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黎明前

“靖王藏身於此,不及遁入秘徑便即身亡,秘徑亦就此埋沒,卻叫孤察知。www。しωχs520。com【鳳\/凰\/更新快

請搜索//ia/u///】此,天意也。”

記憶中,那陰鷙的男子如是說道,發上的金冠在月華下泛出冷光。

發現那條秘徑的原因,全是因了一個“巧”字。中元十九年,開始篤信道教的中元帝忽然來了興致,撥下了一筆款項,令人將白雲觀整體修繕一新,而在翻修那幾間靜室時,有匠人無意中發現了此處。

那匠人以及所有知情者,全部被即刻處死,這條秘徑亦從此成爲了真正的秘密,只有中元帝一人知曉。

此秘徑通往慈雲嶺的山腳,出口便掩在一座荒廢的土地廟裡,出了土地廟往南不多遠,便是官道。

發現這條秘徑後,中元帝便叫人停止修繕白雲觀,直到中元二十八年,他攜秦素南遊,方纔帶着她親自走了一回。

這一世,秦素可是時常要用到這條秘徑的,所以,她有必要提前一探。

心中如此想着,她又略彎了腰,看了看坐在廊下的阿葵。

阿葵已經靠着廊柱睡着了。

秦素伸手推了推她,她的身子便軟軟地歪向了一旁,吐息均勻,顯是迷藥正在發揮作用。

如此便好。

秦素勾起脣角,起身四顧。

周遭仍是一片安靜,整間院子並無人聲,唯一能夠聽見的聲響,便是遠處的藏經樓被大火燒灼時響起的“畢剝”聲。

她提起裙襬,藉着煙塵與夜色的遮掩,在山間上小徑疾行了不上小半刻鐘,便來到了丹井室。

曾經的丹井室,此際已變成了一地的廢墟。石舍不見了,唯有大塊的斷石堆在地上,許多石料從中間碎裂,斷口處犬牙交錯,如同閃電在大地上割出的傷口,醜陋且觸目驚心。

不過,丹井室的迴廊卻還尚存。這些木製的建築,似是比石塊更經得起造物之主的擺弄,秦素望着眼前一如前世的殘破景象,冷冽的眸中,似有星光躍動。

她先去阿谷昏倒的石舍邊,檢查了阿谷的屍身,確定她已經斷了氣。

驗明正身之後,秦素便步履輕捷地轉出迴廊,往山崖的方向走了約百餘步,便來到了記憶中的那半堵斷垣前。

這裡原先有一道高牆,如今自是蕩然無存。

依着前世的記憶,秦素矮下了身子,逐個觸摸着牆上的磚塊,那開啓秘徑的機關便在某塊磚的背後,鬆動的磚塊下有一個隱蔽的拉環。

夜空中翻滾着黑黃的烏雲,不見一絲光亮。

斷垣之下,是一片濃厚的漆黑,遠處的火光穿過斷石陋壁,自秦素的頭頂投射而去,隱沒於無盡的黑暗中。

“咔嗒”,一聲輕響,秦素的動作猛地停頓,蹙緊的眉尖已然鬆開。

找到了!

