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子貢贖人

夏鴻升將手中裝有四十五貫銅錢的包裹,很是禮貌的雙手奉上。語氣恭敬,態度也恭敬——畢竟書屋中有這麼多讀書人在看着,若是讓他們有了不舒服的感覺,那可就不好了。這些文人最重什麼?臉面!要是夏鴻升不恭敬一些,而讓他們覺得給稿酬如同施捨錢財一般,那隻怕今後就沒人會投稿了。

不僅僅是李義府,連同周圍看書的人,此刻也都將注意力從書本上轉移了過來。夏鴻升明白,不管對面的人是李義府,還是其他的什麼人,這都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夏鴻升表面上不動聲色,暗中卻密切的留意着李義府,果然,就見他眼中閃過了一絲貪婪之意,不過,很快便就又強自控制住了,深吸了一口氣,說道:“這,還請屋主收回這些錢財,在下雖然出身貧寒,卻也知道文不可論財。在下將這些拙作交於屋主,只是希望有幸能夠刊出,而欲與天下有識之士共同論解先賢,說解時事,卻並非是爲了錢財。”

此話一出,果然旁邊不少的人都頻頻點頭,看上去頗爲讚許。

夏鴻升笑了笑,問道:“卻不知李兄如今如何過活?”

“在下四方遊學,如今方纔至於長安城中不足月餘,故而還未有安身立命之所處。”李義府說道。

夏鴻升聽了,點點頭,說道:”既如此,李兄何不接下這四十五貫來?當可使李兄度過眼下困境,豈不更好?“

卻見李義府神色一肅,正色道:“義府雖然出身寒門。但卻自幼通讀聖賢之書。百聞先賢之言。也知道富貴不能淫。平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些錢財,在下是斷然不會要的,若是屋主強行要給,則就是對在下侮辱了。在下當收回文稿,立刻離開。”

李義府這一番義正言辭的話,立刻引來了周圍那些文人的叫好和附和。李義府挺了挺胸膛,夏鴻升卻注意到他的眼中有一絲得色不經意間劃過。

“李兄清高。在下自愧不如!”夏鴻升笑着拱了拱手,擡高了一些聲音,又說道:“在下卻想要給李兄講一個故事↑↓↑↓,。”

“願聞其詳!”李義府拱手回道。

夏鴻升點了點頭,隨即朗聲講道:“《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篇》之中,記載過這麼一個故事——說當時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爲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孔子有一個學生,名字叫做子貢。子貢以言語聞名。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善於經商之道,富致千金,爲孔子弟子中首富。在得知了這條法律之後,子貢就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是,他卻不向國家領取金錢。子貢就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於是說給了自己的老師孔子。不料,孔子卻說,子貢,你做了一件錯事了!聖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可以傳授和教導百姓,而不僅僅是有利於自己的行爲。現在魯國富的人少而窮的人多,向國家領取補償的金錢財務,對你沒有任何損失;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孔子還有另外一個弟子,名字叫做子路,他也聽到孔子的話,於是後來有一天,他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知道了,就很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諸君都是博學的文士,當可知道這個故事吧?”

“不錯,即是子貢贖人之舉。”旁邊有一個讀書人說道。

“不過,既然這個故事諸位都知道,那在下便想要請教諸位一個問題。”夏鴻升環視一週,說道:“子貢自損財物,贖回了奴隸,做了一件好事。這本應該是一件體現仁德的事情,可是,孔子爲何反而要批評他?又爲何要說,若是子貢不去領取獎賞,那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呢?”

“這……”李義府眼珠轉了轉,說道:“還請屋主明示。”

夏鴻升看看李義府,又看看周圍的那些文士們,然後朗聲說道:“其實,魯國的那條法律,是爲了鼓勵百姓的,每一個百姓,只要有機會,就可以做一件大好事,哪怕是暫時沒有付贖金的能力,也應該去借來贖金爲同胞贖身,因爲你不會損失任何東西,因爲國家會獎賞你。如此一來,人人都會去贖回魯國的奴隸,救回魯國的子民。像子貢那樣家底殷實,不需要國家補償的人能有幾個?像子貢那樣願意主動拿出自己的錢去幫助不相干的奴隸的人又有幾個?子貢的錯誤在於,把原本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達到的道德標準,拔高到了大多數人都難以企及的高度。諸君試想,倘若魯國君主將子貢贖人之舉樹爲典範,大肆傳揚,會造成什麼後果?”

