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

“慄倉……”

“呵;”

“倒是沒發現這小子,還有顆保全家族的心?”

“呵呵呵……”

天子榮新元元年,夏五月。

長安東郊。

聽着身側,郎中令周仁帶回來的情報,劉榮驚奇之餘,也不由得一陣哭笑不得。

在劉榮看來,慄倉這個堂兄,算是很標準的漢外戚了。

——武力值不高,但多少有點;

執政纔能有點東西,卻也僅限於有點東西。

主打一個樣樣都會,樣樣不精。

最關鍵的是:作爲呂氏滅亡之後的漢外戚,慄倉和每一代太后家族的外戚一樣:有一顆保全家族,以免家族步呂氏後塵的心。

曾幾何時,太宗孝文皇帝的母舅薄昭,也曾有這樣一顆心。

但在位高權重之後,經年累月的奢靡生活,以及太宗孝文皇帝的無線縱容,或者說是捧殺,終究還是讓薄昭迷失了方向。

結果到了先孝景皇帝時,擺在竇太后,以及竇氏外戚一族面前的,就變成了‘先有呂氏禍亂朝綱,後有薄昭自取滅亡’,這兩個前車之鑑。

作爲漢家的第三代後族外戚,看着兩個前輩都成了反面教材,竇氏說不慌是假的。

好在竇太后的手足兄弟:竇長君、竇廣國哥兒倆早年,被賣到了關東的黑煤礦,自幼就嚐盡人間冷暖;

同當時的竇皇后相認之後,哥兒倆更是被滿朝公卿大臣拿着放大鏡堅實,甚至被安排了許多德高望重的長者,專門教他們爲人處世的道理。

如此多年下來,竇氏外戚總算是憑藉這兩位敦厚、純善的老國舅,以及遠非呂氏、薄氏所能比的嚴謹門風,而確保了家族不會成爲又一個呂氏、薄氏。

而在竇氏之後,便輪到了劉榮這一朝的太后家族:慄氏外戚一族。

相較於先前的呂氏、薄氏,以及至今都還存在,且屹立於漢家權力金字塔頂部的竇氏,慄氏外戚的短板,可謂是前所未有的明顯。

——相較於呂氏,慄氏沒有一位能力出衆,頭腦清醒,手段驚才絕豔的太后坐鎮東宮;

相較於薄氏,慄氏既沒有在劉榮爭儲奪嫡的過程中提供助力,也沒有貢獻出幾個可謂劉榮重用,甚至是幫助劉榮掌握兵權的家族成員。

相較於竇氏,慄氏又沒有竇長君、竇廣國那樣的敦厚老者坐鎮後方。

更準確的說:如今的慄氏一族,更像是開國年間的整個呂氏外戚一族,將掌舵人從呂太后換成了戚夫人。

戚夫人當家做主,領着整個囂揚跋扈的呂氏外戚一族,是個什麼概念?

從劉榮直至今日,都還不曾將母族慄氏的任何一人,恩封爲外戚侯便不難看出:即便在劉榮看來,這都是個相當令人頭疼的問題。

而今,意外得知自己的堂兄慄倉,居然有了保全家族,將家族引向正確方向的志向,劉榮稍感驚詫之餘,也不由得稍感欣慰。

總算是有了一個;

再怎麼着,慄氏也總算除了這麼一個正常人。

且不提慄倉有沒有這個本事、手段——能有這個想法、志氣,有這個意向,劉榮就已經是深感上蒼垂憐。

剩下的,只要劉榮想……

“給慄倉帶個話。”

“嗯…就說是朕讓你帶的;”

“——告訴慄倉,不用在皇庶子身上多費心思。”

“得了閒暇,往平陽侯府多跑幾趟,於平陽侯、侯世子多走動走動。”

“待將來皇后臨盆,再讓家中女眷來椒房,陪皇后說說話。”

慄倉想幹什麼,劉榮可謂是一目瞭然,用膝蓋想都能想得明白。

——暗害皇嗣,甚至在劉榮的後宮摻沙子、從劉榮的皇嗣當中分得一杯羹,慄倉當然不敢。

畢竟劉榮僅有的幾次斥罵,甚至破口大罵自己的姑母劉嫖,幾乎全是當着慄倉的面。

慄倉很清楚,劉榮有多麼厭惡有人插手自己的‘家室’,又或是左右自己的後宮、皇嗣,並以此牟利。

退一萬步說,就算是慄倉有這個膽子——有意迫害劉榮的皇嗣,也不可能就這麼光明正大的找宗正去問:誰有可能懷了劉榮的種。

所以,唯一合理得可能性,是慄倉想搶先一步投注將來的皇長子,並以此來爲身後的慄氏外戚一族,爭取一個強而有力的政治盟友。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比如此刻,某個功侯家中的某個婢女,正懷着劉榮的孩子,又恰好是男兒身;

