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315【江南農田竟然大面積拋荒】

第317章 315【江南農田竟然大面積拋荒】

南京,秦淮花街。

朱元璋在這裡建了富樂院,將敵人或者罪臣的妻女,抓到富樂院裡面做官妓。

專供富商大賈消遣,以此獲得錢財,官員禁止入內。

富樂院中,男子須戴綠頭巾,腰勒紅褡膊,腳穿帶毛靴。女子戴黑帽,穿黑楷子,不得着華服。他們行路之時,只能走街道兩邊,不可走在街道中央。

富樂院搬遷到武定橋附近,以此爲中心,開始出現各種秦樓楚館,最後演變爲娛樂一條街。

即,秦淮花街。

最搞笑的是回光寺,這座寺廟,是由大報恩寺的剩餘材料建造。到了萬曆年間,竟被衆多青樓所包圍,整天考驗和尚們的意志力,無奈之下只能把寺廟遷往別處。

李香君重新回到花街,她住了好些年的地方。

這次,李香君身邊跟着一隊官差。

“姐姐,便是沿街喊過去嗎?”李香君問道。

李婉純笑道:“不必你一直喊,都是輪流喊話,否則只需一天嗓子便啞了。”

《大同女將錄》裡的一百零八女將,三分之二都已經嫁人。嫁人之後,多數選擇相夫教子,無法生育的就領養孩童,極個別甚至默許丈夫納妾。

李婉純是少數沒有嫁人的,已經快三十歲了,因爲她眼界比較高。

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拖到現在。

“那……那我便喊了。”李香君說。

李婉純笑道:“喊吧。”

官差沿街去貼告示,李香君拿起鐵皮喇叭大喊:“秦淮花街的姊妹、弟兄們,天下大同,良賤平等。你們若是想要從良,莫怕鴇母阻攔。說要阻攔,可即刻報官……”

此時正是上午,許多青樓還沒開始營業。

李香君的聲音傳出,瞬間有好些窗戶打開,接着又是大門被打開,陸續有二十多個男女奔出。

不只有妓女,還有龜公茶壺。

一個男子站在街邊,用蠟燭點燃綠頭巾,撤掉身上的紅褡膊,快步走到李香君身邊:“姐姐們可算來了,早聽說趙天王有良政,這些天就琢磨着怎樣從良呢。”

李婉純笑道:“你可先去縣衙落戶,戶籍落下便是良人。就算還留在青樓,依舊屬於良人,趙先生治下沒有賤民。”

“真真是好,”男子笑道,“就不曉得從良以後做甚營生,我倒是能寫會算,卻不懂那四書五經。”

李婉純說道:“既然能寫會算,便去報名考差役,說不定能做巡檢司的差人。”

南京城裡有府衙、縣衙,這些官差早就爛透了,屬於有官方身份的流氓,許多都要被扔去挖礦。

治安、消防、環衛等工作,皆由五城兵馬司負責。但這個機構也爛透了,繁華富庶的南京城,很多街道都髒亂差,完全靠街坊自己來打掃。

趙瀚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釋放奴隸,消除良賤之分。然後招募本地賤籍出身的做差役,把城裡的治安和衛生搞好。

李香君繼續沿街宣傳,行至一處,寇白門突然開門奔出。

“世代娼門也能從良嗎?”寇白門焦急問道。

李香君微笑說:“趙先生治下,沒有良賤之分。”

寇白門立即轉身,對着青樓大喊:“爹,娘,快出來,今後能過正經日子了!”

娘是親孃,爹有可能是親爹。

寇白門比李香君還慘,李香君出身於武官家庭,而寇白門則是世代娼戶。

她爹是樂師,她娘是妓女,戶口掛在教坊司,在青樓的工作屬於外包業務,同時還接大客戶的上門服務訂單。

寇白門今年十五歲,工作是給妓女做丫鬟,再過一年她也該掛牌營業了。

不多時,寇白門的父母一起出來。

李婉純問明情況,說道:“你們只需去縣衙落戶,有了戶籍便是良人。若想繼續營業,可辦理歌樓舞榭執照……”

“不必!”寇父連忙說,“我繼續當樂師養家便成,妻女得做正經營生。”

