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在這下面

這就找到了?

不是說李定安一直在胡逑折騰瞎逑碰麼?

左手羊油矸,右手玄武岩,左朋來回端詳。

但然並卵,地質學他只懂點皮毛,真看不出個所以然。

“老萬,老卜,你們覺得呢?”

“理論上可行!”

“實際上呢?”

“操作難度很大!”

可能覺得這麼回答太敷衍,卜所長組織了一下措詞:“這就好比:在山上發現了一塊含金的礦石,想以此找到礦脈,得需要海量的調查和勘探……反正絕不是幾個月就能完成的!”

確實是這樣的道理。

但左朋發現,換成李定安,好多道理好像都行不通?

反正他幹了這麼多年考古,第一次見爲了找瓷窯的窯址,一直和一座山較勁的。

問題是,真讓他找到了眉目?

他放下石頭,拍拍手,走到李定安的身後。

李定安和馬獻明肩並肩,站在發現羊油矸的位置:

“羊油矸的鹽基淋溶低,淋濾也低,會有結晶體存於地表,再風化發肓,就會轉爲鐵鋁粘土,再進一步,就是紅粘土。但這東西的淋溶和淋濾度都比較高,不會留於地表,而是會消失……”

“怎麼消失?”

“途徑有兩種:一、降雨,通過水滲透入地下,二,水土流失,再次向山下轉移……”

“轉移到哪?”

“這裡,這裡,還有這裡!”

李定安指了指山下的三處窪地,又指了指窪地旁邊的峽溝,“一部分被挖走了,剩下的應該是被沖走了!”

“挖走了?”馬獻明恍然大悟:“這三處窪地,原來是瓷土礦坑?”

“十有八九!”

“但爲什麼被埋住了?”

“原因很多,但逃不過地質災害:地震、泥石流、山體崩塌、塌陷等等,都有可能!”

李定安往下走,“具體是哪一種,探一下就知道了!”

馬獻明快步跟上,左朋也準備跟上去,他擡起了腳,卻又頓住。

卜所長又是抓耳又是撓腮,又是呲牙又是咧嘴。

“你怎麼了,牙疼?”

“不是……感覺李老師說的,可能性……好像很大?”

左朋愣了一下,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剛纔是誰說的,理論可行,但操作難度很大的?

你說完有沒有兩分鐘?

他嘆了口氣,快步下了山。

山下圍着好多人:野外組、實驗組,甚至資料組都在這兒。

忙活了半個多月是不是瞎忙,明天是不是都能打包回家,就看這一下了。

所以,神情都很激動。

李定安站在中間,分配任務:

“第一組在山頂鑽探,注意避開峰頂以及岩層,尋找厚土層。深度暫爲五米,以五十公分爲界層,逐層取樣……

第二組在一號窪地邊緣取土,深度十米,每層五十公分,注意土層完整性。第三組立鑽機,在三號窪地中心鑽探,深度二十米……實驗組,做好土層分析……資料組,做好影像記錄……”

速度都很快,抄工具的抄工具,裝鑽機的裝鑽機,架攝像機的架攝像機。

鋼製的洛陽鏟,鏟頭長六十公分,杆長半米,“咚咚”十幾錘,鏟頭就被砸入地下,一旋一提,土層就被帶了出來。

研究員一捅而上,對土層進行分析,野外組提起第二杆鐵鏟,繼續往下鑽。

邢峰帶領隊員裝好了便鑽探機,“嗡”的一下,胳膊粗的鑽頭像是燒紅的刀子切進牛油,眨眼間就鑽了進去。

運氣很好,沒碰到石頭。

機器稍停,野外組接鑽桿,實驗組抓緊從鑽桿中取樣。

一切有條不紊。

不大的功夫,姚川和程永權擡着一柄洛陽鏟,跑到了李定安面前:“李老師,伱看!”

