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

當忠犬變成了野狗,就會變成流浪犬。

這個道理,朝鮮也懂,但是他們看到大明勢弱立刻動起了歪心思,不想當忠犬了。

朝鮮自比忠犬,他們罵倭國是逆子了。

倭寇自元朝起,就一直是中原王朝的禍患,隨着最初的倭寇搶劫海漕糧船開始,不斷升級到今天,大明內鬼主導,倭寇徒有虛名,最終成爲心腹大患。

逆子,是朝鮮對倭國的中肯評價。

細川勝元絲毫不恭敬的走進了大殿,不情不願的行了個拜禮,隨後用倭國話,嘰裡呱啦說了一通。

然後細川勝元才用大明官話見禮,大聲說道:“日本國使臣,拜見陛下。”

“朕還以爲你不打算跪了呢。”朱祁鈺直接揭破了細川勝元的老底。

這麼有骨氣,別來大明朝貢,別跪呀,看朕殺不殺你就完事了。

明明要朝貢,明明要跪,明明要用大明官話,卻始終有一種我被逼無奈,不得不爲的模樣,惺惺作態。

不情不願,斷了邦交便是,看大明揍不揍你就完事了。

細川勝元稍微一琢磨,立刻臉色通紅了起來。

他死要面子,被皇帝一句話戳破,顏面盡失。

朱祁鈺也不讓他平身,不是不想跪嗎?

那就跪着奏對吧。

大明朝對跪禮有着嚴格的規定,按理來說,這個時候,禮部尚書胡濙該站出來提醒一下陛下,讓人平身。

但是裝糊塗的師爺們,一個個都當沒發現陛下有禮儀上的問題。

有問題嗎?誰覺得有問題誰去說,反正胡濙認爲沒問題。

“使臣請聖恩,以銀幣兌付。”細川勝元也不理會了自己不能平身的事兒了,趕忙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楊善面色立刻垮了下來,站了出來說道:“已經定了寶鈔兌付,你這番又說,兩面三刀,反反覆覆,小人也。”

楊善是個士大夫,他完全沒想到倭國使臣如此不要臉,好歹是一國使臣,如此出爾反爾?

楊善再一次肯定了人面獸心這個詞的具體意思。

細川勝元痛苦的大聲疾呼:“陛下啊,倭國貧寒,若是以寶鈔兌付,恐有生靈倒懸之危。”

“跟朕有什麼關係?”朱祁鈺四平八穩的問道。

“啊?”

細川勝元完全沒料到皇帝會這麼說,趕忙俯首說道:“室町幕府徵夷大將軍,乃是永樂年間冊封的日本國王,有金印勘合爲證,日本國的百姓,也是陛下的百姓啊!”

“你這八世將軍源義政,也沒請聖旨冊封吧?”朱祁鈺反問道。

永樂年間的確是冊封了,但是現在可沒冊封,倭國不恭順,怪大明皇帝不拿倭國人當人看?

胡濙深吸了口氣,陛下這幾句話,說的很快,卻是一刀刀的捅穿了這倭使的心。

足利義政,在大明應該被叫做源義政,因爲室町幕府是源氏。

“臣作爲日本國使,這不是來請冊封聖旨了嗎?”細川勝元趕忙回答道。

朱祁鈺笑着問道:“你請旨,朕就給你啊,朝鮮朕都沒給呢,下次再說吧。”

這番話一說,立刻就有些年輕人繃不住了,雖然有糾儀官在,不敢笑出聲,但還是用力的瞪着眼,讓自己不要失儀。

大明的藩屬國,是大明皇帝的臣子,但不是大明的臣子。

但是朱祁鈺首先是大明的皇帝,其次纔是諸多藩屬國的宗主,四海一統之大君。

朱祁鈺心裡有逼數,未曾有天下無敵的水師坐鎮,這羣畏威而不懷德的傢伙,都是豺狼虎豹。

只有水師真的能夠攻破他們的京都的時候,他們纔會俯首帖耳。

“陛下,臣獻上日本國少女一百人。”細川勝元擺出了自己的條件。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說道:“倭國使臣,你覺得朕缺女人?還是覺得你們倭國女子比大明女子好看?”

終於有人繃不住笑出聲來,奉天殿上,充滿了快樂的空氣。

陛下現在像什麼?像大明的皇帝。

大明皇帝起於淮右布衣,當初有朝臣忽悠朱元璋,讓朱元璋攀附朱熹,好歹那也是名人。

認祖歸宗這種事也不少見。

比如李唐的老子,就被追認爲了祖宗,比如匈奴人劉淵就追認了蜀漢皇帝劉禪爲祖宗。

但是朱元璋登基詔書咋說來着?