“隨你們。”李婉茹道。

南京的城市人口太多,大量無業遊民,趙瀚不可能給他們分田,也暫時沒有能力解決就業。

只能清理作惡多端的官差,清理那些地痞流氓,全部送進山裡挖礦。然後官府招聘一些公務人員,能識得幾個字便可去考。

至於不識字的,隨軍民夫已經返回家鄉,接下來要從湖南運糧食過來賑災,暫時可以招募遊民作爲轉運糧食的苦力。

說實話,許多家奴、樂戶從良,一時間還真找不到工作,能夠考上公務人員的畢竟是少數。

Www✿ttкan✿¢ ○

南京的秦淮花街,因此不能直接取締,但要勒令各家辦理歌樓執照,原則上不準再做皮肉生意,而且不準束縛從業人員的人身自由。

當然,改變還是很明顯的。

大量賺到錢的妓女,特別是那些名妓,紛紛選擇從良過日子。她們不愁生活,只求正經做人。

宣傳隊伍離開,寇家則閉門商量。

寇母說道:“我聽人說,江西風氣開明,不太嫌棄賤戶出身。女兒年方十五,還是處子,定能找到婆家。大官就不要指望了,去尋個媒人,打聽吏員或者軍官,牽線做媒成就一番姻緣。”

“嫁給吏員,那還不是要過苦日子?”寇父對此不同意。

寇母說道:“趙天王的吏員不一樣,今後是可以做官的。專找那些江西來的吏員,說不定今後能當知縣,到時候女兒就是知縣夫人了。咱家裡也有些積蓄,到時多給些嫁妝,女婿只是小吏,定然心中歡喜。這眼光要放長遠,今日的吏,明日的官,咱們不虧。”

有這種想法的還真不少,南京城裡的媒婆生意興隆。

這些媒婆守在衙門附近,聽到有說外地話的官吏,便上前詢問是否婚配。而且賭咒發誓,雖然姑娘出身娼家,但絕對還是處子之身。

不僅如此,媒婆們還去守城士卒那裡搭訕,問哪些當兵的還未娶妻。只要是什長以上的軍職,哪些娼戶之女就願嫁。

秦淮八豔之一的卞玉京,此時才十三歲,父母都張羅着找人說媒了。

卞玉京,也是娼戶之女。

什麼出身宦官世家,都是文人美化。吳偉業的文章閃爍其詞,鄒樞就直白得多,講明瞭卞玉京是“歌伎世家”。

不管是秦淮花街的樂戶從良,還是全城家奴獲得解放,其實都沒鬧出太大動靜。

大部分人,賤籍雖然變成良籍,其實工作內容沒有變化。

因爲南京城裡物價太高,工作也不好找,家奴變成了傭工,老老實實繼續做下人。

英國工業革命,得先搞農業改革、圈地運動,把農民逼到城市才能發展工業。而在大明,這一步可以直接跳過,大城市裡的人口都爆了。只缺工作,不缺人口。

城市戶口清理運動,迅速推行開來。

趙瀚拿着新出爐的部分數據資料,頓時感覺頭疼無比,南京的無業遊民太多了!

城外,勳貴和軍官的土地,正在分給佃戶和軍戶,田畝數量還有些不夠分。

吳應箕說道:“總鎮,江南有大量荒地,不過田賦方面要區別對待。”

“江南居然有大量荒地?”趙瀚感到難以理解。

吳應箕詳細解釋道:“江南賦稅太重,永樂朝之後,便有大量農戶逃亡,大批耕地拋荒,豪強大戶趁機強佔拋荒土地。宣德皇帝改革,便招來流民耕種荒地,防止豪強大戶兼併土地。”

“嘉靖年間,江南又有均田改制,當時是卓有成效的。但到了萬曆年間,又有大量土地拋荒。一是田賦太重,二是水利失修。”

“還有就是漕糧供應,江南多棉田,卻要徵收漕糧。最初,農戶須賣棉買米,上交官府,期間受到多重盤剝。鬧了很多年,纔可賣棉交銀子。”

“在此期間,大量農田拋荒。官府只能招募流民開墾,只要開墾荒地,本地農戶五年免除賦稅,外地農戶十年免除賦稅。總鎮猜猜,這會鬧出什麼亂子?”

趙瀚想了想說:“士紳大族,勾結官員,以熟田充作荒田,以此來偷逃賦稅。”

“正是,”吳應箕笑道,“不過還有更亂的,免除賦稅的年限一到,農民立即把土地再次拋荒!”

趙瀚聞之愕然,隨即搖頭苦笑。

那可是農民自己家的田,自耕農都不當,主動拋荒土地,逃去外地做流民或者遊民。可想而知賦稅都多重!

不僅是朝廷收的稅太重,大戶還會飛灑詭寄,使得這些自耕農必須多次交稅。而且,他們能分到的土地,都不是什麼好田,就算只交正稅也夠嗆。

還有就是,官府定的免稅年限,差不多可使荒田變成熟田。這種時候,就會有豪強出來奪田,把田奪走之後,還讓這些自耕農繼續應差役,自耕農肯定是要逃跑的。

另外,墾荒流民屬於外地人,常常被本地人欺負,也是種幾天地就跑的原因之一。

地方官不斷推出新政策,試圖留住自耕農,打擊士紳豪強。但都是剛開始有效果,幾年、十幾年以後就被鑽空子。

江南這破地方很詭異,一方面人多地少,一方面大量拋荒土地。

大族們也很有意思,但凡遇到災年,自家種的地,直接拋荒一半,剩下一半精耕細作。

什麼叫自家種的地?

