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

恐嚇是強權最**的表現,沒有任何遮掩,撕下所有道德的外衣,就像放學後被不良少年堵在死衚衕裡的小學生,掐着脖子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因爲我拳頭大,所以趕緊把零花錢全交出來。

今日東郊校場演武差不多也是這麼個意思,大唐在向所有異國鄰邦的使節展示實力,不打你不罵你,只亮出砂鉢大的拳頭,就問你怕不怕?怕不怕?

異國使節們確實很怕,右武衛將士還沒有任何動作,只是靜靜地站在校場中央,使節們的臉色已有些蒼白了。唐軍的軍威陣容令人凜然生懼,彷彿自己面對的是一股無堅不摧的力量,世上的一切堅城固壘在他們的鐵蹄下都能輕鬆被碾壓成齏粉。

祿東贊在冷笑,別人害怕唐軍,吐蕃並不怕,不可否認唐軍確實強大,但吐蕃也不弱,兩國曾經有過交戰,事實證明大家的實力半斤八兩,不相上下。

此刻他大概清楚了,今日唐軍演武,其實針對的就是吐蕃使團。不僅僅是因爲祿東贊這些日子上竄下跳壞大唐名聲,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數年前鬆州之戰後,兩國偃旗息鼓,吐蕃主動遣使表達善意,李世民欣然接受來自吐蕃的善意。

可是國與國的關係不像小孩子打架,打完說一聲和好也就和好了,兩國關係其實到現在都保持着微妙詭譎的關係,“友好”二字被兩國翻過來覆過去說了無數次,事實上兩國也確實做出了一些傳遞和平友好的舉動,然而,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兩個毗鄰的國家都很強大,便成了天生的宿敵,有意無意的,兩國間仍存在着許多敵意和戒備,一些表面上的友好善意終究是表面的東西,做給自己看,做給外人看,敵意卻是永遠無法消除的。

這次的東郊演武爲何針對吐蕃使團,大抵也有這麼一層深意在裡面。示威也好,震懾也好,表達的便是恩威並施的意思。

…………

主持此次演武的是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這人也是當今名將之一,曾是李建成的心腹將領,李世民動玄武門之變時,在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等已授的情況下,薛萬徹領兵瘋狂反撲玄武門,打得一干秦王府從龍老將手忙腳亂。

後來薛萬徹見收復玄武門無望,轉過頭又攻打秦王府,抄李世民的老窩。李世民大驚失色,急忙回軍馳援,卻仍無效果,差點被薛萬徹攻佔了秦王府,殺盡李世民一家,直到後來尉遲敬德拎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級陣前示衆,薛萬徹所部這才軍心潰散,功敗垂成,一場幾乎已經成功的政變,差點被薛萬徹一人扭轉了結果,足可見其人本事非凡。

兵敗之後,薛萬徹率殘部逃竄至終南山,李世民念其本事凡,多次派人勸降,薛萬徹這才歸降了李世民,被委以重任。

這是一位有着傳奇經歷的名將,領兵打仗的本事委實不凡,李世民曾將他與李績,李道宗三人並列,對薛萬徹統兵的能力,李世民曾有過評價,言曰:“萬徹非大勝,即大敗。”

這句評價有褒也有貶,說明薛萬徹與敵交戰的優點和缺點同樣突出,頗具爭議,但不可否認,薛萬徹確實是貞觀年間少數幾個能稱之爲“名將”的人之一。

今日的校場演武,薛萬徹作爲右武衛大將軍,自然當仁不讓的指揮全局。

一名校尉從隊伍中匆匆跑出,到薛萬徹面前站定,薛萬徹一言不,只遞給他三面令旗,分別是紅黑白三色,校尉接過令旗後行禮,轉身跑到隊伍前端。

薛萬徹扭頭面無表情地看了祿東贊一眼,見李素正含笑看着他,薛萬徹嘴角微微一扯,算是打過招呼,然後朝校尉揮了揮手。

校尉領命,忽然高高舉起手中的黑色令旗,小小的旗幟迎風獵獵招展。

“列陣——”校尉力竭聲嘶地大喝。

空曠寂靜的校場上,校尉的命令仍在悠悠迴盪時,轟的一聲巨響,右武衛四千餘將士身形涌動,潮水般分散開來,又迅聚集成一塊一塊的方陣,陣型嚴密合縫。盾手列前,橫刀其後,再往後便是長戟和陌刀隊,方陣的左右側翼,兩千名騎兵不知何時從校場外悄無聲息地冒了出來,在側翼迅彙集成陣,蓄勢待。

