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涼州內政

“蒙統領,一路辛苦了!”

當蒙璇率領主力來到昌化的時候,局面已經完全被尚興所控制了。

就在一天前,讓趙亮駐守在昌平維持大局的尚興,親自率領三千精銳部隊急行軍潛行至昌化城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了攻擊,再憑藉他本身在龐勳舊部中的威信,很快就奪取了這座城池,並且使得城池恢復了原本的秩序。

“尚興將軍果然不愧是名將!”

面對如此順利的戰事,蒙璇頗爲讚賞的對尚興說道。

這一戰尚興應該說是當居首功。這位昔日龐勳麾下獨當一面的智將在昌化兵變之後,不顧流言蜚語,首先穩定了昌平的軍心民心,然後故布迷陣,在不動聲色之間出兵突襲昌化,一場原本可能會耗時耗力的攻城戰,就這樣輕而易舉的解決了,這對於風雨軍接下來的軍事行動——也是風雨最關注的目標——重創燕南天援軍,有着很大的幫助。

“蒙將軍過獎了,尚興不過是略盡本分而已!”

雖然蒙璇看上去不過是一個乳臭未乾的黃毛丫頭,但是尚興卻絲毫不敢對這位勇貫三軍、名鎮天下,又是風雨寵愛的義妹有絲毫的怠慢,當下依舊保持着非常恭敬的神色,向蒙璇謝罪道: “此次兵變,讓風侯受傷,又令李淳大人、耶律留鉑將軍英勇捐軀,尚興難辭其咎!原本想奪回昌化、誅滅元兇,以求將功贖罪,卻還是讓孫德順和馬智、馬禮兄弟這些罪魁禍首逃脫了,辦事不力之處還望蒙將軍見諒!”

“尚將軍,你太謙虛了!這一戰尚將軍功不可沒,絕對不容推辭。而小璇不過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晚輩,也請尚將軍不要和小璇這麼客氣!”

蒙璇略略皺了皺眉,雖然這兩年一直跟隨在風雨的左右,但是一向活潑開朗的女孩始終沒有熟悉官場的那一套,因此對於尚興如此前倨後恭,實在有些不習慣。

在少女的心目中,一個優秀的將領就應該像大哥哥風雨那樣,不卑不亢、智珠在握,因此如果不是因爲戰果就在眼前,她都有點懷疑尚興是不是合格的將領。而在這之前,和所有懷夢少女一般,她對於這位不顧生命危險也要深入敵營向心愛的女孩表明心跡的年輕將領,是非常有好感的。

“是,蒙小姐說的是!”

完全沒有察覺到自己在少女心目中德的形象已經因此大打折扣的尚興,聽了蒙璇的話之後連忙點了點頭,由於龐勳軍後期內耗嚴重,再加上目前自己所出的地位尷尬,所以即便是尚興這樣的將領,也不得不小心從事。不過今天他如此客氣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倒不是因爲自己,而是爲了死去的好友蓋憎天。

蓋憎天是當年和尚興一起在龐勳麾下轉戰南北的戰友,後來又是在尚興的說服下投奔了風雨,偏偏這場奪取了風雨岳父和愛將性命的兵變,卻恰恰是在蓋憎天的治下發生的,雖然已經有證據表明蓋憎天本人並沒有絲毫玷污忠勇的名聲,但失去親人、自身也險遭不測的風雨,會做出怎樣的決斷,實在是一件未知的事情。

尚興不願意看見自己這個老戰友死後還蒙受不白之冤,所以猶豫了一下之後,終究還是上前了兩步,試探的說道: “根據俘虜的亂軍士兵招供,蓋憎天將軍並沒有參與這場兵變,而且是在非常英勇的戰鬥之後陣亡的,尚興希望小姐您……”

“尚將軍請放心,關於蓋憎天將軍的事情,小璇一定會詳詳細細的向風侯稟告的!小璇相信風侯心懷寬廣,一定會厚葬蓋憎天將軍的!”

蒙璇未等尚興說完,便急忙回答道。她在知道蓋憎天的事情之後,對於這員猛將保持着一種戰士對戰士的敬意,所以她並不反對要爲蓋憎天說話,更何況她相信風雨知道事情原委之後,也一定會對蓋憎天厚恤的。

“多謝蒙小姐!”

尚興感激的說道,他很清楚蒙璇在風雨以及在風雨軍中的地位,只要她肯出面的話,自己這位好朋友,至少也可以死得其所了。

“好了,尚將軍,現在我們談一談如何對付燕南天的援軍吧!”

