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孔子在曲阜城買了房子

方基石是個歷史盲,他並不知道後來的孔子是住在曲阜城內,還是一直住在鄉下老地方?在孔子的請求下,他還是讓人到處打聽了起來。

他不想去找魯昭公,更不想去找季平子。要是去找這兩人的話,不說在曲阜城內找房子、租房子、買房子,人家肯定會送你一座宅院的。魯昭公與季平子等人,正愁沒有機會巴結你。

名義是送給孔子的,其實!是看在你方基石的面子,才送的。

所以!方基石是不會去找魯昭公和季平子等人的,免得欠別人一個人情。無論欠了誰的人情,以後他們兩人對幹了,讓你夾在間不好做人。

無論你幫誰或者是不幫誰,或者是立,或者是不聞不問,都得罪人。

在曲阜城內,他還是有許多私人關係的。他在軍隊的時候,培訓了那麼多特種兵。其有不少人,都分配到曲阜城內當治安員或者是守城的小頭目。讓這些人幫忙,不但人家樂意,還不要花銷多少。這些人也一樣,都願意幫這個忙。

這些人都生活在曲阜城內,對曲阜城內的情況瞭如指掌。還有!由他們出面,價格也更實際一些,因爲他們瞭解市場行情。

很快!有人打聽出來了,一個住魯國曲阜城內的齊國商人,要搬出曲阜城回齊國。不知出於什麼原因,他走得很急,所以!房子便宜賣了。可是!他家的院落很大,儘管便宜,還是沒有多少人可以買得起。

想買房子的人買不起,而有錢人家,又無所謂這樣地舊房子。這樣地房子買下來後還要重新裝修,所以!有錢人認爲:買這樣地房子還不如買一塊地,重新蓋新房子。

在那個時候,有錢人是很迷信的,不願意住別人住過的房子,不願意睡別人睡過的房間。他們認爲:這樣會帶來晦氣的。特別是這個宅院或者房間內發生了什麼不吉利的事,更是讓人產生一種心理的陰影。

方基石都沒有出面,直接讓那個打聽到的人出面與對方談。最後!對方急着搬家走人,只得答應了,只要一百斤生銅。

一百斤生銅,在當時是相當值錢的。生銅對當時來說,已經很普通了。可生銅屬於戰略物資,一般人搞不到的。

但是!這一百斤生銅相他家的房子來說,還是微不足道的。他家的房子,遠遠這值錢。

他家的房子有五間朝大街的門面房,後面有一個院落。最後面,是兩層樓。以前的時候,在祖輩時期,他們家是開商行的。後面的房子,都是倉庫的那種形式,沒有隔間。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

方基石去看了房子,非常地滿意。第二天,還帶孔子去看了一下,孔子也很滿意。房子內的大倉庫,正好可以辦學堂。

在鄉下老家的時候,孔子的學堂是辦在自家的院子的。學生寫字都在地寫,用樹枝寫,寫完了再用腳掌一抹,又可以重新寫。

而到曲阜城來辦學了,招收的應該都是“大學生”。這些學生一般都識字,也都會寫字,不用他再教。教這些“大學生”,不再用樹枝在地面寫了,而是用筆墨和竹簡。字要寫在竹簡,或者刻錄在竹簡再用墨描寫。

“大學生”學習的內容不同,更適合在室內教學,安靜教學。或者!開放式教學,帶學生們去野外,進行相關訓練。

“一百斤生銅?”孔子聽說要一百斤生銅,當場又卻步了。

他一個小官吏,薪水是不多的,根本拿不出來。家裡開的私學,學費剛剛持平,交學費的人剛剛補貼了那些沒有交學費的人,根本沒有積餘。

“呵呵!”方基石笑道:“這個不成問題!成交!買了!”

按照魯國當時的律法辦理了產權過戶手續,一百斤生銅,自然是魯昭公出的,從方基石放在他那裡的禮金取出。房子的主人變成了方基石,而以後這處房子,卻變成了孔子的家。

後來的方基石,一直住在鄉下。他的兩個妾室,都不願意再回到曲阜城居住,更不願意回到魯宮生活。

而孔子則相反!全家搬進曲阜城。鄉下的家,成爲他的一個教學點。郊遊的時候,練習射箭的時候,他才帶着學生到鄉下老家來。

後來的孔子,自從搬到曲阜城來辦學的孔子,不再招收幼兒了,只收小學生和識字的大學生。方基石的兩個妾室,一直住在鄉下,繼續辦幼兒園。當然!她們只招收本村的幼兒,不招收外地的。

