾、伊麗莎白一世他們發動的戰爭視爲侵略,將前些年的饑荒造成上百萬愛爾蘭人餓死和上百人人逃亡美洲的事情都歸罪到我們身上了。”

羅蘭*希爾的一番話,讓在場的衆內閣成員們個個後背發涼,愛爾蘭人和大不列顛的英格蘭人,的確是解不開的世仇了。設身處地地想想,換做自己是愛爾蘭人,也必定會捨身忘死拼盡全力反叛大不列顛了。

羅蘭*希爾繼續說道:“至於武器,聽說都柏林的兵工廠前幾個月就已經開始投產,他們將一切農具甚至鐵鍋都融化用來打造槍支和火炮。而且,上次的戰事失利,大不列顛士兵們在都柏林一帶遺失了近3萬杆槍支,還有被叛軍攻佔的城市裡都有不少武器,單單這些便足以裝備近10萬軍隊。因此,不能再因軍費或是兵力不足之類的原因拖延下去了,必須儘快組織足夠的兵力徹底平息愛爾蘭的叛亂。否則,我們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只能徹底失去愛爾蘭。”

一席話,竟然將衆內閣成員說的啞口無言。羅素和德比這次沒有反駁羅蘭*希爾,他們知道,羅蘭*希爾雖然地位不高,卻因爲是底層出身,三教九流的人認識不少,又長期在郵政,自然有他的秘密消息途徑。

ωwш ☢Tтkǎ n ☢¢O

德比更是心中警惕萬分,決定放棄對羅素的成見,以大不列顛王國的大局爲重,一道向女王陛下進言,要求國會立即增加軍費開支,並立即出兵攻打愛爾蘭的叛軍。

羅素臉色有些發青,他意識到愛爾蘭問題,遠不是自己認爲的解決軍費問題便可以解決愛爾蘭叛軍問題這麼簡單。而且,愛爾蘭人此次深仇大恨,竟是將十來年前的那場大饑荒聯繫到了一起,而且還有東方的那個野心家參與其中,說不得,自己必須要狠下決心,出動大量的兵力,狠心痛殺一大批愛爾蘭暴亂分子才行了。

只是,這樣的話,北美那邊,就更難以派出兵力來威脅了,進而在調停美利堅南北內戰中,只怕還不一定有法國的話語權重了。

PS:感謝翻鬥熊、寶慶漁者兩位大大打賞!

954章 中華帝國的完全統一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992章 戰雲密佈987章 羅伯特*李上校第1025章 英國財政惡化第1317章 朕決定出兵767章 征討朝鮮(二)805章 布洛克授首第1184章 炮兵師的威勢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第561章 咸豐怒吼朝堂漢官第415章 聖國來救兵了889章 逆天改命的明治第1057章 坎貝爾自盡第428章 失去上嗨,朕只能吃鹹菜了第248章 反清的地主黃德美第373章 琉球王覲見816章 東印度及中國聯合艦隊第335章 克虜伯大炮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第1228章 聖京城郊的大廠區第462章 建好磷肥廠第435章 逼降第1280章 組建工業部816章 東印度及中國聯合艦隊第1035章 議定出兵(不要養,會很癢)804章 討好洋人的漢奸第1267章 理論家羅澤南的反對第662章 劫胡南丁格爾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第1035章 議定出兵(不要養,會很癢)第504章成爲導火索的徐氏兄弟第172章 虎門炮臺激戰(二)第367章 咸豐籌錢1020章 歐洲承認美利堅南部獨立第336章 聖國水師抵達琉球970章 林肯的情敵道格拉斯第585章 咸豐驛站遇襲第440章 聖王遇刺第1341中華帝國的商業貿易(感謝燈泡老大)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933章 敵人是逃走還是陰謀第382章 江忠源之死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第1303章 數千萬投資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691 章 問策(二)第八章 童子營裡的四眼狗第446章 肅順求洋人出兵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989章 上南部蓄奴州的動盪第711章 農牧生產建設兵團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1234章 女王咳血第361章 佔領嶽州(感謝諸神賞!)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332章 馮雲山的喜事(感謝盛開的爆米花)第236章 勸曾國藩謀反第六十七章 硫酸工場(上)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823章 《星加坡條約》(上)839章 歐洲局勢第420章 必須無條件投降第690 章 變革(一)(致謝諸神成爲掌門!)743章 聲東擊西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第1125章 劉勝邦犧牲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779章 尊王攘夷第九十九章 尤浪漫參軍(中)第556章 肅順提議組建神機營第163章 人才問題第645章 馮洪會面(感謝書友20170312101635904打賞)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859章 進軍浩罕第1299章 兇猛的僱傭兵團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第1180章 這纔是天朝上國的作派第345章 勸降秦日綱(感謝諸神之天下歸心打賞)885章 高杉晉作的盤算第1128章 陰險的沙皇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1301章 華人的橡膠園843章 哥又來魔都了(下)第1152章 紛亂的沙俄765章 出兵朝鮮第四十章 忠君殉國742章 緬甸出事了第七章 天火破城927章 威遠炮臺第286章 第一鋼鐵廠的建設871章 墨西哥帝國第1270章 皇家科學院第1283章 帝國工業長足發展第186章 左宗棠的短處第1222章 內閣定製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第482章 天京變亂王殺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