蒙璇有些不願意繼續這樣的話題,於是主動將交談轉到了當前的軍事行動上來,而這個也是風雨交給她的最主要的任務。

“由於昌化城如今可以說是聖京城在西面的一座屏障,拿下昌化城既可以成爲燕家軍攻打錦州的橋頭堡,也可以成爲阻滯我軍進攻聖京的一道防線,末將以爲燕南天必定會前來援救昌化。”

談到軍事問題,這位曾經追隨聖龍帝國頭號反賊甚至攻陷過聖京城的名將,立刻恢復了昔日的風采,侃侃而談道: “有鑑於此,末將建議實行‘請君入甕’之計,將戰場部署在昌化城附近,屆時我軍從正面出擊,耶律老將軍由北渡河側翼包抄,歐仁所部騎兵襲擾,阻止其逃竄,應該有八成以上的把握將之殲滅在聖京以西、昌化以北的區域中!”

“不錯,只是我軍必須立刻派出大量偵騎,探明敵軍動向,適當的時候可以部署一些誘餌,防止敵軍中途縮回聖京而我軍來不及追擊。同時也要注意戰場的選擇地點不要太過於靠近聖京,以免招惹來更多的燕家軍。這樣的話,不但無法完成風侯交待的重創燕家援軍的任務,甚至會讓我軍陷入一種十分危險的境地。”

蒙璇一邊思付着,一邊補充的說道。

“蒙小姐果然高明,末將這就去安排!”

尚興頓時收起了原本有些輕視的想法,驚異的望了望眼前舉手投足還不知不覺中帶着小女孩蹦蹦跳跳的淘氣的小女孩,這才發覺這位嬌小可愛的少女能夠出任碧蛇軍統領,並且被風雨委以全權指揮此次大戰的重任,絕對不是因爲她是風雨的義妹,也絕非僅僅是因爲她和風雨的關係比較親近,更絕非是風雨的一時心血來潮或者小女孩的運氣,因爲自己面前的這個英姿颯爽的女將軍,分明有着非同凡響的軍事天賦和指揮才華。

正當蒙璇和尚興在昌化城策劃軍事行動的時候,風雨卻在錦州一邊養傷,一邊開始着手審理這段時日自己領地的內政情況。

一向偷懶而且顯然更願意在戰場上一決高下的風雨,在擁有涼州這塊領地將近兩年的時間裡,將大部分的內政都交給了李淳父女和歐靜、陳善道、高鳳陽等人的手中,並且讓尉廖的血衣衛加以監控,自己則更多的置身於血肉橫飛的戰場之上:抵禦呼蘭的進攻,遠征印月開疆拓土,討伐龐勳的叛亂穩定聖龍帝國……

一件件的赫赫戰功讓風雨名聲鵲起,而後方則自有良臣謀士加以運籌安排,治理的井井有條,這讓外人紛紛眼紅,也感到不可思議,於是心存嫉妒者便或者批評風雨是一個好戰嗜殺之徒,或者指責風雨實際上放棄了身爲領主的義務。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就結果而言,這的確無疑是一種聰明的選擇。

因爲內政的實施需要現實和長遠考慮的有效結合,即需要照顧到大局,也需要兼顧到個人的利益,既要讓那些豪門貴族滿意以獲得這些社稷精英們的支持,也要施恩於廣大百姓以爭取人心,是一項需要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的學問。

在這方面並沒有太多經驗的風雨,並不像一般的上位者,對於交出權力心存顧忌,坦蕩而自信的胸懷,再加上軍事勝利帶來的巨大榮譽,使得風雨能夠非常大膽放心的把權力放手給那些專業人員,同時又讓這些官吏形成各自的利益集團,並加以監控,防止任何一方的坐大,這就確保了領地內大政方針的正確貫徹,同時也讓風雨處於一種比較超然的地位,有利於一旦出現大的紕漏,風雨可以非常方便的加以更正,這隻會增強人們對於這爲軍事名將的崇敬,而不必擔心面子和名譽上的損失。

但是放手歸放手,這並不能成爲風雨完全不聞不問自己領地內狀況的理由。

於是,回到錦州的風雨,在終於可以從戰場上抽身出來之後,不得不帶着身上的重傷,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正前往耶律明雄軍營撫慰的夫人臨行前的壓力下,開始認真仔細的圈閱起那些非常枯燥乏味的文件來,試圖證明自己還算是一個稱職的領主。 ωωω ✿тт kan ✿C〇

只是如此在跳動的燭光下,翻閱如此繁雜的文案,讓風雨在感念和佩服妻子這段時間兢兢業業處理這些事務之餘,也真實的感覺到自己真的是腰痠背痛、頭暈眼花,頗有些吃不消了。

幸好,涼州的軍政情況總體上應該是非常令人滿意的:屯田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不但解決了糧食的問題,而且也安定了百姓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確保了兵源。