慄倉提前打聽到這個消息,就可以立刻着手,與這個將來必定貴不可言的女人交好。

將來皇長子降使,慄倉更是可以爲此子保駕護航,並以此來讓將來的皇長子,乃至皇太子家族,承自己、承慄氏一個天大的人情。

如此一來,等日後慄氏萬一出事——在慄倉看來,有東宮慄太后在,慄氏是肯定會出事的,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纔出事。

等日後那一劫將領,慄倉就可以憑藉這個早早埋下的香火情,而得到皇長子家族的幫助。

最起碼,也能爲慄氏留下一支血脈,不至於香火斷絕。

在劉榮看來,慄倉這麼做,弊端當然是有的。

就拿方纔這個例子來說:只要慄倉押注皇長子,尤其還是庶長子,那慄氏且不提能不能成爲皇長子及其母族的政治盟友——在那之前,曹皇后及其背後的平陽侯家族,必定會成爲慄氏一族的仇敵!

再進一步說:這會直接導致未央宮椒房殿的曹皇后,同東宮長樂的慄太后站在對立面。

曹皇后當然不會容忍自己的婆婆,居然授意背後的家族支持皇庶長子;

慄太后更不可能忍受自己的兒媳,因爲任何原因不尊敬自己。

更要命的是:在劉榮的設想當中,曹皇后,是肯定要孕育子嗣的。

因爲在劉榮看來,漢家自太祖高皇帝立國至今,傳到劉榮這都是第七代漢天子了,可除劉邦之外的六代漢天子,卻只有孝惠皇帝劉盈一人,是上一代漢天子的嫡長子。

——前少帝劉恭,是孝惠皇帝的庶長子;

後少帝劉弘,更直接連長子都不是,而是庶四子。

太宗孝文皇帝,又是太祖劉邦庶四子。

先孝景皇帝劉啓,理論上的嫡長子,但朝堂內外心知肚明:太宗皇帝真正的嫡子門,早在太宗皇帝自代地入繼大統時,就和那位呂氏代王后一同死去。

太宗竇皇后,如今的竇太皇太后,並非太宗皇帝的髮妻,孝景皇帝劉啓,也並非太宗皇帝的嫡長子。

甚至連庶長子都不是。

再到劉榮——當朝慄太后,依舊不是孝景皇帝髮妻,劉榮也只是庶長子,而非嫡長子。

漢家傳承七代,先後有六位天子繼承皇位,卻只有一人爲嫡長(孝惠劉盈),二人爲庶長(前少劉恭,當今劉榮);

其餘三人,皆非嫡非長……

這很可怕。

在西元前,在嫡長子繼承製依舊被整個社會高度認同,甚至作爲社會組成重要部分的當今漢室,這很可怕。

所以,劉榮既是爲了將歷史拉回正確軌跡,同時也是爲了漢家的長治久安考慮,都堅定地認爲:除非曹皇后,及其背後的平陽侯家族有什麼大缺陷,否則,到了劉榮的下一代,漢家便該恢復到嫡長子繼承的正確軌跡了。

再不濟,也起碼要出現一次嫡長子順位繼承的按理,以免日後,漢家的皇位傳承越來越偏,以至於發生‘誰都能做成爲天子,唯獨嫡長子、太子不行’的奇談。

所以,曹皇后必定會生下劉榮的嫡長子。

——曹淑,是劉榮百般篩選之後,才最終從平陽侯衆多適齡女子當中選定的皇后。

類似不孕不育、難以生養之類的問題,都早已被劉榮派出的太醫團排除。

若是頭一胎便是皇長子,那曹淑大抵會生三到四胎——至少爲皇長子生一個可靠的手足兄弟;

若頭一胎,甚至頭幾胎都還是女兒,那曹淑便會一直生,生出嫡長子爲止。

而這,也正是慄倉提前押注皇庶長子,可能引發的一大禍患。

——曹淑自己是皇后,必定會生下皇嫡長子;

劉榮有心恢復嫡長子繼承製,原則上,務必會扶自己的嫡長子做皇儲,併成爲下一代漢天子。

在這個前提下,慄倉衝鋒陷陣,慄太后背後遙控,要扶持皇庶長子?

這要還出不了亂子,那纔有鬼了……

對於慄倉的動機,劉榮瞭然於胸,也樂得如此。

只要慄氏不像曾經的薄太皇太后,又或是時至今日,都還沒有死心的館陶主劉嫖那樣,非要讓自家的女人做皇后,劉榮便樂得慄氏提前交好下一代皇儲母族。

但這個皇儲母族,卻並非慄氏所能自由挑選的。

——必須是曹氏!