姚川指着鏟尾,也就是接近地表的地方,土層呈褐色。這是土中存有水分的原因,如果烘乾,就會是黃土,屬通遼平原常見土質。

但不厚,也就十多公分,往下全是砂質土。

李定安抓了一點,仔細的捻了捻:粉砂,還有死粘土?

“哪裡取的土樣?”

“二號窪地中心!”

窪地中心,不應該啊?

如果是泥石流、山崩、塌陷導致礦坑被埋,淺層土質不會出現差別,依舊會是黃土,不會是沙,至多沒有生物層。

關鍵的是,不論是粉砂還是死粘土,都是在水底形成,怎麼會跑到山坡上?

如果是遠古時期形成,只會存在於地表之下,至少三米深……

稍一思索,李定安恍然大悟:“這應該是地震導致砂涌,從沉積層之下衝上來的水飽和沙粒層……資料組,查一下道光之後奈曼最大的一次地震……”

根本不用查,卜所長脫口而出:“1940年,八仙筒鄉發生過地震,震級6.5,烈度9級!”

“距離!”

“直線距離九十公里!”

夠了。

積石山地震6.2,烈度8級,一百多公里外的民和同樣發生砂涌,埋掉了整整兩個村。

這兒就只三個礦坑,被埋平輕輕鬆鬆……

萬成標使勁的回憶:“1940年地震,怎麼沒印象?”

“那時是日僞時期,沒有專門的地質及災害研究機構,再者沒死人,就倒了幾座氈房,所以舊縣誌中沒記載……我還是前幾年考察燕長城時,從開魯縣誌中查到的……”

“原來資料中沒有?”

卜所長被噎了一下:誰說沒有,開魯縣誌不是資料?

是他調取資料的時候,壓根沒往一塊聯想……

赧然間,遠處又奔過來一位,好像是實驗組的組長衛自立。

邊跑邊笑,後槽牙都咧了出來。

剛到李定安面前,兩隻手往猛往前一杵。

是一捧土,乍一看,和之前的洛陽鏟挖出來的淺層土沒什麼區別:黃壤土。

但仔細一瞅,中間夾着幾顆泥球,很溼,很光滑,顏色呈深褐色,和泡爛了的磚頭一模一樣。

“取樣地點?”

“一號窪地與三號窪地間隔帶!”

“深處多少?”

“兩米五到三米之間!”

“酸鹼度做了沒有?”

“PH試值5.8!”

“硅鋁率?”

“3.2!”

李定安點了一下頭:“大於伊利石,小於蒙脫石,且呈強酸性……沒錯,鐵質磚紅壤……”

左朋一個後仰,身後就是萬隊和卜所長,兩人囁喏無言。

現在還敢不敢說:理論上可行,操作難度很大? 大個屁,人家就隨隨便便的鑽了幾下……

“李老師,還有一個問題:瓷窯不像礦坑,肯定是建在地表之上的,即便因爲地質災害被埋,地表也應該有一定的實物遺存……”

這確實是個問題:不說瓷片,窯磚窯瓦應該有幾塊吧?

除非倒下來半座山……

“我再想想……”

李定安沉吟着,“你們也再找一找,看能不能找到殘存的瓷土層,另外,派一組人回山莊,測一下瓷土在土壤中的百分比!”

“李老師,這個也要測?”

“我懷疑這裡的瓷土儲量不高,所以瓷窯在這裡存在的年限不長,所以史料中才沒有記載……”

衛自立一拍腦門:“我明白了!”

百分比不需要太高,低於百分之二十,就沒有了開採的價值,瓷窯當然得搬遷。

再看那三塊窪地,再以附近的土質推斷,深度不會超過三十米,不然就有隨時坍塌的風險。

再算體積……即便是十來人的家庭氏作坊,頂多也就能撐個三四十年……

衛自立轉身而去,馬獻明又湊了過來:“有沒有這種可能:瓷窯不是被埋,而是被沖走了,比如地震後又發生了大型泥石流?”

“能衝多遠?”