朕本淮右布衣。

這一句話,就說他朱元璋不是什麼天生聖人,這一句話,奠定了大明近三百年的格局。

鬥斛、權衡、印璽、仁義,都是淮右布衣。

大明的皇帝喜歡用俗字俗語去下聖旨,是爲了讓百姓們也都聽懂,而不是把朝廷歸朝廷,鄉紳歸鄉紳。

大明皇帝跟朝臣們吵架時,也喜歡用俗字俗語,雖然不會開口成髒,但是也是很接地氣。

所以所有人都在笑,因爲陛下現在真的很像大明皇帝,樸實無華的吵一架。

但是細川勝元顯然不懂羣臣們的笑點,一臉的迷茫。

這句話有那麼好笑嗎?!他們到底在笑什麼?

人最可悲的莫過於此,都成笑料了,還不知道爲什麼被當成笑料。

胡濙四十年的常青樹,都是面帶微笑搖頭,大明朝堂現在很有趣。

太祖高皇帝,洪武年間,就喜歡跟人吵。

夏伯啓叔侄斷指不肯出仕,朱元璋就把人拉到了應天府,當着面跟他們掰扯他們爲什麼該死。

孔克堅三請方至,朱元璋就跟他吵,然後把衍聖公的位置,給了孔克堅他兒子。

太宗文皇帝也喜歡跟人吵,比如跟胡廣吵,建文朝修的明太祖實錄裡面,有很多建文文人對太祖高皇帝的抹黑,是真的抹黑,比如類似於一雁之地屠城之類的。

文皇帝都是逐字逐句的跟胡廣掰扯,就這這般吵法,我不管你有沒有理,反正我就是得吵贏了。

文皇帝修明太祖實錄的時候,就一個核心:你不能罵我爹,你罵我爹我就殺了你。

胡濙感觸最深,上一次皇帝這麼詭辯還是在上一次…永樂年間,征伐安南的時候了。

伴隨着興文匽武的大勢所趨,大明還有一股暗流,就是將皇帝神化,就是製造類似於稽戾王那般朕與凡殊的風力。

這股暗流風力,讓皇帝越來越不像人,反而像神仙。

神仙在人間是個什麼模樣?

廟裡的泥胎雕像。

這種塑造是錯誤的,大明朝立國就不是神仙,更不是祖上闊綽,大明皇室就是起於布衣黔首,這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兒。

這種朕與凡殊的塑造,和皇帝掌管天下公器,天下爲私,陛下執公,是兩種完全背道而馳的曲解。

胡濙是擅長洗地不假,但是在大勢面前,他也只能洗地罷了。

細川勝元完全不懂,他俯首帖耳的說道:“還請陛下垂憐日本國百姓。”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

朱祁鈺搖頭說道:“朕乏了,你且回去吧。”

朝鮮不想當忠犬,想當野狗,朱祁鈺看在朝鮮做了七十餘年的忠犬的面子上,給了他們一個當回忠犬的機會。

但是倭國,朱祁鈺完全就沒給機會了。

授勳、大閱、接見使臣,很耗費精力,朱祁鈺還有很多事要做,跟着倭使沒什麼好多說的。

羣臣俯首說道:“恭送陛下。”

朱祁鈺站起身來,和羣臣一起走向了奉天殿外。

楊善低聲說道:“陛下,細川勝元只是副使,正使見不見啊?”

朱祁鈺眉頭緊皺的說道:“那個日野富子纔是正使?”

“是。”楊善趕忙俯首說道,世代聯姻,室町幕府的主人,不僅僅是徵夷大將軍,還有這世襲罔替的大將軍正室。

中原王朝也不是沒有這種時候。

比如離家出走的隋文帝楊堅,不就是因爲孤獨皇后殺了他小妾,他沒什麼辦法,就離家出走了嗎?

這種世襲罔替的聯姻,其實在宋代也有。

只不過從一家一戶,變成了開封府的軍頭罷了。

宋朝的皇后不同於大明的皇后,宋朝的皇后背後都是各種豪門。

而且宋朝也是太后臨朝稱制最多的朝代,兩代共有十名太后臨朝稱制。

北宋南宋,一筆寫不出兩個宋來。

這些太后們最喜歡乾的事兒,就是廢除前任皇帝的新法,全面恢復舊制。

比如支持司馬光全面廢除新法的曹太后、高太后。

慈寧宮裡的那位孫太后,若是到了宋朝的年月,抓着朱見深臨朝稱制也未嘗不可。

可是大明就是大明。

朱祁鈺停下了腳步說道:“答應市舶行鈔法的是不是這個正使?”

