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處置

直到離開長信殿時,劉榮也沒有得到竇老太后明確的答覆。

但接下來發生的一些‘小事’,卻也從某種程度上,說明了老太后的態度。

——劉榮前往長樂宮,與竇老太后攤牌當日,劉榮的生母慄太后,便被竇太后安排到了長信殿。

沒錯;

長信殿。

自有漢以來,漢家第一次出現太皇太后,與太后共同居住在長信殿的狀況。

呂太后,或者應該說是‘呂太皇太后’時,原本應該被尊爲太后的孝惠莊皇后,被呂后以‘教養少帝劉恭’的名義,依舊留在了未央宮宣室殿;

而在薄太皇太后之時,早在太宗孝文皇帝尚還健在時,原本應該住進長信殿的薄太后,便已經是避居深宮。

後來太宗皇帝駕崩,被尊爲太皇太后的薄太后,也是第一時間派人,讓竇太后不必有所顧慮,直接住進長信殿即可。

直到這一日,漢家的第三位太皇太后,終於爲漢家日後‘太皇太后、太后共居長樂’這一特殊狀況,定下了基調。

——一起住。

左右長信殿,和未央宮宣室前殿一樣,並非一座單獨的殿室,而是三座殿室並排坐落。

騰出其中一間給自己兒媳,對於竇太皇太后而言,並非是多麼不能接受的事。

當然,也僅限於此了。

除了讓慄太后,搬出那間與鬼屋無異的‘呂后制人彘遺址’——永寧殿,竇老太后並沒有其他表示。

態度也是很明確:既然皇帝開口放了大話,那便拿出點真章。

只要把說出來的大話實現,我這瞎眼老婆子,也就由着皇帝去了……

不得不說,竇老太后這個態度,對於劉榮而言,已經是最難能可貴的表態了。

——既然願意讓劉榮試試,那劉榮行冠禮之前的未來半年,大權自然依舊還在劉榮手中。

等熬過了這半年,行加冠禮,再大婚親政,劉榮便能真正挺直胸膛,再也不懼任何威脅、再也不用憂心於‘掣肘’二字。

理論上,漢太后確實具備廢帝另立的權利。

但自有漢以來——甚至是自有華夏以來,太后行廢立之事,從不曾將成年君王作爲對象。

呂太后滔天權柄,尚且只敢以太皇太后之身,幽殺廢黜年僅八歲的少帝劉恭,然後把年紀更小的少帝劉弘推上皇位;

霍光廢昌邑王,也同樣是欺負人家沒加冠親政,纔敢肆無忌憚的羅列出幾千件罪名,來作爲廢帝的依據。

這也正是‘主少國疑’四個字,對封建王朝造成的重點隱患:主少國疑,‘疑’的不單是國家的未來,也同樣是‘少主’的地位。

“嗯~”

“按原來的時間線,朕那個十弟加冠成人之後……”

想到記憶中,那位明明已經加冠親政,卻依舊帝位不穩的漢武大弟,劉榮當即便也有了盤算。

“葵五啊~”

“替朕記下。”

“——等來年開了春,朕加了冠,行過大婚典,便提醒朕請求皇祖母、母后:選秀以實後宮。”

“近些時日,若是朝中公卿百官邀宴,也都應下來。”

劉榮隨口一說,已經貴爲宦者令的葵五也沒多想,當下便點頭應了命。

直到接下來幾日,劉榮日日遊走於朝中公卿、功侯貴戚府上,又每天早上都扶着痠軟的腰回宮,葵五這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劉榮交代那句‘不要拒絕邀宴’,究竟是什麼意思。

“唔……”

“許是這麼些年,也憋壞了陛下吧?”

如是想着,葵五便沒再多想,按照過往慣例聯絡宗正,讓宗正屬衙派人到這些公卿、貴戚的府邸,把劉榮臨幸過的女子都給記下。

——後世影視作品中,經常有皇嗣流落民間,又偶遇皇帝微服私訪的狗血戲碼;

但實際上,至少在如今漢室,這樣的情況發生的概率,無限趨近於零。

每一個被皇帝臨幸過的女子,都會被宗正屬衙嚴密監視,甚至直接派太醫確定是否懷有皇嗣。

在某些極端情況下,就算某個女子被皇帝臨幸,能不能留下肚子裡的皇嗣,都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

只是葵五不知道的是:這件事,劉榮是當政治任務去完成的。

原因無他;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尤其是對封建帝王而言,在誕下後嗣——至少是在證明自己的生育能力之前,距離君臨天下便終究差那麼一步。

原歷史時間線上,就是這區區一步,便讓漢武大帝愁苦多年,甚至地位屢屢動搖;

就連親母舅田蚡,都對‘宗親長者’——淮南王劉安說:當今陛下沒有子嗣,萬一哪天宮車晏駕,繼承皇位的除了大王,又怎麼可能有旁人呢?

