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人爲我所用

?侯書獻自己也是一笑,他接着講到:“這事,一直懸而未決,結果侍御史呂誨,範純仁,監察史呂大防都贊成輔臣的說法,一起彈劾了韓琦宰相和歐陽修,最後皇太后表態了,要大家尊稱濮王皇帝,英宗皇上可以稱生父母爲父母,結果,人們都認爲這是中書省策劃的,很多人不高興,呂誨等人將委任侍御史的委任狀上繳,要求辭官,以此作爲抗議!”

王旁一聽笑着說道:“這事可不小,御史臺集體罷工了嗎!”

侯書獻也笑了:“光御史臺罷工還好說,英宗皇上沒辦法,找輔臣們商量怎麼辦,結果不知道英宗哪句話又得罪了這些輔臣,韓琦,歐陽修都說:既然御史認爲他們對,我們有錯,那就把他們留下,治我們的罪好了!”

王旁偷笑,低聲對元澤說道:“英宗皇上這下可好,這不成了豬八戒照鏡子了嗎。元澤不解的看看王旁:“兄弟,豬八戒是什麼官職。”王旁大笑起來:“豬八戒是天蓬元帥!”

王安石正聽到關鍵處,他心裡想的可不僅僅是濮王的稱呼,官員的辭任等事,在王安石心裡想的則是更大的一件事:如今太祖留下的祖訓,重文輕武,朝廷上的文官遇事互相閒扯,各自又沒有權,又沒有正事,濮王的事是大事,但平時的小事也是爭來爭去,任何一件事,無論是好是壞都執行不下去,他見王旁元澤說笑起來,心想一定是王旁說了什麼招惹的元澤,於是對王旁說道:“旁兒不要玩笑,聽侯先生說正事!”

王旁忙正襟危坐看着侯先生說道:“先生請講,剛剛我是覺得,英宗皇上心裡是贊同中書省的看法的,讓他稱呼自己生父爲皇父,他也不容易辦到,只是這幾位御史說的也有道理,不知道現在事情進展如何!”

侯書獻到沒介意王旁說笑,他又講到:“英宗貶了呂誨等人,誰知道御史臺的其他人,趙鼎,趙瞻,付堯禹等人不幹了,也跟着上書:既然貶了呂誨,那也把我們貶低了吧,結果英宗一連貶了六個御史,這還沒完,司馬君實也請皇上貶他的官,還有侍讀學士呂公著也請貶!”

這可真是夠熱鬧的,王旁看了看父親,見父親微蹙雙眉,似乎在想着什麼事,過了半天,王安石對侯書獻說道:“英宗皇上也只有如此才能平息,咱們大宋自太祖以來立下祖訓,御史臺若彈劾一些官員,言辭不被採納是要辭去官職的,而被彈劾的也要停職待罪,而若沒有彈劾那就是御史臺失職,所以纔會有這麼多事出來!”

王旁聽父親這麼說,他忽然想到一件事,於是說道:“父親大人,侯先生,我有一事不明,自唐朝以來設立御史臺,是爲了監督皇上言行,御史可以向皇上提出建議,但不能追究御史的過錯,先前父親說我大宋多是沿襲了唐朝和五代就舊制,如何御史變成了彈劾大臣功過!”

聽到王旁的疑問,王安石和侯書獻對視了一眼,侯書獻眼中讚許的目光:“介甫,二公子說道很好啊!!你還說二公子讀書少。”王安石心中很是得意,但他嘴上卻說道:“噯~我這二兒子從小就不愛讀書,但是聰明倒是有些,旁兒啊,你說的是對的,唐朝御史臺的確是監督皇上的,而且御史臺是設在宰相之下,人選是宰相挑選,但是太祖以來,設立了二府三司,又單設御史臺,御史由皇上親選,這樣御史就變成了,專門彈劾各部官員之職責!”

王旁聽的心下明白,宋太祖怕宰相或者官員權重欺主,所以變着法的削弱了各部的職權,他點着頭對父親說道:“這就是了,不過濮王之議也有定數,這事到此也就快結束了,只是那些被貶的御史,有點冤枉!”

