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怨猶會

“君姑是不是太累了?”許氏含着關切的聲音傳了過來。

蕭老夫人緩緩地搖了搖頭。

說到底,這一切,都掙不過一個命字。

蕭氏因亂世而起,逆轉了家族本應註定的命運,如今遭此反噬,想來,這也是命中註定的罷。

她的心頭涌起深切的哀涼,張開眼睛看向許氏。

許氏安靜地跽坐於榻上,那張不再年輕的臉上,仍餘着些許年輕時的清麗,讓蕭老夫人想起她初初嫁入蕭家的那一天,她穿着一身玄衣喜服,羞紅了一張臉,於堂前拜見舅姑,那滿院子的嬉戲笑鬧,直至今日似仍未散。

然而,再好的光陰,在蕭家人的身上,也不過是借來的而已。

或者說是偷來的才更相宜。

那一刻,蕭老夫人的心裡疼極了。

她捨不得她的孩子們,卻也救不得他們。

這便是他們蕭家的命。

那一刻,她望着許氏的眸光充滿了悲憫,像極了堂上供奉的那尊佛像。

他們做不了任何事,甚至連最基本的自保都做不到。

他們蕭家就像是一條擱淺在岸邊的魚,今日的一切榮華,皆不過是苟延殘喘下生出的幻境。

不是沒想過反抗,也不是沒去尋找生機,只是,這一切皆是建立在對方的仁慈之上的。而到了現在,對方的力量越來越強,蕭氏卻越日漸衰微,如同無根的飄萍,依附於旁人,仰他人之鼻息。

這樣的蕭家,只能看老天給不給他們活路了。

“秦家那一邊,你們是如何打算的?”良久後,蕭老夫人才又問道。

此時的她已然平復了心情,語聲淡淡,聽不出一點情緒。

許氏蹙起了眉:“自是要遠着他們纔是。”她的神情裡含了幾分忌憚,“秦六娘可是被薛二郎送回來的,若還像以前那樣走得太近,萬一被他們現了什麼,再將消息傳入薛家人耳中,卻是大險。他家如今正在孝期,慢慢地淡了也好。再者說,如今他們家已無一人在仕,來往多了,亦沾銅臭。”言至最後,語氣裡難免帶了幾分鄙夷。

蕭老夫人靜靜聽着,並未就此表意見,過了一會,淡聲問道:“數月前,你叫珣兒去連雲鎮之事,秦家那裡可有察覺?”

許氏聞言,微微一怔,旋即面色蒼白,垂低聲道:“君姑恕罪,這是我行事不周,急急遣了二郎去打聽消息。好在薛允衡盛名在外,秦家那裡也只以爲二郎是慕名而去的,倒無人多問。”

今年九月底時,蕭繼珣打着慕名拜訪的旗號,去連雲鎮尋薛允衡,卻撲了個空,倒是與個美貌的庶族小娘子惹出了風流佳話來,郡中士族頗有幾句傳聞。

彼時許氏心急如焚,也沒顧上那許多,此事亦未及稟報兩位長輩。此際想來,她確實是有些冒失了,好在有蕭繼珣的那樁風流事遮掩着,倒也沒引起諸士族的懷疑。

蕭老夫人垂眸望着手裡的念珠,保養光滑的手指輕輕捻過了一顆珠子,又換過了一個話題:“族學呢?便這般關掉不成?”

聽了這話,許氏的面色便黯淡了下來,將手中的錦帕揪起了一角,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不關還能如何?府中如今……頗有些侷促,若要撐起族學,則萬一事,便……挪不出打點之物。”

她這話極盡隱晦,卻也點明瞭蕭家如今在錢財上的現狀,恰是捉襟見肘。

他們總需備些餘錢,以防着桓氏一案的重審。

這應該是蕭家的老家主——蕭以漸——的主意。

“……夫主與大人公還說,族學終歸有些顯眼,還是早些關掉爲上。”許氏又續道,語聲仍舊悵悵:“再者說,這族學中亦有些寒族子弟,那些人總不大好防備,萬一有誰惹了文章之禍,也是個麻煩。大人公說,既是關了,那便不必再開了。”語罷,她又是一聲長嘆。

族學乃是一個家族興盛之舉,若非蕭家所涉之事太大,他們也不想關。

“好在留下了幾位夫子,阿珣他們的學問不會耽擱。”許氏打起精神笑着道,似是怕蕭老夫人擔憂,又寬慰她道:“君姑不必擔心,夫主與大人公皆說,此事這樣處置纔好。我們蕭家如今還是要收斂些,能不惹人注意便是最好的。”