楊善俯首說道:“是。”

“國事啊,那見見吧。”朱祁鈺點頭說道:“到奉天殿的偏殿接見吧。”

胡濙、于謙、楊善三人列班。

朱祁鈺也沒閒着,和胡濙于謙討論了下關於南直隸拆分之事,李賢做得很好,超出了朱祁鈺的預料。

但是朱祁鈺也很擔心,李賢能不能命硬到活着回來。

陳鎰請旨前往南直隸,做兩省二府總提學官,親自坐鎮拆分南直隸關於拆解南直隸仕林之事。

陳鎰不是找了半朝的文武反對拆分嗎?爲何做了拆分南直隸的急先鋒呢?

因爲陳鎰和陛下一樣,都是想開個窗,但是南直隸那幫人,想把屋頂給掀了!

李賢真的死了,陛下肯定在心裡擰出一個死疙瘩來!

山東的教訓還不夠嗎?非要陛下提兵百萬,南下殺的血流成河才罷休?

到時候南直隸所有十四府,更沒有好日子過!

只不過朱祁鈺沒讓陳鎰去,李賢在就夠了。

朱祁鈺開口說道:“朕天天被罵作是亡國之君,罵就罵了,朕不在意。”

“朕就是想告訴朝臣們,朕廣開言路,良言嘉納之。”

“陳鎰聯合近半數的出身南直隸的官僚朝天闕,他們是按照規矩來,一直等到朕回京,坐在了奉天殿上,纔開口說,朕不會怪罪他們。”

最近朝中有不少人都盯上了陳鎰總憲的位置,朱祁鈺是告訴他們,自己並不打算處罰陳鎰。

正常流程,正常奏對,也沒有多少私利,也是爲了國事,朱祁鈺直接拆分的步子本來就邁大了,還不讓朝臣說嗎?

陳鎰可是十分懂如何捧殺皇帝的,只不過在張秋治水之後,陳鎰就變了副模樣罷了。

“縉紳追租之兇狠,甚至逼得陳鎰、徐有貞動刀子殺人,可想而知,當時把他們逼到了什麼份上了。”朱祁鈺感慨萬千的說道。

“但凡是有良知的人,看到決口淹沒田畝,顆粒無收,百姓易子而食,莫不動容。”于謙滿是笑意。

他巡撫地方十九年,每天都能見到。

那時候,朝堂烏雲蔽日,地方互相勾結,根本無法治理。

于謙低聲說道:“陛下,《韓非子》曰: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翰林院的翰林,的確是飽讀詩書,但是他們直入秘閣,起於京官,是不是可以讓他們去地方歷練,再入文淵閣?”

胡濙十分贊同的說道:“臣以爲於少保所言有理,這文淵閣理政,卻不知輕重,鏡花水月,全靠臆想着實不行。”

朱祁鈺點頭,有些無奈的說道:“翰林們不願意去啊,這次貴州,朕把皇叔都派出去了,一共二十個舉人肯一同前往。”

于謙認真的說道:“那就不讓他們入文淵閣,更不讓他們起京官,就在翰林院讀一輩子吧!”

胡濙經過了半刻鐘的思慮,他盤算了下當初建立文淵閣至今的種種,俯首說道:“陛下,臣同意於少保說的,不願意去,就強摁着他們去。”

“貴州的確苦寒,但是若是其餘之地,也不肯去,那就讀一輩子書吧。”

朱祁鈺點頭說道:“那就這麼辦。”

翰林即便是到了地方,那也是推官起步,大明的推官,管理一府之地推勾獄訟之事,乃是各府知府佐貳官,正七品官。

一府之地的刑名之事,都歸他們管,哪裡會受苦?

就這還不願意去!

從推官的位置上起,最後成爲大明柱石朝臣的也有很多,比如蘇州府推官、韃清的噩夢、官至太子太保,從一品的袁可立。

韃清恨袁可立恨到什麼地步?專門爲袁可立興了一場文字獄的大案。

“陛下,倭國正使已經在殿外候着了。”一個小黃門走了進來稟報道。

“宣。”

第三百三十五章 陛下你改悔吧!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909章 以糧草爲餌,貪功冒進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