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事情的確如同英國首相格萊斯頓想象的那樣,倫敦交易所以及整個倫敦的其他交易所,已經是一片狼藉,哀嚎遍野了。
洪尼公司位於威斯敏斯特區繁華街區的公司辦公地點,已經人去樓空了,只留下兩名清潔工,見到查封公司的法警過來,連忙迎上去,聲稱要報警聲討工錢——該死的洪尼公司老闆,竟然連清潔工的工錢都欠。
而洪尼公司的股票,最終價格並沒打到50英鎊每股的地步,而是在64英鎊的時候,就已經徹底賣不出去了。巨大的擠兌,蜂擁而至的出逃,讓倫敦交易所也承受不住。
而就在不久前的一個驚人的消息傳來,更是讓整個倫敦徹底目瞪口呆,讓整個瘋狂的持有橡膠股票的民衆徹底死心下來:
中華帝國農業部宣佈,經過將近七八年的努力,由帝國朝廷出資,在自己國土境內,初步建立了24萬公頃的已經投產的橡膠經濟帶,預計近期年產量達9萬噸、五年後年產量超12萬噸的橡膠園種植基地!
分別佈置在瓊州島、呂宋島、越南芽莊、馬來半島的宋卡、婆羅洲的馬辰、爪哇島的椰城和二寶壟、蘇門答臘島的棉蘭等地。
並且,除這些帝國國有資本的橡膠種植園之外,民間資本也大規模開始投資橡膠種植園,已經建成的橡膠種植園有3萬公頃,年產量將近9000噸,而計劃在五年內,繼續擴建13萬公頃,使得民間橡膠種植園達到16萬公頃,以應對日益增長的橡膠需求,降低橡膠價格。中華帝國歡迎世界各地的民間資本,前往當地投資。
同時,爲保障中華帝國國內的橡膠種植園主們的權益,帝國朝廷決定,限制帝國以外的橡膠進入中華帝國市場。
這個消息一出來,整個倫敦交易所的人們頓時都清楚,這是早有預謀的了。但他們又無法說什麼,因爲這個消息,早在一個月前便已經放了出來,而因爲路途遙遠,加上不知道什麼不可控制的原因,消息這個時候才傳到倫敦。
而隨着這個消息的到來,整個歐洲的投資橡膠的人都明白,這個橡膠的產量已經大幅度增加,而且未來會越來越多,而且就算是以後橡膠的需求很高,也不會再出現多麼高的價格了。中華帝國限制了進口橡膠,一切所需的橡膠全部由其國產自行提供。而中華帝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需求國,電纜的製作和充氣輪胎的使用,還有將橡膠製作成雨鞋雨衣皮筏艇等等千奇百怪的念頭,這些就都是他們搞出來的,甚至他們還藏有橡膠的其他用途。而國際橡膠價格先前的飛漲,正是因爲中華帝國一些列的電纜鋪設計劃和巨大的四輪馬車訂單計劃。
而如今,這一切都因爲對方的一個行政命令,化爲烏有了!但明明知道對方是故意的,卻還不能說什麼,採不採購橡膠,那是一個國家的自由,而且,這個國家如今還是世界上最爲強大的國家,本身世界橡膠的主要產量,都出自對方的那些種植園裡。
事實上,這個時候,大家也都從橡膠股票火熱的狂熱中清醒過來。若是那中華帝國的宣告沒有欺騙的話,他們也沒必要欺騙,單單中華帝國的橡膠產量,如今每年就有將近10萬噸!而在過去幾年內,整個世界全部加起來的橡膠需求總和,也不過幾千噸。若是那中華帝國不使用橡膠,則他們生產的橡膠原本就是大爲過剩的,因此,橡膠價格本身就註定受中華帝國所完全控制!
而這個消息還沒消化完,另一個消息又傳散開來。
洪尼公司的歐洲股東桑德森尼宣稱,自己投資失誤,洪尼公司的橡膠種植園,其實只是一片椰子林,洪尼公司的橡膠產量,其實是指椰汁產量。而他也是受害者,誤認爲椰汁便是橡膠汁,當然,若是廣大投資者想要繼續投資,他可以代表洪尼公司將這片椰子林砍除,轉而種上最優良的橡膠樹苗,這次保證不會再認錯樹種,廣大投資者和股東們可以派出代表陪同他一道前往種植園的現場,親手種下橡膠樹苗。
而若是廣大股東不再願意繼續投資,還有兩種方案。一是大家可以按股份來分應得的權益,那片椰子林產的椰汁還不少,保證每一股都能每年分到一磅以上的椰子,只不過,可能運輸是個問題,等椰汁從東印度羣島運到歐洲,只怕已經臭得不成樣子了。二是他代表洪尼公司,回購大家的手中的股份,以每股3.5便士的價格,回購大家手中的洪尼股票。
整個聚集在倫敦交易所的洪尼公司股民們徹底憤怒得發瘋了!
他們大多數人都是在350英鎊的價格買入洪尼股票的,可大家都是衝着翻倍的收益去的,誰願意花上350英鎊每股的代價,目的就是爲了運回歐洲就發臭的椰子?
