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多事之秋。整個乾暘大陸的多事之秋。
張雲衆人在趕路;星修子一行在尋線索追契魔屠;襄王陛下和趙羈橫同修者們反覆會晤博弈;玄星觀迎來近二百年最重要的一次劍禮,已使門中最優秀的弟子拜劍桎冥。
紀二少爺紀博明......紀二少爺這異類罷格倒是沒什麼動靜。但皇城腳下所有樓子裡的姑娘卻都在忐忑,是自己服務不周惹紀二少爺少來光顧,還是紀二少爺變了心性,不再沉迷女色、遊戲人間了。
居然已經許多天沒見到他的人影,也沒聽到他的消息......莫不是近日秋風太涼,惹了傷寒?於是已經有不少樓子裡的媽媽託人送來了問候。甚至有老鴇子安排手下最好的廚師爲他煲了驅寒的藥膳湯品。
......
頌興二十九年,九月初二。
當趙羈橫爽約三四天,騎着大黑馬來紀家商鋪尋他的新馬裝時,才從紀家秘密倉庫的執事老僕處得知。紀二少爺出遊去了!
這位除了各處樓子外,幾乎極少邁出門檻的紀二深宅色胚男居然出遊去了?
有夥計幫忙爲大黑馬裝配好少爺之前交代下的新馬裝。趙羈橫看着馬裝不但沒有任何喜色,反而頗顯焦急。
“他打算去哪?可曾帶了隨從人等?我這馬快,三五天的路程還追得上!”
這年近七十的紀家老執事皺起眉頭,額部和眼角的皺紋層層疊起。臉色難看至極。
“紀二少爺是隻身一人離開的,未曾跟任何打過招呼。前後也只是在大少爺那留了個紙條,讓他留心照顧生意。”
趙羈橫拱了拱手,飛身上馬。大黑馬四蹄如風,向城外追去。只聽那老僕於身後喊道。
“族裡少了輛在冊的上好馬車!”
“是雙套馬車!”
“趙將軍要追就沿......”
......
......
對於襄王境內偏重推演卜卦的修者來說,這也是個多事之秋。
趙羈橫來尋紀博明其實是陛下旨意。因爲某件事的出現,皇帝陛下想要聽聽紀博明這“外來客”的意見。事實上襄王在江山社稷方面頗有主見,不屑聽取這所謂穿越者的建議。但涉及到一些“技術”問題的時候倒是經常打發趙羈橫過來詢問。
比如什麼天氣預報,比如太史局將十二時辰改爲二十四小時這事兒,明顯跟紀二少爺的建議脫不開關係。
頌興二十九年的秋天,又添了一樁大事。
簡單說,從襄王朝誕生至今,襄王境裡第一次出現了凡人推演天機的大事件!
“太史局”是襄王境專門觀測天象,制定曆法的機構。早先觀察推演星象後,還要在一些吉凶之日同禮部一起爲陛下準備祭天地、祈福等儀式。後來由於天鑑司中修者參與其間,連這些事兒也都免了。一般來說就更沒什麼權利,不太參與江山社稷之事了。
太史局的功能就註定了,太史局裡都是文官。按照紀二少爺的說法,大概都是某些科學、玄學“交叉型”技術人員。官位品階、俸祿地位都不低。但實權幾乎沒有。
後來襄王於天鑑司中設立占星閣,請了佛道二宗修者幫助太史局觀測天象,推演運勢。甚至擬訂計劃打算在天鑑司播音臺中搞“天氣預報”,又因某些技術原因將曆法中的十二時辰改製爲二十四小時。並開始向民間推廣改制。
這才讓太史局有了些弱弱的存在感。在那之前,很多襄境百姓都不知道朝廷裡還有這麼個機構。
但就在這個多事之秋,一直像死水般沉悶的太史局卻搞出了一次大事件!
太史局數位官員聯袂寫了個奏摺,洋洋灑灑許多頁。但真正關鍵的核心其實就只有幾行字。
乾暘大陸不是方的!
乾暘大陸是個球體!
根據這最新學說推論......
大約在十二年後,會出現一次千年難遇的長時日蝕!太史局謂之“黯日之刻”!
所以陛下才打發趙羈橫過來問話。陛下對紀博明頗寬容,在紀博明否認穿越者身份後便再未點破過。但該問還是要問的。無非就是口諭說的含糊些罷了。
正常來說,這事兒也不打緊。一來,十二年後的事兒,日子還長。方不方,圓不圓的不重要,都是襄王王土。二來是日蝕而已,雖爲凶兆,但做好祭祀,誠心禱告上蒼也就解了。
但眼下修者間盛傳所謂的“末世之劫”,超長日蝕和末世之劫間是否會有所聯繫?這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
結果就在這個檔口,紀二少爺沒影了!
趙羈橫是真着急,除了陛下口諭,他還知道另一件事兒。紀二少爺想要某個門派的一把“小刀兒”。
更何況紀二少爺之前的“出遊履歷”本身也非常難看。小時候就偷了父親銀票跑出去瞎逛,結果被人綁走。還是趙羈橫後來救的他。二人也是從那時候才認識的。
這可好,時隔十好幾年,居然又抽風跑出去了。
飛奔的黑馬上,正胡思亂想的趙羈橫忽然發現馬裝縫隙中夾了張紙條。
--------------
本少爺先行一步,上山論劍去了!
你自己看着辦!
--------------
......
......
張雲從始至終都沒有一個身爲......某種災星,甚至是什麼逃犯之類的覺悟。更不知道已經有一衆玄星觀的煞星牛鼻子正在循着線索往自己這邊趕來。
於峪沂城外荒野之中拼死拼活跟人打了一架以後,張大少爺又放下心,開始晃晃悠悠的往土窯城方向行去。
一方面,張大少爺乃是好奇寶寶,趕路時十分磨蹭。遇到任何城鎮,商鋪都要逛遊一番。大手大腳的花銀子惹雀兒煩惱。另一方面,七怨一直把慕琴兒拴在馬後,連拖帶跑的,也行不快。
如今一行人早就遠離塔林寺、邑陽州。恰入得“泗臨州”最大的繁華都市“泗臨城”,那便更邁不動腳步了。
......