王安石卻搖搖頭:“太祖以來也立下規矩,不殺文官,即使政見不同最多是被貶,但出朝的文官仍保留參政的資格,官員之間雖是意見不同,但卻不影響私交,而且一旦朝廷情況有變,被貶的還會重新被啓用,這到不算什麼,只是旁兒說的什麼定數,爲父不贊成,凡事盡力而爲,若是爲父相信定數,旁兒怎麼還會有今日!”

王旁呵呵一笑,忽然心頭一亮:父親說的沒錯啊,自己存在已經改變了很多事,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憑什麼事就非要按歷史發展,歷史書上也沒王旁這個人,甚至對有沒有自己說法都不一樣,歷史就是人寫的,誰說父親以後的熙寧變法就會失敗,那些變法內容都是和百姓切身相關的,尤其當王旁自己也遇到賦稅,勞役等事,更是覺得有些事,是要變一變了,還有一點讓他感興趣的就是,父親剛纔所說,政見不同,大宋官員之爭多爲政見之爭,想到此他說道“父親說的對,不怕政見不同,怕的就是沒有政見,雖然政見不統一,但這點要是利用好了,卻可以尋找到更好的決策”

王安石笑了笑!!又看了看侯書獻:“旁兒說的很有道理,這事現在咱們也不便多說,只好靜觀其變了,對了,景仁,我跟你打聽一個人,現在三司使戶部判官是誰啊。”王旁知道父親在替自己問朱縣令的親戚,侯書獻剛從京城回來,他肯定知道。

侯書獻想了想:“三司戶部判官……哦,我想起來了,此人叫做王廣淵,英宗沒繼位之前還住在濮邸的時候,他經常去找英宗皇上,他還將自己所作的文章獻給英宗看,爲此事諫官司馬光還說:漢代的衛綰不讓太子飲酒,所以景帝對待他很優厚,周代之張美私下將國家的錢給周世宗,所以世宗不喜歡他,反而待他很薄,王廣淵之不忠誠,沒有人比得上他,當時仁宗在位,他卻暗地裡投靠陛下,這哪裡是忠臣之所當爲,今天應當追究他的罪行,然而皇上不僅不懲罰他,反而還獎賞他,這樣的話,以後還怎麼叫大家謹守臣節呢!”

聽到王旁對司馬光的好感又增加了幾分,忽然王旁覺得自己前幾年還真是小氣,什麼事都憑着一股猛進,現在看來凡事都有兩面性,司馬光作爲諫官還是很稱職的,若是將來父親要做大事,能夠知人善用,也許事情就會發生轉機,父親就不會有那麼多政敵,而是多了互相提點的戰友,不過王旁還是很關心這王廣淵的去留,他問道:“不知道英宗皇上有沒有采納司馬君實的諫言呢!”

侯書獻搖搖頭:“英宗不聽司馬光之言,而任王廣淵爲羣牧、三司戶部判官。”王安石和王旁也搖搖頭,這個英宗實在分不清好壞人,看來父親和自己辭官還真是正確的。

侯書獻的到來無疑讓王旁知道了很多他之前不知道的事,而且王旁也發現,自己現在對一些事的想法已經產生了變化,他們幾個人又聊了一會朝廷之中的事,幾個人又聊了一會,王安石吩咐人準備晚飯爲侯先生接風,王旁和元澤出了王安石的書房,元澤搭着王旁的肩膀問道:“兄弟,你今天去縣衙怎麼樣,有沒有告訴那縣太爺你做着宰相派的差事!”

王旁從懷中掏出個簿子,從裡面拿出縣令親筆寫的文書,元澤接過來看看,着急的對王旁說到:“哎呀,你怎麼還是答應辦這差事。”王旁取回來了文書:“你知道這叫什麼嗎,這叫鐵證如山,對了,江南西路轉運使的事,你幫我打聽了沒有!”

元澤說道:“打聽到了,此人姓蔡名挺,字子政,而且還打聽到,他過幾天就會到臨川來!”