蕭老夫人仍舊安靜不語,唯眸中的悲憫之色一閃而過。

收斂也罷,張揚也罷,蕭家的興衰皆不與此相干。他們的前途命運,不在他們自己手中,而是在……那個人手裡。

她疲倦地閉上了眼睛。

“老郎主安好。”簾外傳來了小鬟見禮的聲音,卻是蕭以漸回來了。

許氏連忙站起身來,扶着蕭老夫人起了身,二人方纔站定,便見錦簾開啓,一個須花白、精神矍鑠的老者,邁着四方步走了進來。

“見過大人公。”許氏斂袖行禮,語聲恭謹。

蕭以漸揮了揮手,一道渾厚的聲線亦隨之傳來:“不必多禮。子婦今日辛苦了。”說着他便又向蕭老夫人看去,視線在一瞬間變得格外溫柔:“你也辛苦了。”

蕭老夫人神情淡然地“嗯”了一聲,並無別話。

一旁的許氏見狀,便上前恭聲道:“妾先行告退。”

此時情景,蕭以漸明顯是有話與蕭老夫人說,她這個兒媳留在此處卻是不好的。

許氏很快便離開了,房間裡的這一對老夫妻,卻是久久不曾說話。

燭火映出暈黃的暖光,角落的瑞獸青銅香爐裡燃了唵叭香,那一縷冰素寒香繚繞而散,若蒼山空遠、子夜冰輪,將那一室的暖黃與柔和,也洗作了月下微塵,說不出的冷寂與肅殺。

蕭以漸悵然一嘆,看向一旁的老妻,卻見蕭老夫人連眼睛都閉上了,似是根本不願多看他一眼。

“你……仍怨我?”蕭以漸的語聲響了起來,渾厚的聲線裡含着一絲苦澀。

蕭老夫人不語,那一雙眼睛卻仍舊執著地闔着。

蕭以漸又嘆了一口氣:“關停族學,亦是無奈,我……”

他話未說完,蕭老夫人陡然睜開了眼睛,冷冷地道:“你虛弄聲勢,不過是爲了讓兒孫們以爲,事情仍可轉圜,蕭氏並非必死。可是?”

語聲蒼冷,似窗外寒風掠過耳畔,令人心底生涼。(未完待續。)

第621章 喚爾名第872章 鎏金鐲第486章 瘋魔語第637章 已失蹤第598章 吾有策第911章 奉國書第125章 可解憂第800章 姊妹杳第442章 謀逆惑第676章 十二字第656章 耕樵客第035章 薛氏郎第617章 逢水榭第160章 東陵叟第670章 面具寒第676章 十二字第742章 得佳郎第086章 去來辭第430章 銘誓言第496章 下衣房第449章 憶潁川第056章 金戈聲第725章 探隱疾第485章 箱蓋啓第124章 何不爲第019章 別連雲第395章 亭中語第895章 恨當初第849章 辯方向第784章 雪湯飲第771章 紅顏老第680章 小九川第819章 鬢微霜第768章 出花窗第159章 微之曰第181章 林間語第1026章 沃雪中第079章 暫借刀第1044章 又不醜第422章 灰衣女第712章 碧玉簪第842章 天風閣第765章 岸山青第096章 香露幽第513章 何所歡第026章 無戀棧第019章 別連雲第二百六十四章 灰衫人第782章 遭罷黜第552章 失舊簪第753章 湘簾翠第041章 意難平第二百七十二章 染青箋第814章 南山曲第862章 移別居第467章 秋暖齋第391章 阿堵郎第1033章 曾爲畫第246章 潁川事第064章 含清愁第1009章 罪應得第305章 桓九娘第639章 薦泗水第596章 可撐腰第575章 述因果第880章 爲什麼第324章 窗前柳第974章 再訊問第722章 始回京第807章 因情深第866章 撫梅簪第750章 請沉鉤第374章 袖中物第189章 錦樓會第443章 無盯梢第664章 兔兒燈第849章 辯方向第861章 終反目第309章 榆樹巷第581章 何曾錯第971章 語蕭蕭第014章 略施恩第476章 六月雪第640章 變連環第970章 風瑟瑟第142章 菀芳園第1039章 英雄冢第116章 問素馨第421章 勢如星第810章 不作準第868章 漢宮秋第088章 錦簾春第406章 勿收金第505章 九皇子第1006章 水波細第869章 話涼亭第774章 荒徑上第1011章 可願看第462章 金改銀第126章 何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