好在慄倉還沒有開始行動,劉榮也就樂得順水推舟,將慄倉引往正確的方向了。

“慄氏交好平陽侯曹氏,從而和皇后,以及日後的太子搭上線;”

“待日後太子得勢,慄、曹二族通力協作,扶保太子。”

“再等朕百年,慄、曹而是穩步交接東宮之權。”

“如此,慄氏一族,便也算是軟着陸了……”

考慮到這些,劉榮也不由暗暗讚歎起慄倉的大智慧。

——太后家族的外戚,是必定要沒落的。

因爲太后並不世襲;

太后是你家的女人,那你家顯赫,等太后換了人,自然就換人家顯赫,你家自然也得讓出‘外戚第一大族’的寶座,並隨着歲月泯然衆人。

既然必定要沒落,那留給外戚家族的選擇,其實也就剩下了兩個。

——是向呂氏外戚那般硬着陸,甚至直接就在空中爆炸解體?

又或是像薄氏那般,毫無準備的突然着陸,雖然算不上硬着陸,卻也是毫無徵兆的衰敗?

慄倉最終的選擇是:絕對軟着陸。

提前交好下一代太后家族,並好聲好氣的平穩交接權利,潤物細無聲的退出漢家的政治無奈,乃至華夏曆史舞臺。

這樣的智慧,讓劉榮無比的欣慰。

自然,也就有心出手,幫這個堂兄一把……

“再給慄倉多帶一句話。”

“——秋七月,朝堂或會招關中良家二十萬,北上燕、代御胡。”

“羽林、虎賁二校雖還未練成,但朕曾常聞:讀書萬卷,不如行路萬里。”

“沒見過血、沒經歷過戰場的殘酷,就算操演的再威武,也終歸不過是花架子。”

“讓慄倉着手準備,從羽林、虎賁二校,挑出年十七以上,且較左右更悍勇者各五百——共計千人,暫編爲觀戰受教團。”

“由慄倉親爲將,於秋七月率部北上,以歷戰陣。”

有些話,說個含糊其辭,便已經足夠了。

就好比劉榮這番話,只要傳到慄倉耳中,慄倉身邊就必定會開始有人拱手道賀,提前祝賀慄倉即將獲封爲侯。

——外戚恩封侯,是從太宗孝文皇帝開始,漢家短時間內不會消除的政治潛規則。

慄氏一族,劉榮必定是要封一到兩個外戚侯的。

與其隨便拉個堂親,還不如封給慄倉。

再給慄倉一個證明自己,爲日後獲封爲侯掃除非議的機會,更是會讓日後的慄倉腰桿更硬、更直。

剩下的,就全靠慄倉,以及慄氏一族的造化了……

“怎還不見河間王?”

在十里亭等待許久,始終沒能等來二弟劉德的王駕,劉榮下意識便開口發問。

卻見身側,宦者令葵五一臉茫然的搖搖頭,而後便快步朝亭外走去。

許久,才帶回一個讓劉榮哭笑不得的消息。

“稟陛下。”

“河間王、臨江王沿經新豐,遇到了江都王,被江都王強拉着用朝食。”

“直到魯王面赤江都,四王這才起駕,趕赴長安而來。”

“眼下,尚有十五里路……”

聽聞此言,便見劉榮深吸一口氣,噙着一抹淡淡的微笑,負手眺望向遠方。

有年頭沒見到弟弟們,劉榮也有些思念曾經,哥兒幾個在鳳凰殿搓麻將的日子了。

只是已經貴爲天子,劉榮清楚地知道:自己和弟弟們,不再是單純的兄弟,而是更多了一層‘君臣’的身份。

以何面目迎接入朝覲見的弟弟們,劉榮早有成竹在胸。

只是此刻,劉榮卻難免有些唏噓感懷。

“當年一別,竟然是朕,最後一次見到‘弟弟’們;”

“往後見到的,便只有我漢家的宗親諸侯、先帝所封的諸位藩王了……”

第99章 十日?!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317章 秦關:高闕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153章 長安急報!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58章 我有卵子!第218章 天子啓的異常第44章 長安侯第66章 帝王的本能第195章 朕駕崩,必有血親殉葬!第220章 蝴蝶效應?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5章 登門賠禮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201章 死曾不若匹夫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18章 劉榮的抉擇第302章 戰書?第37章 且瞧着吧第301章 就先這樣吧第3章 左膀右臂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32章 埠(b)響丸辣第134章 請父皇稱太子第44章 長安侯回家晚了第19章 做大哥的第147章 好小子!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241章 處置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317章 秦關:高闕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146章 你當我弟沒哥哥?第260章 拆分內史第98章 陛下口諭!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159章 社稷第152章 博望苑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5章 登門賠禮第17章 樑《孝》王第224章 就是綁,也把太后給孤綁來!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15章 我好怕啊第142章 啊這?啊???第40章 賺錢賺錢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131章 序幕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33章 父皇教的好啊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311章 幽冥第199章 學着點兒,混小子第61章 陛下!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292章 蒙王?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131章 序幕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212章 關門,放太子!第294章 五月已過!第84章 上架感言第38章 秦老匠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131章 序幕第120章 願從老將軍之請!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37章 且瞧着吧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34章 當我好欺負?調整一下狀態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252章 英烈之後?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98章 陛下口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