過去這些年,劉榮一來是忙、沒機會,二來也是先孝景皇帝有意管着,不想讓劉榮步自己‘過早失了少陽’,以至身體不好的後塵,不讓劉榮近女色。

現如今,劉榮也年過二十,別說是這個時代——便是放在後世新時代,劉榮也已經到了法定年齡。

再不抓緊些,說不定還真要有人說劉榮不能人道,旋即‘唯宗廟社稷計’,又轉頭去燒劉榮某個弟弟的冷竈了……

·

·

·

·

三日之後,常朝日。

難得睡了個踏實覺,劉榮也總算是將精氣神來回來了些;

站在齊人高的銅鏡前,昂首挺胸,雙手自然平舉於身側,任由宮女們替自己穿戴整齊。

看着銅鏡中,那道頭頂硫冠,身着冠玄,渾身散發着朝氣的挺拔身影,劉榮只不自覺的擡手輕撫起下頜。

“鬍子少了些;”

“要不要讓少府花點心思,搞把刮鬍刀用一用呢……”

銅鏡前,劉榮思考着要不要通過外力,來讓髯須長的更快些,以此來將外貌形象快進到這個時代公認的‘成年人’狀態;

而在劉榮身旁不遠處,南皮侯竇彭祖卻是萬念俱灰的跪倒在地,額頭稍懸於地上半寸,靜靜等候着天子聖裁。

——劉榮親自登門攤牌,竇太后表示‘給皇帝一個機會’;

竇太后暫且打消了奪劉榮大權的念頭,自然是苦了竇彭祖——前腳剛答應幫竇太后,在朝議上提議‘讓權東宮’,後腳就被老太后毫不在意的賣了。

想當什麼事都沒發生,又擔心劉榮因此而心生隔閡。

萬般無奈之下,竇彭祖便只得遵從族親竇嬰的建議,趕在朝議開始前,來了這麼一出‘負荊請罪’。

什麼?

你說竇彭祖衣衫整潔,並沒有揹負荊條?

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負荊請罪,不是真的‘負荊’,而是負個態度即可……

“南皮侯襲爵,也有年頭了吧~”

昂起頭,微閉上雙眼,由宮女替自己將硫冠的繫繩系在自己頜下,劉榮悠悠開口,也總算是打破了殿內的沉寂。

見劉榮終於開口——還願意開口,竇彭祖暗下稍鬆了口氣,面上卻是趕緊將懸空的額頭往地上輕輕一磕。

“臣,萬死……”

滿帶着苦澀的一聲道罪,也惹得劉榮不由得一陣感懷唏噓。

曾幾何時,南皮侯竇彭祖,也算是劉榮那方太子宮一員干將。

尤其是獲立爲儲之初,劉榮奉先孝景皇帝之令,主持平抑關中糧價事宜,時任太子家令的竇彭祖,便曾爲劉榮省去了不少心力。

有那麼一段時間,劉榮甚至一度爲竇彭祖這麼個意外收穫,而隱隱感到了些驚喜。

——除了竇嬰,竇氏居然還能有這麼一號人物?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劉榮也逐漸發現:竇彭祖之所以被公認爲‘中人之姿’,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尤其是這次的事,更是讓劉榮感到失望的同時,深刻感受到了垂名青史的名臣,與那些‘只在青史上留了個名字’的庸人之間,究竟有多大的差距。

“若朕沒記錯的話~”

“南皮侯襲爵,也就是吳楚齊國之亂平定,魏其侯因功獲封前後的事吧?”

見劉榮依舊沒有正眼看自己,依舊慵懶的由宮女們穿戴着衣裝,竇彭祖不明所以,便恭敬答道:“確如陛下所言。”

“孝景皇帝三年冬,吳楚七國之亂未平,先父染風寒而薨故;”

“臣守孝三月,父喪期滿,奉詔襲爵……”

竇彭祖規規矩矩的答話,劉榮也依舊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

穿戴好服飾,頗有些臭屁的在銅鏡前左右轉了轉,又滿意的含笑點下頭。

而後才轉過身,終於正對向跪地叩首的南皮侯竇彭祖,揹負着雙手,滿臉悵然的悠悠發出一聲長嘆。

“朕嘗聞:爲君臣,多忠孝難以兩全。”

“又俗諺曰:家國天下,無家何國?”

如是說着,劉榮緩緩蹲下身,居高臨下的俯視着竇彭祖——或者說是俯視着竇彭祖的後腦勺。

“南皮侯,忠於君主,孝於親長。”

“只是忠的那個‘君’,並非朕這個漢天子啊……”

···

“人言:家國天下。”

“朕說:先國後家。”

“南皮侯於太子宮爲家令多年,卻至今都不明朕意啊?”