更不是短短几個月前,花費350英鎊每股的價格,只爲了現在以24000分之1的價格,以3.5便士每股轉讓出去!
這些損失慘重,甚至輸光了所有積蓄,乃至借債重重徹底破產到下輩子都還不上的洪尼公司股東們。
被怒火和絕望情緒充斥的股民們,衝擊倫敦交易所,將這個吞金所直接給打砸得七零八落,瘋搶事件一下便發生了。絕望的股民,將倫敦交易所裡所能搬運的東西全部擡走,而造就包圍在四周的警察和軍隊們開始鎮壓。失去理智的民衆,完全不懼軍警的荷槍實彈,直接迎上去,流血事件迅速爆發。
不僅僅是倫敦交易所,其他倫敦各大小交易所,還有整個大不列顛乃至歐洲的各處交易所,都發生砸搶事件,在賭輸一切,賠光了所有的民衆面前,一切都失控了。
而就在橡膠股東們打砸搶大肆破壞的時候,英國首相格萊斯頓調派大量的人力,開始調查起這期讓本就身處飄搖之中的大不列顛王國雪上加霜的惡劣金融事件。
經過初步統計,這起有預謀的金融戰爭之中,單單英國人,投入倫敦的橡膠股票交易市場的資金,就有2.2億英鎊,投入巴黎等其他歐洲市場的,約有7300萬英鎊。
最關鍵的是,還不僅僅是那些直接購買橡膠股票的民衆遭受損失,倫敦和歐洲的各大商業銀行,特別是當初爲洪尼橡膠公司作出信用擔保的勞埃德銀行和巴克萊銀行這兩大英國最大民間商業銀行之二的銀行,也損失巨大,只來得及在橡膠股票徹底崩盤的前一天才宣佈不再爲橡膠公司做擔保,也不再承做橡膠股票的押款業務。但即便是這樣,也還是太晚了,這兩家商業銀行的總淨資產,不過兩三千萬英鎊,他們的借貸換回來的抵押的股票,如今已經差不多一分不值。
而更多的民間借貸,特別是地下錢莊和小型商業銀行的相互拆借,尤其是一些高利貸公司,也跟隨着股票的崩盤,徹底破產。有些聰明的小型商業銀行,或是拆借公司及地下錢莊,看出形勢不妙,提前拋售掉手中抵押的股票或是解除質押收回現金,便逃過一劫。
而更多的一些私人資本的橡膠公司的創辦者,仿照洪尼公司的洪姓大股東一樣,早就利用信息傳播時差的不對稱優勢或是利用自己的危機敏感性,借股價處於高位時就紛紛拋出所持公司股票,攜鉅款早早出逃英國甚至歐洲,而這其中,就有不少來自東方和美洲的資本家。
不幸的是大多數的破產者。不單單是持有股票的股東們,更多的是關聯方,被股票抵押的,或是倫敦及巴黎各地借貸的商業銀行和地下錢莊的存款人們。這些爲數衆多的小銀行或錢莊們,因橡膠股票的猛烈跌價甚至到如今的變成差不多廢紙,而出現資金週轉嚴重失靈,不得不於瘋狂宣佈倒閉破產,而他們借給那些購買橡膠股票人的資金,也不是他們自己本身的,而是從其他錢莊、商業銀行或是工廠主、商人、貴族們身上拆借而來,這樣一來,虧欠其他錢莊、銀行和民間資本人的款項牽扯得更多更復雜,根據英國首相格萊斯頓的調查,牽扯的虧空累計達到1億2前往英鎊,這對倫敦乃至整個大不列顛王國的金融和社會都造成強烈衝擊。
由於金融市場的外部性、系統性、傳遞性和風險杆杆性,在遭受這次橡膠股票事件的毀滅性損失之後,勞埃德銀行、巴克萊銀行、麥加利銀行、渣打銀行、米特蘭銀行、西敏寺銀行等一批知名商業銀行受之牽連紛紛倒閉,金融市場陷入恐慌之中。
即便是首相格萊斯頓立即採取措施,想要籌借法國的資金,從大不列顛王國財稅借撥款項,但無奈法國不但不肯借出,還埋怨英國人連累他們法蘭西金融界,而大不列顛王國的財稅也很不寬裕,恰好又是最近的多事之秋,資金尚且還需要資金,又哪裡有能借的?
即便是格萊斯頓是首相,也無能爲力,絲毫未能阻止金融危機的連鎖反應往下惡化漫延。
一批地下錢莊、高利貸和商業銀行的經理人、業務代表等紛紛攜帶自己能掌管的資產和客戶存款潛逃,由此衍生了更大的金融亂象損失,甚至由此造成其他還未破產的銀行也發生擠兌風潮,更有其他的實業工廠們,也開始被銀行催着還借貸的債務資金,而被迫廉價售賣資產,大爲影響工廠實業。而英國的工廠實業,原本就因爲紡織業的極度不景氣,加上這次的金融風潮,就更加的慘不忍睹,各行各業都開始更加的蕭條起來。
就這樣,倫敦作爲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一下便被擊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