她一面四下觀察着,一面小心地拉出磚塊,指尖所及之處,是一枚冰冷的環狀金屬物。

這冷而堅硬的觸感,讓她的心底生出歡喜的戰慄。

這根拉環,恰似是一個最盛情的邀約,給了她隱約的期盼與模糊的希望。

她含着笑意,輕輕拉動鐵環,聽着耳畔傳來的那個沉悶的“喀嚓”之聲,看着斷垣之下緩緩露出的那方地洞。

那一刻,她看着那地洞的眼神,便似是看着這世間最珍貴的寶物,滿是欣喜與歡容。

提着裙襬,秦素小心地探出身子,邁下了那深邃的地洞。

在那個瞬間,她忍不住便想起了那家“飄香茶館”。

那是她早便與傅彭約好的會面之處。

秦素的脣角彎了起來。

那還真是一處極好的約見之地,一如這所敗落的道觀。

於秦素而言,這兩處地方,以及開在東來福大街的垣樓,連接起來的,便是一條秦氏的生存之路。

那是由她自己親手打開的,通往明天之路……

*

黎明前的天空,黑得如同墨色浸染,不見半點微光。

雷聲仍不時響起,閃電卻不似夜半時那樣強烈了,只在雲層中偶爾隱現,似是有一個執掌燈燭的巨人,在那濃雲之間不停穿梭。

餘震已息,然城中喧譁卻仍未平,各家各戶點亮的燈火,映出了漫天黑沉的雲色。

直若天地將毀的末世。

薛允衍負手立在廊檐下,望着遠處黑壓壓的天際,淡靜的眉眼若遠山似空谷,悠悠散淡,不見情緒。

“似是過去了。”薛允衡的語聲傳來,清悅如昔,卻又含了一絲隱約的悲憫。

在這一刻,他的心緒委實有些複雜。

他在想東陵野老留下的信。

薛允衍拿到的第一封信,令他們找到了那塊丟失的人皮。

鄒益壽確實十分精明,居然想到將人皮藏在了上京城中最大的伎館——芙蓉館中,也不知他是如何做到的。

那塊人皮被細心硝制過了,裝人皮的匣子裡還放着石灰與冰片,以防腐爛,而在人皮之上,是以以針刺浸了朱印,刺下的一封上表血書,並記下了藏證據的地點。

“這份上表血書,應一年以前刺的字,上頭的印跡已然深入皮膚裡層,難以磨滅。”段馬在查看了那塊人皮後,如是說道,說罷便又指着那人皮下方的一小段話,那一處的刺字,是藏下證據的幾處地點。段馬解釋道:“這些小字則是才刺上去的,最多不過半個月,朱印尚新,皮膚下亦無滲透。”

“一年前,正是鄭益壽集齊所有證據之時,彼時他自知此事兇險,故在胸口刺下上表血書,以示決心,亦是爲了保密。”在看到了那塊人皮後,陳先生很有些感慨,捋須而嘆:“他可能還想再留些線索,以使我們尋到這塊人皮的。只可惜,未曾來得及。”

白先生亦同意這個說法:“應是如此。他於城門處跌了一跤,很可能便是故意的,就是在給我們指路。那時的他可能意識到,他逃不出上京城了。”

白先生乃是薛允衍門下謀士,亦是個老謀深算的人物。

兩位先生說完了各自的看法,便對視了一眼,面上不約而同地有了些許扼腕之色。

鄒益壽確是人材,更難得的,是他的堅忍果斷,對自己也能下得如此狠手。只可惜他人單勢微,終不能成事,實在令人惋惜。

“先尋物,再救人。東陵先生,果然高妙啊。”思及前事,薛允衡微嘆了口氣,狹長的眸子裡,有着平素少見的鄭重。

他緩步踱至薛允衍的跟前,負了兩手,望着東邊天空堆積的濃厚烏雲,似是有些出神,良久後,方問:“那些證……東西,收齊了?”

“齊了。”薛允衍說道,視線投向遠方,悠遠而空茫:“鄭承尉極小心,也頗有些手段,藏物之處遍及符節至上京這一路,還設了字謎,若非我姓薛,只怕還拿不齊。有些事,還是符節與夏成虎會面之時發生的事,他都寫進謎面上去了,算得極精。”

論及正事,他的話便明顯多了些,唯表情淡漠,似是無所用心。(。)>

第128章 怨猶會第644章 雪球燈第354章 忽有疾第793章 尚藥局第104章 暗香逐第171章 平城空第354章 忽有疾第707章 洞中觀第581章 何曾錯第788章 通光殿第658章 桓子瑜第529章 村夫耳第343章 林侍衛第896章 潛秦府第871章 遠相迎第290章 虹堪畫第948章 撫華勝第160章 東陵叟第925章 幾時回第863章 二宗師第084章 清月痕第794章 撒花露第1032章 飛殘檐第547章 犬無牙第二百零八章 空谷音第828章 三郎歸第197章 鄒承尉第481章 大書房第548章 且舉火第536章 拂殘局第381章 溼長睫第843章 互推諉第475章 忽重疾第901章 音泠泠第817章 三雕策第098章 曾記時第1042章 吾之弟第345章 脊樑骨第158章 玉笛橫第224章 假亦真第654章 風正起第937章 秋瀲灩第920章 僕不胖第748章 端午宴第814章 南山曲第426章 劈乾坤第175章 鎖燕囊第577章 明前因第869章 話涼亭第374章 袖中物第930章 爲魚餌第530章 李威風第633章 諸皇子第053章 獨從容第858章 自投湖第063章 西泠雪第050章 暗自驚第755章 心若寒第855章 述前因第二百一十三章 蓬萊閣第1042章 吾之弟第350章 秋水韻第080章 竹子橋第1018章 爾活該第360章 攬花箋第691章 花朝節第787章 棋子落第808章 思無解第847章 望行雲第013章 死有因第471章 鳥鳴幽第329章 墨氏子第723章 袖餘香第643章 青蓮宴第759章 醒酒湯第554章 呼人來第489章 巧手坊第526章 退思園第二百六十章 臨素馨第984章 威赫赫第901章 音泠泠第491章 錦衣男第458章 探月華第162章 小鬟嬌第102章 直須看第455章 傳飛鴿第086章 去來辭第822章 清露軒第163章 潑茶香第1034章 念青居第485章 箱蓋啓第二百三十六章 質子乎第二百一十二章 夏鳴蟬第588章 謙謙語第641章 猗蘭宮第040章 空餘恨第703章 故人信第760章 與同舟第752章 神算也第492章 西廂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