馬獻明愣了一下,不說話了。

問題又繞了回來:不管是被什麼衝的,周邊至少有遺物殘留。

問題是,現在什麼痕跡都沒找到……

思忖間,李定安肩上的對講機又響了兩聲:“李老師,我是邢峰……我在山頂以二十米爲間隔,共鑽探三處,土層結構基本相同:依次爲石屑、蒙脫石與水雲母、羊油矸及變埃洛石、鋁鐵土……”

左朋只是一知半解,小聲問着卜所長:“這幾種是什麼?”

卜所長嘆了一口氣:“玄武岩發育爲磚紅壤粘土之前的四種物質狀態,同時代表四個風化階段……”

豈不是說,全對上了?

山頂有玄武岩,有各個風化過程中的產物,山下也發現了最終形態的鐵質磚紅壤……

以及山間的溝壑、山下的窪地、原本在沉積層之下砂粒層,以及地震資料……

頓然間,左朋又想到了早上和李定安的對話:

“李老師,你把青龍山都快翻遍了,窯址呢?”

“估計被埋住了!”

“埋哪了?”

“正在找!”

“那怎麼又跑到山頂上去,窯址被埋到山頂了?”

“窯址當然不在山頂,但山頂有石頭……找到石頭就能找到瓷土,找到瓷土就能找到礦坑,找到礦坑就能找到窯址……”

當時就覺得很扯淡,還覺得李定安的思維方式怎麼和普通人不一樣?

別人是根據線索,按跡循蹤,李定安卻是先假設一個結果,然後倒推過程。

如果結果不成立呢?

但現在……

說實話,左朋也有點牙疼。

恍然間,耳中傳來汽車發動的聲音,左朋猝然擡頭。

是邢峰那組拉工具的皮卡,這會兒李定安坐在駕駛位,馬獻明坐在副駕駛,後面還坐着舒靜好和方誌傑。

“李老師,你們去哪?”

“到峽溝那邊看看!”

“等會,帶上我……馬所長你不用下,我坐後邊就行!”

方誌傑往裡挪了挪,左朋擠進了後排。

李定安一腳油門,皮卡冒了一股黑煙,揚長而去。

萬成標和卜治民愣了一下,“嗖”的跳上了越野,剛要發動,姚川又追了過來:“等等我……馬上找到窯址了,怎麼也得去看一看?”

兩人對視了一眼:果然。

發動着汽車,卜治民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姚組長,我這次算是開眼界了!”

“開什麼眼界?”

“我說的是李老師,還有他的這種方法,以及……嗯,思維方式!”

不誇張,邢峰說是要上老道山,要鑽探岩層的時候,他真的想罵娘:我們是考古隊,不是地質勘探隊。

岩層和瓷窯有個雞毛的關係?

看,是不是有關係了?

姚川下意識的點了點頭,心裡也虛了一下:誰說不是?

也別說萬成標,既便是項目組,既便是今天早上,依舊有許多人懷疑:從山頂上找窯址……李老師的腦洞是越來越大,想法是越來越怪?

現在呢,怪不怪了?

一想就覺得臉發燒……

思忖間,車開下了山腳,開到了峽溝邊。

不遠,離最近的窪地還不到一公里。

很寬,目測有二十多米,但不深,也就五六米。

溝底爲礫沙與碎石,兩岸爲黃土,典型的洪水與暴流衝涮而成的槽形凹谷。

這樣的溝槽,青龍山一帶有很多,因爲土質疏鬆,植被太少,動不動就會崩塌。既便現在,還經常發生民房、農田被埋的情況。

找了一處緩坡,李定安下到溝底,順着靠近山體的一側,邊走邊看。

溝壁的土層很統一,大部分黃土,偶爾夾着一兩層碎石和細沙。

這種層級環境與山體的地質結構關係很大:遭遇暴雨,洪水從山上衝下來什麼,這一層的結構就是什麼。

走着走着,李定安停了下來。

左朋湊上來瞅了瞅:“這裡怎麼不一樣?”

