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質子乎

薛允衍目視前方,看也未看薛允衡,淡靜的眉眼直若老僧入定:“信?在何處?”

薛允衡怔了怔,旋即撇嘴,清幽的眸中含了一絲譏意。

他這位長兄每每說話,皆是這般故作高深狀,這一點最叫人瞧不上。

薛允衍並未理會他的想法,步履安妥,宛似信步閒庭。

那封信自是絕不可留,看過之後他便立刻銷燬了,不過,那信中數語,卻烙在了他的心底,這幾日無一時不在回味。

呂氏與天下,竟有如此關聯?若是上京呂氏的族人死於此次地動,則陳國必亂?

呂氏有這樣大的力量?

不知何故,他想起了暗流涌動的朝堂。

中元帝子嗣頗豐,皇子排到了十一,年滿十五的至少有一半,太子便恰好卡在那一半的最後。

這些長大了的皇子們,看着那高高在上的寶座,看着那唾手可得的至高尊榮,必定不會如幼時那樣,以爲那是天生屬於他們的父皇,或是皇弟的。

薛允衍的表情漸漸淡了下來,那雙淡漠的琥珀色眸子,在這一瞬間,悄然變冷。

似是感知到了他此刻的心緒,薛允衡的聲音亦適時響了起來,極低的語聲,更是在他少有的鄭重態度,一字一句,如入耳鼓:“長兄可察覺,聖上對呂氏,頗忌諱?”

薛允衍如流雲般前行的身影,微微一頓。

這停頓極短,很快地,他便又衣袂翻飛地往前行去,清寥的語聲亦淡然而來:“見信前,不知。見信後,始覺。”

薛允衡擡眸目視於他,面色沉肅。

東陵野老的第二信,確然有此奇效。而越是深想信中所書內容,便越是覺得,東陵先生所言,或許並非空穴來風。

遙想當年,中元帝若非聘了呂時珠爲王妃,那張寶座會歸於哪一位的臀下,還真不好說。

而桓氏的敗落,則從另一個側面,證實了這種猜測。

桓氏與呂氏乃是世交,關係匪淺,呂氏雖式微,桓氏對其卻多有迴護,當年桓氏一力主張先帝立中元帝爲太子,呂氏功不可沒。

而中元帝亦是投桃報李,在娶了呂時珠之後,其所納妾室皆爲小族甚至是寒族,便是擺明了一個態度:若異日登基,必將奉呂氏爲尊,這些小族或寒族之子,亦必不能與呂氏之子相提並論。

或許是中元帝的姿態擺得太好,故呂、桓二姓在其立太子之事上,出力不可謂小。

可誰也沒想到,便在中元帝登基前夕,桓氏居然被先帝以莫須有的罪名,雷厲風行地發配去了邊陲。

彼時人人皆以爲,中元帝的太子之位怕是不保了,可叫人吃驚的是,發作了桓氏之後,先帝卻仍舊令中元帝做着太子,根本就沒動他的意願。其後不久,先帝駕崩,中元帝亦是照常登基。

而中元帝登基之後,對恩人桓氏的態度,卻十分地耐人尋味,完全就是不聞不問,至今亦無召回的打算,而呂氏則因族人凋零之故,亦無半點興盛氣象。

如今再細想呂皇后薨逝的時間,便在中元帝登基後沒多久,說是憂鬱成疾而病逝的,可彼時其長子病逝已經過去了好幾年,這憂鬱成疾一說,也很有可商榷之處。

“其所作所爲,實令人費解。”薛允衡長眉緊蹙,語聲極低,語未畢,便回身看了看遠遠墜在後頭的李隼等人。

薛允衍斜了他一眼,袍袖一拂,薄脣微啓:“說罷,無妨,皆是我的人。”

薛允衡挑了挑眉。

知道他長兄向來自大,卻沒想這人能自大到這種地步,明知道他接下來要說什麼,還是這樣滿不在乎。

不過,有了這句保證,他倒也無甚好擔心的了。

略略凝了會神,薛允衡便沉聲道:“呂皇后薨逝之後,陛下悲泣盈月、飯食銳減,先皇后身後可謂極盡哀榮。國喪方滿一月,陛下便立五皇子爲太子,狀甚厚愛。只是,呂氏一族卻無一人受封,呂時行至今無爵位在身,鎮守廣陵十餘載,不見動彈。”

言至此,他神情微冷,語氣卻變得玩味:“君王之愛,至深者,莫過於太子,然,待太子母族,何其薄也。”