就是不租給佃戶,讓僱工去耕種,這種僱工實際就是家奴,每月管飯給少量工資而已。有時也稱“僱奴”。

拋荒一半,耕作一半,這種耕種方法,被很多大族寫進家訓族規當中,將其視爲一種傳家秘訣般的經典操作。

吳應箕說道:“江南還有許多荒田,屬於鹽滷地。其實一些鹽滷地,在好官的支持下,已經逐漸改善。但換一個庸官,立即被拋荒,因爲庸官不減免田賦。”

“總鎮應該酌情收取田賦,大量興修水利,鼓勵百姓開荒復熟,如此江南其實不太缺田。”

趙瀚對吳應箕愈發器重,點頭說:“你把想法都寫出來,我交給各級官員酌情施政。”

(本章完)

第181章 179【宗室投奔】第659章 656【好多叛徒】第119章 117【逮到個野生尚書】(爲盟主“妖第366章 364【滿清出兵】第242章 240【跨省出兵】(爲白銀盟“暖陽1第30章 030【龐夫子】第668章 665【倉頡館】第312章 310【依舊黨爭】(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51章 349【南來之人】(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47章 1043【識字班】第203章 201【力戰】第398章 396【廣西俍兵】第843章 839【顯微鏡】第156章 154【不講道理】第138章 136【飽和式獻城】第180章 178【圍魏救趙】第948章 944【君臣跑路】第746章 743【批評大會】第406章 404【大白菜與小辮子】第658章 655【墾殖】第581章 578【遼東後事】第995章 991【官渡之戰復刻版】第866章 862【孤軍深入】第810章 807【拔爲太子師】第996章 992【殺俘】第123章 121【缺糧】第911章 907【保衛糧道】第300章 298【倫理劇與武俠片】第171章 169【商賈逐大利】第884章 880【財政赤字】第98章 096【立信立威】(爲盟主“丁博約”第321章 319【朝鮮廢主】第956章 952【擴張時代】第640章 637【戰場切腹】第764章 761【殖民地做嫁妝?】第675章 672【番茄炒蛋】第1017章 1013【沙俄軍戶】第836章 832【小國林立】第919章 915【賣詩啊】第435章 433【懲孔】第341章 339【擴編 換裝 刺刀】第417章 415【生俘洪承疇】第272章 270【治理廣州】(爲雙盟主“Kevin第202章 200【攻守】第922章 918【經濟學】第939章 935【莫臥兒內戰】第552章 549【福將竟是我自己?】第1061章 1057【太子爺體察民情】第1035章 1031【鄉士與村吏】第57章 056【會社組織】第711章 708【漢家海外故土】第137章 135【鬨堂大孝】第25章 025【小少爺】第567章 564【內亂與起義】第909章 905【入藏】第623章 620【漸漸爛掉的八旗兵】第605章 602【教書育人】第1000章 996【一鼓作氣】第952章 948【一羣蟲豸】第58章 057【退錢!】第1003章 999【封王】第960章 956【莫臥兒內戰結束】第43章 042【好白菜不堪豬拱】第923章 919【阮氏政變】第706章 703【mafang】第94章 092【投名狀】第732章 729【燒殺搶掠】第209章 207【匡字輩】(爲盟主“懷南月”加第996章 992【殺俘】第344章 342【造反造反】第129章 127【賊窩乎?此桃源也!】第554章 551【漢化女真】第486章 483【笑死了】第1069章 1065【終章四】第291章 289【說一不二】第771章 768【瀆神者?】第443章 441【直升飛機】第511章 508【消除中間商】第434章 432【對孔家的處理】第711章 708【漢家海外故土】第1038章 1034【江戶海戰】第610章 607【海軍都督府裡的荷奸】第449章 447【烏龜仗】第235章 233【鉛山費氏】第282章 280【墮落】第455章 453【大軍之中,直取主將】第296章 294【想做官就不結黨】第580章 577【瓦剌歸附】第371章 369【堅守】第955章 951【聰明人】第652章 649【急行追擊】第1032章 1028【股票經紀人】第148章 146【夜間迂迴】(爲盟主“搖身一變第641章 638【介錯很重要】第625章 622【皇帝要納妃】第498章 495【合兵馬尼拉灣】第979章 975【殿試與分封】第466章 464【教會分裂】第149章 147【練兵之才】第767章 764【格物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