王旁一聽江南西路的轉運使是蔡子政,他就樂了,蔡子政當年治理鹽榷很有功績,而且這個人最憎恨官商勾結,在京城的時候王旁還和這蔡子政見過面,這下就好辦了,他高興的說道:“行啊,哥哥你辦事夠神速的!”

元澤也笑了:“哪啊,你還沒你自己府上吧,你回去看看就知道了,瓦壯回來了,還是他告訴我的,他剛從南豐回來,現在蔡子政就在南豐呢!”

王旁拉着元澤:“走,到我府上去坐會。”元澤不情願的說道:“不去了,你回去趕緊催你的稅去吧,我還有書要看呢。”王旁嘿嘿一笑:“瞅你那樣兒,好好,你去看你的書,我去催我的稅。”說着辭別元澤朝外走。

元澤在他身後招呼到:“唉,你還真去啊, 對了,咱爹爹聽說你錦繡樓有個什麼洗羊羊,說回頭讓你給他準備一下,還有,爹爹問你年夜飯的事……”

王旁說到:“我纔不真去呢,這催稅的事我早有辦法,但是現在就先不告訴你,等回頭辦好了催稅的事,我給咱爹弄火鍋,讓他也嚐嚐,至於年夜飯嘛,回頭我給你們想個新鮮的哈。”他說着,快步向自己的府上走去。

第316章 心中的宏第76章 洛口河水告急第344章 用心去思考第116章 一直深藏不露第262章 善惡終有報第127章 權傾朝野第90章 雲軒之雅趣第103章 想讓他消失第243章 官員的福利第127章 權傾朝野第10章 唾手可得物第324章 綁匪的人質第363章 當滅滿門罪第100章 西夏舊內亂第366章 美好的憧憬第109章 猜忌未消第三一十五章 招標搞建設第106章 忠誠度測試第117章 鬧大點第216章 生意不好做第138章 結義西夏帝第157章 遼太后壽宴第83章 船王大舅哥第273章 韶州有狀況第362章 偶得的遺詔第321章 打就打痛快第233章 買宅有他意第121章 夢第48章 感動了政敵第74章 斷回九龍杯第172章 常人所不能第87章 發改司招人第12章 認個好乾爹第17章 賊父子第143章 遣使赴遼國第189章 楊家將後代第121章 人多矛盾多第198章 卑鄙的倭奴第22章 鎮戎軍攔路第123章 調度有章法第62章 死人是不想做官的第三百五十六十章 打狗不看主第105章 王爺失蹤了第119章 傳聞面聖難第50章 受賄的謬論第101章 時遷勸和第11章 野心傷無辜第113章 聯手漫將軍第69章 潛伏懷遠驛第12章 小種种師道第125章 配合很默契第202章 妻死兒失蹤第139章 拿到定價權第六 卷似是故人來第89章 深夜的命案第223章 蜜蜂能排字第109章 猜忌未消第363章 當滅滿門罪第362章 偶得的遺詔第333章 榷場萬事備第146章 內外風邪第43章 兩敗俱傷第138章 結義西夏帝第62章 死人是不想做官的第108章 衆人的期盼地三百一十三章 一箭三雕計第80章 全村致富路第280章 邕州的美酒第208章 樹倒人不散第19章 全村覆沒第107章 西夏得良匠第208章 樹倒人不散第263章 臨川新縣令第235章 蜀人謀合作第66章 勞逸相結合第29章 逃離先定計第249章 父親的支持第351章 高峽出平湖第29章 作死的副將第88章 留人爲做局第227章 醉翁歐陽修第43章 林木的糾紛第307章 女人要征服第65章 天意和心動第27章 沈括會用兵第35章 並非危言聳聽第109章 猜忌未消第169章 奸細會是誰第109章 猜忌未消第12章 小種种師道第230章 預知三字經第59章 晉城香餅煤第29章 當年的信物第299章 朝廷的蛀蟲第189章 楊家將後代第88章 見少年蔡京第37章 演講元宵節第46章 蘇軾的立場第351章 高峽出平湖第96章 聲名已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