整個陣型幾乎在幾個呼吸間便完全佈置成型,隊伍的最後,卻有一隊不知兵種的一個小方陣,約莫五百來人,這些人的手中並未帶任何兵刃,肩上卻斜挎着一個黑色的布包,布包鼓鼓囊囊的,裡面不知裝着什麼。

既然是演武,自然要有假想敵,校場的北端早已搭好了一座圓形尖頂的石堡,唐軍方陣的中軍正面恰好正對着那座石堡,這座石堡便是唐軍今日演武的假想敵,很顯然,今日是攻城戰。

異國使節們不明覺厲,但吐蕃使團成員的臉色卻已分外陰沉。

很有意思的事,別人或許不知道,但吐蕃使團卻比誰都清楚,那座石堡便是吐蕃境內的標誌守禦堡壘,吐蕃國土甚廣,因爲是高原地帶,所以地廣而人稀,境內每隔百里左右便建有一座石堡,不僅用以抵禦外敵和可能生的本國百姓造反,同時也充作驛站之用,舉凡傳遞書信,換馬,本國貴族路途食宿等等,皆在石堡之中。

今日唐軍演武,竟在校場建了一座吐蕃石堡,其用心簡直昭然若揭。

吐蕃人脾氣普遍暴躁,當時便有人炸毛了,重重一聲怒哼便待出來與唐國人理論,誰知祿東贊卻橫臂攔住了,含笑微微搖頭。

胸襟寬廣者不止是唐國君臣,吐蕃的大相也不落人後,大唐與吐蕃的關係本就是貌合神離,表面高喊和平友好,實際互相戒意頗深,對這個事實,兩國君臣彼此心裡有數,今日校場上的這座石堡,無非只是撕掉了那層可笑的友善外衣而已。

異國使節們只注意到唐軍威嚴肅殺的大陣,一臉蒼白地交頭接耳,敬畏莫名。而祿東讚的目光卻死死盯在方陣最後那五百來人身上,更具體的說,盯在那五百來人身上挎着的布包上面,深情若有所思,旁邊的吐蕃副使拉扎俯下身,悄悄在他耳邊說了幾句什麼,祿東讚的臉色隨即突然一變,變得越來越難看了。

很顯然,吐蕃人對這支看似神秘的隊伍並不陌生,當年鬆州城下,吐蕃人領教過這支隊伍是何等的可怕。

列陣完畢,執旗的校尉換了一面紅色的小令旗,令旗高舉,迎風猛地朝前一揮,厲聲暴喝道:“攻!”

側翼騎兵先動,策馬朝石堡飛馳,兩支騎隊如兩條蜿蜒盤旋的黑色巨龍,一左一右很快到了石堡前,然後左右分兵,朝石堡後方直插而入,石堡周圍佈置的拒馬,木柵欄等障礙物也被路經的騎兵順手一擊,障礙頓時被清除。

隨即中軍緩緩動,前方執盾,並排朝石堡正面衝鋒,後方橫刀和長戟亦步亦趨緊緊跟隨,而陌刀隊則扛着二十多斤的長柄大陌刀,不慌不忙走在最後,與前隊相隔十餘丈。

那支五百餘人的神秘隊伍則飛快越過陌刀隊的方陣,跟在長戟隊伍後面,當前方中軍隊伍已將石堡外圍所有障礙物清除之後,中軍彷彿一塊被撕裂的綢布一般,忽然朝左右兩側迅分開,中間讓出一塊偌大的空地,五百餘人的神秘隊伍恰好便處在空地正中間,前方地面空出來以後,五百餘人斜挎布包迅上前,從布包裡掏出一個黑乎乎的陶罐,扯開腰側懸掛着的一個小竹筒,竹筒內是一支燃燒着的粗香頭,香頭湊進陶罐,點燃了引線,嗤地一陣白煙升騰而起,隨即五百人動作整齊劃一,猛地暴喝一聲,冒着煙的陶罐奮力朝石堡扔去。

轟轟轟!