教育從娃娃抓起,幼兒教育也很重要。

兩個妾室繼續辦幼兒園的另外一個目的,是不願意再回曲阜城居住,不願意回到魯宮居住。

魯宮的生活,雖然不愁吃不愁穿,可寄人籬下,沒有自由是小,還時刻有着生命之憂。自幼在魯宮長大的她們,寧願在家鄉窮一輩子,也不願意再過魯宮那種讓外人羨慕的生活。

在鄉下辦幼兒園,不但快樂,更自由。而且!還能爲別人減輕生活負擔、教育負擔,還能與人民羣衆打成一片。

房子買下來後,把幾根頂樑柱換了,再把房頂翻新一下。再把房子裡裡外外粉刷一下,變成了新房。

那個時候沒有環保意志,剛剛粉刷後孔子把家搬過來了。學堂,也隨之搬了過來。

五間門面房,四間用於出租。間一間,改裝成院子的門樓房。其實!只有四間門面房。以前齊國人居住的時候,因爲是自己家,間這間的後面有一個門直通後院。在朝大街的一側,有一個偏門,用於馬車的進出,方便裝卸貨物什麼地,以及閒雜人員出入。重要人物,都是從店堂這邊進入後院,再到後面的客廳的。

孔子是以租戶的身份進駐的,他不是房子的主人,房主是方基石。房主方基石把房子翻新後,他進來了只進行了一下“改造”,把倉庫改裝成“教室”。院子也進行了改裝,變成了“操場”。

其他地方,也作了一些改動。

如說!樓,改裝成學生宿舍,收費的宿舍。有錢的學生住面單間,沒有錢的學生免費住“車伕房”、“下人房”。

宿舍收費,也是孔子的一項收入,變相地收了學生的學費。

孔子與亓官氏以及孔鯉、侄女(孟皮的女兒)住一樓朝陽、明亮的地方。

孔子私學接待處,設在間那間改裝後的門面房裡。大門口擺放着一個大案几,案几前後都鋪着席位,一個負責人和一個服侍的學生。負責人負責解答諮詢者的疑問,學生負責服侍。只有遇解決不了的問題,才問孔子。

孔子的私學,這麼在曲阜城內辦了起來。

第389章 聖人又要背後教妻了第374章 越來越勢微的魯昭公第391章 急不可待的河蓮第451章 魯昭公朝見晉昭公第39章 做和事佬斂財第323章 急壞了孔子粉第524章 人生的內容很豐富第534章 河蓮追來了第771章 孔子在子路面前發誓第810章 孔子去衛第588章 韶樂第677章 閔子騫第216章 小王子姬匄救恩師老子第61章 陽虎不是吃素的第295章 河蓮的傻讓粉絲感動第147章 周景王見我第536章 自討苦吃的張山風第581章 識趣的亓官氏第783章 孔子被南子套路了第518章 你把理論與現實混淆了第20章 對陽虎的印象第678章 露宿野外第325章 這件事老師不教第151章 封你永世不得說話第337章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第49章 雙喜臨門第52章 我不是來吃飯的第242章 主播分鏡頭違禁被封第334章 暗中打聽你的人品第650章 你是思想家而不是政治家第186章 周景王的哀嘆第194章 可憐地古代小女孩第74章 向魯昭公舉薦聖人第712章 孔子沒有回祖籍第231章 道家如何面對外敵入侵第58章 季平子的悲催第120章 晉國特戰隊第80章 做好人好事惹出的麻煩第775章 公子郢對孔子的印象第332章 孔子對辦私學的設想第351章 楚國人的野心第13章 她要陪寢第801章 不做大哥好多年第75章 離開魯國第516章 克己只能是苦了自己第365章 仇恨的力量第191章 御賜護法大將軍第25章 保護魯昭公第819章 孔子在陳國又住不下去了第493章 開始雲遊傳道的老子第195章 皇后的手段第204章 道家老子遭遇暗殺第61章 陽虎不是吃素的第154章 膿包太子姬猛第697章 魯公想得開第679章 鑽木取火第445章 檢驗衆人的武功第805章 顏回喜當爹第715章 子路打人第317章 賣友求榮的自私行爲第62章 用實力說話第767章 孔子給侍衛的印象第446章 孔子教子第811章 匡人解甲第407章 最早的幼兒園第416章 孔鯉名字的由來第490章 孔子的人生進入迷茫期第118章 要怪就怪兒子不爭氣第328章 孔子行加冠禮第420章 老子的定力第701章 救子貢一命第452章 魯昭公滿載而歸第825章 孔子遇假道家的故事第143章 道家始祖老子也很壞第261章 河蓮不見了第566章 竹枝掃帚的厲害第461章 帥氣的小王子姬匄第611章 方忠失勢了第176章 道家老子對儒家的批判第194章 可憐地古代小女孩第614章 陽虎大人第397章 讓你輸得心服口服第212章 何謂欺天之罪第440章 孔鯉會叫大伯了第75章 離開魯國第547章 急得抓狂的張山風第775章 公子郢對孔子的印象第447章 孔鯉不出名的原因第676章 又一批學生追隨來了第362章 老子的故國陳國滅亡第429章 讓楚國膽寒第107章 誰是你的太子妃第187章 天子之淚第599章 孔子隱忍十五年第612章 春秋時就有蒸餾白酒第143章 道家始祖老子也很壞第136章 橫掃一條街第617章 遇見道家始祖老子第674章 子路第一個追隨過來第738章 大目標與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