環視四周,見衆人都露出了一副沉思的神情,夏鴻升又繼續說道:“後果必然是,從表面來看,道德的標準提高了,人人都要向子貢學習,去贖回奴隸,卻不要國家的錢。可實際上呢?道德其實是下降了,因爲有子貢在前,後者誰若贖回同胞後,再去領取了國家的贖金,那就會被認爲是不如子貢的,是不道德的。然而,又有幾個人有足夠的財力可以保證損失這筆贖金,又不接受朝廷的補償,而不至於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呢?很少啊!所以最終的結果呢?因爲不領取補償的錢財吧,那贖了奴隸,就要苦了自己。可是領取吧,又會被拿來同子貢比較,所以乾脆就不去贖。於是原本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變成了只有少數幾個人可以發善心的事情。所以,孔子才說,子貢這件事情做錯了。而子路呢,他救了人,接受了那個人的感謝。這讓其他人看在眼裡,就會效仿子路,以後遇到溺水的人,也會勇於去救——因爲可以得到感謝啊!所以孔子就讚許了子路的做法。”

“李兄縱然可以爲了清高而拒絕這些本該就是李兄的稿酬,可是如此一來,那些無家無業,又無父母親友資助的寒門士子靠何而話?靠什麼來買糧米,靠什麼來換取路費和紙筆,以期來日有養家餬口之資呢?今日李兄手下了這稿酬,他日投稿的寒門子弟,就能坦然接受這筆心血付出之回報。而今日李兄若是不手下,他日有李兄在前,其他的寒門子弟便就是真的需要這些錢財,卻又如何敢收呢?”夏鴻升說道:“如此一來,李兄且不也成了子貢贖人之舉了?”

說完,夏鴻升淡笑着環視一圈,見衆人都是若有所悟。只見其中走出一個文士來,躬身行了一禮,說道:“多謝屋主點醒,吾等險些因一己之顏面,而壞了無數寒門士子的活路了!這位李兄臺,既是如此,兄臺還是收下吧!一篇文章一片心血,此非是不義之財,而是兄臺心血之回報,便就是收下,也該問心無愧。”

李義府點了點頭,躬身行禮道:“既如此,此乃在下文章之酬勞,非爲不義,那在下便收下了!”

書屋之中,登時便有不少人擊掌叫好。(未完待續。)uw

第108章 信鴿第347章 天火熊熊第370章 抓住女刺客第467章 萬國博覽會第1037章 心領神會第277章 新型建築第520章 儀仗隊第1087章 晚會的準備工作第276章 好一個軍校!第972章 情勢不同了第842章 及時雨第314章 西行商隊第498章 “迎接”突厥使團第478章第558章 道士做軍醫第119章 斬首行動第600章 把狗變成人第495章 夏州刺史第918章 想和親?沒門兒!第154章 公主的目的第661章 來書院過年吧第747章 大唐將士永不背叛!第1137章 放手一搏第1004章 冒險之策與萬全之策第847章 李承乾的第一戰役 上第172章 無名女子第204章 誅心之語第三十八章 縣令登門第六十三章 被出風頭了……第256章 此青蒿非彼青蒿第876章 兼容幷包第207章第601章 文化霸權第444章 同意辦報紙了!第603章 敕封第595章 將進酒第373章 追悼會第229章 專供之權第249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618章 不懷好意第808章 長安聞喜訊第886章 齊勇有情況了第十二章 初訪徐家第399章 不按套路出牌呢?第977章 李綱病危第455章 搶劫第1054章 軌道與車輪第442章 戰前輿論第195章 接頭樑洛仁第291章 再遭雷擊第844章 回返泉州第709章 棉花好禦寒第693章 飛到你面前第995章 天心人意第388章 江湖大俠的故事第134章 怒斥第907章 升官的條件第908章 掛職鍛鍊第九十六章 顏師古的用意第170章 大唐皇家養生顧問第850章 攻破占城第411章 凡夫俗子第1179章 苦差事第735章 天地浩大,大有可爲第1231章 三種新主糧第968章 準備試行第835章 倭國使節第1062章 一提和親就懟人第699章 海上登陸戰思維第553章 小舟也難造第788章 歷史換了時空第1216章 真主不會懲罰你第394章 鸞州事端第578章 攻佔定襄第117章 萬物之原理第597章 廣撒網,多斂魚第818章 螳臂當車第四十八章 插曲 中第994章 準備萬全報告一下情況第687章 癮君子第336章 蒸餾石油第686章 熱氣球做成了第760章 抓了仨海賊第896章 到底什麼意思?!第435章 嫂嫂的異動第156章 夏鴻升名士風流?李老二嚴重警告!第611章 民以食爲天第552章 造船匠人老夫包了!第809章 火炮之威第1168章 火槍第445章 賣報前夕第1013章 擒賊要擒王第110章 開導李麗質第五十六章 殺盡突厥血,染作滿江紅第1060章 編故事第504章 去個什麼長安吶!第1186章 不能做女皇第1113章第388章 江湖大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