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亂起

李悠投了楊介夫,聯絡太平郡主入宮取得太后懿旨然後擁立郕王繼位?李圭腦海裡涌現出了這樣的想法,然後身子一軟癱倒在椅子上,您們都要背棄朕麼?朕對你們寵信有加,你們卻要如此對待朕?

他似乎忘了先懷疑李悠的卻是他自己,在京城之外喝罵李悠等人的還是他自己,從出京到現在他除了胡作非爲耽誤大軍的行程之外什麼都沒有做,如果不是李悠等人他恐怕早就落入唐括部手中了吧?又何來的機會重回寶座。

雖然沒有說一句話,但魏士良伺候李圭多年,那能看不出他內心的想法,心中涌過一陣悲涼,他是萬萬不會相信李悠會擁立郕王的,這次的事情或許只是巧合;連李悠這樣爲了他奮勇搏殺的忠臣都不能相信,自己一個伺候人的奴婢又會有什麼好下場呢?

別忘了,當初御駕親征可是他慫恿的,如今李圭是手上實在無人可用才暫且留了他的性命,若是等他緩過神來,恐怕就是自己的死期了吧?或許我也該爲自己尋覓一條後路了,這位陛下實在不是......

“走,跟朕去長樂宮,帶上...帶上你的人手。”李圭本想帶上李悠留在宮中的人馬或是石亨的下屬,可轉念一想現在要去見太平郡主,這兩批人馬似乎並不合適,所以改口叫了魏士良這些日子收攏的人手。

李圭帶着一波人馬急匆匆的趕到長樂宮外,錢驊手下那些威武雄壯的士卒和魏士良身後無精打采、戰戰兢兢的兵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李圭見狀愈發的擔心起來,宮中精銳都是李悠一黨,他還有何安全可言?

長樂宮外,李令月正和守門的軍官說些什麼,李圭忍下怒氣快步上前,故作平靜的問道,“令月,你這是要做什麼?”

“太平見過皇兄。”李令月行了一禮,她覺得李圭此時的神情似乎有些不對,於是連忙解釋道,“太平有些日子沒有給太后請安了,今日碰巧有人送來一支百年老山參,故而入宮來進獻給太后。”

“太后偶感微恙不宜見客,太平還是回去吧。”李圭忍着怒氣,冷臉說道。

太平郡主本就是高傲的性子,對他這位皇兄素來不怎麼看得上眼,如今自己一片好心卻遭受到了這樣的冷遇,臉上的笑容頓時一僵,可一想起李悠當時的話語,她有忍下怒氣上前兩步用只有李圭和自己能聽到的聲音說道,“皇兄,此時穩住太后纔是上策,皇兄切不可因爲一時意氣耽誤了大事啊。”

一時意氣?當初阻撓朕冊封皇考的是誰?朕率領大軍出征在身後謀劃另立郕王的又是誰?她既然沒把我當皇帝,就休怪我不把她當太后了,想起往日種種,李圭的臉色頓時變得猙獰之極。

還好他總算是記得這是在大庭廣衆之下,深吸一口氣按捺住心中的怒氣說道,“此事朕心中有數,太平還是回去吧。”

說罷不等李令月迴應,李圭就轉身對着看守長樂宮的士兵們說道,“太后身染微恙,不宜見客,爾等需看管好了,不得放入任何人打擾太后。”

“末將遵旨。”錢驊無奈的看了李令月一眼,恭恭敬敬的答道;太平郡主在奪門一事中的功績他撩人於心,如今楊介夫尚且活得好好地,李圭就猜疑起自己一邊的人來,此舉簡直是太不明智了。

說罷李圭徑直離開,將李令月丟在了長樂宮之外;李令月死死地盯着李圭的背影,一直到他消失在宮牆的轉角處,豎子不足與謀!她心中忽然冒出了這樣幾個字。

回宮之後,李圭將自己單獨關在房間裡,接連將書桌上的硯臺、架子上的花瓶等物件摔得粉碎,方纔打開房門,將魏士良召喚進去。

“奴婢叩見陛下。”魏士良跪倒在地,即使被花瓶的碎片扎破了膝蓋也不敢有絲毫異樣。

“朕記得之前楊介夫曾經提過讓太平去唐括部和親吧?”李圭緩緩說道。

魏士良心中咯噔一聲,暗叫不好,如此緊要的關頭,他卻想要處置太平郡主,實在是太不明智了;太平郡主深得太后喜愛,在宮中、朝唐之中頗有勢力,眼下拉攏還來不及呢,陛下卻要將她趕走,這豈不是自斷一臂?