確實不一樣:其它地方都是黃土,這是卻是沙土?

也是砂涌?

又不完全是,好像還夾雜着一些黑壤。

通遼地處東北,有黑壤很正常,感覺沒什麼奇怪的地方?

正然狐疑着,李定安抓起了一把土,輕輕的晃。

不一會兒,黑壤類的物質被篩到了表面。

他用手捻了捻:“我知道了!”

“什麼?”

“瓷土的採取方式是露採和洞採結合,窯口就建在礦洞上面,發生地震的時候,引起了採空塌陷,譁……全沉下去了,所以才什麼痕跡都找不到?”

李定安又指了指手心裡的黑色物質:“這不是土壤,而是灰分:煤與炭鍛燒後的殘留物……地震後又發生了砂涌,被擠出來的……老馬,喊挖掘機……”

哈,瓷窯在這下面?

馬獻明直愣愣的盯着溝岸,腦海中浮現出早上那一幕:

“李老師,挖完山頂,你是不是還要挖懸崖和山谷?”

“別說,還真有可能。”

“別……我求求您……”

“好,探完山頂,就打道回府……”

頓然間,他就一頭的冷汗:要不是李定安堅持,別說明年,再找十年他都不一定能找得到。

但誰特麼能想到,窯址會埋在山谷下面?

第162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479章 最好能上上手第395章 鎮國之器第93章 銀球第266章 冤家路窄第161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60章 出來吃飯第98章 八萬了第345章 異想天開第307章 這纔是寶藏第497章 人家不弄你弄誰?第384章 看不住第266章 冤家路窄第357章 龍穴第100章 只值七十萬第401章 要高升了第418章 圖書館第11章 背後的含義第87章 警察來了第296章 真夠囂張第192章 太不可思議了第43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485章 藏寶圖第95章 搗亂的來了第516章 管不了第386章 必要性第34章 淨身刀第175章 跟丟了第175章 跟丟了第273章 八大山人的題章第56章 誰在叫我第355章 困龍盤第187章 太棘手第361章 鼻子真靈第180章 這麼厲害?第483章 我不驚訝第165章 來看李定安第6章 傍富婆了?第226章 打賭第33章 又見面了第256章 一顆紅心,兩手準備第90章 後悔一輩子第203章 捱罵了吧第377章 既然不重視,那你就別重視了第275章 一路貨色第228章 我拍個毛第180章 這麼厲害?第102章 咣咣就是兩錘第78章 你又幹嘛?第13章 交易第326章 照着臉上秀第159章 你們作弊第181章 現代仿的第193章 李安之完了第239章 蔣廷錫的字,冷枚的畫第321章 事發了第5章 網友報警了第442章 宋代汝瓷,遼代木雕第480章 腸子都悔青了第221章 試試成色第391章 更興奮了第315章 買不買?第118章 敢不敢硬氣點第247章 反過來想第322章 放不掉第346章 撞大運第180章 這麼厲害?第282章 八大山人的畫,瓷器廠第175章 跟丟了第193章 李安之完了第74章 臨時嘉賓第474章 透視眼第299章 開個價吧第438章 當我是泥捏的第340章 剛纔可不是這麼說的第49章 先拿下再說第129章 還上什麼學?第5章 網友報警了第501章 不佩服都不行第367章 爲人民服務第3章 運氣逆天了第451章 一個頭有兩個大第498章 明知道蠢,還硬塞給我?第316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289章 相當矜持第373章 躺着也中槍第47章 雙人以上的混合打,又不是沒捱過第29章 次品?第302章 你叫什麼叫?第123章 想什麼好事呢第115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394章 靖康之恥第154章 爲什麼就你會做?第76章 看猩猩第118章 敢不敢硬氣點第474章 透視眼第268章 盜墓進去的第185章 和變態擡什麼扛?第173章 免費贈送幾句第299章 開個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