一陣陣巨響地動山搖,石堡籠罩在黃色的硝煙和黃塵之中,只見一團模糊的輪廓。許久之後,硝煙塵土散盡,石堡外表已然處處斑駁,眼見已受到了重創。

五百人再次從布包內掏出一個黑色的小陶罐,點燃之後奮力擲去,轟然巨響聲裡,硝煙和黃塵再次瀰漫石堡周圍,可是這一次,硝煙裡已見不到石堡的輪廓了,待到硝煙散盡,石堡已不復存在,地上只有一堆堆被炸裂的石塊,橫七豎八佈滿一地。

兩輪轟擊,石堡在衆目睽睽之下化作一片廢墟,下場悽慘。

異國的使節們早已嚇得面無人色,有宗教信仰的使節們紛紛跪在地上,面朝石堡方向行大禮,也不知是在拜神還是拜那個比神還厲害的小陶罐。使節人羣一片混亂,驚呼聲讚歎聲,還有被巨響嚇哭的哽咽聲此起彼伏。

祿東讚的臉色越來越難看,那片仍然飛揚着硝煙的廢墟彷彿在無聲地冷冷地警告着他,大唐如今的軍隊戰力,早已非鬆州之戰時可比了。

渾身氣得微微直顫,祿東贊扭過頭瞪着李素,怒道:“李素,貴國今日演武,究竟意欲何爲?”

李素眨眨眼:“演武啊,請祿兄和各國使節們看看大唐如今的戰力,讓大家對大唐的天可汗陛下有信心,我們大唐絕對有能力維護天下和平,這個‘天下’,自然包括大唐本國以及諸多欽仰大唐的友好鄰邦……吐蕃也算欽仰吧?貴國贊普一直心慕大唐公主呢……”

祿東贊氣結,指了指李素:“好,好得很!今日領教貴**隊風采了,老夫受教!”

說完祿東贊轉身便走,吐蕃使團也跟着祿東贊離開了校場。

李素急忙追上前道:“祿兄別忙着走呀,接下來還有重頭戲呢,我軍高地攻堅,陌刀手上陣,簡直高.潮迭起,回味悠長,不可不看啊……”

祿東贊卻頭也不回,腳步愈快了,怒氣衝衝地離開。

***

ps:還有一更。。。。求月票。。。(咦?爲毛突然很詭異的說出這句話?貌似好多年沒說過了。。。)(未完待續。)

第一百六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六百四十六章 謀而後發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五百四十九章 善後清理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三百七十五章 貶謫原由 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第二十三章 白色聖光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師凱旋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恥下問第八百五十六章 功臣畫像第三百六十三章 錢多人傻第五百九十六章 事起生變第九十九章 自污毀親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五百九十六章 事起生變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地交易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家報應第三百四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八百四十二章 重拿輕放第二百三十五章 隱忍不發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戰餘生第五百一十章 進退得失第八百二十七章 李家大喜第五百七十七章 菜泯恩仇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二百一十八章 鐵案如山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王問因第七百九十九章 公主夜宴 下四第一百章 再啓戰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第八百六十六章 擒拿審問 下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八百四十章 毛遂自薦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穫頗豐第七百六十九章 傳統美德第二百九十八章 詭異暗流第四百二十四章 艱難惡戰第七百一十七章 國法難容第三百章 後顧有憂第一百五十四章 程府訓斥 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圈地建宅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二百五十一章 誅恕之爭第八百八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七百一十八章 罷官除爵第八百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八十六章 君臣論將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第六百三十一章 小小衝突第七十章 奏對問策 下第四十七章 遭遇挾持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九百三十二章 女王夜宴第二百七十九章 賜婚聖旨第八百八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一百一十五章 鏖戰鬆州 下第九百五十六章 倭僧求種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軍離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王師徵西第八百零九章 預謀發酵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八十八章 當街活擒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荒涼破敗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六百九十五章 公主盡孝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