“是,當日陛下以和親有礙大魏顏面將楊相國批駁了一番,此事就這麼作罷了。”可他身爲皇帝身邊的太監又能說什麼呢,只能如實回答。

“嗯,當日朕是這麼說的。”李圭心中隱隱有些後悔,早知道當日不如就聽了楊介夫的安排,他似乎忘了沒有太平郡主他又怎麼回宮呢?“不過如今想來,太平的年紀也卻是不小了,早就到了該嫁人的時候,和親是肯定不行的,魏士良,你去查查看有那些合適人家的子弟尚未成親?早些把這件事辦了吧。”

“是,奴婢遵旨。”魏士良小心翼翼的站起來,他知道是方纔他彙報的事情引起了李圭的誤會,導致他對太平郡主產生了厭惡之情。

先是得罪了楊介夫,現在又惹上了太平郡主和李悠,長樂宮裡的太后肯定對自己也是恨得咬牙切齒吧?而陛下也只是因爲暫時無人可用才繼續讓自己留在身邊的,魏士良對自己的將來感到一陣兒悲涼,這就是殫精竭慮爲皇帝辦事的下場啊。

還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吧,也不求將來能保住性命,只要他們能念着今日誌強給自己一個痛快就是好的了,接連發生的事情讓魏士良對李圭徹底失去了信心。接着去查找資料的機會,他悄悄地將這個消息散了出去。

而正在此時,李悠也接到了一個壞消息,河東四府有妖道作亂,聚集亂民十餘萬起事,眼下已經攻下了三座縣城,大有愈演愈烈之勢,河東四府的求援書已經送到了京城之中。

如今是大亂將至啊,外有唐括部,內有亂民,朝堂上更是亂成了一鍋粥,這是亂世將要到來的跡象啊。

第407章 刷好感第17章 雲臺二十八將第370章 戰後第406章 糧食第97章 隨軍出征第780章 火燒大阪第400章 終於來了第141章 背嵬軍威武(有琴羽凝萬賞加更)第259章 仙藥第198章 奪門第454章 殺手鐗第688章 長久之計第686章 大勝第814章 工兵營建功第496章 禍亂根源第791章 福王進京第236章 紈絝本色第703章 河南道亂第797章 新朝氣象第827章 太子的教育問題第320章 雲州異動第496章 禍亂根源第574章 戚家軍出動第160章 全殲叛軍(25000推加更)第489章 掀桌子第170章 御駕親征第670章 奇兵破城第76章 執掌月氏大軍(萬推加更)第439章 牽羊禮(800月票加更)第149章 技能鐵壁第7章 縱論天下第351章 唐軍來了第597章 技能“落日”第353章 攻城第884章 潰敗第665章 召喚班超第710章 破敵第481章 迷茫的伯顏(100月票加更)第957章 金坷垃第426章 抄家(650月票加更)第864章 回京第789章 封建南海第823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461章 搶劫劉家港第83章 歸途艱難第348章 技能“刀牆”(50月票加更)第649章 怒海爭鋒第726章 阿魯布南下(50月票加更)第725章 分兵第463章 烽煙再起第603章 中場休息第456章 漳州光復第860章 漢奸末日第594章 歸路艱難第663章 大宋至道三年第931章 血雨江南第424章 作壁上觀第420章 出路第875章 再次出征第15章 亂漢者賈詡第102章 入京第27章 狂士第502章 豪門末路第581章 退兵(350月票加更)第316章 獨木難支第797章 新朝氣象第104章 初見(爲何處是加更)第548章 金軍南下第168章 弱鳥周伯符(一萬八收藏加更)第637章 舞弊(200月票加更)第81章 踏上歸途第168章 弱鳥周伯符(一萬八收藏加更)第153章 詩人殺手閭丘曉第180章 破局(1500均定加更)第218章 夜行軍第304章 班底(200月票加更)第298章 大勝(感謝凌血鴉的萬賞)第733章 裂痕第59章 意外之喜第767章 陷入被動的西軍第957章 金坷垃第625章 議和的可能(新年快樂)第716章 真正的伏擊地第910章 李朝兵馬第392章 太學士(500月票加更)第348章 技能“刀牆”(50月票加更)第955章 步步緊逼第383章 怒急之下第908章 皇太極授首第420章 出路第128章 滿川龍虎輦(第五更)第89章 科技樹第752章 萬曆二十六年第808章 堅壁清野第39章 欲渡黃河冰塞川第631章 細作(100月票加更)第806章 出征第53章 遲了一步第393章 叩闕上書第956章 蒸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