“嗯?”

極其簡短,卻又極盡精準的誅心之語,頓時惹得竇彭祖冷汗直冒,甚至再度萌生出心如死灰般的頹喪。

有那麼一瞬間,竇彭祖甚至打定了主意:只要能熬過這一遭,往後,也不求什麼官爵秩祿了——就老老實實守着南皮侯國,做個閒散徹侯便是……

蹲在地上,只能看到竇彭祖跪地匍匐的‘背影’,劉榮自然是看不到竇彭祖的神情變化。

只難掩失望的搖了搖頭,旋即便索然無味的直起身,負手來到殿門處,只留給竇彭祖一個蕭瑟的側臉。

“南皮侯,去上林吧。”

“章武侯修仙煉丹,當是缺個守爐藥童。”

“——在章武侯身邊,打磨打磨性子;”

“待歸來之日,再來見朕。”

作爲外戚,尤其還是當朝太皇太后家的外戚,竇彭祖但凡沒有舉兵謀反,又或是搞亂x之類,便基本不可能有性命之憂。

充其量,也就是官爵擼到底;

但哪怕被貶爲白身,也還是能得到東宮庇護,怎都不至於流落街頭。

但終歸是自己的潛邸老臣,哪怕是多一層竇氏外戚的準負面身份,劉榮也終歸還是心軟了。

去章武侯竇廣國身邊,好好學學該怎麼侍奉漢天子;

真學到東西了,便接回來繼續用。

就算學不到東西,也不過是南皮侯國幾千戶食邑養着,就當是對竇氏的關照了……

“臣、臣……”

“嘶;”

“謝陛下……”

知道劉榮是有心再給自己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竇彭祖自然是感激涕零,連連叩首謝恩不止。

但劉榮卻沒再多說什麼,只不鹹不淡點了點頭,便擡腳邁出了寢殿。

來到正殿,在滿朝公侯百官的注視下走上御階,與百官見禮過後各自落座;

朝議纔剛開始,劉榮便爲過去這段時間,朝野內外人心惶惶,暗流涌動的源泉,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昨日,朕請奏太皇太后,得太皇太后允准,大開少府內帑,以強我漢家之軍。”

“又前些時日,於朝中各位將軍:曲周侯、弓高侯、榆侯等共議,欲以太宗孝文皇帝屯練之棘門、霸上諸軍,爲我漢家常備軍。”

“——以細柳、棘門、霸上三營,各爲一軍!”

“另上林博望苑羽林、虎賁兩部校尉,暫併入飛狐都尉操練。”

“今日,便與朝中諸公議一議:細柳、棘門、霸上三軍,該如何列裝。”

劉榮此言一出,殿內當即譁然!

孝景皇帝駕崩之後,劉榮新君繼立,漢家對外戰略轉變的更加強勢、激進,這是必然,也是朝堂內外預料到的事。

但從沒人想過:這轉變,居然會來的如此之快。

——將細柳、棘門、霸上這三支至今爲止,理論上都還屬於‘臨時武裝’的都尉部,正式編爲漢家的常備野戰軍!

從此往後,漢家就將擁有包括飛狐軍在內的四支常備野戰軍!

過去,只有飛狐軍這一支常備野戰軍,飛狐軍自然是隻能作爲北方邊牆共用的機動力量、長城防線的救火隊員;

那日後,有了第二、第三、第四支常備野戰軍——而且還是早就已經具備戰鬥力的老派野戰軍,漢家對匈奴,又該是怎樣的戰略方針?

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246章 廟算第299章 臣國小地狹,不足回旋第73章 封印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312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204章 慄氏明智?好小衆的字眼第148章 去哄哄我漢家的‘東帝’第250章 單于庭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5章 登門賠禮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324章 試探第79章 雛鳳初鳴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40章 賺錢賺錢第295章 女人心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44章 長安侯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110章 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晚點更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43章 丞相失勢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268章 削藩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250章 單于庭第256章 死灰復燃第257章 樑內史,別來無恙否?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318章 決戰前夕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263章 人心啊沒寫完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43章 丞相失勢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240章 皇祖母,意下如何?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94章 這不搞人心態嗎這?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309章 武夫當國!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271章 爵酬英雄,祿賜忠臣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147章 好小子!第211章 臣,等着家上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321章 我!何德何能?第144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20章 蝴蝶效應?第106章 天子啓的怒火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73章 封印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250章 單于庭第17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19章 做大哥的第92章 出師不利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159章 社稷第192章 不該殺嗎!!!第271章 爵酬英雄,祿賜忠臣第252章 英烈之後?第135章 奏對第84章 上架感言第205章 羽林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313章 文化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