他這話若被旁人聽去,一個大逆不道是肯定跑不了的,妄言皇族之事,在陳國按律當誅。

不過,在薛家的地界上,誅不誅的話卻是不必說了。薛允衍一臉淡漠,全然一副“此事我早有預料”的態度。

薛允衡所言,其實也道出了他的想法。

中元帝的種種行徑,確實自相矛盾。

從呂皇后薨逝到冊立太子,看上去他對呂氏應該是滿意的,可是接下來,他的舉動卻又顯得有些冷淡,對呂家並無太多優容,呂時行至今也不過是個四品罷了。

放眼三國,貴爲太子舅父,就算不賜公卿之位,一個掛名的侯爵皇帝還是會給的。可呂時行卻只是個光膀子將軍,並無爵位在身。

身爲一國之君,忌憚外戚並不足爲奇,故中元帝此舉,至少在以往看來,並不算太出格。

然而,東陵野老寥寥數言,卻像是半空裡的一道閃電,劈開了混沌隱晦的朝局,拋出了另一種可能。

思及此,薛允衍淺墨色的眉蹙了蹙,腳步未停,清寥的語聲似攜着夜色,冷寂而悠遠:“誠如二弟所言,呂氏之於陛下,不似助力,反似隱憂。其所行所爲,忌意極濃。”頓了頓,他的神情越發地淡,高挺的鼻樑下,那薄脣似蘊着世間最冷的冰雪,淡淡地吐出了幾個字:“太子,或爲質子乎?”

薛允衡的身子猛地一震,停下了腳步。

薛允衍卻根本沒去看他,仍舊大袖飄飄地往前走着,那一身淺麻灰的身影,被燈籠投下的微光攏着,飄忽不定,似是下一刻便將融入這深濃的夜色。

薛允衡怔怔地望着他,眸色一點一點地幽深了起來。

“太子……質子……”他喃喃自語,額角驀地有些發涼,探手一拭,居然是冷汗。

雖然貴爲太子,然其母族最大的助力、陳國頂級冠族桓氏,卻被第一時間打壓了下去。

桓氏既倒,呂氏本不足爲慮,可中元帝卻又處處手下留情,對呂氏只是冷淡疏遠,卻並沒太大的動作,甚至就連桓氏,中元帝亦不曾趕盡殺絕,只是叫他們待在邊陲,由得他們休養生息,慢慢恢復元氣。

至於呂皇后所出的太子,這些年的位子也一直坐得很穩。

這種種自相矛盾之處,還真是……微妙已極。(。)

第245章 美郎君第173章 粉雲低第278章 勿妄動第411章 乘舟至第778章 忽有變第941章 請一戰第012章 連環計第181章 林間語第050章 暗自驚第909章 千歲羹第369章 金四局第535章 水中影第429章 垣樓危第456章 議秦氏第925章 幾時回第1026章 沃雪中第763章 玉瓊殿第618章 杜容華(緩慢燃燒的C4和氏璧加更)第422章 灰衣女第816章 藏鋒閣第103章 鎖重門第987章 可願賭第016章 五十金第819章 鬢微霜第030章 曾相識第421章 勢如星第205章 好風來第934章 尋助力第918章 居別莊第499章 再入懷第036章 左思曠第532章 勿置喙第198章 冒復除第353章 壽成殿第659章 大儺儀第954章 姑妄言第062章 殘夜憂第217章 金御衛第813章 重奏起第107章 梨園雪第730章 漸模糊第507章 同心結第886章 墨字衫第849章 辯方向第498章 喚阿素第851章 林將軍第573章 朱漆匣第024章 故人現第257章 斷絃吟第850章 執花語第831章 凝碧水第062章 殘夜憂第552章 失舊簪第891章 巧應對第117章 識貝錦第190章 病不支第585章 瀟瀟雨第206章 蝴蝶耶第519章 險過關第221章 井幽涼第045章 都勝亭第930章 爲魚餌第260章 臨素馨第489章 巧手坊第937章 秋瀲灩第642章 牽風園第736章 我保了第808章 思無解第039章 暮色遲第954章 姑妄言第163章 潑茶香第948章 撫華勝第882章 風驟止第857章 包袱落第380章 約瘦腰第714章 郎捧花第381章 溼長睫第750章 請沉鉤第126章 何處來(第五更)第131章 冰弦飛第492章 西廂夜第798章 請喝茶第978章 知行蹤第597章 進家庵第509章 狹路逢第681章 美人第1043章 山鳥啼第735章 出猗蘭第099章 輕拂雪第996章 猛虎來第638章 誓截髮第440章 隱孤樓第544章 夜來人第650章 畫不成第020章 又逢君第343章 林侍衛第616章 三重因(緩慢燃燒的C4和氏璧加更)第339章 百歲楓第654章 風正起第571章 當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