而高鳳陽主掌的商貿也在這段時日中收穫菲淺,一則是龐勳幾乎席捲全國的叛亂給相對遠離戰爭的涼州帶來了無限商機,二則是風雨從印月獲取的各種奇珍異寶和當地特產,在物以稀爲貴的商業原則下,很快牟取了暴利。唯一遺憾的是,全國範圍內的商業運作還有些差強人意,主要依然是依賴李氏家族的強大人脈和網絡,各地豪強對日趨強大的風雨軍的顧慮,使得這一方面開拓的工作並不順利。

培育人才上,除了李逸如、歐仁這些少年英才接受了軒轅軍校的系統培育後,在戰場上脫穎而出之外,更多的是大批中下層軍官通過軒轅軍校的深造而分佈到軍隊之中,不僅提高了軍官的指揮素質,加強了軍隊的戰鬥力,而且這些年輕而忠心耿耿的熱血青年,無疑進一步鞏固了風雨對軍隊的控制。

軍隊方面,各軍得到了更爲規範的訓練和整編。

其中主要擔負着防禦城池力量的青龍軍,已經很好的和地方預備役系統融合了起來,有助於平日的安全防範和戰時傷亡的即時補充。

白虎軍的神龍戰車已經配備完全,而且在朱大壽的統率下,進一步完善了這個新兵種的攻防進退。

而黑狼軍也在風雨軍強大後方補給和經濟能力的支持下,進一步完善了重步兵的裝備和作戰能力。

碧蛇軍則在百里奚陣亡之後一度解散,此次重建,並且由蒙璇擔任統領,在最近的幾次戰鬥中得到了極大的鍛鍊,戰鬥力也在迅速的形成中,而且這支軍隊和秋風、白虎、黑狼、青龍軍不同,它延續了風雨軍初建時候的傳統,是一支步騎兵綜合性的軍隊,無論是野戰還是攻城,或者防守,都有着相當的戰鬥力。

但是秋風軍和赤獅軍的情況就略有些不好,秋風軍雖然由於高唐和銀屯這兩個首屈一指的牧場的支持,使得秋風軍的騎兵突擊能力依舊是全軍之冠,但畢竟被抽調了大批精銳的騎兵投入到印月戰場,所以戰鬥力還是打了一個折扣,這次面對呼蘭大軍而戰敗,固然有各方面的原因,這一點恐怕也難辭其咎。

至於赤獅軍,因爲在印月戰場上受到了一定的損傷,又在遠離後方的情況下連續作戰,部隊的補充比較緩慢,以至於有相當一部分戰士目前不得不從三國聯軍、高唐僧兵和印月奴兵中挑選出來,成員複雜,系統紊亂,反而成爲了風雨軍中戰鬥力最不穩定的一環。幸好,有洛信這樣的猛將和李逸如這樣的智將統率,再加上印月戰場的對手也相對於聖龍國內和北方呼蘭帝國而言,差了很多,所以暫時還沒有太大的問題。

“看來應該加強秋風軍和赤獅軍的整頓,同時把拓拔家族的軍隊正式編入風雨軍中統一指揮了!”

看到這裡,風雨不由喃喃自語道。李中慧的離開讓風雨一時間少了彼此商量的對象,感到頗爲不習慣,不過在年輕的定涼侯心中,還是憑藉着敏銳的目光,很快勾勒出未來軍隊建設的藍圖:收編拓拔家族的私軍和尚興的降軍,加強風雨軍對涼州的絕對控制,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進一步訓練預備役軍隊,使之成爲風雨軍的第二梯隊,隨時隨地有效的爲戰鬥中的風雨軍進行補充和策援。

青龍軍將進一步擴大,並且完善屯軍制度,然後全方位的接管風雨軍領地城池防守任務,而其他各軍則從防守城池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投入到更爲重要的野戰中去。

其中,黑狼軍應該重點發展重步兵,成爲開闊的平原大規模會戰的主力;白虎軍以神龍戰車爲依託,和黑狼軍遙相呼應,主要採取防守反攻的戰術,用於對抗呼蘭大軍,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用於東方帝國內部的作戰。

秋風軍的戰鬥力得到加強之後,則繼續成爲主要的機動力量,但是風雨已經開始策劃把這支軍隊在北方穩定之後投入到聖龍戰場上,對付那些騎兵力量不足的地方豪門,和燕南天的鐵騎。

碧蛇軍的將領無疑是一流的,而且他和風雨軍其他各軍是在戰鬥中形成的不同,這支軍隊重新成立之後,首先進行的是非常系統和完整的訓練,士兵的陣形和戰法在這段時間發展成熟,那些在和平時代訓練出來的老兵,理所當然比戰場上臨時拉出來的新兵更有戰鬥力和凝聚力,風雨對此很有信心,已經準備把這支軍隊作爲向東擴張的主力。

赤獅軍的兵源多樣化,既是造成戰鬥力開始下降的一個隱患,但同時如果能夠適當的調整,同時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有助於風雨軍吸納各族的壯丁,擴大軍隊的兵源,減輕本國的壓力。所以,這一方面得加強督促在印月的洛信、孔宓、李逸如等將領,和三國的首腦、高唐的喇嘛密切合作,妥善處理這個問題。

“風侯,王眺大人從涼城趕來了!”

正當風雨雄心勃勃的規劃起風雨軍未來的時候,陳良小心翼翼的步入了風雨的書房,輕聲稟告道。

王眺?

風雨的劍眉揚了一揚,這個名字最初是從孔宓的口中獲知的。當時由於涼州大戰暴露出的工程腐敗問題,牽扯到了李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在風雨的默許之下,孔宓和李中慧提出了許多政治改革和制度建設方面的建議,原本目的是想繞一個圈子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保住李氏家族的那幾個重要成員,但也在無意中給風雨軍的領地帶來了許多變革,其中一項王眺首創的“黃豆選舉法”來篩選基層官員。

事實上,這個“黃豆選舉法”的確是一個不錯的創舉。這位黎縣縣令在任內發動百姓自己選舉村正、民官,方法就是讓候選人背對選民而立,每人背後都盛放一個碗,然後所有的百姓手中都持有一粒黃豆,將黃豆放入自己所想選的那一位的碗中。這樣,雖然百姓目不識丁,但照樣可以將自己所推崇的人給選出來,做到有效的監督基層官員,讓官員們不得不全心全意的爲百姓辦事。

正因爲如此,讓風雨記住了王眺這個人的名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當時就想見一見這個人,可惜後來忙於征戰,所以一直沒有謀面。

於是,因爲這次李淳的意外遇難,打破了原本治理內政的各派權力平衡,同時也需要有得力的官員補充進來,風雨便立刻想到了這個用如此奇怪但確實很高明的方法治理境內的縣令,當下派人把他請到了錦州。

第8章 湮沒塵土第9章 激烈海戰第10章 調兵遣將第4章 巧奪幽雲第10章 重兵壓境第1章 理想野心第10章 天下大局第11章 雙子之謎第1章 帝國陰霾第25章 爲何而戰第13章 各方使者第4章 定計突襲第5章 會見使者第6章 渡口之戰第9章 風起雲涌第1章 理想野心第2章 何爲人才第2章 絕不妥協第7章 高麗國王第7章 燕府迷案第8章 自食惡果第12章 再返聖京第23章 山雨欲來第1章 斷然拒絕第4章 印月風雲第2章 連橫合縱第11章 大戰前夕第3章 五原會盟第6章 大獲全勝第7章 意外相逢下第1章 智攝羣英第3章 戰略大局第4章 巴比倫淪陷第6章 霸者無奈第6章 渡河之戰第10章 昌馬會談第2章 故友重逢第10章 重兵壓境第2章 人心城牆第4章 萬里海疆第4章 激戰涼城第2章 有備而來第5章 軍中立威第7章 生死之間第4章 涼城夜戰第15章 聖京之謀第3章 外交談判第8章 英雄紅顏第7章 錦州城下第6章 意外紛爭第6章 兵變突起第5章 返回錦州第4章 巴比倫淪陷第3章 哈桑再現第9章 大會風波第1章 秋風瑟瑟第10章 一場交易第5章 尊王攘夷1第4章 秋十三郎第5章 憲政出臺內容簡介第7章 天下名城第23章 集思廣益第12章 猶豫不前第9章 七海龍王第7章 戰爭橫財第8章 山河家國第4章 涼城夜戰第3章 外交談判第8章 今夜悄然第17章 喜收義妹第4章 神秘之約第5章 兵敗如山下第8章 湮沒塵土第20章 歐靜白起第8章 河北之行第17章 兩人一騎第6章 意外的收穫第5章 得遇高人第1章 秘密交易第2章 兩軍對壘第2章 故友重逢第7章 往事不再第4章 無可奈何第11章 會見王眺第12章 高唐風雲第14章 決戰之中第3章 奇兵出擊第1章 權勢洗牌第7章 奪取勝利第4章 交趾之厄2第2章 故友重逢第7章 往事不再第11章 帝國宰相第8章 決勝之戰第2章 遼東軍略第7章 碧雨春風第5章 東隅揚州第1章 意外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